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简讯

2021-04-18 01:08
水产科技情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渔业水产养殖

渔业绿色发展显成效

2020年以来,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贯彻落实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水产养殖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产业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科学规划促进可持续发展,依法确权保障渔民权益。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和养殖证制度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基本制度,2020年年初,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指导各地全面推进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发布和养殖证核发工作。目前全国已有6个省级、257个地市级和1 544个县级人民政府颁布实施本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核发《水域滩涂养殖证》13万本,确权登记水域、滩涂面积约441.5万公顷,为稳定渔业基本养殖水域发展空间、保障养殖渔民合法权益、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态健康养殖全面推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启动实施水产绿色养殖“五大行动”,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工厂化和池塘循环水养殖、海水立体养殖、大水面生态增养殖等健康养殖技术。拓展养殖生产空间,支持发展深远海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盐碱水生态养殖。持续开展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全年共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 009家、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12个,打造了一批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典范。

现代水产种业不断壮大,产业基础更加稳固。发布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中国水产种业发展报告(1949—2019)》,从管理体制、制度建设、科研学术、推广应用、产业发展等方面全景式展示70年来水产种业发展成效。壮大水产种业体系,创建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86家。推动新品种选育,依法审定新品种达229个。组织相关水产科研院校和育种企业开展南美白对虾联合育种,促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发展。

水生动物防疫持续强化,疫病防控能力不断提高。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制度首次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各地已确认渔业官方兽医7 766人,设置检疫申报点1 304个,全年出具电子《动物检疫合格证明》4 861份,检疫水产苗种433亿尾。开展重大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发布《2020中国水生动物卫生状况报告》和《2020我国水生动物重要疫病状况分析》,组织开展鲑鳟鱼等寄生虫监测和重大疫病风险评估,提升重大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不断提升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服务水平。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公报显示:长江流域水质总体为优,一些珍稀生物的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多部门近日联合发布的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长江流域水质总体为优,重要渔业水域水质良好,但一些珍稀特有水生生物的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19年)》显示,2019年长江流域水质总体为优。在监测的509个水质断面中,Ⅰ类水质占3.3%,Ⅱ类水质占67.0%,Ⅲ类水质占21.4%,Ⅳ类水质占6.7%,Ⅴ类水质占1.0%,劣Ⅴ类占0.6%。长江流域重要渔业水域水质良好,部分水域石油类、高锰酸指数超标。

同时,部分珍稀特有水生生物的形势不容乐观。葛洲坝下宜昌江段的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19年的水声学调查估算为16尾,且近7年来(2013年—2019年)仅2016年在该江段监测到了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活动。

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监测数据是长江生态的“风向标”。农业农村部从2017年起连续4年组织开展长江水生生物本底资源调查。2019年,相关科研单位及管理部门对长江干流、典型支流和重要通江湖泊珍稀特有水生动物、渔业资源、重要渔业物种产卵场、渔业生态环境及生态修复情况进行了监测。

(来源:新华网,作者:李思远、谭元斌)

农业农村部印发《意见》提出到2025年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总体达到50%以上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当前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指导各地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水产养殖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意见》提出,到2025年,水产养殖机械化水平总体达到50%以上,育种育苗、防疫处置、起捕采收、尾水处理等薄弱环节机械化取得长足进步,主要养殖模式、重点生产环节的机械化、设施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绿色高效养殖机械化生产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为贯彻落实《意见》有关要求,近日,农业农村部在江苏省常州市组织召开全国水产养殖机械化现场会,通过观摩水产养殖机械化作业现场和机具展示,深入交流各地推进水产养殖机械化的经验做法,研究讨论进一步做好水产养殖机械化工作举措。

(来源:农民日报,作者:龙新,推荐:徐承旭)

长江所在长江公安江段发现多尾鳤鱼 鳤资源有望恢复

2020年12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开展农业农村部长江重点禁捕水域鱼类资源调查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要渔业种群资源补充过程及驱动因子”课题的野外科考时,在长江公安江段采集到7尾鳤鱼。这是长江所继2017年6月在长江洪湖江段、2020年11月在长江宜昌江段发现鳤鱼之后的第3次发现。此前发现的鳤鱼均只有1尾,此次调查采集到7尾鳤鱼尚属近年来的首次。

鳤、鳡、鱼宗是长江顶级掠食者,位于长江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都是重要经济鱼类。由于过度捕捞、涉水工程建设等原因,鳤、鳡、鱼宗资源严重衰退。近30年来,除了鳡仍较为常见之外,鱼宗已难觅踪迹,鳤偶有发现。

