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1 月22 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总结2020 年畜牧业工作,部署2021 年重点任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加快建设畜牧业经济强省。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生猪生产下行和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压力加大等不利因素影响,各级畜牧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全力做好生猪稳产保供、“秸秆变肉”工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重点工作,“十三五”各项任务圆满收官。
据国家统计局反馈数据,到2020 年底,全省猪、羊、禽分别发展到2 220.7 万头、889.7 万只和6.64 亿只,同比增长3.1%、11.9%、0.3%;牛发展到524.2 万头,同比下降11.2%;肉奶产量分别达到236 万吨和39.3 万吨,同比下降2.4%和1.6%;蛋产量达到122 万吨,同比增长0.4%。畜禽养殖业产值达到1 547.4 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2%,同比提高1.3%。
坚持高位推动,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建立包保责任制,定期调度通报,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全省生猪产能加快恢复,主要标志为“三快一好”:一是生猪存栏增长快。到2020 年6 月底,我省生猪存栏在全国率先实现正增长;到2020 年9 月底,提前一季度超额36.5 万头完成全年任务。在全国生猪生产恢复视频调度推进会上,我省作为第一方阵被通报表扬。二是能繁母猪恢复快。到2020 年底,全省能繁母猪存栏115 万头,同比增长35%。三是生猪外销量恢复快。全年调出生猪203.8 万头,调出猪肉产品13.13 万吨,折合调出生猪343万头,同比增长21.1%。四是价格效益好。全省生猪平均价格每公斤32.4 元,同比增长67%,出栏1头110 公斤生猪可盈利1 300 元左右。全省新建改扩建猪场761 个,总投资超过70 亿元,四季度出栏生猪70 万头。松原市强力推进长岭中粮等6 个生猪大项目建设,全年出栏生猪116 万头,同比增长46.5%。
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出台了《吉林省“秸秆变肉”工程实施方案》,首批启动了榆树、伊通、东丰、乾安、镇赉等5 个县(市)试点示范,集成推广整乡整村、退户入园和专业收储等典型模式,打造形成了一批秸秆养畜强县、强镇和强村,5 个试点县饲料化利用秸秆161 万吨,同比增长46%。伊通县营城子镇通过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全镇1万公顷玉米秸秆全部变成肉牛饲料,收贮企业按每公顷秸秆1 200 元对农民进行补贴,既解决了秸秆焚烧污染环境问题,又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乾安县积极推进养殖退户入区,在140 个行政村规划建设148 个养殖小区,现已建成80 个,完成退户入区530 户,养殖牛羊84 万头(只),占全县总量的40%。榆树市选择5 个乡镇、50 个行政村整乡整村推进“秸秆变肉”工程和肉牛产业发展。镇赉县整合扶贫资金2.2 亿元,建设了4 个大型肉牛养殖场,批次可存栏肉牛2.3 万头。长春市、吉林市、桦甸市率先制定出台了含金量高的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了“秸秆变肉”工程实施。到2020 年底,全省饲料化利用秸秆934.6 万吨,占秸秆总量的23.3%,同比提高5.3%。
全省累计投入政策资金14.14 亿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22.34 亿元,重点支持12 个畜牧大县和3 个非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长春市绿园区、梨树县、伊通县大力推广“散养密集区+区域性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收储运模式,有效解决了散养户粪污处理难问题。图们市、安图县集成推广液体粪污就近还田利用模式,大力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农安县作为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第一个试点县,顺利通过国家组织的第三方评估验收。全省建成大型区域性粪污处理中心93 个、散养密集村屯粪污收集设施3 430 个,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4%,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9.5%,分别高于国家规定目标19%和4.5%。
强化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扎实开展分区划片包保与督导检查,全面落实疫情监测、防疫检疫、流调排查和生物安全监管措施。开展检疫监管、违法违规调运专项打击行动、生猪屠宰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和兽药市场专项整治,查处违法案件301 起。中粮、牧原、中新正大、精气神4 家企业通过国家无非洲猪瘟小区建设验收。通化、白山、延边和长白山管委会等地,强化边境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全面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防堵境外疫情传入。全省免疫无口蹄疫区安全稳定运行37个月,25 个月无非洲猪瘟疫情发生,连续三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延伸绩效考核优秀等次”。