感谢每一个,过年不回家的你!

2021-04-21 15:20胡雯雯贺达源丁卉刘一霖胡世鑫管薇蔡依琳
南都周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老家回家妈妈

胡雯雯 贺达源 丁卉 刘一霖 胡世鑫 管薇 蔡依琳

成功通过了2020年大考的我们,又将迎来一个新的春节,这也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最重要的节日。

然而,在“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下,有千千万万的人选择留下。有人又要开始云团聚,有人学会了做整桌年夜饭,也有人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每个人,都有一个特别的春节记忆。一张被取消的车票、一张手写菜单、一双被雪湿透的靴子、一段和亲人打个电视的云拜年……

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两个人过年 

也要有仪式感

九畹和岩泉,85后,老家内蒙古乌兰浩特、四川绵阳,在广东就地过年

新婚燕尔的九畹和岩泉,是第一次一起在广东过年。

“三观相似,五官标致。”此前朋友问岩泉想找个什么样的女生时,他半开玩笑地这么回答。第一次见到九畹时,他知道他找到了。

而九畹比较慢热。作为一个缺乏安全感的摩羯座,她习惯用一副冰冷的外壳保护自己,所以并没有对岩泉一见钟情。

直到有一次,两人约在一个轰趴馆做饭。岩泉用自带的珐琅锅煲了一锅靓汤,九畹喝了后赞不绝口。“作为一个吃货,无法抗拒美食的诱惑。食物与舌尖触碰,激发味蕾的惊艳瞬间,满满的幸福感让人痴醉。”

相熟之后,岩泉發现九畹冰冷的外表下,原来是一个爱说、爱笑、热情的北方姑娘。两人一个来自四川、一个来自内蒙古,口味却几乎一模一样,都深爱着粤菜的鲜美。更神奇的是,两家至少有三个直系亲属的生日是同一天,“仿佛命中注定一般。” 九畹说。

岩泉平时喜欢研究美食,兴致来了一个人也会做一大桌子菜,是朋友圈里出了名的大厨。

即使这样,每次过年回家,他也只有给姐夫打下手的份儿:“貌似四川男生都挺会做饭的,每次过年,家里厨房的男人是最多的。”

今年春节,他们原本打算回九畹老家乌兰浩特,但冬季东北疫情的反复,打消了他们的念头。

冰箱里如今塞满了两边父母寄来的年货:内蒙古的羊肉牛肉,四川的腊肉香肠,还有新鲜的土鸡土鸭。过年前的一个周日,他们用这些饱含父母爱意的食材,在父母的远程指导下,一起做了一桌团圆饭,连青菜都是岩泉前一周回四川老家摘的。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对家乡食物的想念,代表着离家在外游子对故乡的牵挂。在岩泉看来,表达思念的最好方式,就是用心把食材变为美食,与最爱的人一起吃掉它。

出门买年货回来时,两人在小区门口看到了一个写春联的摊位。他们没有在给定的春联大全里选出一对,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拟了一对。在小两口看来:“两个人过年,也要有仪式感。”

我的老家

成了高风险区

王洋 20岁 老家吉林通化,在长沙读书并就地过年

我们学校门口,是一条汇聚了中南、湖大、师大三校学子的小吃街。平时在奶茶店排队的人龙里外三圈,谈笑声、店员的口号、公交电驴的喇叭声喧嚣不停。而现在,冷冷清清,大部分店都歇业了,一日三餐只能是哪家还开着门,我就吃啥。

长沙的米一嚼就碎,让我格外想念老家饱满软糯的东北米。去年底学校一发放假通知,我就买了机票。没想到,疫情席卷东三省,通化成了高风险区。

新闻报道通化检测出阳性病例的那天,爸爸发烧了,全家人特别担心,我更是一晚上辗转反复睡不着觉。幸好几天后检测结果是阴性。

但老家的人还是没什么防范意识,连做检测时也聚集在一起,还常有不戴口罩的。所以我一直对父母絮絮叨叨,要他们注意防范,进屋要做全面消杀,突然体会到了他们以前唠叨我的心情。

