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骏 蓝梦雪
2020年伊始,一场肆虐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全民健康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早在2015年,“健康中国”就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随后相继出台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都做出了全方位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相关部署,其中明确了社区体育服务在全民健身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倡导健康生活理念,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普及日常健身,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社区健身休闲设施”。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体育健身、绿色环境和市民休闲活动的社区体育公园应运而生,成为社区公园的一种新类型。
社区体育公园的概念始于社区体育,最初仅强调在社区就近开展体育健身运动[1],随后有研究者提出结合社区公园的特点建设社区体育公园[2]。而真正意义的社区体育公园标志是珠海香洲区的试点建设,这一建设不仅直接促进了《广东省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建设指引》的出台,也影响了社区体育公园的实践和研究[3]。继珠海之后,广州、深圳、佛山、重庆、杭州、成都等城市也逐步开展社区体育公园的建设探索。与社区体育公园相关的学术研究呈上升趋势:首先,明确邻近社区以绿化为本底、以体育锻炼和休闲健身为主要功能的社区体育公园概念[4-5];之后,社区体育公园在“城市双修”、提升居民体力活动水平方面的作用及其社会价值得到认同[6-7];除此以外,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调研分析,既发现了社区体育公园具有用地权属及性质复杂、用地规模灵活①、使用人群多样、项目设置多元②、居民整体满意度高等特点,也提出了宣传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用地供给与需求差异之间的矛盾突出以及体育健身设施有待完善等诸多问题[4,8-10]。
就已建成的社区体育公园而言,其中不可忽视的共性问题为用地条件与使用需求的矛盾。由于用地多为城市闲置地、临时边角和插花地[11],用地条件与社区体育公园需承载的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等多样活动需求之间产生较大的冲突。这一冲突在以重庆为代表的山地城市表现得尤为尖锐,一方面,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的理论尚处于探索阶段; 另一方面,大量的建设实践已全面铺开,留下了不少遗憾。因此,总结既有经验和教训,正确认识山地城市社区体育公园的用地条件与使用特征,理清其耦合关系,可为今后的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018年重庆市政府开始利用因城市综合开发而产生的无主地、边角地等闲置土地,采用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企业、社区共同参与的模式推进社区体育公园的建设[12]。截至2019年3月,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社区体育公园共24个,总占地面积约32 hm2。本研究以重庆首批开放的24个社区体育公园为研究对象(表1)。
表1 重庆市首批24个社区体育公园基本信息Tab. 1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first 24 community sports parks in Chongqing
