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宏大实践
——习近平“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2021-04-17 06:17丹珠昂奔
关键词:小康中华民族总书记

丹珠昂奔

(中央民族大学 藏学院,北京 100081)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间、地点讲了三个“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即“实现全面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实现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这些论述都是针对“民族”提出的,都引起了各民族、各方面的强烈反响,成为各族群众和工作部门广泛重视的话语。深入领会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对于我们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新时期党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提出

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2015年1月20日,前往云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干部群众代表时说:“前面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要继续发挥我国制度的优越性,继续把工作做好、事情办好。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2015年国庆,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五个自治区13位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时也讲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一个地区都不能掉队。”当时我在现场带队并向总书记作了口头汇报,亲耳所闻。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同江市八岔村看望赫哲族群众时说:“在祖国大家庭里,56个民族是亲兄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数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多次讲到这句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已成为全国人民耳熟能详、人人皆知的一句话,感动、激励过无数贫困地区百姓的心。总书记传达的是党中央的声音,发出的是各民族要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同奔小康,彻底扔掉压在中国各族人民头上数千年贫困帽子的号令。

实现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2020年6月9日,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以标题《习近平: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报道:“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花社区考察。这个社区常住居民13000多人,其中一半是少数民族群众。社区广场上,习近平同居民们亲切交流。他说,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各族群众携手并进,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体现了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和政府持续不断努力,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不懈奋斗,今后的日子一定会更好更幸福。”在多次讲过的脱贫、全面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基础上,总书记提出了“实现现代化、一个民族不能少”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思想。2020年6月18日总书记在青海省刚察县考察时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再次完整表述并强调了这一重要思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2019年7月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赤峰市喀喇沁旗洒南街道马鞍山村民张国利家,同来自赤峰市的10位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座谈交流时说:“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长期执政,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老百姓才能生活更幸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共产党说到做到,也一定能够做到。”

二、“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思想

民族问题是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论述,立足于中国多民族国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思想中国化实践经验的总结。讲的是具体,关乎的是全局;讲的是眼下工作,涉及的是重大战略部署;讲的是工作问题,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各族人民,尤其是贫困地区人民的深情厚谊。这个论述内涵丰富,情感浓烈,感人肺腑。

1.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人的平等性原则与民族平等地位的统一。人民主体、人人平等、民族平等具有深刻全面的内在逻辑关系,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理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本质。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福祉,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显然,这个初心的关键是人民(中国各民族),要害在谋,目的在福祉和复兴。进而言之,这一表述之重要在于坚持了人民主体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基础,贯通于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思想。“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其核心就在于体现了人民主体地位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为,一切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只要脱离人民,都将异化——走向这一理论的反面;脱离人民,中国共产党自然不会再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人民拥护的政党——党就会失去执政地位。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不同于一切资产阶级政党的关键所在,是由党的属性所决定的。笔者曾看到一篇专访俄共中央副主席诺维科夫的文章,诺维科夫说:“共产党员与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最根本区别在于,他们工作是为了普通人、为广大劳动者谋幸福。”“为人民谋发展,依靠人民实现发展。”[1]俄共领导人看到了我们党所坚持的这些马克思主义的主张。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2]136同时,他还强调:“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民心是最大的政治。”[2]137

换一角度看,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结构形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单一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根本还是人民。民族地区的人民是谁?就是各民族群众。实现全面小康,解决的是物质基础这一基本问题,尤其是解决和实现基本的生活保障,也就是我们在脱贫攻坚中所要解决的指标性目标“两不愁三保障”。其一,这是一个破天荒的壮举,是中国社会几千年一直想解决而始终没有解决的问题。新中国每一方面的发展都与之相关,尤其是党的十二大将“小康”列为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我们已经为之奋斗了几十年。显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战一役所能解决的问题。其二,从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逻辑看,深切地关注人,紧紧围绕历史主体的人民发声,就要实现一次又一次、一个又一个的“人的解放”。中国共产党立国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贫困是沉重的枷锁,有它就过不上好日子。

