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慧
[提要]城市繁荣代表着城市创造财富与辉煌的能力,它既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目标导向,也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阶段和人类现代化成果的空间表征。当前我国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为城市现代化的未来实践明确了方向。我国在缩小贫富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城市经济增长、城市体制机制改革、城市精神与形象的树立等方面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创造了城市繁荣与活力。如何进一步理性认知城市的本质,创新城市治理,实现协调、共享、全面、绿色、稳定的城市繁荣,需要我们立足于人民性的根本立场,深入挖掘城市繁荣的人民性这一重要价值内涵,在城市安全、城市权利、城市财富、城市环境、城市记忆方面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彰显中国式城市化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在深圳特区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深圳经验总结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教育、医疗、住房等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1],高度概括了人民性是深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特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2],从城市治理、文化发展、风险防控、空间利用、服务保障、区域联动等多个维度明确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城市道路的战略要求。这一重要战略,突显了“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的本质要义。它既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取得成就的重要经验,也将进一步引领中国城市现代化走向更加繁荣的新阶段。
城市是现代社会的缩影,它既是人与人互动、生活的社会空间,也是代表着创新性的思想熔炉。城市繁荣,既存在于城市的生产运行中,也存在于城市日常生活中,存在于人们对城市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体验中。如果一个城市能够让居民感受到富有生产力与创造力,感受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与愉悦,那么这样的城市则是繁荣的。因此,城市繁荣意味着基于人民性的城市经济财富的增强,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它既是城市发展必须坚持的一以贯之的目标,是城市一切建设活动的逻辑起点,也是城市现代化的目标导向。在开启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节点,如何理性认知城市有机发展的规律,回应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保持城市发展的繁荣状态,真正满足人民对美好城市生活的需求,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无论是“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3],还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4],都表明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化的价值底蕴。学界对此问题的关注较早见于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的观点。①伴随着中国城市发展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以及经典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观的提出②,学界出现了一波研究高潮:我们以“人民城市”为主题,总共检索到文献192篇,其中从2018年到2020年呈现上升趋势,2018年5篇,2019年15篇,2020年105篇;主要主题分布在人民城市、城市治理、习近平总书记、人的价值等领域;文献来源分布以报刊为主;学科分布则主要以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为主③。以人民性为基本逻辑起点,准确把脉城市发展现实问题,在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启中进一步深化对城市人民性的认识,关注城市主体的全面发展并深入探讨我国城市繁荣的实践逻辑和价值向度,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实践上则有助于应对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所面对的困难与挑战。
何为城市繁荣?繁荣是一个城市生命力和活力的持久展现,是城市有机体在协调城市内部资源的基础上所表现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蓬勃发展的状态、持续向上的趋势和稳定从容的节奏。一方面,城市繁荣既是城市在建设、改造和治理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活力状态,也是城市整体面貌和精神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状态。另一方面,城市繁荣追求的是长久的、持续的繁荣,而不是一时的、短暂的、稍纵即逝的,一蹴而就的城市繁荣不可取也不可能,“城市是一种有机的生长过程”[5](P.114),其繁荣必须建立在城市有机发展和规律生长的基础之上,进而长久保持繁荣的状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于衡量繁荣的程度及繁荣的向度问题,联合国人居署于2012年发布CPI城市繁荣倡议(City Prosperity Initiative),基于人与城市的紧密联系,构建了生产力、基础设施、生活品质、公平与社会包容、环境可持续性共五个维度以监测和评估城市的繁荣指数[6]。我们认为,城市繁荣具有多维表现。首先,城市繁荣表现为城市经济的繁荣,马克思对资本持有肯定性态度,认为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促进城市发展、建立城市工厂以及带动工业集聚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繁荣对城市繁荣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集聚产业、融汇资源、吸引人口的过程中,这也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第一步;产业的繁荣会促进人口的集聚、交往和流动,进而形成活力状态,并在人们的行为和社会交往中形成城市生活。