采用结构性观察、问卷调查以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现场观察、拍照记录等方式了解社区体育公园的现状条件及使用状态的基本情况;利用问卷访谈辅以结构观察法,对典型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及提取,在2019年4—5月期间选择6个工作日、6个双休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38份,有效问卷421份,有效率为84.2%,将所得数据整理导入SPSS 25软件平台,采用变异系数权重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究山地城市居民对于社区体育公园的使用需求及其与用地条件的耦合关系。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规划建设指引和建设导则中,社区体育公园用地条件多以场地选址加以描述,主要指场地用地规模、与道路的关系、周边用地性质等。然而,针对山地城市的特殊性,就设计实践和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用地内部本身的平面和空间特征是重要的影响条件。因此,本研究中公园用地条件指用地周边情况及内部现状,包括反映周边用地性质、人口密度、道路关系以及场地用地规模、平面形状和空间形态等内容(表2)。
表2 用地条件因子Tab. 2 Land use condition factors
2.1.1 场地区位关系
24个社区体育公园中有19个(约占79.17%)分布于居住人群密集的主城核心区及老城区,仅5个(约20.83%)分布于尚在建设的新城区;从周边用地性质来看,以居住用地(R)为主,12.5%的公园在300m生活圈内有沿街小型商业(B11)和中小学用地(A33),58.33%的公园在500m范围内有较完善的商业服务业设施(B)、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A)和公用设施用地(U);从与城市道路的关系来看(含规划道路),所有公园均与市政道路有接驳,其中25%的公园为单侧紧邻道路的沿街型场地,75%为多侧与道路相邻的转角型场地,整体而言公园均有较强的可达性。
2.1.2 用地规模
综合24个社区体育公园用地规模情况,用地规模在10 000m2以内的占62%,10 000~ 20 000m2之间的占21%,超过20 000m2的仅占17%。其中规模最大为渝北区的观河体育文化公园55 894 m2,最小为江北区的红沙坡体育文化公园1 693 m2。
2.1.3 平面形状
笔者借用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形状指数(patch shape index)的计算方法,标准化公园的边长与面积之比,从而使公园平面形状具有数据表达性。根据计算,各公园形状指数S在1.01~2.10区间浮动,最大达到2.10。
2.1.4 空间形态
竖向上,在首批建设的24个社区体育公园中,20个公园场地高差超过5 m,甚至高达43 m。为了更准确地量化空间形态,根据公园竖向高差变化,综合用地规模以及平地比例数值,分别按梯度进行赋值并乘以相应权重,得到反映空间复杂程度的空间形态指数V(表3,图1)。V数值越大表示空间形态复杂程度越高,根据这一数值将公园空间形态划分为3种类型:V>5为山地型;V在3~5之间为起伏型;V<3为平整型。24个社区体育公园空间形态不同类型占比分别是山地形29.17%、起伏型50.00%、平整型20.83%。
表3 空间指数计算标准Tab. 3 Calculation standard of spatial index
1 重庆市首批24个社区体育公园空间指数统计Spatialindex statistics of the first 24 community sports parks in Chongqing
从使用人群、活动类型、使用频率、使用满意度评价4个方面探讨社区体育公园的使用情况特征。
2.2.1 使用人群
由表4可见, 受访者中, 男性(占55.29%)略多于女性(占44.71%);年龄结构上,以中青年(19~45岁)为主(占52.94%),儿童约占11.76%,老年人约占5.88%;附近居民占83.10%,到公园的距离绝大部分在1 000m以内(占83.35%),步行到达的时间基本<15 min(占87.06%)。
表4 重庆市社区体育公园问卷信息统计Tab. 4 Statistics of questionnaires of Chongqing community sports parks
2.2.2 活动类型
结合公园使用情况的现场调研,参考《重庆市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导则》的分类标准,按活动属性可将社区体育公园的活动种类分为休闲健身、儿童游乐、日常锻炼、体育运动、山地活动五大类型(表5)。从各类活动场地及设施设置情况来看,休闲健身、日常锻炼、体育运动3类活动设置率为100%,儿童游乐活动设置率为87.50%,山地活动设置率为29.17%。从参与活动的现场调研数据来看,使用者在社区体育公园中所进行的主要活动集中于休闲健身(27.33%)、体育运动(27.00%)和儿童游乐(24.33%)。
表5 重庆市社区体育公园活动设置情况Tab. 5 Setting of Chongqing community sports parks
2.2.3 使用频率
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发现,社区体育公园使用频率非常高,有固定规律的使用者高达70.59%,而很少来和第一次来的仅占29.41%。进一步调查固定规律使用者发现,其使用频率与时间段有密切相关性,受访者在一天中的使用时间呈不均衡分布状态(图2):傍晚18:00—20:00最多(42.31%),下午14:00—18:00次之(32.31%),再次则是上午08:00—11:00(12.31%),在此期间,停留时间0.5~1 h约占40.00%,1~2 h约占34.12%。