马克思的社会理想定位于人的平等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平等作为共产主义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的政治的论据。”[3]由于民族由人构成,讲人的平等必须讲民族平等,如同讲人的平等必须讲男女平等一样。人的平等是民族平等的逻辑基础,共产党人对此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基础不牢,天动地摇;基础毁损,其上所依存的一切美好的东西必然废亡。习近平总书记说:“新中国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反对任何民族压迫和歧视,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引导各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从这个角度说,守平等就是守初心,守平等就是守国本,守平等就是守共产主义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存在的前提,守平等就是守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守平等就是守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因为只有平等,才能立党、立国、立人心、立久远,才能汇聚全国各族人民浩瀚的力量,才能富民强国,这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

民族是存在,这个存在是带着它固有属性的存在。世界各个民族都如此。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在于在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始终践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是政治上的平等联合”这一主张,对56个民族身份的宪法确认是这个主张的体现,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这一主张的体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是这一主张的体现,全面小康、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国梦“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也是这个关系的体现,根本上解决的是总书记所强调的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深受各民族拥护,就是它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这一问题更为深层的逻辑关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我们的目标始终是共产主义,那个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人的彻底解放的社会。消灭了三大差别、旧的社会分工,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所代替,整个社会以生产者平等自由的联合体为基础。每个人平等、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所有人的平等、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一切人的平等、自由、全面发展通过每一个人的平等、自由、全面发展来实现。显然,实现这一最终理想,我们还要走很长的路。因为,彻底埋葬私有制,全面建立公有制,实现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需要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实现人的解放是基础,只有实现了人的解放,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建立生产者平等自由的联合体。愚昧落后实现不了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每个人的科学文化水平,走向文明进步;贫困实现不了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要不断发展经济,创造财富;专制、人治,实现不了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走向民主和法治;单一的目标实现不了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要不懈地追求物质财富的丰富多样和精神财富的丰富多样;差别、自私自利实现不了人的解放、人的全面解放,所以我们要不断地促进平等、公平、正义;假恶丑、战争、杀戮、坑蒙拐骗、阴谋权术、目无法纪都实现不了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要不断追求真善美、和平、人性、道德、秩序[4]。人的解放同样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物质到精神,从简单到丰富的发展过程,它要经历从私有制到公有制,从民族史、国家史到世界史的整个发展过程,进入那个没有政党、没有国家,进而没有民族和宗教的全新而美好的社会。然而,今天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切实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邓小平曾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级。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5]379“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级,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制订规划。”[5]252认识这一历史方位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告诫全党,解决了脱贫和全面小康,我们漫长的征程刚刚开始,私有制、政党、国家、民族还在发展时期,以后的路仍然十分漫长。遵循规律(必须经历的历史阶段),不能不及,也不能超越;不及便落后,落后就挨打,超越则违常,违常即自戕。因此,在民族问题上,我们行稳致远的法宝只有一个——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民族观——平等和发展。平等是团结的基础,发展是繁荣的桥梁。要有右反右,有“左”反“左”。只要我们抑止住了“左”的和右的倾向,尤其是“左”的倾向,只要我们抑止住了“两个主义”(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不断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水平,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才能更好地解决我们前进中的问题。

2.体现了历史遗留的发展不平衡与通过加快发展、重点扶持、实现平衡发展、共同富裕的统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占64%。全国14亿人口中,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人口超过千万的少数民族有4个,千万以下、百万以上的有14个。边疆9省区居住着全国近60%的少数民族人口。我们的民族特点是:原生民族多、历史悠久;外来民族少,后形成的民族少。现代中国存在着承载汉藏语系(76种)、阿尔泰语系(21种)、南岛语系(16种)、南亚语系(9种)、印欧语系(1种)这五大语系的民族群体,有着多宗教的历史,存在着多宗教的现实。少数民族中有佛教(汉传、藏传、南传等)、基督教、道教、天主教、本民族本地区的民间信仰,如萨满、师公、东巴、毕摩等,有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汉族有儒释道、基督、民间信仰等,多是以某一宗教信仰为核心形成的文化,全国还有30多个民族跨界而居,根本基础是农业社会,同样也存在着多语言、多文化的历史和现实。