其次,城市繁荣是理性的繁荣,城市作为有机体本身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和生长机制,其发展和繁荣不是盲目的,而是基于理性权衡和社会治理之上的深度的、持久的繁荣,与表面的、短暂的虚假繁荣具有本质区别,是具有一定历史性的繁荣。一个城市不可能超越其物质基础而实现超越性的繁荣,繁荣依赖于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没有基本物质要素支撑的城市繁荣是不平衡的,必然会造成城市繁荣的破裂。再次,城市繁荣还表现为精神和文化的充盈,当前城市繁荣的决定性因素已不再只是经济的发达和物质基础的雄厚,而是以文化软实力为核心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全面繁荣。城市文化的建设有助于塑造具有独特地方气质的城市精神,形成凝聚城市意识的重要价值遵循和支撑城市建设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进而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差异性特征,形成个性鲜明的城市形象,打破城市面貌千篇一律、缺乏生机活力的现实问题。
城市繁荣是城市秩序的内在稳定与内生力量的持续输出,进而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不断外化为城市景观的生成、公共设施的完善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其本质是秩序与力量的二维张力在城市空间的践行和对城市空间的重塑。一方面,城市繁荣是城市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要素的力量显现,它们以权力的形式作用于城市空间,推动城市发展走向繁荣,并对外表现出繁荣的生命力、创造力、竞争力和凝聚力,因而城市繁荣来自力量的塑造并将其转化为能量向外迸发。另一方面,城市繁荣也代表着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多元力量在城市空间的叠加和累积需要一定秩序的维护,避免造成城市发展的混乱和内部的不平衡,因而城市繁荣需要稳定的秩序作为保障,即需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进行城市治理,以达到秩序与活力的平衡状态,促进城市的可持续繁荣、内涵式发展和稳定性运行。因此,城市繁荣不是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空间掠夺,不是对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引导各种资源和要素在城市空间的自然集聚、重组整合和规律生长。城市繁荣不仅包含空间内部要素的流动,更表现为对整体社会空间的协同带动发展。城市化是城市繁荣的基础,也是城市持续繁荣的条件。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协同处理好城市与周边乡村地区的关系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7](P.159)。城市是从乡村发展而来的,乡村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化过程的重要载体。因此,城市的繁荣发展同样需要乡村的繁荣,形成以城带乡、以城促乡的区域联动发展。
城市,从集聚人口的那一刻开始,便不断生长和发展自身,进而朝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集聚与繁荣不断迈进。中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至2019年的60.60%,年均提高一个百分点”[8],充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突出成就,彰显出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优势。新时代城市发展需要关注高质量、内涵化和可持续,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城市繁荣的必要条件。于城市本身而言,作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成果,城市繁荣是社会现代化在城市空间的重要表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代表着当前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发展的极致。于国家层面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繁荣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离不开国家战略的推动和政策的支持。尤其是以深圳、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为代表的全球城市发展,充分展现了中国城市发展的风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空间实践维度的展开。因此,城市繁荣发展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一环,是国家建设的形象工程。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开辟,平稳地推动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初步建立起完善的城镇化体系,形成了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世界城市,以及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代表的一系列城市群。回顾城市发展历史,我国的城市建设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经济生活需求的同时持续解决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使城市的建设紧密贴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进而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城市建设道路。
