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数据成为了国家重要的生产因素和基础性战略资源,与此相伴的是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在此形势下,国家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达到新高,9月1日起,《中国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等多部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将正式生效实施;11月1日起将正式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法》,我国网络安全顶层架构不断完善。
国家各部委与地方政府密集出台的网络安全相关法规文件,是国家“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具体举措,也是“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的行动写照。其中,《中国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是我国首部与数据安全相关的法律,弥补了我国在数据安全领域的法律空白,将与《网络安全法》及即将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一起,进一步构筑中国信息及数据安全领域的法律框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的发布强化了网络安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话语权和地位,明确了各个角色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责任义务,以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严密的制度框架;《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的推出让我国首次以产品视角管理漏洞,立足于供应链全链条,旨在保护安全产品和重要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以此为背景,织密安全网络、守护网络安全将从政策宣贯、技术攻关、体系落地三方面加以实施。一是加强政策宣贯,做好对相关部门及企业机构的政策咨询和工作指导,以构建维护网络安全的良好社会生态环境;二是强化技术攻关,一方面要提升网络安全自主可控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强化网络安全审查要求;三是促进体系落地,进一步细化落实政策要求,根据各行业情况制定相关规则及标准,为网络安全实践提供技术支撑和方法指引。网络安全系列举措部署实施,就要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立足于开放环境维护网络安全,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网信军民融合》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