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参与老年患者慢病管理的应用模式及效果评价

2021-04-20 08:07北京市和平里医院100013闫晓媛林红罗卫华张辉王雅丽赵香妍王蓓李培刘宇博姚海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医护药师药学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100013)闫晓媛 林红 罗卫华 张辉 王雅丽 赵香妍 王蓓 李培 刘宇博 姚海涛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NCDs)又称慢病,是一类起病隐匿、潜伏期长、病程长且缓慢、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生物病因证据、无明确“治愈”指征的疾病总称[1]。我国慢病患者数量正在逐年增多,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2.6亿经医生明确诊断的慢病患者[2]。全国慢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6%[3]。

慢病管理(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CDM)是指组织慢病专业医生、药师及护理人员,为慢病患者提供全面、连续、主动的管理,以达到促进健康、延缓慢病进程、减少并发症、降低伤残率、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医药费用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4]。上世纪70年代,我国已开展医学慢病管理,渐渐形成了医护结合的慢病管理模式,与此同时,慢病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和疾病的日常管理,但长期用药带来的药品不良事件、药物剂量不准确等问题攀升,导致疾病的风险随之升高。随着药学的发展和患者对于用药安全意识的觉醒,在慢病管理方面,药师也需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寻求一种合理、有效的工作模式,参与到慢病管理当中去。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资料 收集我院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入院的神经内科及内分泌科老年慢病患者103例,年龄61~82岁之间,按慢病管理模式分为:医护管理组(51例)、医护药管理组(52例)。医护管理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7∶34,平均年龄(74.20±6.15)岁;医护药管理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4∶28,平均年龄(74.46±6.17)岁;医护管理组和医护药管理组中合并两种慢病的分别有9例、12例,合并3种慢病的分别有15例、11例,合并4种慢病的分别有16例、16例,合并5种慢病的分别有10例、11例,合并6种慢病的分别有1例、2例。

1.2 纳入标准 ①年龄(60岁以上),②同时患有两种及两种以上慢性疾病,③自愿加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长期卧床。②无法自主表达,意识不清,精神及心理异常。③办其他危重症疾病,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脏衰竭、肝脏衰竭。

1.4 退出标准 ①无法继续随访及复诊。②出现以上排除情况。

1.5 方法 患者入院后,药师进行药学问诊,出院后跟踪随访,医护管理组按照正常医护管理模式,医护药管理组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药学干预。

1.5.1 所有药学干预均遵照标准流程,首先进行药学问诊,完善患者个人史(病史、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评估患者的用药风险点,结合既往用药史,进行药物重整,对临床医生制定的初始治疗方案,在药物的优化选择、联合给药及用药安全等方面为医师提供专业化的建议。在治疗过程中,除进行药学监护外,根据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和管理能力、疾病特点,设定患者初始治疗目标,给予患者初始用药和健康教育,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奠定基础;出院后,临床药师可为其制定个性化“出院用药指导、随访及自行监测计划”,同时培训患者慢病管理的相关知识,确认患者获得自我疾病管理的能力。出院后在第3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随访,随访形式以咨询窗口,电话,微信等方式。

附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附表2 两组生活方式改善情况比较[n(%)]

1.5.2 所有的药学行为均具有标准化表格,通知记录完整。

1.6 考察指标

1.6.1 用药依从性评价 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5]内容进行评分,满分为8分,得分<6分为依从性差,得分6~8分为依从性中等,得分8分为依从性好。

1.6.2 不良反应发生率 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即发生率=NCDs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总组例数×100%。

1.6.3 再住院率 排除因其他疾病和康复治疗入院,统计因缺血性脑卒中再发作而再次入院患者的再入院率,再入院率=再入院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6.4 生活方式改善情况 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情况:以药学问诊形式调查患者治疗前后吸烟、饮酒、高盐饮食、高脂饮食等生活方式的改善情况,用改善率表示,改善率=(治疗前人数-治疗后人数)/治疗前人数×100%。

1.6.5 患者满意度调查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其中80~100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为60~79分,不满意为60分以下,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作为总满意率,对比两组慢病患者管理满意度的差异性。

1.7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数据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药师参与后用药依从率比较 出院1个月后,医护药管理组患者药学干预后用药依从性达到中等及以上的患者高达98.08%(51/52),而医护管理组患者常规管理用药依从率仅为80.39%(41/51)。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药师参与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出院后1个月,医护管理组出现肝功能异常4例,肾功能异常2例,胃肠道不良反应2例,肌酸激酶升高1例;医护药管理组肝功能异常1例,胃肠道不良反应5例。医护药管理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1.54%,低于医护管理组的17.6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附表1。

2.3 药师参与后急诊、再住院率比较 患者出院后3个月,医护药管理组再次急诊或住院率3.85%(2/52)低于医护管理组的5.88%(3/51),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药师参与后生活方式改善情况比较 医护药管理组与医护管理组进行对比,在出院后的1个月的回访中发现,医护药管理组的患者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的情况均有所下降,而规律运动的情况有所增加。见附表2。

2.5 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 医护药管理组患者干预后对治疗的满意度高达96.15%(50/52),而医护管理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仅为72.55%(37/51),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人作为慢性病患病的高危人群,需要长期服药、多重用药,在合理用药、药物咨询、健康保健咨询等方面都有强烈需求[6]。由以上数据得知,临床药师所提供的专业的药学服务,不仅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可以降低患者的急诊及再住院率,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达到患者自我管理的目的。

猜你喜欢
医护药师药学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