首先,城市繁荣的中国实践,是不断统筹城乡协同发展、不断破除城乡二元对立,努力解决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彼此增益的共同繁荣的实践,彰显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毋庸置疑,城市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正在引领中国城市走向繁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城市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中国的城市正走在繁荣发展的康庄大道上。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城市繁荣的实现要依靠城市内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要素的联动发展以达到多元一体的活力迸发格局,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内部资源的异质化、多元化和差异化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它们统一于城市空间并以整体性为表征,进而实现城市的全面发展和繁荣。作为发展阶段的城市繁荣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一定的生长周期和发展历程,需要内生力量的持续性迸发和外部力量的接续性支持,才能逐步到达繁荣的发展阶段。中国的城市建设注重城市空间的生态修复、区域范围的协调发展和全国整体的空间布局,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的城市繁荣是真正的繁荣,而非虚假的、断裂的、短暂的繁荣,这种城市繁荣不以资本积累为动力支撑,不以资源掠夺为发展手段,不以城市扩张为发展目的,因而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道路具有本质差别,这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城市空间的集中表达。在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推进下,我国城市建设以现实国情为基础,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成就。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的城市繁荣在目的和方式上都具有极大优越性。就发展目的而言,城市繁荣不是孤岛式的一枝独秀,而是协调各方的统筹兼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致力于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9],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取得完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胜利提供了有利条件,对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就发展方式而言,我国已经建立起一批以北上广深领头发展的超大城市,这些城市人口总数均超千万,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繁荣发展,向世界城市不断迈进,成为在国际上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就发展范围而言,已经形成了一批以个别或某些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等,其基本特征是:以高度城镇化的都市圈为基础,协同带动周边市域和乡村地区联动发展,推动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围绕中心城市形成城市群,进而带动区域发展的城市繁荣模式,在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下,不断推进城市繁荣发展步伐。
其次,城市繁荣的中国实践,是具有坚实的现实根基、深厚的精神内核、强劲的动力保障的治理实践,深刻体现了人民性这一重要的本质内涵和价值原则。城市走向繁荣的过程是城市内部诸多要素在城市空间进行有序重组和系统排列的过程,城市繁荣既需要现实稳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持续推动发展的强劲动力;既需要内部精神要素的支撑与维系,也需要外部力量的干预和治理,以实现城市繁荣的价值目标。具体而言:其一,对人民生命安全的保障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现实基础,是城市繁荣发展的基石。城市的形成是人口在城市空间的集聚过程,正是每一个个体的生命活动赋予了城市的生命,形成一个巨大的空间有机体。没有人民的城市就没有生机与活力;没有人民的生命安全,城市就会丧失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其二,城市先进文化是城市繁荣的内核,是为城市繁荣提供精神支撑的力量源泉。当前城市竞争日益注重文化建设,我们应该强调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神的力量来塑造城市的核心价值,加强人们对城市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这既有助于加强城市主体与生存空间的联系,也能够从城市内部激发主体力量参与城市治理,从而凝心聚力推动城市繁荣。其三,科学技术在城市空间的应用是提升城市生活质量的必然路径,也是城市繁荣的外部推动力量。城市是一个有机复杂体,城市空间的诸多方面都可以通过技术的运用而得到改善。如在硬件设施上,近年来的海绵城市建设、交通疏导调流技术、污水垃圾处理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等都不断提升着城市建设的水平,改善城市人居生活环境。在公共服务方面,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的运用加快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提升城市服务效率和质量。可见,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促进城市繁荣的重要维度,为城市繁荣发展提供重要动力源泉。其四,城市治理是超越城市管理的规范化过程,也是通过调配城市空间资源以促进城市繁荣的实践方式,其本质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凸显。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作为国家治理的微观维度,对当前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城市治理的手段和方式,充分整合城市资源,才能够实现城市可持续的有机发展,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城市繁荣。
综上,人民性是城市繁荣的出发点,也是城市繁荣的价值旨归和终极目标。城市繁荣是建立在满足人民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基础之上的繁荣,其目的和本质是满足人民的多样性诉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人民的共同福祉,并且在繁荣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人民性也是城市走向繁荣所必须秉持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原则。城市发展最终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在城市治理中需要强化人民主体地位,明确城市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进而调动人民参与城市治理过程的积极性,更好地解决现代化过程中城市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诸多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根本价值诉求,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繁荣的发展目标。