中国的民族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一些民族还处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农奴社会,如云南的佤族、四川凉山的彝族等,且多处于边远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由于社会发育、经济发展、文化教育、自然条件等综合因素,解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十分复杂而艰难的工作,投入了党和国家巨大的精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民族“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那种把多民族当作‘包袱’,把民族问题当作‘麻烦’,把少数民族当作‘外人’,企图通过取消民族身份、忽略民族存在来一劳永逸解决民族问题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只要民族存在,就会有民族问题存在,就要处理民族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民族的存在必然地伴随着政党和国家的存在,民族也始终作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政党、国家的发展甚至冲突的一部分而存在,因而民族也是我们长期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正是由于这些深刻全面的思考,才有“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精辟概括。这一思想反映了三方面的深刻内涵。

一是准确而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党的宗旨。其一,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必须要以互相紧密衔接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目标为基础。邓小平在1979年12月6日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现代化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将小康作为党和国家奋斗目标。1984年,邓小平再次说:“所谓小康,就是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了将近40年的努力实现了这个目标。其二,要解决14亿人的小康,是一个极其艰巨、极其复杂的任务,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在短期内完成得了如此重大浩繁的历史使命,但共产党人必须扛起这个使命。其三,这一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国家、民族进入新的文明层次的基本条件,实现人的解放必须跨越的过程。不解决此一问题,后续的发展进步就无从谈起。 所以必须坚守初心,一代接着一代干。这是一个转折点,是重要的历史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全面小康既作为现代化的一个阶段而存在,也作为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

二是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实践的根本要求。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5]364习近平总书记说:“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其目标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这一本质。老百姓心中之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与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奋斗目标高度统一。因而,这一事业受到了最广大的中国各族人民的拥护和赞美。对于党和政府来说,这是必须做的,因为党的宗旨、社会主义本质都决定了这一点。我们不能用私有制、封建社会的观念思想来解读这一问题。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明白,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必须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我们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137

三是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号召全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2020年,我们已完成全面小康的战略任务,尤其是在风云际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在抗疫引发的一系列国内国际考验和挑战中,完成这一战略任务,对党和国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甚至对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都有着深远影响。

“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以党中央和总书记对各族人民的关切之深情,郑重之承诺,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深刻地启发了各族人民,尤其是边疆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人民对党的感激、感谢、感恩之情,也激发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深入认识——每个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更为切实的是,这一主张形成的战略成果,深度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了党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体现了民族不分大小、人口多少、先进与落后,一律平等的党的政策。全面小康、共同富裕、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也根本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中最深情、最深刻、最凝炼、最动人的话语。

先进带后进、先富帮后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对于中国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前提是国家共同体,是对国家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共同责任、共同发展的认同。因而,涉及国家小目标、具体目标、阶段性目标都是通向大目标、总目标的过程和桥梁。小康是56个民族共同的实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华大地上的一次全面、科学、生动、宏大、切实的实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蕴含的共同奋斗目标、共同利益、共同责任、共同发展,在其中得到了真切的彰显和运用,而且得到了切实的提升和弘扬。

3.体现了民族存在的长期性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的统一。在漫长的民族工作实践中,我们党科学地总结了民族“五性”(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特点反映本质,从当下的民族工作看,这五个特点既没有变,也没有过时。“五性”是我们分析问题、判断问题、把握问题、推进工作的基础,不能忘记普遍性,忽视复杂性、忽略国际性、淡化重要性,尤其是漠视长期性,就会出现全局性的问题。“左”经常与“急”相伴,对于发展,我们不能不急,民族地区、民族群体的心情如此,帮扶单位和个人的心情也大致如此。我们所做的是,可以急的,就应该急,及时补上短板,加快步伐,不该急的,就不能急,要尊重发展、成长规律,给特定的群体和地区留有空间和耐心。