那几天我一睁眼,就打开手机刷热搜。“通化”“疫情”等关键词出现的比例越来越高。而以前一周一次和家人的视频聊天,变成了隔天一次,加上每天几十条语音。

爸妈有时还跟我讲笑话,说通化人近期最讨厌的词就是“领鸡蛋”,因为有几十个老人参加了一个养生课堂,结果里面有阳性病例。免费鸡蛋一领,病例成倍数增加。

但我妈偷偷告诉我,那几天我爸一起床就念叨:“我女儿不能回家怎么办、怎么办……”其实我们都知道,我回不去是大概率的事情,一来路途遥远有风险,二来通化已经全面封户,回家不仅面临重重关卡,可能还要隔离很多天。

但大家都不敢敞开谈。我怕父母伤心,他们怕影响我备考。直到所有专业课考完,我们才商量一致:我留在学校过年。

宿舍里有另一位学姐一起过年,老师还邀请我们去她家,所以还不算太孤独。幸好回家前跟爸妈点了爱吃的菜,他们老早囤了一冰箱的排骨、肉菜,正好缓解了疫情初期物资匮乏的问题。

期待这个年平平安安过去,春暖花开的时候,爸妈能来长沙和我相聚。

大年三十晚上

我在风雪中站岗

辰洋 20岁  老家安徽滁州,现就读于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在北京就地过年

从18岁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回家过年。今年我依然会在学校执勤,直到开学。

刚入学时,我就满腔热情地报名了学校的战备分队,准备在重大时期留在北京作为应急储备力量,参与救援任务。

去年刚好赶上疫情,执勤任务延长到了5个月。每天从6点起床到10点熄灯,我们都在学校里操练、做防疫任务:单双杠训练、10公里跑、负重越野、熟悉灭火工具和无人机勘查、在校门口给进出人员登记、消毒,运送物资……

那个跨年夜,出奇的安静。

马路上只亮着 几盏昏黄的路灯,一辆车也没有。

远处的村庄零零散散传来一些鞭炮声, 临近24点时,鞭炮声才越来越密,连成一片。

去年的北京很冷,大年三十那晚只有零下20°C。我被安排在校门口站跨年岗,从22:00直到24:00。尽管在腿上貼了5片暖宝宝,但是只站了不到10分钟,我的腿就完全僵了,身上也是冰冷的。

那个跨年夜,出奇的安静。马路上只亮着几盏昏黄的路灯,一辆车也没有。远处的村庄零零散散传来一些鞭炮声,临近24点时,鞭炮声才越来越密,连成一片。

我站在被黑暗吞没的岗哨中,想象着家中的情景。爸妈应该从下午就开始张罗了,一家人挤在厨房里,热热闹闹地忙活到晚上,做一大桌菜。

妈妈每年都会包我最爱吃的猪肉馅饺子,然后我们和爷爷、外公外婆围成一桌,谈谈家长里短,分享新年愿望。

新年零点的钟声响起后,我拖着站麻的双腿,搓着冻僵的双手,一个人走回寝室。手机朋友圈里都是高中、大学同学晒的年夜饭照片和各种祝语,看得我肚子也开始有点饿了。

推开寝室门,7个室友已经睡下了。我摸着黑,轻手轻脚地迅速洗漱了一下,倒头就睡。第二天6点还得准时起床跑操呢。

其实报名执勤时的一腔热血过后,临近春节,看着同学陆续回家,我是有点难受的。顶着寒风在零下20°C中晨跑时,也特别抗拒。

妈妈在电话里说:“家里今年过年少了一个人,都没有过年的感觉了,我们特别特别想你。”我啃着她寄来的苹果,心头一酸,差点就哭出来。

但跟同学们聊天后我才发现,有些同学在入学前当过义务兵,几年都没回家了。和我同级的一个班长,8年前去了部队,去年通过部队考上军校时,已经26岁,还和我们一起读大一。去年他本打算回家结婚,但因为疫情突然暴发,还是留在了学校执勤,直到夏天才终于完婚。

爸爸叮嘱我说,虽然家里很想我,但既然我是纪律部队的一分子,就要执行本职任务,多学习,这也是我当时报名战备分队的初衷。我留守,可以换来别人的全家团聚,

今年除夕夜,也许我依然会站在岗哨上,冻得浑身冰冷。但一想到自己的坚守,可以让同学们回家团聚,心里就升腾起了一份使命感。周围是沉沉黑夜,但我头顶有灿烂星光。

不论是回了家,还是与家人遥相挂念,彼此安全,才是最好的年。

就地过年云团圆,用华为智慧屏打个电视拜个年,今年过节新风尚,亲情联系不受限。

没回家

就把爱给你寄过来

呼斯楞一家三口 夫妻俩80后

老家在内蒙古通辽、广东梅州

在广东工作上学并就地过年

“小学说离开市区的必须报备,可能还会影响开学,还是不考虑回家了。”

“真的回不来了?”

