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丽娟
摘 要: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对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社会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老年人倾向于参与社区村居选举、决策和讨论等社会活动形式,而较少参与志愿组织、老年协会和妇女组织等社会活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肯定了性别、受教育年限、是否有配偶、是否有工作、是否为本地人、社交生活满意度、居住地环境满意程度、是否参加养老保险等8个变量对老年人社会参与具有显著影响。老年人是否认为自己是本地人对社会参与的影响强度最大,经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年妇女的社会参与状况。
关键词: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因素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的长足发展,人口结构老龄化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人24 949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7.9%,65周岁及以上老人16 65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1.9%。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缓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积极老龄化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应对21世纪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最佳政策框架[1],而积极老龄化的核心与精髓正是社会参与[2]。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受到个人、家庭及社会等多重因素影响,如何掌握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现状,深入了解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积极因素,激发老年人对于社会参与的主观意愿,改善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客观条件,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起的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①(Chinese Social Survey,CSS),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时间为2017年,调查方式为概率抽样的入户访问形式。本文研究对象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为64.25岁。共获取有效样本2416个,其中男性老年人占49.9%,女性老年人占50.1%,城镇老年人占48.5%,农村老年人占51.5%。
问卷中关于被访问者本人的基本特征包括城乡、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社会保障状况、生活质量状况等指标。反映老年人社会参与活动情况的问题是“最近两年,有没有参加过下列事情?”,这些活动包括与他人或网友讨论政治问题,给报刊、电台、网络论坛等媒体反映社会问题,向政府部门反映意见,参加政府/单位/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参加村(居)委会选举,参加所在村居/单位的重大决策讨论,参加自发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如义务献血、义务清理环境、为老年人、残疾人、病人提供服务,参加宗教活动,参加罢工/罢市/罢课/静坐/示威/游行等行动,参加线上/线下集体性维权行动等10项,每一项活动有两种答案:参加过和没有参加过。
三、结果
(一)老年人社会参与分布状况
图1为老年人在各种社会参与类别中的总体分布情况。总体来看,老年人参加村(居)委会选举的比重最高,达到41.3%,老年人参加罢工/罢市/罢课/静坐/示威/游行等行动的比重最低,几乎为零。老年人参加社区、村居活动的比重相对较高,对于一些集体性的活动参与积极性较低。
图2、3、4是老年人性别、城乡和工作情况在各种社会参与类别中的分布情况。从分性别的老年人在社会参与各个类别中的分布来看,除宗教活动外,男性老年人在其他类别中的参与比重均高于女性老年人;在老年人参加居委会选举和参加所在村居的重大决策讨论方面,男性的参与比重比女性更大。
从分城乡的老年人在社会参与各个类别中的分布来看,农村老年人参加居委会选举的比重显著高于城镇老年人,城市和农村老年人参与其他类别的比重相差不大。城镇老年人社会参与比重相对农村老年人更高。
從分工作的老年人在社会参与各个类别中的分布来看,有工作的老年人参加村居委会选举的比重显著高于无工作的老年人,二者在参与一些社区村居举办的活动方面比重存在一定差距,参与一些集体性的活动时比重差距不大。
(二)老年人社会参与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因变量是老年人社会参与。本研究中老年人只要在10个活动项目中参加其中任意一项或几项都计为“参与”,没有参加任何活动计为“不参与”。自变量从个人及家庭层面、生活质量层面、社会保障层面3个维度选定,详见表1。
