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东,吕佳乐,张 博,徐学农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193)
天敌产品的商业化生产于1968年在欧洲开始,当时仅有两家小型的天敌生产商[1,2];经过50余年的发展,现在全世界天敌生产商超过 90家[3]。世界范围内生产的昆虫和螨类天敌类群主要有寄生蜂、捕食螨、小花蝽、草蛉和瓢虫等。在昆虫和螨类天敌中,寄生蜂、瓢虫、捕食蝽和植绥螨的天敌在种类上占绝对的优势。商业化生产的天敌应用最多的是温室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约占整个天敌市场销售额的 25%,其次是胡瓜新小绥螨 Neoseiulus (Amblyseius) cucumeris和智利小植绥螨 Phytoseiulus persimilis,各占 12%[4]。
智利小植绥螨,最早在智利被发现,后经由欧洲被引入世界各地,在60年代已经引起关注[5],是国际上开发最早的叶螨天敌,也是商品化最早的天敌,1968年在欧洲仅有一家公司商品化生产[6]。智利小植绥螨也是我国第一个引入的植绥螨种类,于1975年由蒲蛰龙和李丽英先生从瑞典引入广州[7],此后又多次引入[8],但在我国尚没有野外定殖的记录。智利小植绥螨是叶螨的专食性捕食者,对于结丝网的叶螨如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和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等捕食效果较好。随着蔬菜和水果的总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量逐年增长,尤其设施蔬果面积与产量持续稳步增长,温室大棚等设施在有效隔离大型害虫的同时,由于大棚内温度较高、春季升温较早,有利于个体小、生存环境相对隐蔽的有害生物种群快速增长,叶螨等“小虫闹大灾”的现象频频发生。利用传统化学农药防治叶螨容易诱发抗药性,从而导致叶螨猖獗,如若继续大量滥用化学农药,则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加剧叶螨的为害。而且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存在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多方面隐患。因此,探索其他防治方法,特别是发掘捕食螨天敌防治叶螨成为生物防治的首选。智利小植绥螨由于其发育历期短、产卵量高、在适宜的条件下种群增长速度甚至超过叶螨,且食性专一,捕食量大,长期以来都在叶螨防控中被广泛应用。因此,智利小植绥螨商品化生产及应用在国际及国内都得到迅猛的发展。但在产业化过程中,饲养成本高,应用效果不稳定等问题一直阻碍智利小植绥螨的产业化进程。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就智利小植绥螨的规模化生产及应用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致力于提高智利小植绥螨的饲养效率,规范应用技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高品质农产品需求的增加,生态意识和生防意识的增强,智利小植绥螨等生防产品的产业化将得到更大发展。
智利小植绥螨是国内外用于防治叶螨的重要天敌。针对现有的智利小植绥螨饲养方法,虽然能够实现智利小植绥螨的规模化大量饲养,但还存在饲养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简称植保所)和首伯农(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了大量生产智利小智绥螨的方法[9],具体内容见发明专利 “一种大量生产智利小植绥螨的方法”。此方法省去了智利小植绥螨饲养中的多步工序,不仅能够降低15%以上的饲养成本,还使得智利小植绥螨的生产量由10000头/m2提升到30000头/m2。使用该饲养方法,首伯农(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年生产量从以前的3亿头提升到目前的10亿头。
活体生物产品,存在难保存、货架期短等问题。植保所和首伯农(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了有利于延长智利小植绥螨保存期、提高智利小植绥螨成活率的包装方法[10]:即在智利小植绥螨的存储或运输过程中,在保存容器内或包装容器内将其与介质、带有叶螨的叶片混合在一起,以保障智利小植绥螨的食物和湿度需求,从而解决了智利小植绥螨保存期短、存活率低等问题。
智利小植绥螨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被应用于叶螨防治[11]。随后,其应用范围和面积都不断增加[6],被应用于温室蔬菜、果树等作物上叶螨的防治[11-13]。在我国,智利小植绥螨自引进后也被应用于蔬菜[7,14-16]、草莓[17,18]上叶螨的防治。
为明确智利小植绥螨对温室作物叶螨的控制作用,植保所与北京市农业环境监测站合作,开展释放智利小植绥螨防治设施栽培草莓上二斑叶螨的研究,发现智利小植绥螨对温室草莓上的二斑叶螨种群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最高虫口减退率及防效可达到80%;化学农药43%联苯肼酯SC对二斑叶螨种群的最高防效仅为61.89%;随捕食螨释放量的增加,防治效果也越显著[18]。
由于天敌种群在田间的建立与扩增受环境影响较大,且单一品种捕食螨的防治对象有限,在实际应用中,时常需要多天敌组合或与其他的防控措施相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不同植绥螨在不同猎物密度下的竞争能力不同。当智利小植绥螨与加州新小绥螨 Neoseiulus californicus (McGregor)共存时,如果初始猎物密度较高,则智利小植绥螨种群增长较快,并可能对加州新小绥螨种群增长形成一定的抑制;反之,则加州新小绥螨种群增长较快。
