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珍珠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新时期社会主義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有助于实现乡村产业的协同发展,提高资源整合及利用效率。乡村振兴涉及的范围较广,采用传统工作模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必须在实践中加强创新,提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以农业信息化为目标,在农业生产中提高科技含量、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真正实现农业的数字化与自动化发展。对农业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应用的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当前面临的问题,探索农业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乡村振兴;应用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当中占据重要地位,加快我国农业发展,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关键途径。应该以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为指导,切实解决当前面临的“三农”问题,探索农业发展的新路径。信息技术的诞生,为社会各个领域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加快了社会转型升级。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有助于打造完善的智慧农业体系,弥补传统发展模式下的不足。在城市化进程当中,农村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农业信息化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顺应农业生产的规律,提高生产效率。在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明确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使先进技术的优势得到发挥。
一、农业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应用的意义
由于农村资源有限且受到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在农业生产中有效融合信息技术,可以使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充满新的活力。运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组织农业生产,可以转变传统农耕模式,减轻农民的负担。农民的学历水平不高且收入有限,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基础,有助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高效化利用,切实缓解当前资源紧缺的问题。农业产业结构也会因此而发生巨大转变,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农业产业链更加完善,产业融合度也得到提高。
二、农业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应用的问题
在站点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会导致相关政策及规定的推行遇到阻碍,无法满足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求。未能对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导致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盲目性的问题,无法切实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基层农技推广站和信息服务站的对接效果不佳,无法为农民提供多元化服务。在农业信息化的持续推进当中,缺乏对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的融合应用,资金投入力度不足,也会对建设工作的稳步实施造成阻碍。信息传达会存在滞后性的问题,缺乏对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合理运用,无法保障推送服务信息的精准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仍旧存在问题,未能实现对农业生产链条的逐步优化,市场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程度不足。
三、农业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措施
(一)融合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是农业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在分布式计算处理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应用于生产活动当中可以控制成本,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其运算能力较强,有助于保障服务可靠性,避免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受到威胁。云平台、云基础设施和云软件是云计算服务模式的基本类型。以云计算技术为核心构建完善的农业信息化平台,在农业生产中更具科学性,尤其是智慧农业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实现农业资源的快速、高效整合。当前数据信息量较大,云计算可以大大提高平台的数据存储能力,使资源服务更加便捷,设备计算能力得到增强,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更具时效性。对于农作物长势情况的分析和评估,是提高农业产量与质量的关键,运用云计算技术及时存储相关数据,其存储和处理等级能够达到PB级,满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精细化发展的要求。在传统模式下,需要借助于非结构化数据、报表等实施农业生产管理,无法根据农作物的长势进行及时更新。云计算技术则可以借助于传感器等设备对农作物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为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提供依据。处理DNA序列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关键工作,能够改善农作物的生产状况,提高其品质与产量。如果采用传统方式,那么在数据处理中面临较大的压力,借助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可以增强分布式服务器性能,在测序工作中对于信息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
(二)融合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以互联网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关键技术,在农业信息化当中进行融合应用,可以改善当前农业生产结构。比如,在监测光照强度、空气湿度与温度、土壤墒情和二氧化碳浓度等过程中,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确保信息数据的精确性与可靠性。构建完善的智能灌溉系统,改变当前农业灌溉模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有助于水资源的高效化利用。物联网建设系统包括了网络控制中心、农情监测系统、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和全程可追溯系统等。在节水灌溉当中视频监控墙和网络控制平台的作用,而农情监测则主要是针对农作物、土壤、水利和气候等进行监测,以监测终端和传感器为基本设备,完成信息的采集与上传,为管理人员综合分析农情提供依据。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具有自动化和远程控制的特点,确保水费计量的精确性,避免在农业灌溉中出现浪费问题。
为了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还应该以全程可追溯系统为核心,达到可视化管理的目标,借助于监控终端和传感器设备等提高透明性。通过田间档案的构建,真正达到动态化实时管理的目的,真正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为了能够对病虫害问题进行有效防治,还可以借助于物联网技术构建病虫害在线监控系统,针对病虫害类型和程度采取针对性预防与治理措施。为农民提供农技在线服务,使农民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先进农业机具设备与技术。
(三)融合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海量化数据的集合,信息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要求更高。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也是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政府部门加强了对农业大数据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在农业信息的监测和预警中发挥关键作用,促进农业生产模式的逐步优化,同时有助于农业部门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为了增强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实效性,应该提高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度,以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对农业生产数据的潜在价值进行深入挖掘,构建全新的公共服务模式。通过预估粮食产量和生猪供求趋势等,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避免信息渠道单一化而导致农业发展受限。
以大数据技术為核心,构建完善的全产业链数据系统,实现对各个生产环节的优化,防止由于数据壁垒而对产业融合造成限制。对数据存量予以最大限度的优化,对多种外部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满足经营决策和政府决策需求。比如,在生猪养殖产业当中,可以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对各个产业环节的数据进行全面采集,包括了兽医、检疫和批发市场等等。构建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防止出现信息孤岛效应。在对数据链条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对多种外部数据进行整合,从而增强数据集的完整性。在数据的挖掘及对比分析中,可以对市场情况进行评估,为政策制定和生产规划提供参考,另外,也可以帮助农民获取更多的市场信息,确保农业信息的透明性,防止农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损失。
(四)融合移动互联网技术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成熟,也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保障。在特定协议下,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接入到互联网当中,或者以无线通信为依托,实现手机终端对wAP网站的快速访问。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成熟,有助于实现农业均衡发展,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4G通信技术和5G通信技术的出现,使得在农业信息化中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更加显著,在产业化升级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农业生产信息平台的构建,使农民借助于手机实时获取相关信息及资讯,农业生产的传统习惯被打破,有助于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拓展传播范围。
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渠道,能够突破空间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便捷。比如近年来网络直播带货的兴起,使得濒临破产的农业企业获得充足的动力,解决了农民面临的农产品滞销问题,拉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运用电子商务平台对农产品的生产、流动和销售等环节予以优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对电子商务平台的严格监管,防止对农民和消费者合法权益造成侵犯,构建完善的质量体系标准。加大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投入力度,确保在乡镇和农村实现网络的全面覆盖,使农民借助于移动终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四、结语
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可以为当前实践工作注入活力,促进农民收入的提升,同时对当前农业产业结构加以优化。但是在实际落实和推进中仍旧面临较大的挑战,尤其是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也会导致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受到限制。应该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使信息化建设更加符合当前乡村振兴的要求,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