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与城市传播的创新融合探究

2021-04-19 00:05山彤彤
新闻世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纪录片

山彤彤

【摘    要】近些年来,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不断地延伸着影像作品的发展空间,以真实记录、从社会与自然取材的非虚构影像纪录片也面临挑战,这对纪录片传承历史文明、传播社会文化甚至反映社会现状、引发社会思考等方面都产生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而这恰好也与一座城市品牌建设的传播意义不谋而合。本文以纪录片《城市24小时》以及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与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合作推出的“中国24小时·地方篇”系列微视频为例,针对纪录片与城市传播的创新融合展开探究。

【关键词】纪录片;城市传播;城市24小时;人民日报

【基金项目】2018年度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纪录片对打造品牌强省的传播价值研究”(项目编号:J18RA259)。

纪录片作为影视作品中的小众类项,其在我国的制作与传播方向一直是学界和业界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2019年5月,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系列纪录片《城市24小时》(第一季)在纪录片与城市传播这两个领域合作得十分默契,作品以郑州、武汉、深圳、成都、厦门五座城市的24小时为线索,选取典型场景,通过三十多个温暖的真实故事,记录了当代中国城市的发展与文化变迁。同年8月28日,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又推出“中国24小时·地方篇”系列微视频,全景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岁月。作品一经播出,便引起了广泛传播与热议。其原因归结于在传统的大众传媒时代,纪录片或城市传播的信息引导往往是通过电视媒体传播,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开始成了信息传递者。正如《城市24小时》除了在全媒體平台播出之外,还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弹幕留言等方式,与年轻受众展开交流互动;“中国24小时·地方篇”的第一集仅3分16秒,则是通过《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推出。因此,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纪录片与城市传播的融合远不只是在内容上做文章,还必须在创作形式和传播平台上下功夫,使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都能满足受众的需求,才有可能取得积极正面的传播效果。

一、内容为王,提升纪录片作品的主题效应

在二者的创新融合过程中,如何将城市传播的精神内涵与纪录片的真实再现特点进行融合创作是提升传播力应首先关注的问题。秉持内容为王的创作根本,纪录片与城市传播的创新融合离不开完美契合的主题抓取。“24小时”系列纪录片以城市里的普通人、普通事作为表现的主体对象,既符合人们对城市的本源认知,又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反思。因此,当纪录片与城市传播这一主题进行融合时,内容上应率先实现以下两方面:

(一)城市主体印象与纪录片主题内容的融合表达

城市传播虽不同于商业性信息传播,但从本质上来讲,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将传播内容通过信息渠道传递给受众。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应首先明确城市对核心内涵的传播诉求,借助纪录片的真实性、全面性、艺术性等特性,将一座城在自然风光和基础建筑之外的内涵——精神风貌、经济历史发展、人文思想等多重元素有机地融入其中,最后以影像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是实现纪录片与城市传播创新融合的重要基础。

《城市24小时》中将每个城市在不同时间段、不同角落里发生的故事演绎给观众,其中的一些情境是对固有城市形象的加深刻画,比如武汉的热干面,成都的火锅;也有一些情境则是为了打造全新的城市认知,比如厦门的软件园,郑州的富士康等;还有一些情境则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提升城市的人文气质,比如厦门的雷厝电声乐队,深圳的学生共享家长等。这些都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印记,是能够体现城市品牌印象的核心内容。

(二)以纪实形态抓取城市的人本精神

在影像制作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之下,纪录片不论是从内容来看,还是从表现形式与传播方式来看都有了更为多元的选择路径。《城市24小时》自开播以来,能够持续发酵影响效果与话题热度,既因为作品本身回归纪实,阐述符合城市主体印象的主题故事,也因为作品在创意构思、搭建结构、设计镜头语言等方面始终围绕着普通人来安排情节。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平台传播的“中国24小时·地方篇”在将山东、陕西、黑龙江、吉林、湖北以及福建等省份作为记录对象进行形象刻画时,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当下的城市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都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产生变革,以纪录片为媒展现这一切必须紧抓时代脉搏,强化对现实议题和多元群体的关注,充分体现纪录片对城市人本精神的关注初衷。

正如凯利所说“一种媒介的内容是另一种媒介”,利用纪实影像作为一座城市、一个省份、一个国家的传播媒介,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纪录片的纪实本质去展现它们的真实面貌,从而使城市纪录片不仅仅作为形象宣传的发言人而存在,更是作为展现城市人文精神和发展历程的文献资料而代代相传。一个城市的精神内核借助城市的外在形态、人员构成以及政治经济状况等“媒介”展露出来,而这些繁杂的城市展现形式又借助纪录片这一“媒介”使城市的精神内核直击受众心底。因此,当探讨到纪录片与城市传播的创新融合时,必须准确抓住这一传播过程的起始点与终端落脚点,否则,很容易忽略本质问题,做成“流水账”式的宣传广告。

二、形式是金,注重影像表现方式的多元重组

内容为王,这对处理好一部纪录片作品和城市主题精神的关系固然重要,然而,形式是金,将朴实无华的内容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态呈现出来同样不容忽视。城市纪录片的表现主体明确,但这一主体又存在太多的角度可以切入——人物、时空、典型事例等,因此在进行创作时,如何利用适当的形式以一个全知的视角真实地审视这座城市,便也成了纪录片与城市传播进行融合的技术难题。

(一)梳理故事结构,突出表现重点

针对城市纪录片角度繁多,难以着手的问题,“24小时”系列纪录片探索到了一个不错的解决方向,它们找到了城市与时间两个轴线,寻找每个象限里最能体现城市精神特点的情境与故事情节,不刻意设计戏剧情节,只是单纯地记录、陈述,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城市由内而外的整体面貌。利用轴线式的方法,抽丝剥茧,全方位地审视了一座城市,成功规避了管中窥豹和泛泛而谈的观察缺憾。