2 重庆市社区体育公园各年龄段人群使用时间详细分布Detailed distribution of the use time of all age groups in Chongqing community sports parks
2.2.4 使用满意度评价
受访者比较满意、很满意的评价占比73%,总体满意度均值为3.948,变异系数为0.195(表6),表明被访者对重庆市社区体育公园建设的总体满意度较好,且认知一致性水平较高。满意度评价因子的权重大小能够表征该因子对社区体育公园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强弱。由权重排序可见,对社区体育公园总体满意度贡献率较大的3个因子为管理服务、设计布局、活动设置。
表6 重庆市社区体育公园整体满意度评价Tab. 6 Overall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of Chongqing community sports parks
耦合原为物理学概念,其含义可引申为通过相互作用将2个或2个以上的系统联合起来,并使其产生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13]。本研究引入这一概念的目的是通过场地区位、场地规模、使用人群、综合用地条件(包含用地规模、平面形状、空间形态)与活动类型、使用频率的关系研究,达成物质空间系统与行为模式系统之间的协调和良性互动。
2.3.1 场地区位、规模与使用人群的关系
利用商用智能软件将24个公园在1 km半径范围内的步行时间、出入口数量、道路接驳数、住宅楼数、公共交通站点进行梳理,同时利用百度地图截取其在高频使用时间段18:00—20:00中的热力图,通过Photoshop对热力图进行色彩提取并计算比例以反映公园实际的到访热度,分析公园场地区位与到访热度之间的作用关系(图3)。结果显示公园到访热度与住宅楼数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与其他因素没有明确、直接的相关关系。
3 重庆市首批24个社区体育公园周边用地情况与到访热度关系Relationship between site conditions and visiting popularity in the first 24 community sports parks in Chongqing
对照公园用地规模与使用人群的关系 (表7)可以发现,用地规模与使用人群的多样性呈正相关的关系;研究也发现,目前用地规模<10 000m2的社区体育公园多位于老旧城区,使用人群以老人儿童为主,虽然使用人群的结构比较单一、但使用的人数较多;此外,对于个别规模小,高差较大的公园,由于有特殊的活动,仍可吸引喜爱这些活动的小众群体。
2.3.2 综合用地条件与活动类型的关系
笔者将24个公园的用地条件按用地规模、平面形状和空间形态列表(表8),同时将休闲健身、儿童游乐、日常锻炼、体育运动、山地活动五大类型的具体活动项目类型(按表2中的项目类型统计)反映到场地设置上,根据项目设置的完善度从低到高分为未设置、基本型、完善型及全覆盖型4种。对照结果可以看出活动类型的丰富程度与公园用地条件之间的耦合关系。总体上来看,活动类型的丰富程度与公园用地规模和空间形态呈正相关关系,与公园平面形状则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即用地规模越大、空间形态越复杂,平面形状越规整,公园中的活动类型越丰富。同时也可以发现,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活动类型的丰富度与空间形态有更强的关联度,即山地的地形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活动设置的有利因素;另外可以看出,虽然多数场地具有地形变化的特征,但山地活动明显设置不足。
2.3.3 综合用地条件与使用频率的关系
笔者先将公园使用频率排序,再与公园用地规模、平面形状、空间形态进行叠合并根据呈现出来的特性划分矩阵(图4),分别对存在偏移程度较高的样本区域和具有突出特征的样本区域进行对比分析:对比c~d、g~h区可以看到,平面和空间都相对规整的情况下,活动频率仍然很低的c、g两区公园规模明显更小,且在c区中呈现出S值越低活动强度越高的趋势,d区中这一趋势则不显著,因此可以推断出,当规模小于一定程度时,平面形状是限制活动频率的主要因素,空间形态的限制次之,而当规模大于一定程度后,用地形态则不再对活动频率产生显著影响;对比a~b、e~f两区可以看到,相同程度限制下,e区样本数量大于a区,f区的样本数量大于b区,因此公园的平面形状比空间形态对活动频率的限制更大;对比b~d和f~h区可以看到,同属于高活动频率区间中,公园数量为山地型>起伏型>平整型,说明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V值越高反而更有利于活动频率的提升。
