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义丰,李艳茹
在我国的公开水域游泳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后,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喜爱,随着公开水域比赛被列入了正式比赛后,不仅推动了公开水域游泳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同时又激发了更多业余大众对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的热情,使得公开水域在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快。但是科学的、有计划的开展公开水域游泳的时间并不长,随着公开水域比赛的普及越来越多,从而开展了许多面向业余群众的大众化赛事。通过这一系列的面向大众的比赛与活动,使得我国公开水域的大众爱好者逐渐增多,这些条件都有力的推动了公开水域在我国的发展。
群众公开水域游泳主要以积极参加和健身锻炼为主,参赛成绩为次要,主要以普通大众、退役运动员为参与对象。虽然在我国,群众公开水域游泳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程度上的普及发展和理论基础,但公开水域游泳依然有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例如一些安全问题的保障以及制度不完善、国内的公开水域理论知识仍然不系统不全面、在已有的经验模式上开展活动,不能够及时进行创新,缺乏理论的指导以及针对于公开水域的相关研究和文献相对较少。
鉴于此,本次调查报告主要是针对参加2019千岛湖公开水域游泳比赛业余爱好者进行调查,并探讨群众公开水域游泳的开展现状,调查分析关于对开展群众公开水域游泳活动出现的相应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在分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为更好的开展、普及群众公开水域游泳,更好的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积极的贡献。以此来促进我国公开水域游泳在群众中的开展。
本文以2019千岛湖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的参赛者作为调查对象。
2.2.1 文献资料法
在论文的撰写与设计调查问卷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了解我国公开水域的发展历史、开展现状以及相关信息等,浏览了互联网的相关新闻报道,查阅中国知网的相关期刊、文献,收集和阅读国内外专家及科研人员关于公开水域游泳的论文资料。
2.2.2 问卷调查法
为了便于调查我国公开水域游泳在群众中的开展现状,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主要以纸质版及网页版问卷在2019年11月进行发放,11月底回收大部分问卷,进行分发调查,问卷主要是以调查业余大众对参加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的动机、以及对参加比赛担心的问题等进行调查,并使用SPSS 21.0做出信度分析。
表1 问卷发放、回收统计表单位(份)
表2 问卷信度调查表
为了检验本论文的问卷是否具有内容效度,本论文采用了专家判断法,对本论文设计的问卷进行测验,并请专家对问卷做出“非常合理、比较合理、合理、不合理”的程度进行评价。
表3 问卷效度发放表
表4 问卷效度检验表
2.2.3 数据统计法
为了能够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我国公开水域游泳在群众中的开展现状,运用Excel 2010对所调查的问卷内容进行录入、计算、整理和归纳。找出其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组内显著差别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2.2.4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并根据统计数据对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
2.2.5 访谈法
为了对问题有更针对性的分析,对参与群众公开水域的相关专家进行了微信访谈,以此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表5 访谈专家职称一览表
3.1.1 年龄结构
从调查对象的年龄结构来看36岁至45岁的人最多占27%,其次为46岁至55岁占26%,26至35岁占21.8%,18至25岁占11.4%,55岁以上占9.6%,18岁以下占3.1%。
图一 年龄结构
3.1.2 职业分布
参与调查的职业分布中我们得出,工薪阶级的人占比最多,占42.7%,自由职业占27%,退休人数占16.6%,工、农占8.3%,学生占5.2%。
图二 职业分布
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参加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的男性选手较多,并且多处于36岁至55岁,工薪阶级比例较大,因为公开水域项目距离较长,需要运动员有着良好的体能,所以男性选手可能更适合参加,而从年龄分布来看,各个年龄阶段均有参加公开水域游泳比赛并且参赛选手年龄偏大,说明此项目没有过高的年龄限制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游泳爱好者,而在工薪阶级占比大也是因为比赛一般设置在周六日进行,并不会影响到参与者的正常工作。
3.2.1 参加游泳项目的年限
从调查结果中看出参加比赛的选手多参加多年的游泳锻炼,其中6至10年人数占37.5%,10年以上人数占31.2%,3至5年人数占21.8%,1至2年人数占9.3%。
图三 参加游泳运动的年限
3.2.2 参加公开水域比赛的年限