此次调查发现7尾鳤鱼,表明长江鳤数量正在增加。随着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的实施,鳤资源有望得到恢复。

(来源:长江水产研究所)

中国远洋渔业履约白皮书(2020)发布

为使国际社会充分了解中国远洋渔业管理原则立场、政策措施和履约成效,近日,农业农村部首次发表远洋渔业履约白皮书。白皮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履行船旗国、港口国和市场国的义务,实施远洋渔业监管,促进渔业资源科学养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各项制度规定和措施做法,以及为提升履约绩效、促进全球渔业可持续发展开展的科学支撑、国际合作、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等内容。

中国远洋渔业自1985年起步,根据相关双边渔业合作协议或安排,在合作国家管辖海域开展互利共赢的入渔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相关国际法,中国开始发展公海渔业,积极行使开发利用公海渔业资源的权利,同时全面履行相应的资源养护和管理义务。截至2019年底,中国拥有合法远洋渔业企业178家,批准作业的远洋渔船2 701艘,其中公海作业渔船1 589艘,作业区域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公海和南极海域,以及其他合作国家管辖海域。

(来源: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长江流域渔船渔民退捕基本完成

近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目前渔民渔船退捕已基本完成,经过逐船逐户建档立卡,沿江10省份共核定退捕渔船11.1万艘,渔民23.1万人。其中“一江两湖七河”和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重点水域共有建档立卡渔船8.4万艘,渔民18万人,已全部提前退捕上岸;各省份自主确定的其他水域共有建档立卡渔船2.7万艘,渔民5.1万人,已提前完成2020年退捕任务,剩余的1 599艘渔船、渔民3 072人将按计划于2021年底前完成退捕。

渔民安置保障稳步推进。截至2020年12月4日,中央财政原计划安排的92亿元补助资金全部拨付到位,各地落实资金114.6亿元。截至12月11日,通过发展产业、务工就业、扶持创业和公益岗位安置等措施,各地累计落实社会保障21.8万人,帮助16.5万人实现转产就业,其中重点水域落实社会保障17.2万人,占应纳入社保人数的99.9%;落实转产就业12.9万人,占需转产就业人数的99.1%。同时,积极帮助渔民解决上学、看病、住房等实际困难,确保上岸有出路,就业有门路,生活有保障。

打击非法捕捞形成震慑。农业农村部会同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和交通运输部等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日常执法监管,清理涉渔“三无”船舶,破获一批违法案件,通报一批典型案例,形成持续严打高压态势。6月底以来,沿江执法机构累计查处非法捕捞案件7 160起,清理取缔“三无”船舶3.2万艘,查获涉案人员7 999人,有力遏制了非法捕捞多发态势。

目前,各地正组织开展“四清四无”大排查。“四清”是指清江、清湖、清船、清网,“四无”是指无捕捞船舶、无捕捞网具、无捕捞渔民、无捕捞生产。2020年12月16日起,部际协调机制还将组织禁捕退捕工作大督查和“四清四无”情况水上大排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期高质量完成。

(来源:人民日报)

“棘头梅童鱼种质资源与人工繁育关键技术”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2020年11月29日,上海市海洋湖沼学会组织自然资源部东海局、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的相关领域专家,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和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共同完成的“棘头梅童鱼种质资源与人工繁育关键技术”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评价委员会专家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宋炜研究员的项目汇报,仔细审查了工作报告、现场验收报告、项目结题报告、科技查新报告、成果应用证明、相关知识产权证明等评价材料,经质询答疑和研究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棘头梅童鱼人工繁育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目围绕棘头梅童鱼种质资源与人工繁育的各关键技术环节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探明了棘头梅童鱼生态特征,揭示了其种群遗传结构和种质特性,突破了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瓶颈,苗种培育成活率由原来的不足1%提高到75%。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发表论文34篇,其中SCI论文9篇;制订了农业行业标准《棘头梅童鱼》和《棘头梅童鱼亲鱼和苗种》;国内首次增殖放流苗种3万尾;项目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上海、福建和浙江等省市,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棘头梅童鱼的产业化开发和资源增殖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来源:东海水产研究所,作者:曹平)

