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全国832 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9899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底已全部“动态清零”。短短八年,始于湖南省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成为21世纪最伟大的故事。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在全国上下脱贫攻坚一盘棋中,国资国企一直走在最前列。
继2005年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将贫困人口减半后,2020年,中国再一次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贫困有多复杂,帮扶就有多精准。回看脱贫攻坚这8 年,全国共派出25万多个驻村工作队,累计300多万名县级以上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驻村干部奔赴一线,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根据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不同的致贫原因,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向贫困发起最后总攻。
8年多时间,仅中央企业就定点帮扶24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承担行业主管部门、地方党委政府安排的1.2万个各类扶贫点任务全部完成;累计在贫困地区直接投入和引进各类资金超过千亿元,其中无偿帮扶资金超过540亿元;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中央企业共同出资设立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累积投资340亿元,启动132个项目,带动55万名贫困地区群众就业,帮助超过60万名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每年为就业人口提供收入达48亿元。
从东北边境到西南边陲,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革命老区到民族地区……到处都印刻下“我的國企”印记。
一村一村驻点,一户一户走访,一项一项落实……一批又一批国有企业扶贫干部,为贫困地区村民架起了一座一座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
修公路、筑基站、建光伏……依靠自身产业资源与特点,国有企业打通了定点贫困地区的条条道路,联通了贫困村镇的信息网路、贯通了每家每户的水电线路,让每个贫困堵点四通八达。
创产业、兴教育、助就业……国有企业坚持“授人以渔”,帮助贫困群众增长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劳动技能,培养出一大批致富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
道路宽了、村子美了、人们笑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没有落下。
百年梦想,一朝梦圆。
“我们还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描绘了从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到大步迈向乡村振兴的愿景。
“后扶贫时代”已然开启,扶上马,再送一程,巩固脱贫成果、防贫防返贫、推进乡村振兴,国有企业要继续打好样,走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