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燕 许瑛 翁燕恋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治术是针对没有发生转移的前列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1]。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凭借其高灵活度、高精准度及高成像清晰度等优点,在临床外科手术中发挥出极大的优势,利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可以使手术操作更精确,减小术中对机体的损伤,利于保护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2]。手术体位的摆放一直是手术室护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难点,因术前对患者躯体进行固定后,术中无法再对其进行调整,若躯体固定不牢固或体位摆放不到位,就会给手术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影响术后的恢复效果[3]。基于此,本院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实施优化体位管理,本研究就其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7月于本院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经影像学检查及活检病理检查确诊前列腺癌;可正常沟通。排除标准:肿瘤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存在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存在精神障碍及认知障碍;配合度差;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等均处于异常范围;生命体征不平稳;麻醉、手术禁忌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体位管理,n=40)与观察组(实施专项体位管理,n=40)。对照组年龄42~78岁,平均(55.12±5.51)岁;体质指数 18.60~30.32 kg/m2,平均(24.64±1.15)kg/m2;临床分期:T1期6例,T2期24例,T3期10例。对照组年龄42~79岁,平均(55.78±5.38)岁;体质指数18.23~31.14 kg/m2,平均(24.86±1.44)kg/m2;临床分期:T1期5例,T2期24例,T3期11例。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对照组实施常规体位管理,方法:患者手术体位为特伦德伦博格体位,即患者平卧,两腿分开,双小腿约束带固定,双臂固定于身体两侧,将肩托顶住患者双侧肩部,并用棉垫保护皮肤,在机器人泊位之前对手术床进行调整,使患者头低脚高约30°。
观察组实施优化体位管理,(1)术前评估:术前,手术室护士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营养状况、肢体活动情况、皮肤情况等,据此对患者手术的安全性进行评估,评估患者压疮、周围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以此加强患者术中手术体位的管理。术前将啫喱垫放置于患者骶尾部床单下,患者骶尾部预防性抹上赛肤润并贴上美皮康,以此预防压疮,保持手术床床单清洁、平整。(2)体位摆放方法:患者入室前拆除手术床床头部分,铺好手术床。患者躺上手术床之后,嘱咐患者将臀部移至骶垫处先平卧两腿分开躺好。麻醉医生对患者进行麻醉后再对其体位进行安置,手术室护士将患者两腿分别平放在手术床尾板上,双下肢呈水平分开,使两腿分开50°~60°,随后使用约束带对左右小腿进行固定,患者双上肢自然固定于体侧,将肩托顶住患者双侧肩部,并用棉垫保护皮肤。体位摆置过程中,需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同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3)体位调整方法:在达芬奇机器人床旁机械系统泊位之前,在平卧分腿位的基础上将患者的体位调整至头低双侧小腿下垂式反弓体位,膝关节以下部位呈自然下垂的状态;利用床旁遥控器将手术床调至头低20°~25°,再手动对腿板进行调整,使患者小腿向下垂20°~25°;利用量角器对手术床头向下的角度及腿板向下的角度进行精确测量,以避免头低过度或不到位。(4)术中保护方法: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安置的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应严密评估患者手术体位的安全性,判断患者手术体位摆放是否到位,如出现异常情况则及时对体位摆放的角度进行调整,避免机器人的机器臂碰撞到患者的身体;使用小贴膜对患者双眼进行保护,使用中空隧道方形抗压垫对患者的头面部进行保护,预防镜头臂摆动过程中误伤患者头面部;在手术进行中,可适当帮助患者按摩手压部位及双下肢,以预防压疮或深静脉血栓形成。
(1)统计两组摆放体位所需时间、手术总时长。(2)计算两组机器臂碰撞躯体发生率、机器人二次泊位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包括:压疮、周围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等。(3)评价患者的满意度,采用本院自拟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评价内容有医护人员态度、操作熟练程度、手术室舒适度等,总分100分,评价标准分为非常满意(≥90分)、满意(80~89分)、尚可(60~79分)、不满意(<60分),患者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摆放体位所需时间、手术总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比较 [min,(±s)]
表1 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比较 [min,(±s)]
组别 摆放体位所需时间 手术总时长对照组(n=40) 8.74±2.08 151.35±30.09观察组(n=40) 4.17±1.37 128.97±25.23 t值 9.152 2.831 P 值 <0.05 <0.05
观察组机器臂碰撞躯体发生率、机器人二次泊位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相关护理指标比较 例(%)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例(%)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术中的应用,使得手术精准度大大增加,扩大了手术视野角度,使操作医师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从不同的角度对病灶进行操作,实现了操作者与患者分离。这不仅能够降低感染风险,还减小了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在提升治疗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5]。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虽然具有先进的技术,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其空间占据范围比较广,在受力反馈及触觉感知体验方面有待提升,若患者术中体位摆放不到位,极易导致机器人底座挤压肢体或机器臂碰撞肢体,对手术安全性造成影响[6]。因此,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对患者实施安全、有效的体位管理十分重要。
以往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常规体位管理中,患者通常采取特伦德伦博格体位,但若患者头低过度,则极易导致颈部或面部充血、眼睑水肿等并发症,增加手术风险;若患者头低不到位,则会影响手术医生的手术视野,不利于手术医师开展手术[7-8]。此外,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安置后,患者的手术体位及手术床不可再调整,体位摆放不合理则需要将手术器械拆除再重新调整,这就会影响到手术进程,延长其手术时间[9]。因此,术中应严格设置手术体位,尽量一次性满足手术对体位摆放的要求,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本文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摆放体位所需时间、手术总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此进行分析,在优化体位管理方案中,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潜在风险,以此为患者制定更有效的体位管理方案,以优化患者体位摆放程序,缩短其体位摆放时间,大大提高了手术医师与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效率,有利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10]。研究中,观察组机器臂碰撞躯体发生率(2.50%)、机器人二次泊位发生率(0)及不良事件发生率(2.50%)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此进行分析,患者手术体位摆放方法采取分腿平卧头低小腿下垂式反弓体位,同时使用量角器对患者头低位角度及小腿向下角度进行精确的测量,形成标准化指引,并根据机器臂的活动范围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微调,这样不仅可以充分显露视野,还可以避免机器臂撞击患者躯体,降低机器人二次泊位发生率[11]。该体位患者小腿呈自然下垂的状态,躯体呈反弓的状态,这样不仅可以预防躯体滑动,还能够避免患者髋关节受到过度牵拉,降低周围神经损伤发生风险[12]。此外,手术室护士在术中加强对患者躯体、头面部及眼部的保护,能够防止患者躯体及头面部受到机器臂的撞击及压迫,同时对患者双下肢及手压部位进行适当的按摩,有利于预防压疮及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对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实施优化体位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实施优化体位管理,能够缩短患者体位摆放时间及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