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中伟,吴文莹,娄玉穗,尚泓泉,张 柯,郭红光,郭超峰
(1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郑州,450002;2 河南省宁陵县农业农村局,河南商丘,476700)
阳光玫瑰葡萄,欧美杂种,自2007年开始引进到我国[1]。其大粒、高糖、浓香、耐贮运、货架期长等特点引起众多专家学者和果农的关注,是目前我国发展最快的葡萄品种之一,也是葡萄园更新换代的首选品种[2]。全国阳光玫瑰葡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绝大部分是避雨栽培,温棚栽培面积较少。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葡萄试验园于2012年引入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模式有避雨栽培和温棚栽培,其中温棚栽培行距6 m、株距1.5 m,“厂”字形架式。通过9年种植观察,在我省表现为品质优良、丰产性好、抗病性强,并于2014年通过河南省林业厅审定为河南省葡萄适生区优良栽培品种[3]。
随着阳光玫瑰葡萄种植面积增大、集中上市,2020年阳光玫瑰葡萄价格指数下行18.46%(第十三届亚洲果蔬产业博览会)。价格下行原因:一是受新冠疫情影响,市民购买力下降;二是与其品质不高有关。真正的优质果,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滞销或是无人问津的果品质量较差或是很差甚至没有商品性。为了避开避雨栽培阳光玫瑰集中上市时期,推广阳光玫瑰温棚栽培意义重大。现将阳光玫瑰葡萄温棚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栽植前要进行土壤局部改良。挖宽0.6~0.8 m、深0.4~0.5 m栽植沟,挖沟时表土放置一边,心土放置另一边。挖好沟后,先在底部填入有机物(秸秆等),以利渗水通气和积肥,尤其是排水较差的地块,采用此法可大大改善底层土壤的通透性,为葡萄根系深扎创造良好条件;然后再回填表土;最后将心土与有机肥(10 m3/667 m2)充分混合,并加入过磷酸钙(50 kg/667 m2),填入沟内,使新土结构和肥力得到改善。回填土时要高出地面10~20 cm,大水浇实,下沉后与地面保持水平。
第2年以后,葡萄采收后及时秋施有机肥,每667 m2施入5~6 m3有机肥+中微量元素5 kg+过磷酸钙50 kg。具体方法:树体的一侧开宽和深各40~50 cm的施肥沟,施肥后及时大水漫灌,两边轮换开沟施肥。葡萄行中间每年10月种植芥菜型油菜(根系粗大,在土壤中沤制可以疏松土壤),翌年油菜开花后,将其整株粉碎作为绿肥翻入土中。经过5年以上的实施可有效改良土壤,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为生产优质阳光玫瑰葡萄打下坚实基础。
壮苗栽植是阳光玫瑰前期树势健壮和早期丰产的有力保障。当年种植的苗木冬剪后单株有效冬芽数和翌年产量,随春栽植苗木茎粗度增加而增加,1.5 cm以上粗度的苗木,其产量比0.4~0.8 cm茎粗的苗木几乎增加一倍[4]。
为避免阳光玫瑰栽植后经常出现的幼苗生长缓慢、叶片黄化、长势不旺现象,要选用无毒苗定植建园。另外,苗木茎粗不小于1 cm,高度25~30 cm,枝条充分成熟,饱满芽3~4个,粗度大于0.25 cm的根数不少于5~6根,平均长度20~30 cm。
采用钢架结构,一般棚宽8 m、高3.2 m,温棚长度根据立地条件而定,以60~80 m为宜。拱杆间距0.5~0.7 m。内设3排立柱支撑棚体,柱间距为4~5 m。选用的棚膜为EVA无滴防雾膜。在河南新乡地区,覆膜时间一般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采收后即可揭膜。
破眠剂使用种类及浓度:石灰氮为14%,朵美滋、芽灵以2.5%为宜。生产中使用更多的是石灰氮,将50~70 ℃的温水以水∶石灰氮为(5~7)∶1的比例倒入石灰氮中,搅拌均匀,加盖浸泡2 h以上,自然冷却后,用小刷子或毛笔将药液涂抹在冬芽上(顶端芽不涂抹),或取其澄清液直接喷在枝条上。一般在自然萌芽前20~30 d使用为宜,河南新乡地区在2月中下旬进行,可有效提高萌芽率,促使萌芽整齐。若使用过早,易受“倒春寒”和冻害影响,过晚效果不明显。
使用注意事项:粉末状的石灰氮极易引起人体中毒,操作者要注意防护,在微酸环境下该药又易产生对人体有毒的氰氨(H2CN2),使用过程中应戴口罩和手套,防止药剂进入口、眼,如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药剂最好随用随配,配好的药剂应在2天内用完。用药后及时浇水,增加湿度,促进药效的发挥。