将表1的15个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得到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发现,性别、受教育年限、是否有配偶、是否有工作、是否为本地人、社交生活满意度、居住地环境满意程度、是否参加养老保险等8个变量在0.05水平上显著。说明男性、受教育年限越高、家庭人口数越高、有工作、认为自己是本地人、休闲娱乐活动满意度高、居住环境满意度高、参加养老保险的老年人社会参与意愿更高。在这些具有显著性影响的自变量中,是否为本地人这一变量的OR值为1.7,表示自己是本地人的老年人社会参与发生比是不认为自己是本地人的老年人的1.7倍,这一变量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最为强烈,表明老年人社会归属感越高,社会融入越好,越有利于其参与社会活动。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2017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中老年人社会参与状况分析发现,老年人参加村(居)委会选举的比重最高,参加社区、村居活动的比重次之,而一些集体性的活动参与积极性较低;从性别看,男性老年人在除宗教外其他类别中的参与比重均高于女性老年人;从城乡分布来看,农村老年人参加居委会选举的比重显著高于城镇老年人,城市和农村老年人参与其他类别的比重相差不大;从工作情况来看,有工作老年人社会参与比重相对无工作老年人更高。由于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差异,农村相对落后,农村老年人不得不仍然通过劳动来获得收入,农村老人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3-4]。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个人层面中的教育年限、工作情况、配偶情况,生活质量层面的社交生活满意度和居住环境满意度,以及社会保障层面中的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社会参与有显著影响。
在个人层面,性别变量对老年人社会参与具有显著影响,男性老年人社会参与明显高于女性老年人,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5]。另外,教育年限、工作情况、配偶情况等变量对老年人社会参与情况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与无工作的老年人相比,有工作的老年人社会参与更积极,这是由于有工作的老年人收入较高,参与意识较强。与无配偶的老年人相比,有配偶的老年人社会参与更积极。有研究表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会受到婚姻状况影响,妻子对丈夫的文化期望会影响其参加公益活动[6]。接受教育水平越高,老年人参与社会积极性越高,这是由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拥有工作的机会更多,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社会参与更积极[7]。
在生活质量层面,社交生活满意度和居住环境满意度对老年人社会参与具有显著影响。社交生活满意度对老年人社会参与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交生活也属于社会参与,社交生活满意度越高,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欲望越高,从而促使老年人更加積极参与社会活动。研究表明,生活满意度对老年人社会参与有积极影响[8]。在我国,居住方式是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例如与孙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往往扮演着照顾孙子女的角色[9],从而使得其在家庭方面的参与度和贡献更高[10]。宜居的社区环境能够为老年人的社区参与提供安全、舒适、方便的环境支持,促使他们走出家门,更加便捷地参与社区活动。
在社会保障层面,社会保障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提供了条件,参加养老保险的老年人社会参与积极性更高[11]。这一类老年人经济水平相对较高,所以经济的宽裕程度也是影响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要改善老年人社会参与状况,实现积极老龄化,就必须从个人家庭、生活质量、社会保障层面着手。各个层面共同努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满意度,进而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度,实现积极老龄化。
注释
①该调查是双年度的纵贯调查,目前,2019年中国社会调查正在开展中。本文使用2017年数据。
参考文献
[1]高畅畅,胡萱婷,黄明辉.积极老龄化视角下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路径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9(17):52-54.
[2]陆杰华,李月,郑冰.中国大陆老年人社会参与和自评健康相互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CLHLS 数据的检验[J].人口研究,2017(1):15-26.
[3]杜鹏,谢立黎.中国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的队列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4(6):3-11.
[4]贺雪峰.农村社会结构变迁四十年:1978—2018[J].学习与探索,2018(11):59-65.
[5]张艳平.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J].智库时代,2019(9):250-252.
[6]Donato KM,Piya B and Jacobs A. The Double Disadvantage Reconsidered: Gender, Immigration, Marital Status, and Global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J].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2014(1):335-376.
[7]谢立黎,汪斌.积极老龄化视野下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模式及影响因素[J].人口研究,2019(3):17-30.
[8]王一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J].老龄科学研究,2017(8):55-65.
[9]孙鹃娟,张航空.中国老年人照顾孙子女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3(4):70-77.
[10]谢立黎.中国城市老年人社区志愿服务参与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7(1):55-65,73.
[11]刘延芳.社会保障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支持作用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8(24):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