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瑞
打开手机的屏幕使用时间功能,动辄六七个小时的数据结果总是让我吃惊,如果再除去每天的睡眠时间,那么我一天中就只有11个小时左右用来面对真實的世界,然而这11个小时也有不少的部分要分给电脑、平板或者电视机。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去吸收最新的科技,而这些科技带来的问题却让我们一时间难以消化解决。受到最严重影响的就是那些来到世上不久、还在探索这个世界的孩子们。儿童使用电子屏幕的影响受到了科学家的关注,父母也开始渐渐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2019年,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针对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对学龄前儿童的影响做了一项研究。他们找到47名来自辛辛那提地区的3—5岁健康儿童,对他们进行大脑核磁共振和认知测试。研究表明,每天使用电子屏幕超过1小时的学龄前儿童,大脑白质的发育程度比看屏幕时间短的孩子更低。大脑白质是大脑内部神经纤维聚集的地方,它控制着大脑神经元信号,协调脑区的正常运作。脑白质也与语言识字技能有关,会对孩子在校学习的情况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对电子屏幕的过量使用会影响学龄前儿童的语言识字技能,并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不仅如此,还有研究发现,长时间观看电子屏幕会影响儿童的最佳发育时期。儿童观看屏幕时会降低其人际交往的能力,缺乏练习与人沟通的机会。同时他们久坐观看屏幕的话,运动技能会得不到锻炼,睡眠时间也会相应减少。其他关于儿童屏幕使用时间的研究还发现,过量的屏幕使用,还会增加儿童患多动症的风险,由电子屏幕带来的视力问题也始终不容忽视。
是否有必要彻底杜绝孩子使用电子屏幕呢?美国的学者们设计了一款名为伊始(UPSTART)的软件,这款软件可以为学龄前的儿童提供在线学前教育。美国有超过一半的4岁儿童没办法接受学前教育,而学前教育的匮乏会使孩子进入校园之前缺乏基本的学业技能,并且对未来的人生都产生影响。这款软件就能帮助大部分的家庭解决无法送孩子去接受学前教育的问题。它性价比极高,以科技为媒介让孩子能够足不出户地接受学前教育。伊始提供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让父母加入到对孩子社会情感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当中。研究发现,这些使用伊始软件的孩子们学习知识的速度,是其他孩子的2—3倍,并且在孩子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被证实了其有效性。伊始的出现也受到了很多家长的质疑,他们认为小孩不应该使用电子屏幕。但伊始回应,每天15分钟、每周5天通过屏幕软件学习并没有超过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时间。
电子屏幕里的内容不仅仅包括各类视频和游戏,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广告也变得无孔不入。大众媒体时代的广告会通过电视、广播、印刷媒体等媒介投放,儿童们都可以清晰地辨识出哪些内容是广告。但是当广告侵入到受信任的社交网络中,再加上名人光环的加持,儿童们大多难以抵挡广告的诱惑。有研究表明,根据儿童对电视广告的理解,7岁及7岁以下的儿童并不能理解商家的广告行为,也就是说他们并不知道有人正在试图改变他们的想法和行为。7—11岁的孩子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开始理解广告的内容,但是他们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些广告。12岁及12岁以上的孩子就已经能够自主识别广告想要改变他们行为的意图了。所以,很多国家法律规定禁止向12岁以下的儿童做广告,瑞典甚至早在1991年就已经全面禁止向12岁以下儿童投放广告了。
据调查,现在有30%以上的儿童在还穿着纸尿裤时就接触过移动设备。不仅如此,至少有75%的13—17岁孩子拥有智能电话,其中24%的孩子承认自己频繁使用移动设备。
但其实,这些研究都是针对电视媒体、印刷媒体上的广告进行的。而在移动互动媒体时代,广告的投放让所有用户都很难识别。比如,YouTube上会有很多玩具拆箱和游戏视频,零食类的产品也在各类短视频里频频出现,这些“有趣的”视频都是有品牌商在背后赞助的,实际上就是一种营销活动。成年人尚且很难区分这些广告,那么孩子们就更容易受到广告影响了。许多商家的做法不止大范围地投放软广这么简单,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孩子们的网络浏览数据、喜好、购买记录等都会被跟踪,这些数据会被汇总后卖给第三方,第三方公司利用这些数据、根据用户兴趣,为他们精准投放量身定做的广告。
这似乎是大数据时代下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但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显然受到的影响比成年人深很多。美国儿科学会研究发现,视频广告的投放与儿童肥胖有相关性,投放广告的食品大多高热量、低营养,这就导致了儿童对这些食品更有兴趣。在美国,烟草、电子烟、酒类、大麻等广告也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宣传,这无疑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威胁。对此,美国儿科学会对数字广告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建议父母帮孩子建立数字隐私意识、筛选质量更高的媒体内容、分析广告背后的目的等。许多企业意识到了广告对儿童的影响,陆陆续续地开始承诺不再向12岁以下的儿童推销产品。可口可乐、士力架、M&M早就表明不再向12岁以下的儿童做广告;联合利华也在2020年声明,将停止在传统媒体上向12岁以下的孩子推销食品和饮料等产品,同时停止在社交媒体上向13岁以下的孩子进行产品推销。
