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君,王 楠,邵洪泽
1.伊通满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伊通 130700;2.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62
羊猝狙是由魏氏梭菌(C型产气荚膜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以急性死亡为特征、伴有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2021年6月份,某肉羊育肥场,从外地购进断奶羔羊,到场饲养七八天后,突然发现大部分停止采食,很快出现死亡,通过现场剖检,采集病变组织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核酸检测,确诊为羊猝狙。
病羊精神沉郁、神志不清、食欲废绝、反刍停止,不愿活动或步态不稳、运动失调。个别病羊倒地后四肢无规律划动、抖动,头部后仰或抽搐。有的病羊体温升高至41 ℃左右,病羊主动找水,饮后不动,头部搭在水槽边。腹部膨胀,有腹痛症状表现,如肌肉颤抖、磨牙、空嚼。眼睛呈蓝白色,有浆液性胶冻样分泌物。呼吸困难,鼻腔流出黄白色、粘稠、胶冻状鼻液,有的口腔流出唾液或口吐白沫,病羊最后极度衰竭,进而昏迷、死亡。
取病死羊剖检,尸体消瘦、有脱水症状,腹腔有腥臭气味,胃内积有食物和气体,内容物呈泥沙样。瘤胃轻度水肿,底部黏膜脱落,有出血点和铜钱大小溃疡灶。小肠充盈,里面充满气体或有稀薄的内容物,肠壁变薄且透明,肠壁弥漫性充血或出血,出现指甲大小、边缘黑色的溃疡灶,甚至穿孔。肠系膜血管充血、淤血,淋巴结水肿。盲肠浆膜出血明显,盲肠与结肠内充满气体和黑绿色水样粪便,有腥臭气味。肝脏质地变脆,脾未肿胀,呈暗褐色。心包和胸腔有积液。
无菌取病死羊脾脏、肝脏的样品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37 ℃培养24 h,未出现菌落。采取病羊的肝脏、肺脏、脾脏和空肠、回肠有溃疡病变部位组织并提取病料核酸物质,针对魏氏梭菌、巴氏杆菌和小反刍兽疫等病原进行荧光PCR检测,巴氏杆菌和小反刍兽疫检测结果为阴性,而魏氏梭菌16S基因检测结果呈阳性。
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测,此病例可确诊为羊猝狙。通过与畜主沟通,了解到发病羊为养殖户从肉羊经济人手中挑选180只断奶羔羊,并不清楚羔羊来源。羊到场后全群进行了口蹄疫灭活疫苗和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接种,未接种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肠毒血症四联苗。养殖户急于育肥,从羊进场第5天开始大量添加精料,饲喂3 d后突然有些羊出现停食,其它羊陆续发病,传播较快,发病羊以体况好的羊为主。由此,可以推定是由于突然大量精料饲喂,导致羊猝狙的发生。
全群投喂磺胺类药物。症状明显的肌肉注射青霉素,同时进行对症治疗,给予强心、补液。彻底清理羊圈,在羊舍地面和墙壁上喷撒生石灰乳进行消毒。
6.1 最终本次病例全群180只,发病100只,发病率达55.56%,病亡82只,病死率达82%。疫情控制后,整个羊群总体体况不佳,经很长时间才恢复。此次疫情给养殖户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6.2 羊猝狙主要发生在春、夏、秋季节,在以前放牧时,预防措施是在春夏之际防止羊群抢青、抢茬、秋季避免采食过量结籽饲草。但现在肉羊舍饲条件下,注意不要过多添加蛋白质饲料,还要防止羊只偷食精料。
6.3 羊猝狙发病快、病程短促,病死率高,因此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要仔细观察羊只平时表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将病羊与羊群分离,有效控制病情的传播。但最有效的措施是适时提前接种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肠毒血症四联苗。
6.4 肉羊集中育肥时,要保证有2周左右的过渡期。在过渡期日粮以优质草为主,逐渐调整精粗料的比例,最后精粗比例控制在1∶3为宜,减少肠道应激反应,借以调整肉羊的胃肠功能。同时,提高日常饲养管理水平,保持羊饮用清洁水,切不可饮冰水。要保证饲料原料来源相对稳定,并且搭配比例合理。采取全进全出育肥,羊舍要定期消毒,一批肉羊出栏后圈舍要做好彻底的消毒,并且至少空栏1周后才能进下一批羊。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