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百年路 矢志不渝共富梦

2021-04-16 07:07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1年7期
关键词:支配共同富裕浙江

□ 罗 斌

作者单位:浙江省统计局

共同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远景规划的重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率先摆脱贫困迈入小康,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繁荣和富足。21 世纪特别是2003 年实施“八八战略”以来,浙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实施一系列富民惠民安民举措,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率先推动全省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乘势而上开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新征程。

|共同富裕的历程

(一)1921—194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经济基础濒于崩溃

“小康”社会、“大同”社会,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对共同富裕美好生活一直都怀有殷切的期盼和无限的憧憬,并为之积极探索、不懈奋斗。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西方列强和日军的入侵,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战乱不已。后又爆发全面内战,生产萎缩,民生困顿,贫困的梦魇严重地困扰着中华大地。至1949 年,浙江经济濒于崩溃,人均GDP 仅72 元。物质极度匮乏,人均粮食206 千克、发电量2.8 度、原煤0.05 千克、生铁0.04 千克、布1.87 米。人民生活困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仅为116 元和47 元,城乡居民年均消费只有62 元。物价飞涨,1937 年6 月至1948 年8 月,全省物价上涨600 万倍。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发展生产,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下,生产力水平低下,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共同富裕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

(二)1949-1978 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共同富裕打下初步基础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大地呈现出万象更新的局面,浙江进入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53 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首次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开始了对共同富裕的初步探索实践。1956 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确立,为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但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浙江经济也遭到严重挫折,对共同富裕的机械理解导致“共产风”等平均主义盛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走了很多弯路。这一时期,是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历史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仍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党领导浙江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了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热气腾腾的社会主义建设,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工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有效缓解了新中国成立前极端贫困的状况,人民生活明显改善。1978 年,全省人均GDP 332 元,是1949 年 的4.6 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4.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分别增至332 元和165 元,分别比1949 年实际增长1.0 和2.3 倍,年均增长2.4%和4.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至301 元和157 元,分别比1949 年增长1.8 和2.1 倍。各级学校在校生占总人口的比例由1949 年的4.3%提升至19.2%,学龄儿童入学率由20%左右提升至97.6%。人均预期寿命由约35 岁提升至近70 岁,人口死亡率由15‰以上降至5.83‰。就业人口比重由1949 年的40.8%提升至47.9%。年人均消费粮食391 公斤,肉类11.3 公斤,电135 千瓦时,钢6.4 公斤,布9.2 米,人均报刊杂志图书9.7 份,物质文化保障程度大幅提升。但居民整体生活水平仍较低,多数生活在温饱或半温饱状态,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形成的城乡差距较大,居民收入比为2.01。人均GDP 最高与最低市的倍差为2.51。

(三)1978-2012 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摆脱贫困取得伟大成就

1978 年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浙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当年底,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浙江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先富共富”思想,带领全省人民大胆改革、激流勇进。农村改革率先突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释放了农村生产力,快速提升了农村居民收入。同时,发展乡镇企业、个私企业等民营经济,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充分吸纳就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释放劳动生产力,推动城乡居民增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吸纳集聚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从纺织到小家电,从袜子到低压电器,从皮革到化纤等,富有特色的块状经济、产业集群、专业市场逐步形成,内生增长动力不断增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收入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同时提出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政策。个税等收入再分配机制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确立。至1997 年,全省3 个国家级和5 个省级贫困县全部摘帽,是第一个实现没有贫困县的省区。至2002 年底,浙江经济快速发展,人均GDP增至1.7 万元,突破2000 美元(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下同);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分别为11716元和4940 元。人民生活开始富起来,城乡收入比一度缩小至1984 年的1.50。由于各地人文因素、发展基础不同,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发展有快有慢,城乡差异有所扩大,2002 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至2.37。城乡内部差距持续扩大,基尼系数分别从1981 年 的0.140 和0.189 扩大至2002 年的0.280 和0.356。人均GDP最高与最低市的倍差扩大至3.46。