城市作为现代化成就的重要表现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集合着当前社会发展的先进成果,代表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空间内部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问题仍然存在,经济建设对城市空间的剥夺现象仍有发生,城市精神文化建设与人民要求越来越高的城市生活之间存在差距,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恢复仍未能满足人民的需要,还有诸多城市风险和安全预防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都对城市繁荣带来挑战,需要我们深刻审视城市繁荣的人民性。
首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城市内部与城乡之间仍然存在,对共享和协调的城市繁荣造成威胁。城市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与乡村进行物质交换和对周边地区的空间占有而实现的,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会对周边地区产生“虹吸效应”[10],城市所代表的工业经济对农业经济进行侵占与挤压,进而会形成并加深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前期阶段,工业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加剧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进而造成显著的城乡分化。但城乡关系并非是绝对的二元对立,其本质是辩证统一的。城市依托乡村提供的资源发展自身,城市繁荣的成果应该为城市和乡村所共享。就个体层面而言,城市繁荣的发展共享是包含空间的流动共享、资源的平等共享、公共服务的正义共享等多种维度的共享。这种共享是人民性的本质体现,是对空间正义的根本遵循。但是当前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对资源的流动共享造成了显著阻碍,使得城市发展成果共享仅仅局限在城市范围内,乡村地区的大多数人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共享经济的建设的和发展中来。与此同时,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对城市繁荣所要求的协调发展同样提出挑战。从社会整体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显著改善了城乡的整体面貌,城乡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均取得巨大进步。但统筹协调城乡发展的联动机制仍不健全,城乡差距以及二元分化问题仍未得到有效改善。这一问题与新发展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所贯彻的协调发展理念相违背,严重阻碍了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导致维系城市可持续繁荣的动力不足,难以实现真正共享和协调的城市繁荣。
其次,精神文化建设空间不足,质量不高,对全面的城市繁荣造成威胁。全面的城市繁荣,既表现为城市的物质生产和经济增长,也表现为精神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城市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空间场域,容纳了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全面的城市繁荣应该是物质生产和精神创造两者协调统一的繁荣,但由于长期以来城市建设的经济逻辑占据主导地位,城市繁荣更多体现为城市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增加,这种繁荣是单一的、线性的繁荣,而不是全面的、协调的繁荣。早期积贫积弱的状况,使得我们不得不通过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硬件设施的提高,以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持续推进,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基本能够得到满足,精神文化需要日益突显,城市建设的重点也需要由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转向注重人的精神文化建设。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已经融合了物质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并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因而城市建设的重心更需要立足于人民多方面的需求,进而推动形成全面的城市繁荣。当前仍存在诸如文化空间的拓展力度不足、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缺失、科教文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失衡等问题,无法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服务的需求,对全面的城市繁荣造成一定阻碍。与此同时,城市形象的模糊、城市精神的缺失,也严重阻碍了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很多城市一方面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建设呈现不匹配状态,另一方面地方性文化特色以及城市整体风貌和城市人民形象的塑造等也非常缺乏。这同样是一种不全面、欠丰富、单一性的城市繁荣。
再次,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绿色空间的建设仍未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对绿色的城市繁荣造成威胁。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维度,城市生态的建设与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回顾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工业化和城镇化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这种经济效益的获取是以生态资源的破坏和过度耗费为代价,进而导致诸多问题出现。城市人居生活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绿色空间被不断挤压,资源过度耗费造成城市拉闸限电,城市垃圾填埋处理造成土地空间的浪费和不可再生等,这些都危及到人民的生命安全;雾霾封城使城市乡村笼罩在“穹顶之下”,这显然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违背,不利于城市生态的绿色和繁荣。