史蒂夫·乔布斯作为苹果公司创始人,把移动屏幕带上了神坛,可以说是他引领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也是他把平板电脑带给了世界,让你手里的屏幕又多了一块。2010年他接受记者采访讲到了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消息。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乔布斯的孩子们应该很喜欢iPad,可乔布斯却说iPad上市不久,所以他们还没有用过,而实际上他“限制”他的孩子们在家里使用科技产品。在普通人的想象中,乔布斯这个“科技怪人”的家里应该是充满科技感的:整个墙面都是巨大的触屏,餐桌是iPad铺设的,就连iPod也像巧克力一样发给客人。但乔布斯告诉记者,完全不是这样。
许多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都像乔布斯一样,他们一面努力研发各种高科技产品、创立社交网络平台,一面限制自己的孩子接触这些科技,无论是在使用时长上还是在接触的内容上,都作出了严格的规定。这听起来就好像是毒品大亨,深知毒品的危害,通过贩卖毒品获取暴利,但是自己却永远不会沾染分毫。可是将电子设备的危害说成是毒品,实在是有些故甚其词。电子产品确实有危害,但也有一些科技公司的CEO认为,过度限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反而会引起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渴望感。Twitter前CEO迪克·科斯托洛就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他在密歇根大学上学的时候,宿舍里有一位同学,他的房间里到处都是碳酸饮料。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小时候父母从来不让他喝这些东西。试想一下,如果你过于限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许多国家的学校都将电子产品视为洪水猛兽,有甚者更是宣扬要砸掉电视、毁掉iPad,可是有的国家却把电子产品应用在了学校的教育上。从2013年起荷兰就开启了“Steve Jobs School”校园计划,这些学校招收4—12岁的学生,在这所学校里传统的书本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部部iPad。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教师的作用只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西班牙的很多学校尤其是贵族学校,会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一台iPad作为教学设备,很多作业也要在iPad上完成。但这类学校的存在,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法国就十分不买账,法国人民就非常强烈地拒绝iPad走进校园。许多硅谷的精英们也拒绝孩子在校园中接触这些电子产品,他们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一所所“低科技学校”中学习。
美国儿科学会对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问题始终都保持关注。早在2011年,美国儿科学会就发表了关于儿童使用电子屏幕时间的建议。虽然他们都把关注点放在了时间上,规定了兒童使用电子屏幕的时间,但他们也渐渐意识到,要限制、调整的并不是时间而是质量——改变对电子屏幕的使用方法。我们更要关注的是孩子们通过电子屏幕看到了什么,对他们有什么影响,家长能不能对孩子使用电子屏幕这件事做出正确的引导。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早已经出现了变化,电子产品来势汹汹。有问题的不是科技,而是使用科技的人。
虽然在荷兰开展的“Steve Jobs School”校园计划支持孩子使用平板电脑,但在学校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屏幕的使用依然处在辅助工具的阶段,多样的文体活动及互动交流才是学习的主题内容。
许多研究也证实了,在孩子使用电子屏幕时,家长如果能帮助孩子筛选内容,和他一起互动,是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家长不应该对此直接斥责孩子,他们并不明白何为利弊,显然家长才是这场战斗的主角。当代的家长早已开启“电子产品哄娃模式”:孩子缠着自己,扔块屏幕过去;孩子哭闹不止,扔块屏幕过去。当孩子专注于电子产品的时候,父母也可以开始自己的放松时间了。家长们似乎不需要费尽心思陪伴他们,只靠一块屏幕就可以让孩子安安稳稳地坐几个小时。后来家长们渐渐发现,孩子离不开这些电子产品了,会经常哭闹地缠着自己想要玩,这时候让他停止哭闹的办法就只有让他们继续玩,从而开启恶性循环。
其实很多时候,往往是家长一块屏幕、孩子一块屏幕,家长玩家长的、孩子玩孩子的。有些家长会觉得,我累了一天,回到家难道玩会儿手机都不行吗?可是当家长也在玩手机的时候,凭什么去喝止孩子呢?如同一块非常美味的蛋糕,自己吃得津津有味,却说小孩不能吃。孩子是分不清蛋糕和电子屏幕之间的区别的,只能认知这些都是美好的东西,是爸爸妈妈喜欢的东西,是让自己愉快的东西。他们正在学习和探索这个世界的阶段,他们世界观的建立都是来自于身边的人。家长一边自己沉迷于电子产品,一边又限制孩子玩,这会让他们内心充满矛盾和逆反情绪。
美国儿科学会发表了关于如何限制家长屏幕使用时间的文章。文章指出,孩子们使用智能手机的习惯是从家长那里学到的。家长使用智能手机的确会缓解一些生活压力,但是他们和孩子互动的时间就被削减了。他们建议家长们在使用智能手机前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一定要用这种方法来缓解压力;在做任务规划的时候,尽量先规划出与孩子共同进餐的时间、就寝的时间等;克制自己想要拍照留念的冲动,更多地去享受当下。
我们刚刚提到,史蒂夫·乔布斯限制自己的孩子在家使用电子科技产品,取而代之的是,他会和孩子们在餐桌上一起共进晚餐,讨论书籍、历史和各种琐事。在这个家里没有一个人会拿起手机,也没有人需要手机。
(责编:南名俊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