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推进食用农畜产品合格证制度,精气神公司成为全国8 家合格证开具使用标杆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唯一一家畜产品标杆企业。全省共开具合格证44.5万张,附带合格证上市畜产品3.7 万吨。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达到99.84%,超出国家规定标准2.84%。开展畜牧行业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和培训工作,两个安全水平显著提升,行业内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全省国家级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18 家,省级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142 家,自建养殖基地117 个,发展带户养殖173.8 万户,设置专卖店、直营店157 个,实现加工业销售收入1 400 亿元,带动农户一产增值147 亿元。辽源市依托吉林厚德食品有限公司,以蛋制品加工为主线,整合上下游关联企业,大力发展蛋品、饲料和生物质能源产业,建成百万只蛋鸡养殖基地6 个,开发鸡蛋精深加工产品7 个系列、17 个品种,年产值近5 亿元,真正把“小鸡蛋”打造成了“大产业”。延边州依托延边黄牛产业协会成立了产业化联合体,在宁波设立了产品推广和销售平台,积极开拓域外市场,引领产业发展。皓月、犇福等企业,利用“网红”经济开展品牌营销,全年实现销售收入80 亿元和7 000 万元,同比增长20%和9.7%。通榆牧原400 万头肉食品屠宰加工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生猪屠宰企业,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百亿元以上。深化“吉浙、吉京、吉津、吉粤”畜产品产销对接,累计向4 省市调运活体畜禽114.76 万头(只),畜禽产品11.49 万吨。在龙嘉机场、长春至上海虹桥高铁车体、南京南站、苏州站等6 个华东地区重点城市火车站,投放了“吉林梅花鹿”公共品牌广告,吉林梅花鹿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可以说,全省现代畜牧业建设成效显著,亮点纷呈,畜牧业总量规模、质量标准和产值收入再上新台阶,我们的工作赢得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这些成绩,凝聚着全省畜牧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和辛勤汗水,值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问候。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一系列事关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释放了新发展阶段持续重农强农的明确信号,发出了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动员令。全省畜牧系统担负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政治责任,必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找准目标、找准方位、找准靶心,全力做好新发展阶段畜牧业工作。
第一,充分认清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挑战看:主要是融资难、用地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进口畜产品冲击加剧、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增多等。特别是畜牧业标准化养殖水平不高、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品牌市场开发滞后、秸秆饲料转化利用率低,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当前与长远等方面的矛盾仍然存在,加快转型升级发展的任务仍然较重。
从机遇看:一是畜牧产业地位越来越突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明确要发挥畜牧业的中轴产业作用,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建设承载粮食及副产物转化增值的畜牧大产业。景俊海书记强调,要聚焦构建省内小循环、融入国内大循环、对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秸秆饲料生产工艺,做精肉牛主业,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助力现代农业建设;韩俊代省长指出,“秸秆变肉”是标志性工程,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明确抓手,步子迈得更大些,出台硬招实招把我省畜牧业做强做优做大,使之成为富民强农兴县的优势支柱产业。二是政策导向利好。中央明确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十四五”设立过渡期,原有的扶贫政策资金保持不变,与乡村振兴实现无缝对接。去年以来,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吉林省“秸秆变肉”工程实施方案》和《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 个政策性文件,近期还将出台《关于做大做强肉牛产业的政策意见》,明确整合各项涉农资金,特别是产业扶贫资金要拿出70%,支持肉牛等产业发展。三是承载全国畜牧产业转移优势明显。我省是农业大省,发展畜牧业具有玉米、秸秆和牧草等禀赋资源优势,独特的冷凉气候适宜发展优质绿色畜牧业。特别是现有土地播种面积年可承载1.1 亿头标准猪当量产生的粪尿,目前实际存栏不足3 000 万头,理论上还有近3 倍的增量发展空间。国内大型养殖加工企业开始由中南部省份向土地、环境、饲料及用工更具优势的东北、内蒙转移,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也带来了品牌和市场,成为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牵动力量。