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中大黄的本草考证△

2021-04-19 13:39翁倩倩张元赵佳琛金艳张卫彭华胜李兵蔡秋杰陈周全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
中国现代中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药用药典本草

翁倩倩,张元,赵佳琛,金艳,张卫,彭华胜,李兵,蔡秋杰,陈周全,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

1.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 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 100700;2.江西中医药大学 院士工作站,江西 南昌 330004;3.北京联合大学,北京 100023;4.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5.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6.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7.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700;8.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 518029;9.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大黄为我国传统大宗药材之一,药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倍受历代中医药学家所推崇。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以下简称《目录》)中包含大黄名方5首,其中汉代名方3首,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的“桃核承气汤”“小承气汤”及《金匮要略》的“厚朴七物汤”;唐代名方1首,出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的“温脾汤”;金元时期名方1首,出自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的“三化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1]中记载,供药用的有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Maxim.ex Balf.、药用大黄R.officinaleBaill.3个品种,而古时由于地区用药习惯不同、民间就近取材及植物学分类并不严格等各种客观因素,也存在土大黄、羊蹄大黄等混作大黄使用的现象。大黄药用基原经谢宗万[2]、郝近大等[3]学者考证,认为我国自古以来传统药用大黄均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类型,其中以唐古特大黄质量最佳,掌叶大黄次之,药用大黄不及前两者,似与药材生长的海拔高度有关,生长环境越是苦寒,质量越佳。其考证翔实可靠,然仅从整体情况出发进行考证,未对大黄基原按历史年代进行详细梳理。

《目录》中“小承气汤”中注明大黄须酒洗,对于方中大黄进行酒洗的功能诸多学者做了考证与分析,王桂勤等[4]认为,张仲景的“小承气汤”中大黄都用清酒洗,酒洗应视为一种反佐,防止拒药不受,即《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所载:“治热以寒,温而行之。”当此亢奋之热,很易形成拒药,若因拒药而引起呕吐则更耗伤津液,以酒反佐,则无此害。李焐仪等[5]考证后则认为,《伤寒论》中“小承气汤”处方,大黄酒洗为洗涤之用,意为洗去大黄外层烟泥,因大黄主产于甘肃,常于秋末春初采挖,此时产地多为阴雨天,药材块根不易干燥,故多熏干储存,故饮片配伍之前,用酒洗以除去大黄表面的烟泥,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另有文献报道,以酒洗大黄其因主要有三:1)引经作用,使大黄专走肠胃以泻实邪;2)驻药分邪,缓和大黄急下之性;3)顾护胃气,缓和大黄苦寒伤胃之弊[6-8]。关于大黄的炮制沿革已有学者进行研究探讨,发现历代医家皆因需不同、因症不同而采取不同制法,取效各异,且各医家都较为重视大黄酒制的炮制方法,大多对酒制大黄的炮制工艺、炮制作用及应用有较详细的论述[9-10]。可见酒制大黄应用历史悠久,诸学者对大黄用酒炮制之法存在争议,且对于酒洗的具体炮制方法尚未见有详细的考证分析。经典名方中“小承气汤”临床运用广泛,为了保证用药准确,方中酒洗之法具体如何操作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现对大黄名称、基原、产地、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等方面进行本草考证,明确其历史演变过程,并重点讨论经典名方中的酒洗炮制沿革,保证经典名方开发和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为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

1 释名

大黄始载于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11]最早记载了大黄的性味、主治和用法。《六韬·虎韬·军用》记载:“大黄参连弩大扶胥……陷坚陈,败步骑”[12],用于陷坚攻陈的强弩名作为该药物的名称,用取象比类方法描述“泻下攻积”犹如兵家之“陷坚攻陈”,且兼取色黄之意,因其名副其实而得到广泛应用。

《吴普本草》记载:“大黄,一名黄良,一名火参,一名肤如。”[13]其名从色从形,“黄良”应表示药材颜色黄者为良,应与其所含的蒽醌等共轭链较长的化合物有关,颜色深可能因为其次生代谢产物的富集多;“肤如”之意与此类似,指药材颜色与肤色相近;“火参”之名,“火”指其(叶)颜色火红,“参”言其状为块棒形。