加快发展,共同繁荣。一切目标(理想),当与现实紧密结合时,这个目标就有可能成为有实践基础的目标(理想),也可能成为最易实现的目标(理想)。反之,当它脱离现实,这个目标(理想)是绝难实现的。个人如此,民族与国家亦如此。

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是中国各民族进入新时代、新的文明层次的关键一环,较之于全面小康,更为深刻、更为全面,任务更为艰巨,影响也将更为长远。但其基本的工业化,这并不仅仅意味着西方的现代化以工业革命为起点,而是由于历史留给民族地区落后的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农奴制社会,就像建国初期不同的民族地区必须要在原始社会经济、奴隶制经济、封建农奴经济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建设一样,这个基础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艰难的过渡阶段,才能进入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民族人民加快了小康建设的进程,在短短70年内,尤其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时间内,有了长足的发展,打下了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但对于现代化建设来说,民族地区实现的“两不愁三保障”还是一个十分薄弱的基础。

现代化的指标多认同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提出的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互为基础的观点及以此为理论框架设立的指标体系(英格尔斯指数),具体涉及十个方面:包括人均生产总值(3000美元以上)、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2%-15%)、非农就业占就业总数的比重(70%以上)、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45%以上)、城市人口占人口比重(50%以上)、大学生占20-24岁人口比重(10-15%)。还有平均预期寿命(70周岁以上)、成人识字率(80%以上)、人均拥有一名医生(1000名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1%以下)。因为这是一个衡量世界各国现代化水平的指标,受到广泛认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现在,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0%。三产结构为7.1:39.0: 53.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万亿,进出口总额31.56万亿元,森林覆盖率为22.96%;人均可支配收入3.1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报告中阐述了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中国的现代化是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个特征的总结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比如第二个特征,我们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传递的同样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共同富裕,进而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个民族国情决定了我们的现代化在领土意义上是“整个国家”——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公民意义上是全体国民——56个民族的人民。这就充分地体现了理论、思想、政策、方针的贯通——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各民族一起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一起抗击了列强的入侵,一起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一起经过了70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起实现全面小康,因而也必然合乎逻辑地要一起实现现代化。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实现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是新时代对“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升华,是具有时代意义的新的伟大号召、动员令和冲锋号。

巩固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一个深刻的思想,“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还深切地着眼于国家的永久巩固统一、伟大复兴。这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号召。“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国梦是我们的总目标。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央政治局常委一起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伟大复兴》的展览,提出并阐释“中国梦”。他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多次解读、宣示,他不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6]。并说“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全体中华儿女要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

因而,实现中国梦实现的是中国各民族的梦,假如没有中国少数民族的梦,显然这个梦也是不完整的,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是中国梦),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并特别强调:“共产党说到做到,也一定能够做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意思十分清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各民族的伟大复兴,缺一不可,所以“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而现阶段是民族、国家等存在、发展的时期,像中国这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就要依从民族的长期性,做长远打算,而不是搞短期效益,“要像爱护眼睛那样爱护民族团结”,“把自己的事办好”,来实现共同的伟大梦想。这与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强调的“我们伟大的祖国是56个民族共同开发的,中华民族的未来也靠56个民族共同来开创”一脉贯通。

三、“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为什么这三个“一个民族也能少”一经总书记演讲就迅速传遍全国,传入千家万户?为什么它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科学、宏大实践,且收获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所迸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具备的空前的精神能量,这与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着直接关系。