2003 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八八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历届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打造“绿色浙江”。2012 年,浙江人均GDP 增至6.1 万元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至34550 元和14552 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13.1 和15.2 倍,年均实际增长8.1%和8.5%,比1950-1978年年均实际增速分别提高5.7 和4.3个百分点。经济统筹发展成效开始显现,2012 年人均GDP 最高市与最低市倍差为3.44,比2002 年有所缩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展现新气象。

(四)2012 年党的十八大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一大步

2012 年11 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高质量推进平安中国示范区建设。以项目合作为中心,以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配置为主线的山海协作工程进一步深化,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成效显著。2015 年,26 个欠发达县一次性全部“摘帽”。实施精准扶贫,坚持脱贫攻坚,持续加大对低收入农户帮扶力度。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以“四大建设”为统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千万工程”造就千万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农村电商飞速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坚持“小企业富民,大企业强国”,鼓励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民营经济金名片持续擦亮。民生福祉高水平统筹增进,全生命周期、多层次、多支柱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完善。加强政策托底,推动政府主导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全覆盖。持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时期,人均GDP、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实现了高水平全面小康。2020 年,人均GDP 突破10 万元,比2012 年增长51.6%,年均增长5.3%。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397 元,比2012 年实际增长63.2%,年均实际增长6.3%。其中,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至62699 元和31930 元,分别比2012 年实际增长56.9%和68.9%,年均实际增长5.8%和6.8%。地区差异进一步缩小,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所有设区市人均收入都超过全国平均的省份。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收入比为1.96,连续8 年缩小,自1993 年以来首次降至2 以内,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推进共同富裕的成就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到2035 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浙江作为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沿海经济发达省,在推动共同富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经济整体发展水平高,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好,居民生活殷实富足,社会保障覆盖全,成为百姓感受最安全、最具幸福感的省份之一,为打造“重要窗口”建设标志性成果,推动共同富裕率先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高质量发展建设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区夯实了基础。

(一)人均收入已达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

2020 年,浙江生产总值(GDP)64613 亿元(9368 亿美元),稳居全国第4 位,超过居世界第17 位的荷兰。人均GDP10.1万元(1.46万美元),约是全国的1.4 倍,是2019 年世界平均水平的1.3 倍,高于世界银行2019 年划定的高收入经济体标准线(1.27 万美元),是1949 年的1398倍,按可比价格计算,1950-2020 年年均增长7.8%,其中1979-2020 年年均增长10.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397 元,稳居全国第3 位、省区第1 位,是全国的1.6 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699 元,是1949 年的541 倍,居全国第3 位,连续20 年居省区第1 位,扣除价格因素,1950-2020 年年均实际增长5.5%,其中1979-2020 年年均实际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30 元,是1949 年的679 倍,居全国第2 位,连续36 年居省区第1 位,扣除价格因素,1950-2020年年均实际增长6.5%,其中1979-2020 年年均实际增长8.2%。

(二)人民生活美满殷实富足

2020 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1949 年的62 元增至31295 元,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由1949 年 的106 元和51 元,增 至36197 和21555 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60%以上降至2020 年的28.5%,已达富足标准,低于全国(30.2%)。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含旅游)、医疗保健等消费支出占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升至28.8%、13.7%、9.2%和6.2%。居民消费多样化,物质极为丰富,品质极大提升,出行有汽车、地铁、高铁、飞机,通信有智能手机实时视频连线,购物有电商、APP 送货到家,办事“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2020 年末,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到10 平方米分别增至46.7平方米和66.9 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计算机73.7 台,其中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65.7 台;移动电话247.9 部,其中接入互联网的移动电话211.5 部;彩色电视机176.1 台、电冰箱106.5 台、洗衣机93.7 台、空调198.5 台、热水器105.9 台。每千人拥有小型载客汽车245 辆。