大黄素有“将军”之称。南北朝陶弘景[14]对此名解释为:“此药至劲利,粗者便不中服,最为俗方所重。道家时用以去痰疾,非养性所须也。将军之号,当取其骏快矣”。《汤液本草》记载:“大黄,阴中之阴药,泄满,推陈致新,去陈垢而安五脏,谓如定祸乱以致太平无异,所以有将军之名”[15]。《本草纲目》释名中记载:“将军之号,当取其峻快也。[杲曰]推陈致新,如戡定霍乱,以致太平,所以有将军之号。”[16]可见大黄以其性味苦寒、药性峻烈、推陈致新、戡定霍乱之功效而得“将军”之名。又因历代多推崇川产,故又有“川军”之名。值得注意的是硫磺的别名亦为“将军”,系指硫磺为七十二石之将。

大黄还有“锦纹”一名,《证类本草》引唐《千金方》所载:“治产后恶血冲心,或胎衣不下,腹中血块等。用锦纹大黃一两……”[17]。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记载:“大黄,用之当分别其力。若取和厚深沉,能攻病者,可用蜀中似牛舌片紧硬者;若取泻泄骏快,推陈去热,当取河西锦纹者。”[18]因其切片的纹理似锦纹,或认为药材表面具有类白色网状纹理而得“锦纹”“锦纹大黄”之名。

2 基原考证

2.1 汉至南北朝时期

东汉《神农本草经》记载大黄:“气味苦寒,无毒,主下淤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涤荡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11]。魏晋时期《名医别录》记载:“生河西山谷及陇西”[19],简单描述了大黄的生境,“河西”为今甘肃西部河西走廊一带,“陇西”辖今甘肃定西一带。

魏晋《吴普本草》中最早提及大黄的植物形态:“二月卷生,生黄赤叶,四四相当,黄茎,高三尺许,三月华黄,五月实黑,三月采根,根有黄汁,切,阴干。”[13]简单地描述了其植物形态,并记载了大黄的采收与加工。其2月卷生,叶黄色或红色,叶片多枚轮生,黄色茎高3尺即约为1 m,4月花黄,6月结实的特征与蓼科大黄属掌叶组植物药用大黄R.officinaleBaill.较为接近。

南北朝《本草经集注》载:“今采益州北部汶山及西山者,虽非河西、陇西,好者犹作紫地锦色,味甚苦涩,色至浓黑。西川阴干者胜。北部日干,亦有火干者,皮小焦不如,而耐蛀堪久。此药至劲利,粗者便不中服,最为俗方所重。道家时用以去痰疾,非养性所须也。”[14]陶弘景注意到不同产地的大黄在药材性状上的差异,认为四川北部所产大黄品质不及甘肃等地所产,可能与当时南北朝割据,而身处南梁的陶弘景获取西北等地商品较为困难有关,因此,提出临近的四川北部所产品质亦佳,这与现代商品情况基本一致。并提出“紫地锦色,味甚苦涩,色至浓黑”作为药材品质优劣的鉴定标准,此外,还提出阴干的品质好,烘干易使受热不均而焦糊,但因可防蛀而易于保存,后世多延续认为用火加热为佳。陶弘景指出,因大黄的泻下作用很强,不做养生之用。结合《神农本草经》中提到的“留饮宿食,涤荡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11]功效,说明早期所用的大黄多为今大黄属掌叶组植物。

