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祯(鹤壁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河南 鹤壁458030)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由脑部供血障碍导致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或软化引起[1]。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旨在降低患者残疾、病死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科学的康复护理对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具有关键性作用。但常规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作用有限,而阶段式康护护理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更具科学性,有利于患者恢复。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脑梗死偏瘫患者6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23~68(48.41±3.28)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7例、初中14例、小学及以下12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24~69(48.52±3.31)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8例、初中13例、小学及以下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2]中脑梗死偏瘫的诊断标准;(2)均为首发脑梗死,且经治疗后各项生命体征较平稳;(3)患者及家属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认知功能障碍;(2)合并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无法进行康复锻炼;(3)合并严重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免疫性疾病或恶性肿瘤。本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1.3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介绍疾病相关基础知识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监测患者体征及病情变化,待患者恢复意识后,开展床边认知功能训练,根据恢复情况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预防并发症。观察组采用阶段式康复护理干预:以常规护理干预为基础,进行分阶段式的康复护理干预:(1)无自主意识水肿期:以协助患者进行被动锻炼为重点。对患者进行肢体关节被动锻炼,以屈50°、内旋15°肩外展50°的顺序进行上肢被动锻炼;活动伸展手指各个关节、下肢髋关节及膝关节等;以2h/次的频率为患者翻身、变换体位,防止压疮。(2)病情稳定期:以鼓励患者进行初步主动锻炼为重点。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交流,讲解康复锻炼的内容及重要性,鼓励患者配合康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坐位练习、翻身、移行、活动关节等主动锻炼;指导患者利用健手带动健肢和患肢完成各方向的外展、内收、前屈动作;以2次/d的频率对患者进行按摩,包括肩部、手部及关节、下肢。(3)恢复期:此阶段以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为主。循序渐进地调整患者的锻炼内容及强度,适时开始床下锻炼,逐步进行站位练习、步行、爬楼梯等;鼓励患者自主进食、洗脸、穿衣等日常生活内容。两组均干预1个月。
1.4 观察指标(1)依从性:干预1个月时评价两组对康复护理的依从性,以患者在干预期间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及家属完成康复计划为完全依从,患者在干预期间需医护人员及家属监督才能完成康复计划为部分依从,患者在干预期间医护人员及家属督促下仍不能完成康复计划为不依从。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2)生活活动能力: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3]对两组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Barthel指数包括与日常生活相关的10项内容,如进餐、洗澡、穿衣等,根据是否需要帮助及需要帮助的程度分为0、5、10、15四级评分,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能力越强。
1.5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护理依从性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Barthel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两组Barthe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Barthel评分比较(x±s,分)
脑梗死病因复杂,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疾患、体循环障碍、动脉炎或血液病等因素有较为紧密的联系,且治疗和护理难度均较大。偏瘫是脑梗死的常见症状,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时间长,对护理质量、持续性有较高的要求[4]。而常规的康复护理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在患者治疗至康复全程都保持理想的干预效果,故寻求更优质、更具持续性的干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阶段式康复护理把患者耗时较长的治疗及照护期分为无自主意识水肿期、病情稳定期、恢复期三个阶段,从各阶段病情特点及患者身体状况出发,采取适当的康复训练方法,从而更高效地发挥干预效果[5]。各个阶段的康复计划各有侧重,期间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双向沟通较常规护理更频繁、深入,护理步骤也更具个性化和多元性,患者的积极性得到较好的带动,依从性大大提高[6,7]。在阶段式康复护理干预下,患者在水肿期意识尚未恢复时已经由护理人员或家属着手进行被动功能训练,其肢体及各个部位的关节都得到较好的活动,保持良好的肌肉功能及关节状态,为后续自主进行功能训练做好准备工作;定时为患者翻身、变换体位有助于降低发生压疮的风险。在病情稳定期,患者的康复训练逐渐由被动过渡到主动运动,可使机体器官保持活跃,刺激中枢神经系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此外,通过积极与患者及家属的充分沟通交流,拉近护患关系,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并令其意识到康复锻炼中主动功能训练的重要性,从而有利于患者更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康复训练,提升对康复护理干预的依从性;患者从较简单的坐位训练开始,逐步完成翻身、移行、活动关节等项目,并利用健手锻炼健肢及患肢,有助于加快患者恢复进程。在此期间对患者进行按摩,利于各肢体部位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代谢水平,防止肌肉萎缩,增强康复锻炼的效果。在恢复期阶段,训练内容上将日常生活相关的行走、爬楼梯、进食、洗脸等纳入备选项目,可锻炼肢体功能的同时逐步恢复自主生活能力[8~10]。本研究中,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干预1个月,两组Barthe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脑梗死偏瘫患者在阶段式康复护理干预下,依从性提升,且生活能力水平改善。
综上所述,阶段式康复护理可提升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依从性,增强患者生活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