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爱华 龙军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实现“十七连增”,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民以食为天。粮食关乎国运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成绩斐然。粮食生产总量增长了4.9倍,单产增长了4.5倍。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了470公斤,14亿人口彻底告别了饥饿困扰的历史。
1973年,以袁隆平为首的我国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养出籼型杂交水稻。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人誉为“东方魔稻”,大大丰富了水稻遗传育种的理论和实践,为水稻大幅度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它的应用被称为“新的绿色革命”,为改善人类的粮食供应立下了汗马功劳。
作为我国第一大口粮品种、全国超65%人口的主食,保饭碗,首先保大米。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说:“提高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对保证粮食安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我国攻克、推广水稻矮化育种技术使稻谷产量增加20%~30%,给水稻生产带来第一次突破性飞跃。随后杂交水稻的出现,平均亩产在矮化育种的基础上增产20%,正式按下增产的加速键!
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作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袁隆平立誓要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
1956年,袁隆平带着学生开始了农学实验。袁隆平发现,水稻中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認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第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
杂交水稻,是由两个具不同遗传特性的水稻品种或类型,一个作为母本,一个作为父本,经有性杂交之后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杂合体。这一种杂种的第一代,在生产优势、适应性与经济性等方面胜过母本以及父本,这一现象称为杂种优势。
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外国学者发现了水稻的雄性不育现象。但几乎所有国家的研究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实验屡屡失败。学界普遍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
1966年,袁隆平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此后,他与学生李必湖、尹华奇成立“三人科研小组”,开始了水稻雄性不孕选育计划。1970年,在海南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野生稻,打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突破口,袁隆平给它取名为“野败”。
为了支持杂交水稻的研究,1971年,湖南省把袁隆平领导的杂交水稻科研组调入省农科院。1972年,农业部把杂交水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成了全国范围的攻关协作网,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攻关大会战打响。
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育成了具有根系发达、穗大粒多等优点的强优势杂交水稻。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1976年,杂交水稻迅速扩大到208万亩,并在全国范围开始大面积应用于生产。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在生产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
1981年6月6日,新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授予了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
1996年至今,我国实施的第三代杂交水稻——超级稻育种计划,在基础理论和品种选育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屡屡刷新世界纪录。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水稻技术,还成为中国农业走出去的先锋。
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办公楼的一间会客室墙上悬挂着一幅照片,金黄色的稻浪翻滚,左上角有袁隆平写下的一行字:湖南溆浦,首次亩产突破1000公斤。
“亩产1000公斤”,这是袁隆平80岁时许下的生日愿望,在2014年就已经实现。
2020年11月2日,位于湖南省衡南县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迎来晚稻测产,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此前的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进行测产验收,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实现了亩产1500公斤的目标。
这是袁隆平团队在屡破超级稻单产700公斤、800公斤、1000公斤、1149公斤等世界纪录后,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曾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提出疑问:21世纪谁将养活中国?当时的西方学者普遍认为,新中国成立前的历代政府都没有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未来,以全球的粮食生产也难以满足中国巨大的需求。
然而,事实证明中国不仅解决了自己的温饱问题,还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袁隆平科研团队开创杂交水稻研究以来,中国已经实现从三系到两系再到超级杂交稻的三次重大技术创新。同时,我国全面建立起粮食科技创新体系,深入推进水稻国家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水稻种业科技工作者们,在杂交水稻前沿不断创新。
1976年以来,杂交水稻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约85亿亩,增产稻谷8.5亿吨。每年因种植杂交水稻而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约8000万人口,为中国人牢牢掌握自己的饭碗作出了突出贡献。
迄今为止,粮食安全依然是全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2019年,全球有近6.9亿人遭受饥饿,与5年前相比增加近6000万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全球饥饿人数新增1.3亿,40多个国家出现粮食短缺现象。
中国粮食连年丰收,是否可以安枕无忧?
“从中长期看,中国的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2019年发表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写道。2020年,粮食安全被同时写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和“十四五”规划建议。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再次提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在袁隆平看来,增加粮食产量的根本出路还是向科技要单产、要效益,坚持农业科技要自立自强,下决心打好种业翻身仗,用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强化粮食安全支撑。
近年来,袁隆平科研团队着力于海水稻种植,并取得了更多的技术突破。
今年1月15日,袁隆平团队在海南三亚举行的第五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宣布,已在全国签约6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今年将正式启动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拟用8至10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
2020年,由袁隆平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全国示范种植海水稻面积扩展到10万亩,平均亩产稳定在40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突破800公斤。
“我们现在研究海水稻,就是希望通过利用沿海滩涂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袁隆平说,“全国沿海滩涂、盐碱地有十多亿亩,能够种上水稻的有2亿亩。如果推广1亿亩,按照示范种植平均亩产400公斤计算,就可以多产400亿公斤粮食,相当于云南省全年粮食总产量。”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进一步压实了地方党委政府的义务和责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