2.2 隋唐时期

唐《新修本草》记载:“大黄,性湿润而易坏蛀,火干乃佳。二月、八月日不烈,恐不时燥,即不堪矣。叶、子、茎并似羊蹄,但粗长而厚。其根细者亦似宿羊蹄,大者乃如碗,长二尺。作时烧石使热,横寸截,著石上爆之,一日微燥,乃绳穿眼之,至干为佳。幽、并已北渐细,气力不如蜀中者。今出宕州、凉州、西羌、蜀地皆有。其茎味酸,堪生啖。亦以解热,多食不利人。陶称蜀地者不及陇西,误矣。”[20]此外,还提到“叶似蓖麻,根如大芋,旁生细根如牛蒡”。描述大黄原植物叶茎粗长且厚,叶与蓖麻接近,根大如芋头。该书详细记载了大黄当时的产地加工方法,并认为河北(幽州)及山西(并州)北部的大黄药材药性不及四川等地所产,结合所描述的产区,推测为波叶组华北大黄R.franzenbachiiMunt或河套大黄R.hotaoenseC.Y.Cheng et C.T.Kao等植物,因所含蒽醌等成分较掌叶组低,因此,其药力相对弱。然而苏敬认为,四川产者不亚于甘肃所产,与陶弘景观点有所不同。其提及的“叶似蓖麻”,而蓖麻叶常掌状分裂至叶片的一半以下,可见当时所用可能为深裂的掌叶大黄R.palmatumL.或全裂的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Maxim.ex Balf,其提到的“绳穿眼之”干燥方式一直被延续。

陈藏器[18]《本草拾遗》记载:“大黄,用之当分别其力。若取和厚深沉,能攻病者,可用蜀中似牛舌片紧硬者;若取泻泄骏快,推陈去热,当取河西锦纹者。凡有蒸、有生、有熟,不得一概用之。”明确大黄“似牛舌片紧硬者”与“河西锦纹者”存在药效差异,产蜀中似牛舌片者,当是药用大黄R.officinaleBaill.,其根茎粗大,多在产地切厚片,呈“牛舌”状,以便于干燥,泻下作用相对温和;而西北地区“河西锦纹”所产则应为掌叶大黄R.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Maxim.ex Balf.等大黄,泻下作用力较强,多加工成圆锥形或腰鼓形,去皮后表面有类白色网状纹理而习称“锦纹”。

由以上本草记载可知,唐代所用大黄仍主要以大黄属掌叶组植物为主,亦有各地就地取材而使用波叶组植物的情况,如华北大黄、河套大黄等,但经过临床疗效比较发现其功效不及掌叶组。

2.3 辽宋金元时期

五代《日华子本草》记载:“廓州马蹄峡中者次”[21]。“廓州”即今青海贵德县一带,按照大黄分布应为掌叶组植物。

北宋《本草图经》中详细描述了大黄的植物形态:“大黄,生河西山谷及陇西,今蜀川、河东、 陕西州郡皆有之,以蜀川锦文者佳。其次秦陇来者,谓之土蕃大黄。正月内生青叶,似蓖麻,大者如扇。根如芋,大者如碗,长一二尺。旁生细根如牛蒡,小者亦如芋。四月开黄花,亦有青红似荞麦花者。茎青紫色,形如竹。二月、八月采根,去黑皮,火干。江淮出者曰土大黄,二月开黄花结细实。又鼎州出一种羊蹄大黄,疗疥瘙甚效。初生苗叶如羊蹄,累年长大,即叶似商陆而狭尖。四月内于押条上出穗,五七茎相合,花、叶同色。结实如荞麦而轻小,五月熟即黄色,亦呼为金荞麦。三月采苗,五月收实,并阴干。九月采根,破之亦有锦文,日干之。亦呼为土大黄。”[22]苏颂认为,大黄以四川西部所产有锦纹者最佳,“锦文”是指大黄商品药材(去皮)表面往往可见灰白色网状薄璧组织与棕色的射线交错而成的菱形(邪方形)纹理,以及暗红橙色的放射状涡纹(习称星点,即异型维管束)。此为药用大黄和掌叶大黄的药材特征。其所附大黄图(图1A)基生叶具长柄,叶宽卵圆形,先端窄渐尖,具浅裂,根茎粗大,具残存托叶鞘,与《中国植物志》中药用大黄R.officinaleBaill.“根及根状茎粗壮,基生叶大型,叶片近圆形,稀极宽卵圆形,直径30-50厘米,掌状浅裂,裂片大齿状三角形,托叶鞘宽大,长可达15厘米”[23]的植物特征较为吻合。文中所述“生青叶”“似蓖麻”“根如芋”“四月开黄花”的特征,亦与《中国植物志》中药用大黄R.officinaleBaill.“根及根状茎粗壮,基生叶大型,叶片近圆形,稀极宽卵圆形,掌状浅裂,裂片大齿状三角形,花绿色到黄白色,花期5—6月”[23]的描述相近,而“开青红似荞麦花”的特点与掌叶大黄R.palmatumL.和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Maxim.ex Balf.较为相似。并提到“土大黄”“羊蹄大黄”与大黄植株有相似的荞麦花,但叶不同,功效亦不同,在使用时应加以严格区分。