绿色的城市繁荣是新发展理念在城市空间的贯彻和实现,是新发展阶段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要求。但目前城市居民休闲、养生、游玩的生态空间仍非常缺乏,城市绿化面积对于整体城市生态的改善效果微弱。城市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生态有机体,其建设的各方面都与生态环境紧密相关,任何一个环节或因素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比如科学技术在城市空间的盲目或过度应用,化工化学废料的不合理处理都会破坏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摊大饼”式的城市空间建设,会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公共交通的拥堵、高耗能的碳排放、尾气排放等均不利于低碳城市建设,能源的过度消耗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陷入“资源诅咒”[11]。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城市最终会陷入与自然环境的异化状态中,这与城市发展所追求的绿色繁荣相违背。
最后,城市风险问题仍然存在,安全保障和预防机制不健全,对稳定的城市繁荣造成威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治理受到前所未有的阻碍,人类不得不重新重视和思考城市风险问题。伴随着城市空间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指数型集聚和城市资源流动速度的倍增,城市风险更为复杂多元,既有可预见的自然灾害风险,也有不可预见的人为性风险;既有来自外部的入侵型风险,也有内部生长的自身性风险;既有物质层面的客观性风险,也有精神层面的主观性风险。这些风险对城市繁荣构成重大威胁,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加,对城市主体的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危害,暴露出当前城市在风险预防和安全保障方面的欠缺和不足。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现代化创造的繁荣举世瞩目,但繁华背后却是“‘高楼、高铁+高GDP’的非均衡、跨越式增长模式”[12],而且当前城市风险呈现出影响范围大、危害程度深、持续时间长、不确定性强等复杂交错的特征。我国城市建设在风险防范方面的机制尚不健全,存在风险判断的经验化、部门合作的断裂化、具体措施的模糊化等问题。风险预案和预防措施缺乏本土化的针对性和操作层面的具体性,对城市风险防范构成严重威胁,也对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保障造成破坏,人民群众对城市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因此而降低。
人民是城市的主体,城市是人民的实践空间。城市因人而生,因人而兴。城市的根本属性就在于人民性,这是城市建设的逻辑起点,也是城市繁荣的价值旨归。面对当前阻碍城市繁荣发展的多重问题,应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在城市规划、建设、治理过程中不断贯彻人民性的价值原则,以实现城市繁荣的实践目标。新时代我国的城市繁荣应着力解决城市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各方面的现实需要,改善城市系统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生活高质量发展,完善城市风险防御体制机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心理、生活、实践等全方位的安全,以构建协调共享、全面发展、绿色可持续、安全稳定的新时代城市繁荣,不断提升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新高度,开辟人类城市化模式的新境界,实现城市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彰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价值诉求。
第一,筑牢城市安全,促进城市的社会稳定。城市繁荣需要城市安全作为根本保障,城市安全是城市繁荣的基础,也是促进城市繁荣的稳定剂。只有在安全的城市环境中,城市繁荣才能成为可能,一旦城市安全受到威胁,城市繁荣也将不复存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爆发,突显出城市安全问题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地位,促使当下对城市公共安全的慎重反思。为此,应注重城市安全风险治理,从科学规划、领导决策、技术支撑、公众参与等多个维度提升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绩效[13]。针对城市风险预警机制和防控机制的不完善不健全问题,应从源头建立起流程规范、内容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准确识别不同类型的风险,针对性地进行风险预警和风险防控,增强风险预知预判的水平和能力。加强韧性城市建设[14],增强城市的风险抗击能力,缩小风险影响范围,降低对城市安全的危害。构建以高端智能技术为基础的城市风险管控体系,建立横向联动和纵向协同的风险管控格局,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其生存和发展提供安全系数高、稳定程度高的城市生活场域,为持续稳定的城市繁荣保驾护航。
第二,增进城市财富,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城市繁荣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物质保障,是一个国家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客观体现。城市是在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基础之上发展壮大的。城市内部的财富积累,为城市各方面的建设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撑。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整体布局呈现不平衡不充分的特征,“我国五大区域城镇化质量的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向东北部、中部、西南部和西北部依次递减的空间格局”[15],且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④,这些都阻碍了城市繁荣的协调共享发展,城市经济建设任务依然严峻。脱贫攻坚取得完胜证明了城市经济建设的成效和积累。城市繁荣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加城市财富,为城市发展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以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从速度向质量的转变;也需要我们不断调整城市的产业结构,促进三大产业的平衡协调发展,实现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增加城市财富积累的可持续性。对内不断增加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提供坚实保障;对外不断增强城市的对外开放能力和开放水平,通过招商引资引智,构建经济多元化发展格局,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活力,保障城市繁荣的物质基础。