在河北廊坊联合应用智利小植绥螨和加州新小绥螨,有效地防治了黄瓜叶螨。当大棚黄瓜高约1.2 m时释放捕食螨,叶螨密度增加,会导致智利小植绥螨与加州新小绥螨密度比增大。当叶螨密度低于77.6头/株时,智利小植绥螨种群增长较慢,加州新小绥螨种群增长较快。反之,则智利小植绥螨种群增长较快。推测这一叶螨密度附近区域可能是两种捕食螨的优势发生交替的过度区域,也是比较适宜联合应用两种捕食螨对叶螨进行防治的主要范围[19]。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山东省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在大棚草莓上集成联合应用智利小植绥螨(防治叶螨)和多种天敌(食蚜瘿蚊防治蚜虫、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防治害虫(螨),同时结合熊蜂授粉技术。多种天敌联合防治技术起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且控制效果持续时间更长,对叶螨的防治效果达到74.29%、对粉虱的防治效果达到59.38%、对蚜虫的防治效果达到61.03%。熊蜂授粉技术与人工授粉对比,草莓形状、果色、平均单果重、果实维生素C含量、固形物含量以及固酸比都显著提高[20]。
智利小植绥螨和昆虫病原真菌球孢白僵菌联合应用,共同发挥对害虫害螨的控制作用。徐华苹等[21]研究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二斑叶螨的致病性和对天敌智利小植绥螨的间接影响,发现球孢白僵菌GZGY-1-3对二斑叶螨具有高毒力,智利小植绥螨取食此白僵菌处理48 h的叶螨后其亚致死影响相对较低,在实际应用中,球孢白僵菌与智利小植绥螨联合应用防治二斑叶螨是可行的。
丁氟螨酯(cyflumetofen)是一种新型苯酰乙腈类杀虫杀螨剂,对叶螨的卵和成螨均有效,对若螨的活性更高[22,23]。该药剂的作用机制区别于以往众多的杀螨剂品种,其作用机制为通过药剂接触进入螨体(非内吸性),抑制螨类线粒体的呼吸作用,防治抗性害螨效果显著,且未发现与其他药剂产生交互抗性。同时对各种植物均无显著药害,对哺乳动物、水生生物、有益生物及天敌等非靶标生物均十分安全[24]。经与北京市植物保护站联合开展研究,通过室内试验明确了丁氟螨酯对智利小植绥螨的毒性很低,即使在400 mg/L的高浓度下,智利小植绥螨的死亡率仍然低于35%,对雌、雄成螨的LC50分别为669.4 mg/L和456.4 mg/L。施用丁氟螨酯对智利小植绥螨成螨存活率无显著影响。田间试验表明,单独使用智利小植绥螨或联合使用智利小植绥螨与丁氟螨酯,两周内对草莓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都在90%以上,明显好于单独使用丁氟螨酯。相比于单独使用智利小植绥螨的生物防治区,联合防治区的长期防效更好,28 d时仍高于95%。明确了智利小植绥螨与丁氟螨酯联合应用防治草莓叶螨效果更佳[25]。
利用智利小植绥螨防治叶螨,可使蔬菜、草莓、水果等生产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价格,从而促进增收。为充分发挥智利小植绥螨等植绥螨的潜力,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寻找技术与管理上的突破。
开展人工饲料或猎物人工饲料的研究。目前制约智利小植绥螨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智利小植绥螨的饲养还是寄主植物-叶螨-智利小植绥螨的三级饲养体系。研发智利小植绥螨的人工饲料,实现人工饲料-智利小植绥螨的饲养体系,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研发智利小植绥螨人工饲料的同时,可研发相对容易的叶螨人工饲料,通过提高叶螨的大量饲养效率,同样能达到提高智利小植绥螨饲养效率的目的。
目前在我国,捕食螨的挂袋释放或撒放,主要还是通过手工释放,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研制捕食螨释放机械。而在释放策略方面,为实现较好的防效通常需要在有害生物低密度时释放捕食螨,待田间有害生物密度较高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防控时机。但另一方面,若要捕食螨能够快速建立种群实现长期防控,又必须确保其在田间有充分的食物。为解决这一矛盾,需要研究在释放捕食螨的同时撒放其“人工饲料”以帮助其建立并扩增种群的相关技术,以实现在猎物密度较低时的捕食螨田间种群扩增并达到防控害虫(螨)的目的。
农业上的任何一个措施所施加的影响都不是单方面的,对靶标或非靶标生物都会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在联合应用智利小植绥螨与其他防控措施时,有必要在了解各种防控措施的机制与其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形成更为精细、具体的应用策略,使得各种防控措施均能充分发挥作用,并实现优势互补。
生物防治对田间生态环境的改善、对害虫种群的控制等效果往往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如果将用于评估化学防治的短期评价体系生搬硬套到生物防治中,容易对生物防治产生效果差、成本高的误判。我们在植保所廊坊基地进行了连续4年的田间观察,发现前2年释放过巴氏新小绥螨的黄瓜大棚内,第 3、4 年的黄瓜生长季节内该螨未经释放仍大量发生,不仅建立了种群,而且对同期发生的蓟马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因此,有必要建立针对智利小植绥螨等捕食螨的一个植物生长季或中长期评价体系,以便更客观地反映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