南宋陈衍《宝庆本草折衷》记载:“大黄,一名大黄,其实名金荠麦。生河西山谷,及陇西、陕西,汶羌北郡,汶山峡中,河东(山西西南部)及幽(今北京南)、并(今山西太原)、宕(今甘肃宕昌南阳)、京(今开封)、廓(今青海)、鼎州(今湖南常德)。生川蜀(即益、蜀州)者名川大黄,一名蜀大黄。”[24]其所载“河东”“幽”“并”“京”“鼎州”等地所产均非正品大黄,可能为波叶组的华北大黄、河套大黄,或蓼科酸模属植物羊蹄等。

综上,宋代大黄品种既有传统的主流商品大黄,亦出现了较多产地所产的非正品大黄,诸如波叶组的华北大黄、河套大黄,蓼科酸模属植物羊蹄之类,其植物形态、产地及药用功效均相差甚远。

2.4 明清时期

明《本草品汇精要》有关大黄植物形态描述为转引本草图经,其所附蜀州大黄图(图1B)茎生叶片掌状深裂,可能是受“叶似蓖麻”的影响而作。

明陈嘉谟[25]《本草蒙筌》记载:“形同牛舌,产自蜀川。必得重实锦纹,勿用轻松朽黑。”记载大黄产自四川,并以“重实锦纹”作为衡量药材优质与否的标准,并附一蜀州大黄图(图1C),其叶亦为掌状深裂。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宋祁益州方物图,言蜀大山中多有之,赤茎大叶,根若巨碗,药市以大者为枕,紫地锦文也。今人以庄浪出者为最,庄浪即古泾原陇西地,与别录相合。”[16]“庄浪”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中部,认为此处所产大黄最佳。结合其所附药图(图1D),叶片有接近中裂的掌状分裂,叶形接近掌叶大黄R.palmatumL.。并在书中【正误】中提到:“苏说即老羊蹄根也。因其似大黄,故谓之羊蹄大黄,实非一类。又一种酸模,乃山大黄也。状似羊蹄而生山上,所谓土大黄或指此,非羊蹄也。”指出苏颂《本草图经》中所提到的“羊蹄大黄”实非蓼科植物羊蹄R.japonicusHoutt.,而是酸模类,指出羊蹄与酸模为两类不同植物,与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划分趋同,可见李时珍观察较为仔细,发现两者存在差异。

明《本草原始》卷之三记载:“大黄,本经下品。块大难干,作时烧石,横寸截,着石上煿之一日,微燥,乃以树枝条或绳穿眼,系之至干,故大黄有穿眼也。”[26]记载了大黄的加工方法,经干燥处理后的大黄见图1E,与今掌叶大黄R.palmatumL.药材形态相似。

清《植物名实图考》记载:“今以产四川者良。”[27]记载四川所产大黄品质佳,并附原植物形态图(图1F),其叶宽椭圆形,每大裂片羽裂成小裂片,叶先端窄渐尖,与掌叶大黄R.palmatumL.较为相似。

综上可知,明清时期所用大黄主流为今《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3种正品大黄,多为甘肃与四川所产,对于此两地所产大黄何处最佳各医家看法不一。