5.1 温度调节
覆膜后至萌芽前。调控的原则是增温保湿。此时期应紧闭温棚,缓慢升温,使棚内气温和地温协调一致。在河南新乡地区3月份晴天较多,温度很容易迅速上升,应将温度控制在15~20 ℃,超过27~28 ℃,及时将裙膜揭开通风,避免温度过高,影响萌芽整齐度。
萌芽后至开花前。外界气温开始慢慢上升,但气温不稳定,忽高忽低,白天温度超过30 ℃要及时通风换气,防止高温危害或出现新梢徒长。夜间防止低温冻害。一般白天控制在20~25 ℃以下,预防极端温度,保证新梢均衡生长。
开花期前后。白天控制在26~28 ℃,促使花期一致,温度过高,影响开花授粉。晚上温度过低,不利于柱头生长,影响着果。这一时期要勤调棚温,尽量缩短花期。开花着果后,将温度控制在25~28 ℃即可。
5.2 湿度调节
从开始扣棚到萌芽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左右;新梢生长期相对湿度为70%左右;开花期相对湿度为60%~70%;开花后至成熟期,将相对湿度控制在65%以下。
采用“厂”字形架式。距温棚边沿各1 m栽植两行,株距1.5 m、干高1.5 m、架面最高处距地面2.2 m,采用先密植后间伐的方法,第3年隔株间伐。待萌芽后留1条最旺的新梢引缚直立生长,高出1.5 m时将新梢压平绑缚在布好的架面上向中间延生,主干上萌发的副梢全部留1片叶绝后,根据主干粗度可适当摘心。架面上所有萌发的副梢采用“隔二去一”的方法进行选留。对保留的副梢留3~4片叶反复摘心即可。
冬季修剪。以留1~2个芽进行短梢修剪为主[5-6],每年留好预备枝,及时更新,以防结果部位外移。
7.1 疏花疏果
修整花序。萌芽到信始花约需要43 d,修整花序最佳时间为萌芽后35~38 d,此时花序已完全分离。具体方法:按每穗果900~1 000 g的标准,每穗保留下部20个小分枝,并打成单层,其余支穗全部去除。保果后8~10 d开始进行疏果,每穗留果60粒,使果穗松紧适度,呈圆柱状。
7.2 无核化及膨大处理
处理时期及药剂浓度:萌芽后40 d,观察信始花的出现,并做下标记。信始花开始生理落果时进行无核化处理,浓度:赤霉酸25 mg/kg+氯吡脲2~3 mg/kg浸蘸花序,进行无核保果处理。信始花20~22 d后进行膨大处理,浓度:赤霉酸25 mg/kg+氯吡脲3~5 mg/kg浸蘸果穗。
7.3 促进果实提早成熟
阳光玫瑰葡萄可溶性固形物达20%以上才会表现出其特有的香味。因此,促进果实提早成熟宜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成熟前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0.3%过磷酸钙溶液,可以促进果实含糖量增加和枝条成熟;二是抹除基部老叶及过密的枝叶,增强果实的受光,促进上色成熟;三是去除架面上二次、三次副梢,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叶片光合强度;四是地面铺设银色反光膜,增加果面光照。
扣棚后,每667 m2施入尿素10~15 kg,挖浅沟施入并浇水,促进萌芽整齐和新梢生长。花前不施肥。果实第1次膨大期在开花18 d着稳果后即可施用,8~10 d追施一次,连续施3~4次,每次每667 m2施用高钾复合肥15 kg和钾肥10 kg;果实第2次膨大期(始花后60 d)只用钾肥,每667 m2施30 kg,少用或不用含氮的化肥。
温棚阳光玫瑰葡萄的病虫害发生主要集中在前期,后期较轻。在绒球期,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开花前可使用25%保倍(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40%嘧霉胺800倍液+10%吡虫啉1 000倍液,防治灰霉病、穗轴褐枯病、炭疽病、绿盲蝽等病虫害。幼果期可使用20%苯醚甲环唑3 000倍液防治炭疽病、白腐病等病害。套袋前使用20%苯醚甲环唑3 000倍液+50%抑霉唑3 000倍液浸蘸果穗,药液干后及时套袋。
据观察,阳光玫瑰葡萄具有较强的挂树能力,后期的果实无论着色还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优于较早成熟的果实。果实挂树时间过长有回软现象,而且还影响翌年花芽分化,建议成熟后及时采收,在露地阳光玫瑰葡萄成熟前结束销售。以果实绿黄色、含糖量不低于20%为采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