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鹏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顾高镇畜牧兽医站,江苏泰州 225502
鸡软嗉病又称嗉囊卡他,是养鸡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嗉囊病,多发于机体免疫力低下的幼龄鸡[1]。本病多因饲料出现严重霉变,霉菌毒素对嗉囊壁造成破坏,或采食了易发酵的饲料,使得嗉囊里面腐败发酵,发酵产物刺激囊壁而导致。为了能帮助大家更科学防控该病,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作一下交流。
本病多发生于饲养管理水平低,环境卫生条件差、饲料质量不合格的鸡场[2]。病鸡表现采食量下降,有时完全拒绝采食,精神不振,嗉囊部位手捏时鸡有疼痛反应,由于囊内因发酵不断产气,使得嗉囊表现膨大,里面空鼓,显著突出于颈下部位[3]。嗉囊内基本无食糜存在,由于充满液体和气体,用手按压柔软,故得名“软嗉病”。将病鸡倒提,用力挤压嗉囊,能见到口腔中流出酸臭液体,还能排出恶臭的气体。有些严重的鸡经常表现反复伸颈,频繁张嘴,呼吸极度困难,采食后消化不良,排粪次数减少,粪便不成型,里面含有未消化完全的饲料。大部分病鸡最终机体迅速消瘦,因衰竭而亡。有些鸡则为机体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继发感染其他病原而死亡。呼吸困难的鸡也可因窒息而死。本病多为急性经过,病程短者数小时内就出现死亡,有些拖延时间较长的在3 d内死亡。
软嗉病的发生原因是综合性的,临床调研表明饲料有霉菌严重污染时,本病发生率显著升高,这就间接证明了本病和霉菌关系较大。霉菌毒素有很多种,如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等,接触嗉囊黏膜后都能对细胞功能造成影响,甚至使细胞变性。另外,维生素A缺乏时,嗉囊黏膜可发育不完整或抵抗力下降,容易皲裂脱落而引发本病。在一些南方地区,白色念珠菌感染较为流行,白色念珠菌属于致病性真菌,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病原经口进入消化道后首先在嗉囊中定植,引发嗉囊炎,之后逐渐发展为软嗉病。剖检能见到嗉囊表面有一层白色薄膜覆盖,为白色念珠菌的菌落。
预防本病需要做好饲料的防霉管理,霉菌最适合的生长温度为29 ℃左右,且环境相对湿度大于60%时很容易滋生,因此,夏季高温多雨的季节饲料霉菌毒素很容易超标。建议夏季养殖场每次采购饲料时以备10~20 d的料为宜,不可备太多,防止储存时间过长而霉菌超标。饲料入库后要放置在阴凉、通风和干燥的地方,南方梅雨季节可在仓库地面撒生石灰,以起到吸潮而降低空气湿度的作用。采购的饲料最好来自管理规范的大型厂家,有完善的售后体系,已经发霉变质的饲料禁止饲喂。自配料的鸡场可在饲料中长期加入脱霉剂,如蒙脱石、酵母细胞壁提取物等,从而对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进行吸附,减少霉菌对嗉囊的危害。
确保饮水干净卫生,推荐使用自来水或深井水,如果水源为池塘水或浅层地表水,建议进行过滤除菌或定期在饮水中加入0.1%酸化剂进行杀菌,防止白色念珠菌等微生物经口感染。鸡舍定期消毒,每周不低于2次环境消杀,消毒剂可选择0.2%过硫酸氢钾溶液或1%火碱溶液。所有外来人员和车辆需在场门口消毒后再允许进入,消毒剂可选择0.1%的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病鸡尸体做好第一时间无害化处理。饲料中定期额外添加鱼肝油,鱼肝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可促进嗉囊黏膜再生和维持其完整性。病例较多的鸡场也可加入微生态制剂进行预防,该类制剂中含有活的益生菌,尤其是以植物乳杆菌、乳酸肠球菌、粪肠球菌、丁酸梭菌等为主要成分的制剂产品,这些有益微生物不但能分泌多种营养物质,提高嗉囊壁对不良因素抵抗力,还能通过竞争空间和营养的方式抑制霉菌、白色念珠菌等繁殖,从而起到预防作用。
如果为霉菌毒素中毒或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可饮用0.05%的硫酸铜溶液,连续使用3~5 d。也可集中饮用葡萄糖氧化酶溶液,葡萄糖氧化酶能氧化饲料中的β-D-葡萄糖,生成具有氧化性的单原子氧,对霉菌毒素具有破坏作用。如果因为维生素A缺乏引起,可适当提高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或补饲胡萝卜素含量高的青绿饲料。若鸡群中仅有个别鸡发生本病,则无需大群用药,将病鸡单独挑出,后部抬高,头朝下,拨开嘴后轻轻挤压嗉囊,使其中内容物排出,之后在嗉囊内注入0.5%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消毒,对嗉囊内的杂菌进行杀灭,操作过程中不宜用力过猛,防止脆弱的嗉囊壁受到二次伤害。治疗完毕后,建议停料24 h,期间只给饮水,不喂饲料,使嗉囊壁有个恢复过程,最后再慢慢恢复正常饲喂水平。需要提醒的是,本病治疗越早越好,越往后拖,疾病发展越严重,嗉囊壁很可能出现器质性病变,无法恢复,对后期鸡生产性能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