2.5 民国至近现代

民国《增订伪药条辨》卷三中以“土大黄”之名记载:“古人以出河西、陇西者为胜,今以庄浪所产者为佳,故一名庄大黄。庄浪县即古泾原陇西地,至川中所出有锦纹者亦可用。昧苦气寒,色黄臭香,紫地有锦纹,方堪入药。若此种土大黄,中微谈不黄,只可用为香料。盖其性不能通利,若误服之,且能燥肠护秽,当细辨之。炳章按:大黄,九十月出新。陕西、甘肃凉州卫出者,坚硬紧结、色黄、头起锦纹似冰旋斑为佳,故俗名锦纹大黄。河南西宁出者,形状与前相类似,质略松,或曰中大黄;四川出者空松,为马蹄大黄,最次;山西出者,名味黄,久而变黑,更次;皆不堪药用。”[28]以产地加药材性状的方式命名大黄。延续前朝之说,推崇甘肃、四川所产。同时明确土大黄不可做药用。民国《中国药物标本图影》中附有大黄的药材图(图1G),其中一为锦纹黄;二为湘黄;三为川大黄[29]。

注:A.《本草图经》;B.《本草品汇精要》;C.《本草蒙筌》;D.《本草纲目》;E.《本草原始》;F.《植物名实图考》;G.《中国药物标本图影》;一.锦纹黄;二.湘黄;三.川大黄。

《中国药典》1953年版将大黄原植物定为药用大黄R.officinaleBaill.或其变种[30];《中国药典》1963年版明确大黄产区不同存在药用大黄R.officinaleBaill.、掌叶大黄R.palmatumL.及其变种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Maxim.Ex Balf.之分,均主产于甘肃、青海、四川[31];《中国药典》1977年版将唐古特大黄与掌叶大黄并列为种[32];《中国药典》2005年版把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Maxim.Ex Balf.、药用大黄R.officinaleBaill.3种植物定为正品大黄,以其根及根茎入药,药材名为大黄[33]。

综上,大黄在我国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历代本草所载大黄虽来源较多,但就历代本草对其形态的描述结合所附药图来看,几乎都为蓼科大黄属掌叶组植物,具体品种因产地不同而异,仍以《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为主流品种。

3 产地变迁及历代品质评价

魏晋《名医别录》载别名“黄良”:“一名黄良。生河西山谷及陇西。”[19]“河西”即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

魏晋时期《吴普本草》记载:“或生蜀郡北部,或陇西。”[13]“蜀郡”辖今四川阿坝州东南部及成都地区,“陇西”辖今甘肃定西一带。

南北朝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较详细地记载了大黄的产地:“今采益州北部汶山及西山者,虽非河西、陇西,好者犹作紫地锦色,味甚苦涩,色至浓黑。”[14]“汶山”为今四川阿坝州东南部,“西山”为今岷山、邛崃山、鹧鸪山,“河西”为青海、甘肃交界处黄河以西,“陇西”为今甘肃定西一带。陶弘景认为,甘肃所产大黄质量最优,四川所产次之。

唐《新修本草》记载:“幽、并以北渐细,气力不如蜀中者。今出宕州、凉州、西羌、蜀地皆有。其茎味酸,堪生啖。亦以解热,多食不利人。陶称蜀地者不及陇西,误矣。”[20]其中“幽”为今河北,“并”为今山西太原,此两处所产大黄气力更弱。苏敬则认为四川产者亦佳。

五代《日华子本草》中载“蜀大黄”:“廊州马蹄峡中者次。”[21]“廊州”为今青海贵德县一带。

宋苏颂《本草图经》记载:“大黄,生河西山谷及陇西,今蜀川、河东、陕西州郡皆有之,以蜀川锦文者佳。”[22]“蜀川”为今四川,“河东”为今山西。宋代不少方书,如《太平圣惠方》中已有较多“川大黄”称谓。