黑龙江所大银鱼种群生态学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唐富江副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等的资助下,研究了大银鱼种群食性转变和捕食同类的特征,发现大银鱼种群分化为大、小两个群组的原因在于个体间食性转变的差异,大群组个体可以稳定地转为以鱼类为主要食物,并捕食同类小个体,大、小两个群组分别为同类相残中的捕食者和被食者。食性转变提高了雌性大银鱼的繁殖力,超高的相对繁殖力致使卵细胞发育不同步,但需全部成熟后行一次性产卵。研究还提出了食性转变增加雄性大银鱼繁殖机会的假说。研究成果先后在《Zoological Research》《Peer J》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

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了转为食鱼性提高鱼类物种适合度、在进化上具有正面意义的假说。研究成果将会对大银鱼资源保护、移植增殖渔业生产、生态风险防控等涉及的种群调控技术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来源: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作者:唐富江)

淡水中心在克氏原螯虾“五月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养殖研究室分别在《Journal of Fish Diseases》和《Scientific Reports》在线发表了关于克氏原螯虾“五月瘟”研究的最新进展。

每年5月份前后是克氏原螯虾发病的高峰期,也被广大养殖户称为“五月魔咒”或“五月瘟”。一般认为“五月瘟”主要病原是WSSV,这是由于在发病虾组织中很容易检测到WSSV。但“五月瘟”的发病时间主要在4月底5月初,此时以长江中下游为主的克氏原螯虾主养区水温一般只有20 ℃左右,远低于WSSV致病的最适水温25~30 ℃,同一地区养殖对虾感染WSSV的发病高峰一般在6月份,因此,“五月瘟”是否由WSSV引起或病原是否只有WSSV一种存有很大疑问。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养殖研究室项目组在克氏原螯虾发病虾中发现了一种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目双顺贩子病毒科的新病毒PcDV(P.clarkiiDicistro-like virus),检测显示发病虾PcDV携带率(阳性率)为100%。项目组从组织切片、电镜等多方面对PcDV在发病虾中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观察,对比分析了发病虾与健康虾不同组织转录组的差异,对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江苏、安徽、湖北三省的养殖克氏原螯虾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PcDV的年平均携带率分别在60.07%、53.78%和51.74%,在11月至次年3月份期间,PcDV携带率较低,在40%左右,3月份后PcDV携带率开始显著上升,并在4月份至6月份达到高峰,高峰期PcDV平均携带率在93.52%以上,6月份后携带率开始下降。克氏原螯虾PcDV携带率显著上升的时间与“五月瘟”暴发的时间高度吻合,而WSSV携带率的变化没有出现同样的现象。初步的人工感染实验也显示,PcDV引起克氏原螯虾死亡高峰的水温在20 ℃左右。这些证据都显示,PcDV与“五月瘟”密切相关,可能是“五月瘟”的主要病原。PcDV的发现为“五月瘟”的防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时对克氏原螯虾SPF育苗、抗病选育等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2篇研究论文题目分别为《A novel Dicistro-like virus discovered inProcambarusclarkiiwith “Black May” disease》《Transcriptomic analysis ofProcambarusclarkiiaffected by “Black May” disease》,第一作者分别为黄鹏丹、神国卿,论文通信作者均为沈怀舜研究员。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珠江所双须骨舌鱼(银龙鱼)雌雄鉴别技术取得突破,并实现“一对一”配对繁殖成功

骨舌鱼,俗称龙鱼,是一种古老的“活化石”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科研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我国市场最常见是美丽硬仆骨舌鱼(金龙鱼)和双须骨舌鱼(银龙鱼)。珠江水产研究所观赏渔业研究室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先后突破了金龙鱼和银龙鱼的繁殖技术难关,但由于骨舌鱼雌雄性外形难以辨别,产业上仍以群体繁育为主,且其繁殖周期长,亲本群体珍贵,因此,如何实现骨舌鱼性别的非损伤鉴别成为产业中亟需解决一大难题。

研究团队经过4年努力,在确定形态学、生理学、B超等方法无法实现骨舌鱼类性别的准确鉴定后,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以双须骨舌鱼(银龙鱼)为材料,通过精细分析雌、雄基因组(约800 Mb)特征,辅以后代重测序数据,筛选出性别决定的关键基因,并获得雌雄鉴别的DNA分子标记。经数百尾不同来源的个体进行验证,该标记可实现100%的鉴定准确率。通过性别标记鉴定辅助银龙鱼配组,在2020年实现了一对一繁殖的突破,这为今后的规模化繁殖奠定了基础。

(来源:珠江水产研究所)