“过年要值班,假也不太好请……”

“也是,路远,啥人都有,容易传染……”

我们和父母在视频两边同时沉默了。妈妈躲到屏幕外擦了擦眼睛,爸爸半晌没说话,末了说了句:“我们都挺好的,别担心。你们自己要注意安全,顾全大局。”

这是今年春节前的一次对话。从此,和老家的通话从以前的一个月一两次,变成了每周好几回。

爸妈轮番盘问:年货备好了没?大扫除了吗?年夜饭怎么做?小宝的红包要记得准备啊……老妈有时也发发牢骚:“这年过得,连饺子馅儿都不想剁了。”

老爸一开始还打趣说:“今年清净了,终于可以少做点菜,省得一整天都扎在厨房里!”但过几天他又发来信息说,“早上去市集,净买了小宝爱吃的:排骨、羊肉、粘豆包……回家才想起来,你们过年不回来。”

过了两天,快递员送来一个大包裹,里面居然是一整头宰好的羊。妈妈在视频那头显得特别兴奋:“这可是草场放养的羊,专门找人买的,你们那边吃不到!”

老爸凑到屏幕前,得意地举着手腕说:“寄来的设备都戴上啦,我会看血氧和心电图了。昨天走了一万多步,厉害吧?小宝,我们来每天PK,锻炼好身体,好好对抗疫情!”

妈妈把他赶开,迫不及待地在那头现场教学,云指导我们处理羊肉、准备年夜大菜。小宝也在旁边摩拳擦掌,说要给爷爷奶奶露一手,看到我们自己在外过年,也能好好做饭。等来年新草冒尖了再回去,让他们尝尝手艺。

结束了通话,我脑海中一直回响着鹿先森乐队的一首歌:

“我在二环路的里边,想着你,你在远方的山上,春风十里。”

遗憾又暗爽

今年不用被催婚了

叶子,1992年生,家乡贵阳

全职公益人,在南京工作并就地过年

今年是我第一次过年不回家,在过去29年里从来没有想象过。

我在南京工作,老家贵阳。过年放假7天,加上来回两边的隔离时间,将近一个月了,实在让人劝退,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留下来。

我最遗憾的就是见不到我妈,只能靠视频通话聊以慰藉。幸好爸妈理解我,姐姐也劝我别回来,还给我寄了一大堆年货。

往年的年三十晚上,我家亲戚都会回来,近20个人热热闹闹地吃年夜饭,然后开两桌麻将和一桌斗地主,打到春晚结束,一起唱《难忘今宵》。

我们早上还会集体去给姥姥磕头,领红包。先是我爸妈那一辈磕,然后是我们,最后是小辈。今年这些都感受不到了,有点惆怅吧。我只好在网上买了很多贵州年货,牛肉粉啦、糯米饭啦,给自己营造点年味。

但就地過年也不全然是坏事。周围姐妹都结婚生子了,如果我今年回家,6个姑4个姨的催婚火力一定会瞄准我,施以开枝散叶的“期望”和“祝福”,想想都可怕。

“家”的概念在春节承载了多么重大的意义,“成家”的重担压在年轻人心里就有多深的恐惧。想到今年逃过一劫,心里还是有点暗爽的,也没有那么难受了。

“家”的概念在春节 承载了多么重大的意义, “成家”的重担压在 年轻人心里就有多深的恐惧。

想到今年逃过一劫,心里还是有点暗爽的, 也没有那么难受了。

我身边不回家的朋友很多,春节刚好互相攒局。我约了大家一起来我这儿吃年夜饭,广东的、黑龙江的、贵州的,大家各出几道家乡菜,佛跳墙、椰子鸡、锅包肉、苗家小米渣等等,全都安排上了,凑个12道,讨个新年吉兆。