金元时期《马可·波罗游记》记载:“肃州,如是诸州之山中并产大黄甚富,商人来此购买,贩卖世界,居民恃土产果实为活。”[34]其中“肃州”为今甘肃酒泉,可见当时甘肃的大黄享誉世界。

明清时期本草多重复前人所述,如《本草品汇精要》:“道地:蜀州、陕西、凉州”[35];《本草蒙筌》:“形如牛舌,产自蜀川,必得重实锦文,勿用轻松朽黑”[25];《本草纲目》:“今人以庄浪出者为最,庄浪即古泾原陇西地,与别录相合”[16];《植物名实图考》:“今以产四川者良”[27]。

民国《药物出产辨》记载:“如有红筋起,色鲜黄者为锦黄,最上等;有一种名西黄,无红锦文,则次之。均产四川汶县、灌县,陕西兴安、汉中。”[36]

大黄道地产区在魏晋及之前,以四川、甘肃为主;隋唐时期以蜀地(今四川西北部)为主;南北朝时期大黄主产于甘肃地区,认为此处所产品质为优;宋代四川西北部所产大黄佳,已有“川大黄”之称;元代甘肃所产大黄享誉甚高;明清时期甘肃东部及东南部大量种植;民国时期记载均产于四川、陕西等地。可见自古以来,大黄入药多为甘肃与四川所产,与现代商品情况基本一致。近代以来逐步形成“西大黄”“南大黄”等道地称谓。

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最早提出:“紫地锦色,味甚苦涩,色至浓黑”[14]为药材质优的鉴定标准。唐代《新修本草》记载:“当取河西锦纹者。”[20]北宋《本草图经》记载:“以蜀川锦文者佳。”[22]明朝《本草品汇精要》记载:“【用】根,锦纹者为佳。【质】类商陆。【色】黄。【味】苦。”[35]明代《本草蒙筌》记载:“必得重实锦纹,勿用轻松朽黑。”[25]民国《药物出产辨》记载:“如有红筋起,色鲜黄者为锦黄,最上等。”[36]综述历代本草所述,认为大黄应以有锦纹、味苦、色黄者为质优,以此入药最佳。

4 药用部位

关于大黄的药用部位历代本草记载较为一致,如《本草经集注》记载:“二月、八月采根,火干”[14];《新修本草》记载:“其茎味酸,堪生啖”[20];《本草图经》记载:“二月、八月采根,去黑皮,火干”[22]。后世本草多转引以上记载,可知大黄主要药用部位为其干燥根及根茎,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一致。

5 采收加工及炮制

大黄的采收加工本草记载最早可追溯至魏晋时期,《名医别录》记载:“二月、八月采根,火干”[19],魏晋《吴普本草》记载:“三月采根,根有黄汁,切,阴干”[13]。后采收加工多延此记载;《本草经集注》记载“西川阴干者胜。北部日干,亦有火干者,皮小焦不如,而耐蛀堪久。”[14]唐代《新修本草》记载:“大黄,性湿润而易坏蛀,火干乃佳。二月、八月日不烈,恐不时燥,即不堪也。”[20]可知此时“阴干”已不常用,二、八月(大致相当于现在的3、9月)“日干”效果亦不佳,而认为“火干”乃佳;宋代《宝庆本草折衷》记载:“并二、八、九月采根,去黑皮,横截段,烧热石,著石上煿燥,绳穿,晾干。”[24]明《本草品汇精要》记载:“【采】九月取根。【收】日干。”[35]历代本草记载大黄的采收时间为二、三、八、九月(大致相当于现在的3、4、9、10月),采根后除去外皮,阴干、晒干或火干,经干燥技术的发展阴干法已不常见。历代大黄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见表1。