(三)脱贫攻坚率先高质量完成

1997 年,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消除贫困县的省份;2007 年,成为全国第一个消除贫困乡镇的省份。2015 年,26 个欠发达县一次性全部“摘帽”,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600 元以下贫困户,成为全国第一个较高水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2020 年,“两不愁三保障”、家庭人均年收入8000 元以下情况、集体经济薄弱村等问题,实现“三个清零”。持续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帮扶力度,最低生活保障达到每人每年10632 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4365 元。居民收入五等份分组中,最低收入的2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收入水平是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 倍。

(四)均衡协调发展走在前列

收入差距小于全国和东部省份。2019 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等份分组中,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收入倍差为5.43,小于全国(10.35)及江苏(8.44)、广东(7.59);2020 年为5.31,比2013 年降低2.44。城乡协调发展领先全国。2020 年,浙江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倍差由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点2.49缩小至1.96,小于全国(2.56)及上海(2.19)、江苏(2.19)、山东(2.33)和广东(2.49),居全国第3 位。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同标。率先基本实现城乡同质饮水,现代化基础设施城乡全覆盖。2019 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98.7%。区域一体化发展走在前列。2019 年,各设区市中人均GDP 最高市与最低市的倍差缩小至2.24①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初步测算。,小于江苏(2.87)、山东(3.61)和广东(7.51),小于1978 年(2.51),2020 年为2.21。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市与最低市的收入倍差由2013 年的1.76 缩小至2020 年的1.64,小于江苏(2.37)、山东(2.17)和广东(2.99),是全国区域发展差距最小的地方之一。医疗社保区域一体化加快推进,医共体建设拓展至区县;高效率交通网密布,实现陆域“县县”通高速,陆域设区市高铁1 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五)就业社保全面充分保障

2020 年末,全社会就业人员由1949 年的850 万人增至3920 万人(预计数),平均每年净增43 万人,占年末人口的比重由1949 年的40.8%提升至60.6%。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78 年的7.2%降至2.79%。城镇调查失业率均控制在4.5%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至4355 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增至5557 万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至1688 万、2547 万和2067 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水平年均33240 元,相当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3.4%,高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六)国民文体素养大幅提升

2020 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由1949 年的20% 左右提升至99.9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升至62.4%,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文盲率由1949 年的约80%降至2.72%。国民文化素质达到世界中上水平。主要健康指标处于较高水平,优于全国和世界平均水平。2020 年,平均预期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约35 岁提高至79.47 岁,居北京和上海之后,列各省区第1 位,相当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孕产妇死亡率降至3.85/10万,大幅低于高收入国家水平(2017年为11/10 万);婴儿死亡率、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1.97‰和3.07‰,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2019年分别为4.3/10 万和5/10 万)。

(七)人居环境安定祥和绿色

数字变革赋能现代城市。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四大建设”加快推进,由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省域中心城市、县(市)域中心城市、重点镇和一般镇构成的五级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环境不断优化,2020 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至13.9 平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提升至97.7%,生活垃圾无害化和分类处理率均达100%。城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大脑、智慧交通、未来社区、智慧医疗等加快推进。“千万工程”扮靓美丽乡村。农村污水、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卫生厕所逐步普及。2020 年,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11290 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评测全国第一。“诗画江南、山水浙江”美好景象跃然呈现。“两山”理念护航优美生态。2019 年,建成全国第一个生态省。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九年提升。2020年,森林覆盖率从1952 年的39.7%上升至61.2%(含灌木林)。省控断面Ⅲ类以上水质比例升至94.6%,连续四年无劣Ⅴ类水质断面。环境空气PM2.5浓度降至25 微克/立方米。“平安”建设打造祥和社会。2020 年,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提升至97.25%,连续17 年居全国前列,被认为是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

实干托起梦想,奋斗成就未来。回顾过去百年奋斗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浙江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取得了傲人成就。站在新起点展望未来,高水平现代化新征程已开启,浙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当好“红色根脉”传承人、守护者,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坚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均衡、高品质生活,统筹发展和安全、效率与公平、生态与民生、物质与精神,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猜你喜欢
支配共同富裕浙江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Mother
Task 2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云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
跟踪导练(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