缅甸发现淡水蟹和鱼类新种

中国科研人员领衔团队近日在国际专业期刊发表两篇论文,分别介绍了在缅甸发现的德曼蟹属淡水蟹和南鳅属鱼类的新种。

一篇在《甲壳动物生物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报告了在缅甸南部德林达依省发现的两个淡水蟹新种,被分别命名为刘氏德曼蟹和莱厄亚德曼蟹。另一篇在《动物分类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报告了在缅甸伊洛瓦底江流域发现的两个南鳅属新种,被分别命名为法兰南鳅和高尾南鳅。

两篇论文的通信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小勇介绍说,德曼蟹属是德林达依省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淡水蟹属。科研人员将采集的两种淡水蟹与其他已知德曼蟹属的蟹种进行形态比较,并结合分子系统发生树,认定这两种淡水蟹为德曼蟹属的新种,它们均为狭域分布物种。

据介绍,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组的科研人员还通过对缅甸伊洛瓦底江流域南鳅属鱼类的系统整理发现,2014年至2019年间采集于伊洛瓦底江流域的南鳅属鱼类中有两个尚未被描述的新种,并对此展开研究。南鳅属隶属于鲤形目条鳅科,在伊洛瓦底江水系记录的南鳅属已有20余个种,这两个新种的发现为伊洛瓦底江南鳅属又增添两个新成员。

2014年以来,依托于中科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缅甸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部下属缅甸林业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组科研人员在缅甸多次进行水生生物考察。相关研究还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张东强、车宏亮,推荐:徐承旭)

“远洋捕捞成套渔具装备”入选2020中国农业农村10项重大新装备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王鲁民研究员团队牵头研制的“远洋捕捞成套渔具装备”入选2020中国农业农村10项重大新装备。

该系列成套装备是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支持下创新研制的,研发单位还包括黄海水产研究所、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卫星应用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有限公司、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集团公司、福建飞通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远洋捕捞成套渔具装备”主要面向远洋渔业产业需求,针对过洋、大洋和极地海洋捕捞对象行为特征,自主创新浅表层、中层和底层远洋捕捞技术与自扩张、双联式和混合结构等渔具装备10种。过洋性变水层拖网捕捞效率提高110%;大洋中层拖网沙丁鱼捕捞达21 t/h,渔获效率达国外同类渔船先进水平;秋刀鱼舷提网渔获效率达25 t/网次,超过日韩等渔业发达国家;高效生态南极磷虾拖网渔获效率可达55 t/h,居同渔区同作业方式领先水平。自主研制渔用多波束扫描声呐,探测距离达2 500 m;开发出国内首套高动力载荷深水拖网绞机,满足了500~1 000 m远洋深水渔场作业需求;建立秋刀鱼集鱼灯全船照度分布配置规范,实现节约燃油13%;创新舷侧滚筒传动鼓形齿轮结构,开发了秋刀鱼捕捞舷侧起网成套装备,实现了进口替代。构建了基于WebGIS技术的远洋渔场预报及管理决策系统,覆盖8个主要远洋渔场并实现每周预报1次,预报准确率60%~90%;研制基于全球标准电子海图的智能渔情分析终端,实现了远洋渔船8种渔情信息“岸-船”实时传输与可视化分析,提升了我国远洋渔业数字化信息服务水平。

(来源:东海水产研究所)

东海所“黄尾副刺尾鱼引种及人工驯养技术研究”通过现场验收

近日,东海水产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在海南琼海研究中心,对岳彦峰助理研究员主持的院级基本科研业务费国际合作项目“黄尾副刺尾鱼引种及人工驯养技术研究”进行现场验收。验收专家组由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琼海水产技术推广站、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和中国海洋大学的专家组成。

验收专家组实地查看了黄尾副刺尾鱼驯养现场,对亲鱼质量和数量进行了抽检,听取了课题组组长汇报,并进行了相关质询。以黄海研究员为组长的与会专家组对项目的研究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一致认为,课题组高质量地完成了项目研究指标。目前该项目共成功驯养黄尾副刺尾鱼亲本113尾,鱼的平均体长达(18.3±2.3)cm,建立了野生黄尾副刺尾鱼驯养技术规范。

黄尾副刺尾鱼俗称蓝吊或蓝倒吊,是1种名贵海水观赏鱼。探索黄尾副刺尾鱼人工繁育技术有助于珊瑚礁鱼类种群繁育技术的深入发展,对开展东南亚地区的养殖技术输出及种质交流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渔业水产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加油!水产人!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猪市虐我千百遍 我视养殖如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