大黄炮制方法始见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论》:“凡使,细切,内文如水旋斑,紧重,剉,蒸,从巳至未,晒干。又洒腊水蒸,从未至亥,如此蒸七度。晒干,却洒薄蜜水,再蒸一伏时。其大黄,擘,如乌膏样,于日中晒干,用之为妙。”[37]对后世大黄的炮制之法影响深远;至唐,“酒煮”“酒洗”“米下蒸”等法相继出现。唐代《本草拾遗》记载:“凡有蒸,有生,有熟,不得概用之。”[18]可知此时已意识到炮制方法不同药效亦不同;至宋代,大黄的炮制方法得到了更多的补充与完善,出现了“炒制”“九蒸九曝干”“焙干”“醋调”等多种方法,对于这些方法的炮制程度和情况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说明;元明时期出现了“酒浸”“姜汁浸炙”“酒蒸”“酒炒”“酒醋姜汁制”等新方法;清代大多沿用前期炮制方法,但也出现了“醋熬”“韭汁拌炒”“酒煎”等法,另《元素集锦·本草发挥》中提及:“若久蒸,则失其走性”[38],认为“九蒸”之说乃谬误,仅存此说。从本草记载可以看出,古时大黄炮制方法繁多,其中以酒制品最为常见,其炮制方法不同,则归经侧重各异,使用时需因病而制。

表1 不同历史时期大黄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

续表1

关于大黄的酒洗沿革梳理如下:

汉张仲景《伤寒论》中注明大黄须“酒洗”,然并未言明其酒洗之法用何种酒以及如何操作,而后世医家各抒己见。

唐《备急千金要方》记载:“大黄十八铢,取好酒一升,煮三沸,顿服之佳”[39],提及酒煮大黄。其后《外台秘要》载:“大黄(二两去皮,酒洗,破三片)”[40],将大黄去皮后再进行酒洗,可见酒洗并不单纯指洗涤方法,而应为炮制方法。

宋《圣济总录》亦载大黄:“去粗皮,酒洗,炒半两。”[41]除外层粗皮后再进行酒洗炒制,此炮制操作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酒炙”法操作相似。《伤寒发微论》载:“须是酒洗、生用为有力。”[38]生大黄药力峻猛,需酒洗后入药,此时,医家用酒炮制处理大黄多为缓和其药性。

元《本草发挥》转引《主治秘诀》所载:“用之酒浸,煨热,寒因热用也。”[38]将大黄用酒浸后采用微火加热处理,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所载酒大黄(酒炙)炮制规格的制法类似。

明《本草品汇精要》记载:“【制】剉碎或浸酒洗用。”[35]可见酒浸与酒洗内涵基本一致,实都指用酒浸润大黄药材。《本草纂要》载有“酒蒸大黃”[38],其后《本草纲目》在附方内引《卫生宝鉴》治上焦痰滞“大黃酒浸,蒸熟切晒,八两,生黃芩八两,沉香半两,青礞石二两,以焰硝二两,同入砂罐固济,煅红研末二两。右各取末,以水和丸梧子大。常服一二十丸,小病五六十丸,缓病七八十丸,急病一百二十丸,温水吞下,即卧勿动”[16]。制法与今《中国药典》2020年版熟大黄规格基本一致,而后世诸多本草皆转引此制法。另有本草《药性会元》载有“酒炒”大黄,并记载有当归炮制之法:“制法:酒浸。冬浸一宿,春、秋浸半日,夏酒洗;切,焙干用。”[38]可佐证“酒浸”与“酒洗”的内涵应基本一致,其中已将“酒洗”之法描述详尽,系将当归置适宜容器内,冬日加入过量的酒浸泡一日,春秋浸泡半日,夏季用酒略洗后随即捞出或反复清洗后切制干燥的炮制方法。“酒浸”相比“酒洗”而言,接触的时间长,因此“酒洗”实指以酒润透即可。

清《药性纂要》记载:“若用酒煮极熟,至色黑,用之得法,取效甚捷。”[38]其对酒煮大黄的要求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熟大黄炮制品要求“炖或蒸至内外均呈黑色”基本一致,另有“酒煎”“酒浸蒸”大黄的本草记载。

可见,历代大黄酒制之法有“酒洗”“酒煮”“酒浸”“酒蒸”“酒炒”“酒煎”等法,其中“酒蒸”之法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熟大黄炮制规格一致。而“酒洗”“酒浸”“酒炒”“酒煎”等法其内涵基本一致,均为用酒对大黄进行润,润透后干燥,经历代沿用演变成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的酒大黄规格。