临上飞机我却发烧了

只好一人留校过年

千语,2001年生,老家陕西

在广西南宁上学和过年

原本要坐飞机回家那天,南宁最高温度19°C,校园里阳光和煦。但早晨一醒来,我的头却隐约作痛。翻出体温计,一测,37.3°C,心里立刻凉了半截。

我匆忙打电话给妈妈:“妈,我现在有点发烧,该怎么办呀?”妈妈的声音却出乎意料的冷静:“你再量一遍体温,确认一下。”她紧接着又问,我是不是去过什么不该去的地方,让我先找点感冒药吃。

再测,还是37.3°C,过了约一个小时,妈妈的信息发来了:“要不你今年就不用回来了?”我心里咯噔了一下。疫情之下,“塑料母子情”就这么破裂了?其实我是经常感冒发烧的,可能只是踢被子着凉,但一想到这个体温无法过安检,只能接受了留校过年的现实。

后来我才从姨妈口中知道,挂掉我电话的下一秒,妈妈就打给她了,然后一直纠结该不该让我回来:“回来要隔离14天,路上又担心不安全!”但一说到女儿要独自在外过年,妈妈的声音就开始微弱,还带着点哽咽,最后她才狠了狠心,给我发了信息。

当天下午我立刻去做了核酸检测,6小时后结果出来,阴性,松了一口气。回校的路上,望见校门口零星几辆等候学生的出租车缓缓驶离,有种异样的感觉。

那天晚上,我整宿盯着天花板,想着妈妈独自抚养我,平时工作很忙,我又去了外地读书,这次回不去,下次再见她要等好久了。一宿没睡着。

室友们一个个回家了,最后一个临别时安慰我:“再过一个月咱们就又要见面啦。”我于是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每天大概八点半起床,跟宿管阿姨们打声招呼,就去大学生活动中心看看书、刷刷剧、独自逛逛校园、再学几个小时工程力学的网课,晚上再和妈妈通一下电话或视频。

我是陕西人,特别爱吃面,可惜学校食堂吃不到,外卖也搜不到。有一天,快递员的电话打来,我下去一看,居然是个10公斤的大箱子。搬上楼一看:方便面、刀削面、猪肉脯、奶酪、鸡爪......全是我爱吃的。妈妈给我准备了这么多“年货”,事先也没告诉我!

我今年的过春节仪式,就是一个人开着平板,看着春晚,点一份最爱吃的烧鸡、一杯热奶茶、一盒鸭脖,然后和妈妈通电话。让我开心的是,她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去了姨妈家,过了个热热闹闹的年。

和陌生人一起

创造除夕夜的故事

乔女士,22岁

老家在山东,现于湖南长沙读书和实习

你知道“悬浮青年”吗?就是那些不回家过年,但内心也并不渴望,对于家乡没有归属感的年轻人。

不久前,我加入了麓图工作室,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制作纪录片,由此认识了不少“悬浮青年”,看到了每个普通人背后不普通的故事。

今年,我和许多人一样,决定就地过年。我突然想,如果把大家聚在一起过除夕,互相交流,产生碰撞,或许会比单独采访更有意思。

于是,我在豆瓣、微博还有长沙本地的贴吧都发布了信息,召集8位对“悬浮青年”有着独特理解的小伙伴,加上我和摄像,正好不超过10人的规定线。不到一天时间,已经有五六个人来询问了。

我还联系了一家在岳麓山大学城的、很有设计感的手作工坊,独栋小楼,外加一个院子,里边有厨房、手工坊、投影仪、桌游等。

到了大年三十,我们提前准备好饺子皮、娃娃菜、萝卜、丸子等食材,洗洗切切,包包饺子,等待夜幕降临。每一个小伙伴还带上了一道对自己有特别意义的菜,讲述自己和食物的故事。

到了晚上,大家摆上大火锅,围成一圈,举杯庆祝,一边看看春晚。零点到来时,大家一起在天台举起仙女棒,划过黑夜,迎接新年的来临。

我记录下了这些画面:除夕夜,一群身处他乡的年轻人,从陌生逐渐到熟悉,从拘束逐渐到自在,举杯欢庆,互诉衷肠。

悬浮青年们一直都在寻找一个“故乡”,也许能找到,也许在路上。不管怎样,希望最后拍出来的纪录片,可以给更多留在他乡过年的人们一些安慰、一些温暖。

猜你喜欢
老家回家妈妈
我的老家
退路
在老家过年
回家的路(外一则)
鸟妈妈
1670天后,回家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
过年回家,他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