四是产业基础扎实。随着全省无疫区、大项目和全产业链建设的快速推进,畜牧业基层基础设施更加雄厚,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集群优势充分显现,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第二,充分认清畜牧部门肩负的使命担当。对标对表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三农”工作的部署要求,畜牧部门主要承担两大战略任务:一是抓保供。新阶段,生猪与粮食一道,上升为国家食物安全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猪养殖没有税收、还有污染风险,大家都想吃肉、不想养猪,甚至搞无猪县无猪乡,这轮超级猪周期,猪少了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了民生,给全局工作带来被动”。我省是生猪净调出省份,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立足全国大市场,稳产能、建基地、保供给。二是促振兴。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畜牧部门要履职尽责、有所作为,畜牧产业要发挥作用、振兴发展。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畜牧业是乡村产业中最具优势、最具潜力、最具带动力的产业,要发挥畜牧业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作用,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健全完善新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畜牧业发展有机衔接,确保农民更多的分享畜牧业全产业链增值效益。
第三,充分认清畜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在新起点上加快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一年,巩固发展畜牧业经济好形势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全省畜牧业发展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神,全面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发展新格局,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发展肉牛和生猪产业,稳步发展肉羊和家禽产业,统筹发展奶牛和鹿蜂特养业,发挥畜牧业粮食后的中轴产业作用,深入实施“秸秆变肉”标志性工程,建设承载粮食及副产物转化增值的畜牧大产业,打造全国“大肉库”。加快构建现代畜禽养殖、动物防疫和加工流通体系,不断增强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打造支撑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建设畜牧业经济强省。
总体目标是:全省猪、牛、羊、禽饲养量同比分别增长5%、3%、2.5%和0.6%,肉、蛋、奶总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9%、0.8%和2.7%,畜禽养殖业产值同比增长5.9%。
力争目标是:全省猪、牛、羊、禽饲养量同比分别增长6%、4%、3.5%和1.5%,肉、蛋、奶总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1.5%和3%,畜禽养殖业产值同比增长6.5%。
种业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动物育种周期长、投入大,要立足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重大需求,促进“引育繁”向“育繁推”加速转化。启动实施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加快建设畜禽种质资源库,推动吉林黑猪、草原红牛等14 个地方品种资源应保尽保,有序开发,把“吉系”新品种擦亮叫响。支持企业从国外引进原种猪、肉种牛、祖代肉种鸡等优良畜禽品种,加快种源更新,提高供种质量。发挥精气神公司“国家地方猪种种质创新联合攻关牵头单位”的作用,持续扩大种群规模,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做大做强“吉神黑猪”产业。延边黄牛是国家5 大地方良种之一,是我国的高端肉牛,更是“中国的和牛”,要利用延边大学科研团队,引进大型企业,在发展中育种,通过育种再促进发展。依托长春新牧科技等4 个种公牛站、白城德信等4 个母牛核心育种场,加大吉林西门塔尔牛扩繁推广力度,打造优质肉牛产业核心群。在肉羊品种培育上,要加大研究和攻关力度,力争再培育出适合我省产业发展的新品种、新品系。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力争建成国家级生猪、肉羊核心育种场各1 个。
发展现代畜牧业,规模化是基础,标准化是方向。重点支持龙头企业自建联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加快推进无抗养殖,力争在生产能力、环境设施、管理和技术集成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加快培育家庭牧场、合作经济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在组织遍访、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各遴选100 家开展规范提升行动,支持开展养殖设施化、机械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力争有10 家进入国家层面。加快建立畜禽养殖档案,载明畜禽品种、数量、繁殖、检疫、免疫、监测和养殖代码等信息。这项工作非常关键,涉及到检疫出证、投入品监管,更关系到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以及动产登记,请各地高度重视,加快完善,畜牧总站要加强指导服务。