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环湖医院(300350)姬东梅
近年来,高血压脑出血的患病率日趋升高,该疾病属于常见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有关数据显示,在脑血管疾病中,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率高达30%,危害较大[1]。近年来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患者脑小动脉产生病理学变化导致动脉血管壁纤维样病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失语、偏瘫等功能障碍现象,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急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了患者自理能力。本文择取本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急诊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效果的影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时段:2017年4月~2020年1月,选择本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内容者共计90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急诊护理),各45例,其中对照组:女性患者例数为18,男性患者例数为27,患者年龄60~79岁,平均为(68.74±2.36)岁。观察组:女性患者例数为19,男性患者例数为26,患者年龄61~78岁,平均为(68.69±2.35)岁。两组基础资料相比P>0.05。本次研究获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根据相关标准展开基础护理。观察组施行急诊护理,具体为:①实施急救护理措施:护理人员接到急救电话后迅速去现场,初步评估患者病情,询问各项体征,检查患者瞳孔状态,并对肢体状态进行检测,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吸氧处理及药物治疗等[2]。与此同时,保持患者呼吸顺畅,及时清除分泌物,避免患者出现呼吸暂停现象,给予患者气管插管。监测患者血压水平的同时开展降压处理,实施脱水及补液等治疗。②实施急诊护理:将患者头部抬高30°,增强颈静脉回流,能够降低患者颅内压。护理人员加强病情观察,注意瞳孔对光的灵敏度,注意脉搏、呼吸等情况[3]。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治疗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护理配合度。护理人员留置导尿管,实施对症处理。③实施术中急救护理:护理人员调整病室温度和湿度,室内温度控制在17℃~20℃,湿度控制在51%~62%,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在体位方面,取患者平卧位,减轻患者脑水肿。与此同时,控制室内紫外线照射次数,通常为3次/d。④实施术后急救护理:在术后,充分湿化气管切口,预防并发症。相关护理人员降低患者颅内压,控制患者颅内压力[4]。术后卧床休息,将床头抬高,能够减轻脑血流量。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护理人员协助患者翻身,适当延长翻身时间,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体温护理方面,护理人员注意控制降温速度,避免冻伤现象。同时,护理人员和患者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在患者恢复至一定程度后,指导运动锻炼,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并发症发生率(中枢性发热、脑疝、气道阻塞)。②分析临床指标,包括: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及急救时间。③分析康复指标,包括: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④分析护理满意度,满意的分值范围为80~100分,基本满意的分值范围为60~79分,不满意的分值范围为0~59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利用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述并实施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述并实施X2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1 分析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2%(1/45)比对照组的17.78%(8/45)更低,差异显著(P<0.05)。
2.2 分析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显示,和对照组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及急救时间相比,观察组更短,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
附表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n=45)急救时间(min)对照组 15.62±2.78 1.56±0.46 50.27±10.28观察组 8.31±2.12 0.47±0.29 39.54±8.44 t 14.0261 13.4464 5.4116 P 0.0000 0.0000 0.0000急诊停留时间(min)分诊评估时间(min)
2.3 分析康复情况 结果显示,对照组运动功能评分为(23.68±3.49)分、神经功能评分为(19.28±3.31)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53.56±8.32)分,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为(38.32±3.87)分、神经功能评分为(11.08±3.11)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9.64±7.42)分,和对照组康复情况相比,观察组更具优势,P<0.05。
2.4 分析护理满意度 结果显示,对照组满意例数为22(48.89%),基本满意例数为15(33.33%),不满意例数为8(36.36%),观察组满意例数为25(55.56%),基本满意例数为19(42.22%),不满意例数为1(2.22%),和对照组的82.22%相比,观察组的满意度97.78%更高,P<0.05。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非损伤性脑实质出血现象,也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为:呕吐、眩晕、失语、偏瘫等[5]。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发展速度比较快,且死亡率比较高,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一旦发病,相关医务人员应该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6]。
本文研究可以发现,分析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17.78%)相比,观察组(2.22%)更低,P<0.05。由此可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实施急诊护理后,通过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中枢性发热、脑疝、气道阻塞等并发症例数,效果显著。分析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82.22%)相比,观察组(97.78%)更高,P<0.05。可以发现实施急诊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各项体征等,建立绿色通道,可保证抢救工作顺利实施。护理人员和患者形成融洽的相处模式,加强自身责任感,能够有效提高急救效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观察组运动功能(38.32±3.87)分、神经功能(11.08±3.11)分、日常生活能力(79.64±7.42)分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实施急诊护理,做好积极准备工作,有序实施抢救工作,可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实施急诊护理措施,最大限度上减少抢救时间,有助于缩短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及急救时间,为抢救夯实基础,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综上所述,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急诊护理,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患者的预后较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康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