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韶宏
在科技大公司反垄断讨论里,微软的名字被不断提起。
20年前,微软确实是一个令人恐惧的公司。当时的Windows垄断了 90%以上的桌面市场,在科技业没有第二个公司可以与之匹敌。
从Windows到Office,微软建立起庞大的 PC 帝国
微软的庞大帝国,始于一次 5 万美元的专利收购。就像微软的名字一样,它的主导者是那位名声比盖茨稍逊一筹的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
1979年,成立4年时间不到,微软迎来一笔大单,为IBM开发个人电脑操作系统。
那时候IBM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商,政府、机构和企业是它的主要客户。IBM 的诉求很简单,他们决心开发适合家庭和中小企业的个人电脑,需要一个简单易用的操作系统。当时新生的个人电脑已经随苹果Apple II快速普及。
1981 年,艾伦主导用 5 万美元从西雅图公司收购了 86-DOS 的全部版权,并把它更名 MS-DOS(微软磁盘操作系统)。8 月,搭载 MS-DOS 的 IBM PC 推出。多年来被认为是官僚和封闭的 IBM 突然改变了策略,决定用开放的方式生产电脑。
第二年,IBM 对外开放了个人电脑的技术标准,其它电脑生产商也可以按照 IBM 的标准,生产和出售兼容的组件和软件。微软一开始被认为只是 IBM PC 供应链中的一环,但艾伦做了一个精明的生意——他与 IBM 签订一项协议,允许微软向其它 PC 厂商授权 DOS 操作系统,并且不需要向 IBM 支付任何授权费分成。
1983年,微软为IBM PC开发Windows 1.0操作系统,抢在苹果的Macintosh之前对外演示了有图标、有鼠标、有窗口的图形界面,大大降低了学习成本,无论你会不会编程语言,都能使用PC。
1985 年,Windows 1.0 在微软成立十周年的时候正式推出。和微软的绝大多数产品线一样,Windows 1.0 体验糟糕至极。但 1986 年的Microsoft Works办公软件出现提升了销量,之后 Windows 每隔 2-3 年就有一次重要的更新,很快成为真正控制PC的那个公司。
微软的影响力已经无可动摇,到Windows 95发布时,Windows操作系统已经占据超过 80%的市场份额,微软年销售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
装在盒子里的 Windows 光盘并不是很重要,企业客户的预装和批量采购才是微软收入的核心。2000 年微软总收入超过 229 亿美元,其中企业客户贡献 204 亿美元。
企业因为Windows和后来的Office成为微软客户。有了这些企业客户,微软进一步加固了城墙——向客户们卖软件。1994 年前后,Word、Excel、PowerPoint 这三个应用的市场份额超过 50%,1998 年接近 100%。
微软的市值在2001年年初互联网泡沫巅峰时期达到6000亿美元的巅峰,它一度一家公司就占纳斯达克高达 11% 的市值,它的一举一动都影响到资本市场。
反垄断官司打了4年,微软的罪名是用垄断地位控制互联网入口
在1998年的反垄断诉讼之前,微软已经因为不同的竞争手段惹上几次麻烦。
1994年,美国司法部第一次对微软提起反托拉斯诉讼,指控微软与电脑制造商签订了排他协议,阻止生产商选择微软之外的操作系统。这场官司最终和解,次年微软签订一份同意令,然后修改了 Windows 授权协议,不再增加排他条件。
同期另一起诉讼是Caldera公司起诉微软打压竞争。在庭审文件中,微软内部邮件显示公司高管遵循“FUD”战术(Fear, Uncertainty, Doubt,意思为惧、惑、疑),误导公众一款和 MS-DOS 竞争的产品因兼容性问题无法在微软Windows 3.x系统里正常运行,利用 Windows 的优势地位。微软还付了2.75亿美元的赔偿费。
最大的麻烦还是浏览器。1995年微软将浏览器 Internet Explorer与Windows捆绑,免费预装,每台Windows电脑桌面上都有 IE 图标。
IE 浏览器因为预装迅速获得了市场份额,从 1996年的20%,到1998年的40%,到2000 年IE已经有80%的份额。竞争对手被击垮,曾经一度把持八成市场的网景浏览器只剩下 13%。
1996年9月,美国司法部正式针对 Windows 和 IE 浏览器的捆绑是否涉嫌垄断进行调查。
经过两年拉锯战,1998 年5 月,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美国司法部和20个州的总检察长联合提出对微软的反垄断诉讼,拉开了世纪之交最受关注的一场商业审判。
这一年正是Windows进一步垄断的时候。Windows 98发布,1997年微软投资苹果并且合作了IE和Office预装,拿下个人电脑市场唯一有价值的竞争对手。
司法部在起诉文件中说,微软压制了软件业的创新:“消费者和计算机制造商应该有权选择他们想要在他们的个人电脑上安装的软件。我们的目标是保持竞争,促进计算机软件行业的创新,确保任何開发软件程序的人都有公平的机会参与市场竞争。”
接下来8个月,司法部和微软分别指派证人出庭辩论,也包括微软的竞争对手。2000年4月3日,微软被判违反《谢尔曼法》,主审法官托马斯·杰克逊正式裁决微软要一拆为二,拆出来的两家公司在10年内不得合并。杰克逊法官把微软比作标准石油,把比尔·盖茨比作洛克菲勒,微软掌握的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就像石油和铁路。
这就是微软令人恐惧的地方,它能够决定用户使用什么浏览器,获取什么信息。
盖茨本人尽可能含糊应对调查问询。在事后公开的 1 小时视频中,盖茨在证词中多次说到“我记不清了(6 次)”,“我忘记了(14 次)”,以及“我不知道(22 次)”,甚至让在场法官“发笑”。
微软最终没有被拆分。
2000 年 6 月,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以 7 比 0 的投票结果驳回了拆分判决,他们认定微软依然是一家存在垄断的公司,但IE浏览器捆绑是合法的创新。
两个月后,主审法官杰克逊被披露违反司法程序,私自向媒体泄漏案件内情而被解职,科林·科拉尔·科特琳被任命接替杰克逊,负责对微软反垄断案的审理。
最终,2001 年 9 月 6 日,在微软被正式起诉 3 年后,美国司法部宣布不再寻求分割,撤销了有关微软捆绑销售的指控。
接着微软同意了罚款,并且开放部分 Windows 源代码,允许 PC 厂商自由选择 OS(但他们没得选)。2003 年微软就各州的诉讼支付了总额为 15.5 亿美元的诉讼费用。
如今,科技业垄断一切的巨头,从控制不到 6 亿台个人电脑(2000 年)的微软,到今天各自控制至少10亿人的苹果、亚马逊、Facebook、Google,科技公司的市值更高、触及的人类更多、也都更难以被挑战。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好奇心日报”2019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