各地要加强与统计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工作会商机制,对统调的抽样场(户),要进行跟踪监测,做好指导与服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详实准确。扎实开展规模养殖场调查摸底,及时进行登记备案,并纳入国家云平台管理系统。省政府明确支持长春市开展“养殖用地经营权确权发证”试点,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有条件的市县也可以先行先试。鼓励中小型规模养殖场通过滚动发展、股份合作等渠道,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总结推广乾安、通榆等地“退户入区”的经验做法,促进商品畜禽饲养走出庭院、走出村屯。各地也要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遴选推介一批全程机械化养殖场和示范基地,做到树立一个示范场,带动一片场户,培训一批骨干,引导更多的规模养殖向标准化、示范化迈进。大力发展“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入股分红、企业托管、合作养殖、联营联建”六型带户养殖模式,引导农民通过发展现代畜牧业持续增收。
大项目是畜牧业发展的“牛鼻子”,至关重要。各地都要谋划大项目、招引大项目、推进大项目。今年,全省重点推进皓月200 万头肉牛、通榆牧原400 万头生猪、农安1 000 万只肉鹅和金翼2 000万只“中国蛋谷”等20 个全产业链大项目建设,发挥项目企业组织生产、开拓市场、牵动基地的功能,大力发展食品加工和大健康产业。在肉品生产上,重点开发高端牛肉、猪肉、羊肉和禽肉产品;在熟食制品上,重点开发具有吉林特色的安全食品、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建设畜产品中央厨房;在医疗保健品上,重点利用梅花鹿、蜜蜂以及动物骨、血、内脏资源开发系列产品,包括在产品的规格设计、外部包装和市场宣传上整体推进。支持企业和养殖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梯次评选认定畜牧产业化联合体,每年评选10 个“领军企业”、10 大“领军人物”,给予相关政策倾斜并进行授牌奖励。各地都要树立项目意识,围绕“秸秆变肉”工程等开展招商引资。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培育打造生猪、肉牛、肉羊、禽蛋、乳品、梅花鹿和蜜蜂等7 大产业集群,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这篇大文章,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每个产业集群都要有规划方案,明确推进措施、工作载体和实施路径。开展屠宰企业分级管理、星级评定和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提升牛羊屠宰加工水平,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加强与主销区协作,采取强强联合、招商合作、兼并重组等方式,盘活生猪屠宰闲置产能;加快健全畜禽产品冷链加工配送体系,推动畜禽就地屠宰,减少活畜禽长距离运输。实施品牌引领和提升工程,开展食品标准进企业专项行动,做亮做响吉神黑猪、延边黄牛、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桦牛等特色品牌,全力打造“无疫区”、“无抗肉”、“拱e 拱”等公共品牌,以品牌开拓市场、以市场拉动发展。依托广东医药健康港,在粤港澳大湾区窗口打造不落地的“吉林梅花鹿”公共品牌,推动中鹿集团和杭商旅合作打造国际梅花鹿特色小镇,引导鼓励企业抱团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梅花鹿等优势特色产品走出吉林、走进全国、走向世界。
2020 年,全国21 个省份共报告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牛结节性皮肤病等重大动物疫情46 起,明显高于2019 年。我省虽无一类动物疫情,但流行的二、三类动物疫病有34 种之多,呈持续点状散发状态。受价格因素影响和利益驱动,牲畜违法违规调运增多,从省局近期3 次暗访情况看,47 辆运输动物车辆中就有37 辆没有备案,25辆没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信息,仅有4 辆证照齐全运营规范。1 月11 日,李悦副省长主持召开了全省视频会议,对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各地要认真贯彻李悦副省长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克服松懈情绪和麻痹思想,时刻保持高压状态,健全完善部门联防联控机制,提升非洲猪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及布病、炭疽等主要人畜共患病防控能力,狠抓强制免疫、监测排查和生物安全监管,力争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支持15 个生猪大县实施动物防疫专员特聘计划,稳定基层防疫队伍。推动“先打后补”政策落实落地,推进“动物防疫+保险+无害化处理”兽医社会化服务新模式,面向社会提供“一条龙”、“菜单式”防疫服务,鼓励非洲猪瘟疫苗及新型饲料添加剂研发,务求取得实效。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扎实开展“动物检疫监管规范年活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调运行为,提升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规范化水平。巩固提升全省无疫区建设运维水平,遴选优质全链条企业建设非洲猪瘟等无疫小区,引导企业开展动物疫病净化。实施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计划,引进利用“云牧场”综合大数据平台,加大“拱e 拱”生猪追溯系统、“鼎e 鼎”牛羊追溯系统的推广应用力度,开展食用畜产品合格证电子化工作,推广可追溯电子合格证试点经验,提升全程可追溯能力,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今年,国家将对12 个畜牧大县“十三五”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进行考核验收。