第三,保障城市权利,打牢城市的政治基础。城市权利是“揭示空间问题成因、处理城市空间问题、表达空间利益和空间理想、保持人类文明之城市实践正确航向的有力话语体系”[16]。保障城市权利,追求空间正义是城市建设实践的永恒话题,也是城市繁荣的政治基础。当前我国城市繁荣需要在关照个体的人的权利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空间的整体性权利表达,进而实现空间正义的目标追求。保障人民城市权利的过程是对城市到底归属于谁、城市建设的主体是谁以及城市繁荣的受益者是谁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回答,是城市繁荣的人民性立场的根本体现。城市权利归还于人民主体,是将城市治理的“指挥棒”和引领城市繁荣的“领航舵”交付于人民手中。因此,切实保障人民主体的城市权利,需要从个体层面扩大城市参与。通过智慧城市系统的建设,拓宽城市治理参与的渠道,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对城市空间的认同感,真正做到城市治理合民意、汇民力、聚民心。具体来看,城市权利包含生存权、生活权、参与权等诸多内容,而且城市主体不仅是单一的个体,更是具有社会关系的群体和利益团体,因而对城市权利的保障需要在多元主体的利益平衡中寻找“稳定支点”,在权利的博弈与张力中协同各方、统筹全局,以稳定的政治基础促进城市繁荣的实现。
第四,美化城市环境,推进城市的生态改善。从城市发展需求来看,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推动城市繁荣的关键环节。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支撑,城市的繁荣发展只是昙花一现,难以长久和持续。城市生态改善和环境保护也是美好生活建设的基本维度和必然要求,是提高人民生活环境质量的题中应有之义。城市繁荣应认真落实“两山理论”,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从思想上转变传统城市建设思路,将绿色、生态、环保、低碳的发展原则贯彻在城市治理全过程中。同时,推进城市生态制度建设,构建低碳城市和绿色城市发展的相关指标体系,着力推动城市生态治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着实提升城市生态治理成效。加快落实城市生态空间建设,根据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扩大生态空间,增加城市公园、绿地绿道、公共景观的绿化建设,注重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细节的改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和满足感。立足于可持续繁荣理念,打造节能环保低碳城市。一方面,需要转变城市能源消费方式、改善日常消费理念;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促进相关企业技术创新,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并提升配套服务设施,扩大新能源交通的受众基础和接受程度,加快更多节能环保技术落地步伐。从而为城市繁荣提供长久支持力,真正让人民群众在城市中看见蓝天白云、感受绿水青山、欣赏星光明月,使人民群众的城市生活更加宜居、宜心。
第五,留存城市记忆,实现城市的文化自信。城市繁荣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这一精神动力来自城市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地方性和本土性的城市文化,可以凝聚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帮助筑牢城市文化自信,从而引领城市繁荣的内在活力迸发。从历时性维度来看,城市文化建设离不开对城市历史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城市历史是城市人民的文化血脉,是一个城市弘扬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是留存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当下的城市文化建设,需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在城市空间的滋生,要从城市的历史、城市的文脉中挖掘核心内容,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城市文化的创新,为城市繁荣提供强大信念支撑。从共时性维度来看,城市繁荣是城市文化多元性的表现,城市开放是城市文化创新的重要手段方式,“开放、连通性好的城市具有开放的文化,这种文化特性促进了个人、团队、组织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了城市的整体创新能力”[17],有利于实现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与此同时,城市精神凝结着城市文化的内核,它是“市民文明素养、精神风貌、道德素质的集中表现,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标志”[18],是城市繁荣的深层推动力量。因此,塑造、确立和宣传城市精神是当前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应通过朗朗上口和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概括城市文化,彰显人民面貌;以正能量和城市精神彰显地方特色和城市特质,促进人民群众对城市空间的认同,激发他们参与城市建设、奉献自身力量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城市繁荣提供可靠的群众力量。
注释:
①参见曲隆义《谈人民城市人民建》,《前沿》,1994年增刊;屹友《从天津城建谈“人民城市人民建”》,《城市》,1990年第1期。
②作者认为,习近平人民城市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人民至上是其价值底色,人本治理是其实践方式。它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时代人民城市主体地位的确证,也是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城市治理的理念、方法、价值的凝练。
③参见中国知网-可视化文献分析(以“人民城市”为主题的检索结果),https://kns.cnki.net/KNS8/Visual/Center.
④参见“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64∶1”。魏后凯、李玏、年猛《“十四五”时期中国城镇化战略与政策》,《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