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波 刘跃宽 许 涛
(中央储备粮三门峡直属库有限公司 472000)
玉米作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畜牧业、养殖业等的主要饲料来源,同时也是食品、生物等产业的主要原料[1]。玉米本身原始水分高,成熟度不均匀;胚部含有整粒80%以上的脂肪使其容易酸败,适宜霉菌的生长和繁殖,容易受玉米象、大谷盗、锈赤扁谷盗、麦蛾、印度谷蛾、赤拟谷盗等储粮害虫为害,给玉米储藏带来一定的困难[2]。长期以来,我国对玉米储粮害虫的防治主要是用磷化氢熏杀。此法虽然经济适用,但长期使用单一化学药剂,害虫已具有抗性,而且磷化氢在粮食中的残留对粮食的安全产生一定影响。我库结合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仓房条件对高大平房仓玉米免熏蒸技术进行探索,采取内环流控温技术,甲基嘧啶磷拌粮防护,飞蛾陷阱诱杀等方式初步实现了高大平房仓玉米储藏免熏蒸。
1.1.1 仓房基本条件 选取我库一库区2号仓、5号仓为试验仓进行对照试验。试验仓房1999年投入使用,核定仓容6200 t,檐高9.00 m,顶高12.00 m,装粮设计高度6.00 m;墙体为砖混结构;仓顶为预应力空心板结构,采用珍珠岩层隔热;门窗采用聚乙烯泡沫阻燃板隔热。2号仓粮堆长43.23 m、宽28.82 m、高5.77 m;5号仓长43.23 m、宽28.82 m、高5.61 m。
1.1.2 仓房设备与系统 2号仓、5号仓通风系统为地上笼。每仓安装有仓顶轴流风机(型号:fa-3-400)4台,仓底通风口4个,可配备离心风机(型号:4-72-8c)4台。内环流系统四套,单台能耗1.1 kW。仓内配备计算机粮情测温系统,70根电缆共280个测温点。试验仓储粮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仓基本情况
1.2.1 冬季通风蓄冷 秋冬季节采取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把握有利时机对储粮进行通风降温,将储粮平均粮温降至5℃以下、最高粮温降至10℃以下,尽量多蓄“冷心”。同时避免出现温度梯度过大或通风死角[3]。
1.2.2 春季仓房密封隔热 3月气温回升前在仓门及隔热门之间粘贴仓门隔热棉,减少热量通过仓门向粮堆传递。仓内关闭三防窗,轴流风机口粘贴隔热棉。仓外通风口处用泡沫板封堵。定期检查仓房隔热情况并及时修复。
1.2.3 高温季节内环流控温降湿 高温季节到来后,适时开启内环流系统。提前设定内环流系统启动和停止温度。5、6月开启温度设定为25℃,停止温度设定为23℃;7、8月开启温度设定26℃,停止温度设定为24℃,同时根据仓房当前冷心状况实时调整开始、停止温度,9月上旬关闭内环流。内环流期间每周进仓检查粮情,密切关注储粮害虫孳生情况,同时注意检查粮食水分和粮堆平衡湿度,每周进行一次表层粮面翻动,防止结露发生[4]。
1.2.4 害虫防治 主要采取甲基嘧啶磷拌粮触杀和飞蛾陷阱诱杀的方式防治害虫。甲基嘧啶磷主要针对玉米象、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书虱等储粮害虫进行防治,飞蛾陷阱主要针对麦蛾、印度谷蛾等储粮害虫进行防治。
2号仓、5号仓采用55%甲基嘧啶磷乳油粮面0.5 m雾化拌粮处理,即按5 g/m2的剂量,1∶2浓度兑水对粮面进行超低容量喷雾[5];翻动粮面,使粮食与粮面的甲基嘧啶磷乳油拌和均匀,深度达0.5 m,平整粮面。另外按1∶5的浓度兑水使用超低容量喷雾进行门窗通风口消杀,剂量为1 g/m2。经计算2号仓、5号仓单仓需用55%甲基嘧啶林乳剂2000 mL。
飞蛾陷阱利用飞蛾雌虫性信息素引诱并捕捉雄成虫,减少其交配繁殖机会,从源头上预防害虫。每仓按照每50 m2放置飞蛾陷阱,每周监测害虫发生情况及杀虫效果。2号仓、5号仓单仓仓需用飞蛾陷阱25贴。
试验期间,储粮三温变化见图1~图4。
图1 2号仓三温图
图2 5号仓三温图
图3 2号仓仓温随外温变化曲线
图4 5号仓仓温随外温变化曲线
2号仓于5月17号开启内环流,9月8号关闭;5号仓6月7号开启内环流,9月9日关闭。内环流控温期间2号仓平均仓温28.4℃,最高仓温32.1℃,平均粮温18.7℃,最高粮温31.7℃;5号仓平均仓温28.3℃,最高仓温32.2℃,平均粮温18.8℃,最高粮温30.5℃。由图3、图4可以得出,2号仓与5号仓仓温与外温关系的大致函数:2号仓仓温与外温的关系函数:y=-0.0375x2+2.1949x-4.0031;5号仓仓温与外温关系函数y=-0.036x2+2.133x-3.5009。根据函数曲线可知,仓温与外温呈正相关性,在内环流期间,曲线趋于平缓,说明内流期间外温对仓温的影响小于其他时间。因此内环流控温对控制仓温有一定的作用。2号仓、5号仓由于仓顶隔热效果较差导致仓房粮堆“冷心”消耗过快,导致内环流控温效果不够理想。
试验期间,仓房湿度变化见图5~图6。
图5 2号仓仓湿变化
图6 5号仓仓湿变化
由图5、图6可以看出,2号仓内环流控温期间,平均仓湿为21.8%,最高仓湿36.0%;开启内环流1 d内,仓湿由42.0%降至26.0%。5号仓内环流控温期间平均仓湿为20.6%,最高仓湿为30.0%;开启内环流1 d内,仓湿由42.0%降低至24.0%。且关闭内环流后,2号仓,5号仓仓湿在40.0%以下可以保持至少40 d。结果表明:内环流控温系统对降低仓湿有快速显著的作用。
由表2可知,1~4月未发现害虫。5月末,5号仓发现印度谷蛾1头/m2、书虱约7头/kg。6月初,2号仓发现印度谷蛾2头/m2、书虱11头/kg,此时采取甲基嘧啶磷拌粮触杀和飞蛾陷阱诱杀的方式防治害虫。甲基嘧啶磷乳油对粮面0.5m雾化拌粮处理后,在粮堆表面形成一个较好的保护层,书虱在两个月内逐渐消失。检查发现,每贴飞蛾陷阱上有5~30只印度谷蛾尸体,表明飞蛾陷阱对印度谷蛾杀灭效果良好。两个仓房基本实现了免熏蒸。同时甲基嘧啶磷具有低毒、可分解的优点,减少了化学药剂对仓房的污染。
表2 2号仓、5号仓虫害情况
采用55%甲基嘧啶磷乳油与飞蛾陷阱相对磷化氢熏蒸,成本更低,操作简单,安全风险更小。
表3 2号仓、5号仓能耗
采用内环流控温技术储粮,利用55%甲基嘧啶磷乳油和飞蛾陷阱防治害虫,可以实现高大平房仓玉米储藏免熏蒸,同时降低了储粮费用,降低了保管员工作强度,且甲基嘧啶磷残留小、毒性低,飞蛾陷阱无污染,储粮更加安全。试验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仓顶隔热性能差,导致内环流控温对仓温控制效果不够明显。今后工作应重点对仓顶隔热层性能进行改造,提升内环流控温效果,减少因此产生的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