目前,除伊通和长岭外,其余10 个县(市)都存在中央资金支付不及时的问题。各地要对标对表国家考核要求,利用春节前后这段时间,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制约项目实施的关键问题,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我突出强调一下,这是有明确时限要求的政治任务,必须高质量完成。永吉、磐石、扶余等3 个县(市)已经被纳入国家整县推进项目县,要明确专人负责跟进,扎实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东丰、通榆、梅河口和敦化等县(市),也要积极争取早日纳入国家项目库。近期,省里将印发《全省种养循环发展规划》,各地也要抓紧启动本级的规划编制工作,坚持以地定畜,促进粪污全量还田。采取“示范推广一批、重点突破一批、先行先试一批”的方式,大力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助力黑土地保护。加强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实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和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建立畜牧业绿色发展评价体系,全面提升绿色养殖水平。
科技和金融既是畜牧业发展的要素保障,也是当前面临的制约瓶颈。强“科技”之翼,就是将省内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国家层面在吉的科研单位,整合组建全省科技强牧联盟,与新型经营主体需求直接对接,解决畜牧业做强的问题。强“融资”之翼,就是针对畜牧业资金需求量大、周期较长和抵押担保物不足的实际,从保险切入,开展活牛抵押贷款,并落实贴息政策,探索利用土地经营权、圈舍、大型农牧机械等开展抵押融资,解决畜牧发展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近期,省局将召开吉林省“政银保担”联动支牧联盟和吉林省科技强牧联盟启动大会,凝聚社会力量,支持畜牧业加快发展。
生猪稳产保供是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两个保供”的重点之一。各地特别是生猪大县,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巩固好生猪产能恢复的好势头,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平稳发展。省里规划,利用“十四五”及“十五五”2 ~3 年时间,实施“两步走”战略,启动5 000 万头生猪项目建设,到2025 年实现3 000 万头。2021 年,国家下达我省生猪稳产保供目标任务是生猪存栏达到910 万头,省政府确定的目标是960 万头,力争目标是1 000万头。各地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国家特别是省级一季度开门红9 条政策措施,鼓励牧原、中粮、温氏等生猪大企业加快项目建设,集中释放优势产能。推动东辽黑猪双天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坚持抓大不放小,引导中小型场(户)科学调整存出栏结构,加快生猪产业发展。针对生猪多了多、少了少的突出问题,抓住猪场、能繁母猪和大县、大企业、大户三个要害,采取多种经济手段,确保生猪产能稳定。密切关注生猪价格变化,加强市场走势研判,谋划推进50 万吨生猪储备项目,现已纳入省发改委重大项目储备库,2021 年首批启动20 万吨储备项目建设。各地也要积极谋划生猪储备项目,在生猪市场价格走低时,及时储备猪肉产品,加强市场调控,缓解猪周期冲击和影响。持续强化产销对接,巩固扩大“京津冀”主销区市场,深化拓展吉浙、吉粤、吉沪、吉深产销合作领域和范围,规范活猪跨区域调运管理,加快由卖猪向卖猪肉、卖食品转变。各地也要组织企业走出去开展产销对接,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引领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这项工作已经上升为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是一项标志性工程。省里规划,利用“十四五”及“十五五”2 ~3 年时间,实施“两步走”战略,启动1 000 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到2025 年实现700万头。在政策扶持上,省政府近期将制定出台《关于支持肉牛产业做大做强的10 条政策措施》,景俊海书记、韩俊代省长对汪清县、镇赉县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各地要认真学习,主动谋划,给当地政府当好参谋,用好资金,用好政策,支持肉牛产业加快发展。在行政推动上,省里将成立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厅局为成员单位的“秸秆变肉”及千万头肉牛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省局将成立由我任组长,各位副局长、总师、督导专员和相关处室站所为成员的肉牛工作专班,建立实行“周调度、月报告、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和重点任务台账、限期办结、问题会商、督查通报等工作制度。在工作抓手上,重点推动12 个肉牛大县、8个肉牛潜力县和50 个示范村,加强基础母牛核心群建设,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动皓月集团加快发展,支持建设北汽-皓月生态小镇,筹建国家级肉牛创新中心。加大协调对接力度,促进首农、中粮、顺鑫、光明、正大、蒙牛、伊利、禾丰等意向性合作项目尽快签约落地,推动长春城开农投集团、镇赉和合、汪清恒天然、榆树大地、桦甸金牛等在建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发挥龙头牵动作用,建设3 个省级肉牛产业园区,促进加工向养殖集聚,屠宰向园区集中,支持龙头企业自建一批万头牛场,引导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大户建设一批千头牛场,全力打造肉牛产业集群。