4 重庆社区体育公园用地条件和使用频率的耦合Coupling of site conditions and frequency of use in Chongqing community sports parks
研究发现,重庆市社区体育公园用地周边以居住功能为主,且大部分分布于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场地均与道路有直接接驳关系,可达性较高;用地规模绝大部分在 20 000m2之内(占83%),最大用地规模为最小用地规模的33倍,显示公园用地规模整体偏小,规模差异性大;公园用地平面形状指数超过1.20的占比46%,其中最高达到2.10,均值为1.26,对比广州二沙岛、珠海大镜山、珠海安居园、肇庆市半月湖社区体育公园均值约1.10,揭示公园用地平面形状复杂多变,存在大量狭长形、不规则形状用地;依据空间形态指数分类,约有80%的公园用地空间形态具有明显的山地地形特征,场地中普遍存在较明显的高差,竖向变化丰富,其中不乏规模小同时高差变化极大的用地。
重庆市社区体育公园使用人群年龄、职业、性别覆盖广泛,使用对象以步行15 min可到达公园的居民为主,但对于规模较大、体育运动设施齐全(尤其是球类运动场地)的公园而言,其中也不乏附近的上班族,甚至游客;综合场地设施设置及现场活动发生情况显示,活动类型以休闲活动、体育运动和儿童游乐活动为主,与山地地形结合的山地活动较少;就使用频率而言,在一周内有3次及以上固定规律的使用人群占70.59%,在每天特定的时间段即傍晚18:00—20:00,使用频率极高,下午14:00—18:00次之,使用时间多为0.5~2 h;在满意度评价方面,重庆市社区体育公园使用者整体满意度高,显示社区体育公园在提高市民健身意识和满足健身需求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公园建设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另外,研究显示满意度与管理服务、设计布局以及活动设置有密切关系,除去管理服务这一软性指标,研究成果提示设计布局的合理性与活动设置的适宜性对提升满意度有关键性的影响,这一成果同时也暗示了用地条件与使用特征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通过场地区位及规模与使用人群、综合用地条件与活动类型及使用频率的耦合关系分析可以发现:重庆社区体育公园场地区位条件在可达性、周边用地功能等方面有较大的一致性,公园到访热度取决于社区本身的住宅和人口密度,这一结果一方面表明《重庆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导则》在用地选择的控制上有一定的效果,另一方面表明社区体育公园在社区中受欢迎程度极高,其建设对居民有着重要意义;用地规模大且空间丰富的公园往往可以吸引更远距离以及更广泛年龄段的使用人群,活动类型也最丰富;用地规模小且位于老旧城区的公园,由于使用需求量大,仍极受追捧,但复杂的平面形状及空间形态均对活动类型的丰富度有极大的限制;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研究成果暗示这一临界值在1 hm2左右),平面形状及空间形态对活动的限制作用减弱,山地地形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活动设置的有利因素。
山地城市用地条件苛刻,对健身和体育活动的开展有较大的限制性。通过对重庆社区体育公园的研究发现,认清山地城市社区体育公园的用地条件特征,把握用地条件与居民使用需求之间的耦合关系,通过更科学的用地选择和更契合的设计手段,可有效响应社区体育公园的建设目标。
4.1.1 针对用地条件特殊性,以科学性评价保障公园场地选择的合理性
通过用地条件与使用特征耦合关系分析可以发现,山地城市用地条件的特殊性是活动开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因此,合适的场地选择是社区体育公园设计与建设的基础。《重庆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导则》对用地与周边城市功能、与现有公园之间的关系、慢性可达性以及安全性等内容做了相关规定,并且在建设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而针对重庆社区体育公园用地规模普遍偏小、平面形状复杂、空间形态丰富等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与使用人群、活动类型以及使用频率之间的耦合关系,还应就不同规模的用地做出更科学的评价。
从本研究综合用地条件与使用特征的耦合分析验证中可以看出,在山地城市,对于场地内的用地条件而言,公园规模、平面形状、空间形态3项指标的构建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公园的实际条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律性,有利于在后期的规划设计和学术研究中作为重要数据进行参考。对于规模较小的用地,尤其应重点评估其平面形状和空间形态对体育健身活动所形成的限制。