尤其是对于纪录片这种以真实记录为生命的影像形式而言,面临“城市”这一题材,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元素中取舍与梳理,便成了其创作之初对纪录片表现的把控重点。因此,形式融合第一步工作便是理清故事结构,将城市主题下的表现内容和精神内涵以清晰的脉络呈现在观众面前。

(二)开放多元形态,接纳传统形态新变革

传统的纪录片时长一般分为单集40~50分钟和影片90~120分钟的标准,但是随着“快餐文化”的流行与备受热捧,极简品质的纪录片形态更容易引起受众关注。例如《城市24小时》中被央视纪录频道官方微博截取的3分钟短视频——“大熊猫的故事”,以此快速传播这段网红饲养员梅燕喂养大熊猫的日常,这短短的3分钟视频一经上传,播放量高达358万次;同样的首期短至3分钟的正片——“中国24小时·山东”更是在短短的一天内被转发阅读至10万+。

由此可见,在提升传播效果方面,城市纪录片必须始终手握观众的信息接受偏向,根据媒体平台特色设计不同版本和不同形式的传播作品,但同时也必须注意,作品的“片段化”与“微视频化”处理必须要保证片段的独立性和内容完整性,只有如此,方能在满足受众观看习惯的前提下优化受众对城市信息的接受效果。

(三)拒绝特效堆积,强调技术与人文的有机融合

在信息传播各个要素都不断发生变革的今天,大众对城市的认知需求不断扩大,而纪录片也在不断以新形式、新视角进行作品创作。高清摄像技术、3D立体影像再现技术、航拍技术、环绕立体声技术等等,在为剧情片添砖增色提升了整体观影效果后,也开始蔓延至纪实影像制作中。然而,这真的是提升纪录片传播效果的核心要术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正如在城市传播中,同样的问题也被传播者忽略掉:城市远不只是土地、人口、建筑等元素的简单堆积,更重要的是它们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着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在城市的生命发展周期中发挥作用、实现价值。

因此,单纯的机械化特效与“流水”式要素陈列的结合定然无法将城市纪录片的传播价值发挥至最大,但是像《城市24小时》这样,以平实无华的记录串联起城市里的人与情感,从而将城市这一有机体与纪录片创作技术相融合,稍加润色便感人至深。

三、渠道助力,提升全方位的传播平台开拓意识

同所有的传播行为一样,纪录片在城市传播过程中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在此过程中,除了纪录片本身的质量高低,传播渠道作为连接传播者与受众的桥梁,更是一部纪录片能否实现自身价值的核心要素。因此,在开拓城市纪录片的全媒体传播渠道时,应从最原始的传播通路入手,实现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以及境外传播的全面开拓。

(一)重新认识人际传播的回归意义

当前,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开展的人际传播活动效果远明显优于传统的口口相传。“24小时”系列纪录片在传播过程中以新媒体平台、手机终端为主要传播途径,再通过人们的转发、点赞行为实现人际传播,播出时间不长便占据了整个话题热榜。

(二)开拓全方位的大众传播平台

大众接触纪录片最普遍的传播渠道便是大众媒介,电视媒介无疑成为了纪录片传播最主要也最有效的载体。尤其是对于打造城市品牌的纪录片而言,它本身所蕴含的主题、精神以及文明等与大众传播媒介有着十分契合的融合点。因此当“24小时”系列纪录片通过央视纪录频道和人民日报公众号平台播出时,更多的观众是带着一种欣赏而非审视的态度观看,继而在后续的网络传播平台上也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三)抢占网络互动平台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平台的互动性极强。《中国24小时·地方篇》与《城市24小时》播出后,各地方观众化身“自来水”,主动为其撰写短评、长评,发送弹幕,这既是源于作品本身在主题、内容、形式方面把握得准确、自然,赋予了城市鲜明独特的标签,赋予了城市之中的人兼具城市精神的人格化属性,触动城市居住者内心的共通情感,然不容忽略的一点还有网络平台为观众提供了互动的机会——评论、弹幕、帖子……无一不是网络互动平台在传播信息时的生命与活力所在。由此产生的线上持续发酵的话题与互动活动为作品抢占了话题市场,引发了受众的热烈讨论。

(四)开辟纪录片的国际化传播道路

作为一种记录时间与空间的影像形式,纪录片作品在境外的传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这在《城市24小时》和“中国24小时·地方篇”当前的传播活动中体现得并不明显,但纪录片本身就是一种起步于国外的艺术形式,在借助境外传播平台走向世界时,不仅可以促进国内创作者的学习与交流,更能提升各城市在国际上的形象。

可以看出,纪录片与城市品牌建设的创新融合远不只是拍摄一部城市纪录片就可以达成的,二者必须处理好多方元素,理清纪录片之所长与城市传播之所需,充分处理好主题提炼、内容选取、形式加工、媒介推广等多方面关系。唯有如此,二者的融合才不会是单个元素的简单叠加,而是真正能够正视发展需求,实现融合促进的最佳传播途径。

参考文献:

[1]何苏六.融媒體环境下纪录片生态的思考[J].现代传播,2017(06):112-114.

[2]金震茅.纪录,让城市更精彩——城市纪录片的内容构成、特点及发展对策[J].电视研究,2012(07):70-72.

[3]周莎.在城市中扎根梦想的人——央视纪录片《城市梦想》的文化表达[J].电影评介,2018(01):101-103.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泉城学院)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纪录片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