其一,这是一个立足新时代、立足中国多民族国情,以平等为基础,回应各民族发展需求的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各族人民渴望发展的需求空前高涨,更加珍惜十年“文革”耽误的发展机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东部地区的发展明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而民族地区仍然处于落后状态。中央采取了“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以解决西部的贫困和后进问题。每年有2000多万西部少数民族群众到中东部去务工就是典型例子。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2015年党中央决定 2020年底全部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性脱贫问题,吹响了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号角。这一战,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积极意义,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意义,如同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非同一般。推翻压在中国各民族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实现了政治上的独立和解放;而扔掉贫困的帽子,就意味着中国各民族人民砸碎了贫困枷锁,走出了束缚几千年的贫困历史,实现了新的意义和新的层次上的“人的解放”。

从范畴上看,这三个“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涉及了包括汉族在内的所有民族、所有地区,是切实立足国情的科学思想,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方方面面。从历史的发展进程看,历史的中国是“夏夷”两分的中国,这种状态,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到朱元璋的“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再到孙中山早期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均一脉相承,并无二致。所谓左郡左县、羁糜州等,形式上保留着“因俗而治”、具体问题具体处理的变通政策,但本质上是统治民族与被统治民族的关系——这是由封建社会阶级统治的本性决定的。孙中山作为一代伟人,其伟大在于不断修正、升华自己的民族思想,走出传统狭隘的大汉族主义的民族观,使之成为更合乎时代发展的民主社会和人民的选择。国共合作后,孙中山的民族思想有了新的提升,他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指出:“国民党的民族主义,有两方面的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之一族一国的民族主义思想转为“五族共和”(将五族同化为一族)的半民族主义思想,走向现代平等而科学的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思想高度契合的“各民族一律平等”之一国。正是这种思想上的巨大进步,敢于自我否定、不断修正提升,才使他以更宽阔的眼界、胸怀,坚定地跟上时代潮流、不断接近真理。实质上,民族问题与其他问题一样,我们的认识在哪里终止,我们的水平也在哪里终止,我们的境界在哪里终止,我们的胸怀也便在哪里终止。尽管世界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平等,但就人类社会整体而言,那种主张人的不平等的理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是高举平等的旗帜,横向面对整个世界,纵向面对人类未来,在不断地向消除不平等的私有制根源、建立平等的根本基础公有制前进。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而这个本质是建立在人的平等这一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因而,丢失了人的平等这一共产主义的基础,共同富裕的思想理念也将难以巩固。

小康、现代化、中国梦的指向都是综合性,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进一步拓展,是时代的呼唤、实践的总结和科学的提炼,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纵深感。它有对国民思想情感的深刻影响力和感召力,就是因为其中渗透了人的平等这一马克思主义最为本质最为深远的思想理念。它也同时告诉我们,只有依据民族存在的现实性和长期性这一基本国情,立足于马恩的社会发展观——坚持人人平等、实现“人的解放”——尊重每一个个体、发展每一个个体,使每一个个体共享发展成果,才有可能团结、凝聚每一个个体,才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康庄大道。“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正是符合中国各民族发展实际、发展的特定阶段、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的共同利益的科学思想,既是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也是消除化解民族矛盾的有力思想武器,还是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法宝。

其二,这是一个立足凝聚中国各民族实现全面小康、现代化、伟大复兴思想共识、精神意志、发展动力的思想。从范畴所涉及的层次上看,“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站在中国和中国各民族发展的角度,涉及了彻底解决贫困这一人类社会痛苦最为沉重、奋斗最为长久、解决极其艰难的问题。告别了忍饥挨饿、缺衣少食的历史,如同有了语言,我们可用声音沟通,结束了难以交流的历史;有了文字,我们可以用文字符号沟通,结束了由于时空阻隔难以传达信息的历史。文明的台阶不是一天造就的,每一个文明阶段的开启,都伴随着人类在苦难中的漫长奋斗和知识、经验、智慧的跃升。自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后,欧洲率先实现了现代化,而世界还有许多的国家和地区处在贫困之中,如非洲和拉美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从社会发展的逻辑关系看,“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思想,是发展的辩证法和历史观在中国实践中的体现。实现小康是发展,实现现代化是发展,实现中国梦同样是发展,但发展的要求是分阶段、分层次、有区别的。中国梦本身贯通着全面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有历史的起点、仁人志士的初心,也有历史的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奋斗。中国梦与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的一致性,正好有机而严正地体现着逻辑关系的体系性和严密性,精神理念、历史选择和各族人民需求和利益的一致性。中国梦根本是人民的梦——中国各族人民的梦。

