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下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时间演变特征

2021-04-17 03:49
绿色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甘肃省指标体系环境保护

王 珍

(甘肃省生态环境统计与数据中心,甘肃 兰州 730030)

1 引言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甘肃省的具体延伸。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新形势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更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甘肃省属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而甘肃省生态地位又很特殊,是西北乃至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科学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地利用本区域的生态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1]。近年来,甘肃省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实施创新驱动、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投资消费;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进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坚决打赢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绿色发展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程度如何,这就需要综合进行评价分析,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目的是对城市的生态环境综合状况给出合理的评价,从中找出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更好地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2]。但甘肃省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方面的综合评价研究较少:魏国孝等对甘肃省14个市州2000年度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3];王永瑜,王丽君等研究得到1980~2008年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总指数时间序列,并对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4]。针对现有研究状况,本文在借鉴已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尝试设计了一套绿色发展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时间上分析了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年际间动态变化特征。

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2.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1.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确定原则

(1)对标国家,体现省情。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和建设山川秀美新甘肃目标要求,客观反映省情实际。确保“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得到落实。

(2)系统全面,突出重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层面、多个领域,指标体系宜突出全面性、系统性,同时突出核心指标、重点指标,全方位反应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3)科学合理,简明实用。选取的指标应具有较强的公认性、权威性、代表性,具有较为完备的统计制度保障,指标数据均能从现有统计数据获得,可对比、可延续、可评价。

2.1.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建立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甘肃省委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意见》《甘肃省污染防治攻坚方案》《甘肃省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等文件提出的考核指标为基础,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初步建立甘肃省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共确定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和绿色生活4个一级指标,能源消费总量、单位GDP建设用地面积降低率21个二级指标。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

表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2 综合指数评价法

综合指数评价法是对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中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环境质量和绿色生活4个一级指标中的各个指标进行加权平均。本文先对各个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采用熵权法进行客观计算各个指标对甘肃省生态环境的信息熵,一般情况下,一个指标的年度数据变化程度越大,其信息熵就越小,就说明该指标能提供的信息量就越多,相应在综合评价中所承担的分量也越重,也就是权重越大。反之则权重也就越小。

(1)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

正向指标处理方法:

(1)

逆向指标处理方法:

(2)

式(1)、(2)中,xi为原始数据值,x′为原始数据经标准化后的标准数据值,xmax原始数据中的最大值,xmin是原始数据中的最小值。

(2)各指标信息熵计算方法。

(3)

(3)各指标信息熵计算方法:

(4)

2.3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

(5)

式(5)中,f(x)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wi为生态环境各指标权重,x′为生态环境指标数据标准化后的标准值。

3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部,为黄河上游省份,境内分别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汇,是个多山少林的省份,地貌复杂多样,土地面积位居全国第七名,但土地利用率低,全年降水量少,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成为甘肃省的经济支柱产业。2019年甘肃省GDP为8718.30亿元,不足全国的GDP的1%,人均GDP为32995元,不到全国人均GDP的50%,随着经济社会逐步高质量发展下,探索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演变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12-2020)》和《甘肃省统计年鉴(2012-2020)》,部分缺失数据采用平均值补遗。

4 评价结果与分析

4.1 甘肃省生态环境综合指数

根据公式(1)~(5)分别对甘肃省2011~2019年生态环境指标进行了标准化、信息熵、权重和综合指数的计算,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f(x),并不能直观表示出甘肃省2011~2019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规律,所以需要进一步确定评价等级,根据已有研究,参考制定了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级标准,具体详见表3。

表3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级分类

在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中,环境治理和资源利用两个一级指标的权重最大且相当,分别是0.37和0.34,其次是环境质量权重为0.25,绿色生活的权重最低为0.20,也就是环境质量效果越好,资源利用越合理,则会拉动综合评价指数。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出现由差—较差—中的扭转改变,这主要得益于污染减排等污染治理措施和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提升,才实现了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的较大改善。“十三五”期间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出现由中—良—优的提质改变,主要是不断持续推进污染减排,并开始全面实施 “史上最严环保法”更加明确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进一步完善了生态保护红线、污染物总量控制等制度,并建立了按日连续计罚、限产停产等罚则,并在2016年11月30至2016年12月30日,中央环保督察组队甘肃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并形成了督察意见,这主要是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的环境保护督察,使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到了空前的高度,环境治理力度也大大提高,2017年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实现了由良到优的转变,从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和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入手,生态环境质量均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图1,2)。

图1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图2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增长速率

由图1可知,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在2011-2019年呈现整体上升趋势,综合指数从0.11增长到1.08,但由图2显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增长速率却呈波动变化,增速存在两个峰值,分别是2012年和2016年,增速分别为1.15和0.57,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从2011年到2012实现的较大程度改善之后,增长速率出现了连续3年的下降,由0.87下降到0.07再下降到0.01,2015年为9年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增长速率最低值,2016年增长速率又出现了短期增长,由0.01增长到0.57,到2017增长速率回落到0.15,2018年为0.07,2019年为0.12。

5 讨论

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甘肃省属黄河上游省份,流域内降雨量少,频发干旱,河流径流量小,泥沙含量大,河水自净能力差,植被覆盖率低,仍有水土流失风险,生态环境依旧脆弱,再加上受东西狭长、南北较窄的地形限制,导致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农业活动普遍分布在河流沿岸,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相对较高,加之甘肃省属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水平有限,环境治理及环保设施建设水平亟待进一步提升。随着黄河流域生态环保和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国家战略的提出,甘肃省应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战略定力,应继续将污染减排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前置条件和硬约束,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严格限制高排放产业,推进城市绿化,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持续加大环保投,带动经济增长等社会效益,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实现外部经济性内部化,建立环境治理可持续模式,充分地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倒逼作用、推动作用和引领作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良性互动、持续共生、互利双赢,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

猜你喜欢
甘肃省指标体系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席晓辉作品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2017年度甘肃省三八红旗手(集体)名单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