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CT引导碘125放射粒子植入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疗效分析

2021-04-17 13:51周志成李福生李光帅徐绍年杜振广
临床军医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椎体脊柱分级

周志成,黄 海,王 亮,李福生,李光帅,张 晶,徐绍年,杜振广

辽宁省人民医院 骨与软组织肿瘤科,辽宁 沈阳 110016

脊柱是恶性肿瘤骨转移最常累及部位,治疗目的为缓解疼痛,重建脊柱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控制局部肿瘤病灶,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3]。目前,微创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既往研究显示,在CT引导下行碘125(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取得良好临床疗效[4-7]。随着3D打印技术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逐渐应用,为脊柱转移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8-10]。本研究旨在探讨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CT引导125I放射粒子植入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省人民医院自2017年3月至 2020 年 6月收治的22例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CT引导125I放射粒子植入联合PVP治疗的脊柱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脊柱转移瘤椎体受累节段≤3个;美国脊柱损伤协会神经功能分级≥C级;卡氏评分≥70分;预期生存时间≥3个月。排除标准:脊柱椎体广泛转移,转移节段>3节;严重出血倾向和凝血功能严重紊乱;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56.73±10.44)岁;原发肿瘤类型:肺癌7例,乳腺癌6例,肝癌3例,结直肠癌4例,前列腺癌1例,肾癌1例;胸椎19节,腰椎8节。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1.2.1 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CT引导下行125I放射粒子植入 术前取俯卧位CT模拟定位,固定定位点标志,扫描后将CT影像资料传输至治疗计划系统,根据肿瘤范围进行设计穿刺路径、粒子针排列,并确定肿瘤靶区处方剂量,经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计算治疗所需的放射性粒子数量、活度、粒子分布,根据术前计划制作3D打印非共面模板并标记激光径线及针标号。根据定位点复位3D模板,CT扫描确定复位准确,根据术前计划植入导针,再次进行CT扫描,调整并确定进针位置及深度,按照术前计划进行粒子植入,复扫CT确定粒子分布情况,将扫描结果传输至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术后验证,必要时进行补种。术后7~14 d进行PVP。

1.2.2 PVP 患者取俯卧位,定位病椎,术区常规消毒铺无菌单,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采用单侧经皮经椎弓根入路穿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引导下,将穿刺针穿刺到椎体前三分之一,透视位置满意后,通过注入系统缓慢将骨水泥注入椎体。透视下监测注入情况,一旦发现有骨水泥向椎体外渗漏趋势,立即停止注入操作,待骨水泥凝固后退出穿刺针,如充填不满意者采取双侧注射。

1.2.3 术后验证 术后即刻对患者进行CT扫描,层厚5 mm,将DICOM格式CT数据传输至计算机三维系统治疗计划系统,手动识别植入的粒子,观察处方剂量的等剂量线是否包绕整个靶区。导出术后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估90%靶区所接受的剂量(D90),100%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100),150%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150),评价粒子植入质量。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术后采用MDA标准评估125I放射粒子治疗疗效[11]。肿瘤控制率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病变稳定(stable of disease,SD)及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umeric painintensity scale,NRS)评分评估术前与术后患者的疼痛强度。记录患者的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

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CR+PR+SD)例数/总例数×100%

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CR+PR)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患者肿瘤控制情况 2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放射粒子活度为0.6~0.8 mCi,平均放射粒子活度(0.68±0.03)mCi;D90为9 201~14 436 cGy,平均D90为(12 194.04±1 538.08)cGy;V100为86.3%~94.9%,平均 V100为(91.7%±2.15%);V150为42.1%~78.4%,平均 V150为(61.76%±10.40%);骨水泥注入量约2.8~5.1 ml,平均(3.8±0.5)ml。术后6个月复查,CR 7例,PR 11例,SD 3 例,PD 1 例。患者DCR为95.45%(21/22),ORR为81.82%(18/22)。

2.2 患者术前术后NRS评分比较 患者术后的NRS评分为(1.29±0.46)分,显著低于术前的(5.23±0.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患者术前术后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比较 术前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C级2例,D级15例,E级5例。术后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D级4例,E级18例。

3 讨论

脊柱转移瘤的治疗需要多种方式相结合,对于多节段的脊柱转移瘤,开放性手术治疗风险高,且并发症较多。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可有效缓解90%患者疼痛症状,近期疗效良好[12-14]。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CT引导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确保粒子植入位置与术前计划一致,避免损伤重要器官的同时满足靶区的剂量学要求,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最佳适形放射治疗”[15-17]。粒子植入治疗对于病变椎体稳定性无加强作用,PVP具有创伤小、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及加强脊柱稳定性等特点[18-19]。

林二虎等[20]研究表明,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转移瘤患者,可明显缓解癌性疼痛,重建脊柱稳定性,疗效可靠。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复查,患者DCR为95.45%(21/22),ORR为81.82%(18/22)。这提示,3D打印非共面模板辅助CT引导125I放射粒子植入联合PVP治疗,对于脊柱转移瘤的肿瘤控制良好。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术后的NRS疼痛评分为(1.29±0.46)分,显著低于术前的(5.23±0.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该治疗方式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前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C级2例,D级15例,E级5例。术后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D级4例,E级18例。这表明,125I放射粒子植入能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减轻肿瘤对神经根的压迫。

综上所述,3D打印模板辅助CT引导下125I放射粒子植入联合PVP治疗脊柱转移瘤具有剂量精准、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势,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恢复脊柱稳定性,控制肿瘤进展,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椎体脊柱分级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