对于万头、千头牛场,省局将从项目谋划开始,逐一跟踪调度。各地也要及时调度,掌握动态信息。加快建设肉牛大数据平台,启动以“吉牛云”为核心的现代肉牛数字化促进行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摸清肉牛产业底数,动态监测增量信息,加强规划指导和技术服务,推动肉牛产业振兴发展。在示范引领上,总结榆树等试点县(市)经验,在全省全面推开“秸秆变肉”工程,力争通过2 ~3 年努力,全省饲料化利用秸秆占总量的60%左右。前段,省局印发了“秸秆变肉”和肉牛产业发展2 个工作推进方案,各地也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本级工作方案,强化措施,压实责任,建立机制,跟踪督导,确保工作落实落地。今年遴选20 个县、200 个乡镇和500 个行政村,普及推广膨化、氨化和气爆等技术模式,大力发展牛羊鹿产业。要促进“秸秆变肉”工程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市县、乡镇和村屯,加快建设集“粮食种植+秸秆养畜+粪污处理+棚模经济”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实现产业兴村、强县、富民“一举多赢”。鼓励引导企业、合作社与养殖户订立育肥购销合同,形成担保贷款、托养分红、订单生产等多种利益联结形式,让更多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养殖增收。
省委、省政府对畜牧业发展寄予厚望,也对畜牧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站在新起点,我们务必转变思想观念,认清使命责任,提升素质能力,强化履职担当,努力开创畜牧业发展新局面。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使命决定的,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我们要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努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折不扣贯彻执行总书记指示和中央决策部署,知责于心、担责于身,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畜牧业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的畜牧兽医工作队伍。
二要转变发展理念。畜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产业体系,各级畜牧干部必须从就养抓养、就加工抓加工、就流通抓流通的传统理念中转出来,牢固树立大生态、大资源、大市场、大产业的理念,用工业化、互联网、全产业链思维谋划畜牧业,把养殖业作为工业特别是食品工业的第一车间进行谋划和推进。要树立争创一流的精神,盯着榜样找差距,对照先进学经验,比学赶超,勇于登攀,认准了的目标,定下来的事情,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要进一步深化对省情、市情、县情的认识,客观看待已有成绩和存在问题,不断增强克难攻坚的勇气,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碰硬,大力倡导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善于用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创新的办法去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开拓局面。
三要增强服务发展的责任意识。畜牧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作为畜牧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把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养殖场(户)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具体规定精神,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服务发展、凝聚力量。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倾听农民群众的呼声,了解农民群众的意愿诉求,做到经验早总结、问题早发现、建议早提出、措施早落实。要坚持依法行政,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始终保持畜牧部门艰苦奋斗、敬业拼搏、崇尚实干的良好作风和工作状态。要加强对畜牧业投资项目及资金运作等情况的监管,防止和杜绝挤占、挪用、截留等问题发生,确保给农牧民的实惠不缩水、不走样。
四要狠抓工作落实。“落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和保障。各级畜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突出抓落实的导向,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成其事。要始终把区域畜牧业发展放到全省、全国的大局中去审视、谋划和推动,主动担责,自加压力,一件事一件事的干,一个难题一个难题的解。不能只讲不干,要说到做到,干就干好。要健全完善工作落实机制,坚持突出重点抓落实、明确责任抓落实、令行禁止抓落实、持之以恒抓落实,抓落实要贯穿于全年,贯穿于各项工作。对于年度重点工作,要做到有规划、有方案、有措施,落实目标、落实责任、落实进度,注重以制度促工作、提效率、出实效。
同志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振奋精神,攻坚克难,扎实工作,推动全省畜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新时期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