4.1.2 遵循低影响建设策略,以活动契合用地条件实现建设与保护的双赢
研究成果表明,由于用地条件限制,一些特定的、规范性运动场地与用地平面形状或空间形态有较大的冲突,如果强制要求满足运动场地类型或数量,不仅可能因其位置或朝向等不符合使用习惯而降低使用率,还会出现建设性破坏等严重后果。因此,在山地社区体育公园设计及建设中,应通过活动与用地条件契合来实现低影响建设的策略。尤其是针对那些规模有限,平面形状极不规则,山地空间特征突出的用地,在项目设置中,应尽可能结合用地条件,适当减少或取消占地面积较大的某些球类运动(如需设置可考虑采用非标准制式),以灵活的日常锻炼及休闲健身等活动替代;另外,应充分结合山地地形不同的坡度变化条件,开发富有特色的山地活动项目。例如:缓坡地形可设计康体步道或慢跑带、改造微地形以形成滑板场地、利用坡地布置儿童重力活动设施、借助陡坡或堡坎设计攀岩、小型滑索等活动,这些特色活动将极大增加山地城市社区体育公园的吸引力和魅力。通过活动与场地契合关系的研究,减少建设对场地的改造和破坏,是对山地城市脆弱生态环境的切实保护,真正实现建设与保护的平衡。
4.1.3 突破场地条件限制,以空间复合使用达成公园综合品质的提升
使用满意度评价是社区体育公园综合品质的真实反映,研究成果显示满意度与设计布局及活动设置密切相关。设计布局及活动设置均依赖公园的用地条件,由于山地城市特殊的地形条件导致的公园选址困境[14], 社区体育公园也不例外。因此,无论是存量背景下,利用无主地、边角地等闲置土地建设社区体育公园,或是未来增量条件下进行新建,山地城市特有的用地条件限制都是客观存在。空间,尤其是适于运动、健身活动的空间始终是稀缺的资源,因此,如何发挥空间的效率,安排合适及尽可能多样化的活动项目成为社区体育公园综合品质提升的关键。在设计建设中,一方面可以在活动选择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则可以采用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挖掘空间潜力,即通过空间的复合使用,利用复合功能的场地设计,结合不同人群、不同时间段的使用规律,让同一空间承载更多样化的活动,例如:老年人清晨的健身需求与中青年、儿童的锻炼、休闲、玩耍活动需求时间间隔大,空间上具有可重叠、可替代性;另外常规的健身锻炼和特定体育运动所用场地,也可通过功能和场地的整合重组提高空间利用率。总之,在设计中注重空间的复合使用可以达成公园综合品质提升的目标。
笔者进行调研和撰写之时,重庆市首批24个社区体育公园建成开放,第二批公园正在施工建设,因此本研究所述问题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不能代表重庆市社区体育公园建设的最终成效。另外,笔者调研的时间集中在4—6月,属于一年之中市民活动较为活跃密集的时期,调研成果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但仍不能代表公园全年段的使用情况,因此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
本研究基于山地特征,仅就用地条件、使用特征及其耦合性进行分析,对设计和建设方向提出相应思考。在未来,针对社区体育公园的研究有待全方位拓展,其内容可能涵盖用地选择量化评价体系、设施配套智能化设计、基于大数据的精准需求回应、复合使用与5G智能结合、硬件管理维护模式对设计的影响等。
注释(Notes):
① 《广东省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建设指引(第二版)》按用地规模,将社区体育公园分为小型、中型、大型3种大类,其中分别是小Ⅰ(400~800m2)、小Ⅱ(800~1 500m2);中Ⅰ(1 500~3 000m2)、 中Ⅱ(3 000~6 000m2); 大Ⅰ (6 000~12 000m2)、大Ⅱ(12 000m2以上)。《重庆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导则》按用地规模,将社区体育公园分为Ⅰ~Ⅳ 4种类型,分别是Ⅰ(<500m2)、Ⅱ(500~2 000m2)、Ⅲ(2 000~5 000m2)、Ⅳ(5 000~10 000m2)。
② 《广东省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建设指引(第二版)》将社区体育公园活动分为常规运动、健身运动、特殊运动和儿童游憩四大类;《重庆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导则》将社区体育公园活动分为球类运动、场道类运动、器械类健身和传统健身四大类。
图表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s):
文中图表均由作者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