历史夙愿、美好理想和现实追求的统一,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与人民利益的统一,中国发展、世界贡献和人类进步的统一,现代化、社会主义与民族复兴的统一,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统一,集中于理论范畴和实践范畴的统一,理论是实践迫切需求的理论,实践是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习近平总书记以最精辟、最凝炼的语言概括的最接地气的思想。

假如说“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展示的是中国既定的民族构成状态,一个建立在国家形态基础上的多民族生活状态,那么三个“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便是对这个深刻状态的动态表述——56个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都应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从而使民族存在的长期性与民族发展的阶段性相统一,理论指导的针对性科学性与发展的阶段性实践性相统一。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白人优先”的以不平等为前提的论调,绝难获得以平等为基础的三个“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这样丰富而圆满的社会效果。

“一个民族也不能少”鼓舞的是团队的力量,而习近平总书记所鼓舞的这一团队是一个有56个民族、14亿人口的庞大团队的力量。这个庞大团队的存在告诉我们,它团结、一体、同心同向,凝聚力量,浩瀚浩荡,就会战无不服、攻无不克,任何困难都不在话下。反之,隔阂分裂、一盘散沙,就会一蹶不振、一塌糊涂、任人宰割。

其三,这是一个立足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持共产主义终极目标方向、具体历史方位与阶段性目标任务相统一,具有很强张力和生命力的思想。马克思曾说:“人民所奋斗的一切都与他自己的利益有关,所以人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这是天经地义,也是我们的社会进步最深层次的动力。”如同个人存在就有个人的利益,家庭存在就有家庭的利益,民族、国家存在自然有民族国家的利益。今天的56个民族,都在同一国度,首先是个利益共同体,共同的疆域、共同的资源、共同的发展成果,需要共同的维护;这个以国家共同体形成的利益共同体自然也是责任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56个民族的共同利益,推进各民族的全面小康、现代化、实现中国梦就是推进国家的小康、现代化和各民族共同的梦想,自然也是56个民族的共同责任。利益面前“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自然在责任面前“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这是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在民族问题上的充分体现。同时,这也是我们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国家是前提,共同利益是根本,民族是其基础因素。我国56个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跨界而居,脱离了因国家共同体而存在的共同利益这一前提,既不可能形成共有精神家园,也不可能形成共同体意识。民族区域自治及“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自信”“五个认同”等都由此而来,依此而存,因而,使之落地、落实,就必须抓住这一根本,进而使民族这一基础因素在人民共同的利益目标追求中形成牢固的共同体。

因此,确保党和国家共产主义的终极奋斗目标方向的正确性,具体历史方位判断的准确性,阶段性目标方向任务的客观性,使其三者在实践中连为一线,使阶段性目标方向任务统一于终极奋斗目标方向,落脚于特定历史方位,我们才有可能不断从实际出发,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略,推进共产主义建设,实现我们的伟大目标。三个“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以人的平等性、人的解放、人民主体、共同富裕等为基点,保持了党和国家建设的共产主义方向,确定了全面小康、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特定历史方位的目标任务,汇聚了“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社会发展推动力量,是有温度、有厚度、有深度的表述。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如同“人的解放”与“民族的解放”是同义语,“人的平等”与“男女平等”是同义语,“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与“共同富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同义语,都贯穿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这一主线,因而它深刻地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哲学理论形态。我们深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将不断显现。

猜你喜欢
小康中华民族总书记
我家的小康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我家的小康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小康之路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