历代医家对大黄炮制的机制亦进行了一定探讨。金《洁古珍珠囊》有载:“酒浸入太阳经,酒洗入阳明经,其余经不用酒,其性走而不守。”[38]后世本草多延转此记载,并有所发挥,诸如明代《本草集要》记载:“酒浸引之上至顶巅,入太阳经,以舟楫载之,可浮胸中。若用于下,不用酒浸洗。”[38]《药性粗评》记载:“酒浸入足太阳经手小肠经,酒洗入手阳明经足胃经,余经不用。”[38]《本草蒙筌》记载:“欲使上行,须资酒制。酒浸使达巅顶上,酒洗至胃脘中……如欲下行,务分缓速。欲速生使,投滚汤内一泡便吞;欲缓熟宜,同诸药久煎方服。入剂多寡,看人虚实。”[25]清《本草新编》载:“欲其上升,须加酒制;欲其下行,须入芒硝;欲其速驰,生用为佳;欲其平调,熟煎最妙。”[38]可见,古人已认识到生大黄药性峻烈,可损胃气,熟大黄较之力缓,酒制大黄可借酒力而引药上行,发展至后世被《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收载,即大黄(生用)、酒大黄(酒炙)、熟大黄(酒炖或酒蒸)、大黄炭(炒炭)炮制规格。现代研究已知,番泻苷及蒽醌苷类为大黄泻下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没食子酸等鞣质为大黄收敛、止血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生大黄泻下作用强烈,而大黄炮制品因酒、醋蒸炙后所含蒽苷被水解成苷元,使泻下作用减弱。大黄炙后能缓和大黄的寒性和泻下效力。大黄的泻下能力大小依次为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醋大黄>大黄炭。大黄煎煮时间过久,其泻下成分被破坏,导致泻下作用减弱,而熟大黄的主要成分为鞣质,有止泻作用。因此,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采用不同的方式炮制大黄,可使其发挥更大功效[43-45]。

基于以上研究考证,建议汉代经典名方“小承气汤”中大黄采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酒大黄规格炮制,其余经典名方在开发时根据具体方义选用炮制方法,以保证临床药效。

6 结语

根据以上本草记载可知,大黄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别名较多,多以其功效、外形、颜色等命名。历代本草所载大黄虽来源较多,主流均为蓼科大黄属掌叶组植物,具体品种因产地不同而异,仍以《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为主流品种。自古以来,大黄入药多为甘肃与四川所产,以有锦纹、味苦、色黄者入药为佳,主要药用部位为其干燥根及根茎,采收时间为二、三、八、九月(相当于现在的3、4、9、10月),采根后除去外皮,阴干、晒干或火干,阴干法后被逐渐淘汰。古时记载大黄的炮制方法繁多,以酒制品最为多见,其酒制之法经历代沿用衍变成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酒大黄及熟大黄规格。

基于以上讨论研究认为,在进行含大黄的经典名方的开发时可选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记载供药用的掌叶大黄R.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Maxim.ex Balf.、药用大黄R.officinaleBaill.3个品种,目前普遍认为,大黄的品质与海拔等生境分布有关,多数认为唐古特大黄品质最优,掌叶大黄次之,而药用大黄品质稍差。大黄近年来从野生转为栽培后,因种植生境、人工干预及种植年限过短而出现品质下滑的情况,屡有指标性成分含量不能达到《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报道,因此,应加强大黄规范化栽培。“小承气汤”方中大黄建议采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酒大黄规格炮制,其余经典名方可结合具体方义进行炮制。

猜你喜欢
药用药典本草
2020年版《中国药典》山楂叶项下金丝桃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商榷
探寻中华本草的足迹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吐液含清逭暑宜 莲在清宫中的食用和药用
穿山甲药典除名
中国将拉开药用辅料行业的整合大幕
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 未来目标达到300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4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