调查者参加公开水域的年限最多为3至5年人数为43.7%,其次是1至2年人数为27%。5至10年人数18.7%,十年以上人数10.4%。
图四 参赛年限
3.2.3 参加专业训练经历
图五 参赛者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比例
参与调查的参赛者中23%的人曾经接受过专业的游泳训练,77%的人并没有接受过。虽然公开水域需要参赛者有一定的游泳运动年限和比赛经验,但大多参赛者都是业余爱好者,所以在运动能力方面并没有过高的要求
3.3.1 参赛理由
每年在全国各地的公开水域比赛能吸引不少参赛者的参加,而从调查中显示出,有29.1%人选择参加公开水域的原因是为了强身健体,21.8%的人表示为丰厚的将近,其次分别为:为挑战超越自身的极限、结交朋友、单纯爱好、参赛地的人文环境及其他。因此除了自身的爱好和对自我的挑战外,外部的刺激,如奖金的激励、参赛地较好的人文环境与热烈的比赛氛围都能吸引一部分人参与到比赛中。
图六 参加公开水域的原因
3.3.2 赛事信息获取
从调查中显示,参加调查的人群中有47.9%的人获取相关的参赛信息是从官方网站中,36.4%的人为泳友间的互相告知,15.6%的人为通过媒体宣传,从访谈和资料查询中我们发现,我国公开水域项目并没有设定专门的网站公布相关的比赛信息,其比赛信息基本是从中国游泳协会官方网站和中国冬泳协会的网站上发布,而有一些较小型的比赛则是由主办当地的体育局发布信息,信息资源整合度不高,较为闭塞,而媒体对其关注度也较低,很多信息的传递都是由泳友所在的俱乐部或当地游泳协会传递的,这样会使一部分参赛运动员不能及时得到参赛的相关信息,阻碍了公开水域游泳项目在群众中的开展。
图七 参赛者的信息获取渠道
3.3.3 参赛水域
根据国际泳联所给出的相关规定,公开水域游泳比赛应在在江、河、湖、海等自然水域中举行,同时在公开水域游泳比赛中分为三类,一是公开水域长距离比赛、二是横渡江河比赛和三是游渡海峡比赛。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36.4%的选手更喜欢在海域中进行比赛,30.2%的选手选择在江、河中,20.8%的选手选择湖泊,而我国开展的最好的公开水域比赛也是在海域、江河、湖泊中国的比赛,如每年的汕头国际马拉松比赛、夏金横渡赛、黄河挑战赛、畅游长江、千岛湖马拉松游泳比赛等活动,通过访谈我们得知运动员喜欢海域的原因是因为海浪比赛的举办地往往是海滨城市更加吸引人参加,而挑战性也更大,长江、黄河等水域的挑战赛具有多年的历史,较为正规并且奖金诱人。
图八 参赛水域
3.3.4 参赛季节
受调查者有55.2%的人选择多在夏季参加比赛,28.1%人选择冬季,9.3%人选择秋季、7。2%人选择春季。据调查我国游泳中心每年都会举办7.16全民游泳健身周和全国冬泳日,在此期间全国各地都会开展内容丰富、各式各样的游泳健身活动。所以参赛运动员也多在夏、冬季进行比赛。从气候来讲,夏季气温较高,水温较为适宜游泳,而冬季虽然温度寒冷气候恶略,但却有相当一部分游泳爱好者挑战冬泳项目,并受到不少中老年选手的喜爱。
图九 参赛季节
3.4.1 赛事组织的后勤报站
从调查中看出,虽然有45人认为后勤保障到位,但还有51人从不同方面认为缺少后勤保障,有20人认为在比赛过程中缺少引领船只,13人认为缺少救护人员,17人认为缺少补给人员。而公开水域比赛由于比赛环境较为复杂,可预见性较差,所以在公开水域游泳活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如果还只采用固定的后勤保障制度,不能完全相适应。因此,在公开水域游泳比赛及活动中,需要制订相应的后勤保障制度与相应的紧急情况措施,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相对与美国等国家,由于我国开展以及普及公开水域游泳的时间相对较晚,因此导致了不同地区所普及活动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只是进行了初步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有的却已经有了一定的开展的基础。针对于公开水域比赛的开展情况,同样不同地域地区的相应专业人才参差不齐,所以这势必影响公开水域游泳活动的顺利开展。
图十 后勤保障
3.4.2 赛事组织的安全保障
经过调查发现,认为在公开水域比赛与活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占据了25%的参赛选手,安全保障不够,同时由于公开水域游泳对场地要求比较苛刻,需要是在江、河等自然环境下进行,会受到一系列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风向问题,温度问题等等,由于公开水域的环境特殊性,所以需要对参赛选手安全应当进行全方位的保障。
图十一 安全保障
3.4.3 赛事组织的数量、模式
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我国的群众公开水域游泳具有了一定的基础,虽然会定期举办一些公开水域游泳比赛,例如全国公开水域游泳公开赛、长阳清江画廊横渡接力挑战赛、抢渡黄河等等,开展比赛的时间由于受到气温等因素的影响,大致上都在每年的6月到10月之间,但经调查,我们发现受调查者有34%的人还是认为比赛的模式与数量还是比较单一。
图十二 比赛数量、模式
3.4.4 赛事组织的奖金分配
每年的公开水域比赛中,主办单位或参赛俱乐部都会为参赛运动员提供一定金额的奖金奖励,来激励大众参加比赛的积极性,奖金金额最高的为每年7月15日主办的长江横渡节的抢渡项目,冠军奖金为10000美金,今年增加至20000美金,其余比赛的奖金数额也基本上在10000到3000人民币,从调查数据中也可以看出有一部分人的参赛原因是因为奖金的数额丰厚,而78%的人认为比赛的奖金合理并且具有很大吸引力,22%的人认为不合理,没有吸引力,因此丰厚的奖金也是可以吸引很多参加到比赛当中。
图十三 参赛者对奖金的满意度
3.4.5 赛事组织的宣传力度
从调查情况中我们得出有42%的人认为媒体针对公开水域的益处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虽然公开水域游泳对大众具有强身健体等利处,但是我国也没有建立类似于游泳,篮球类似的专业性网站,使得普及度远远不够。通过文献了解,在国外的大学,高中对公开水域的重视程度特别高,学生们的兴趣也非常的浓厚,建立了许多相关的俱乐部,在比赛过程中,媒体会对赛事进行全程性的转播。所以,由于我国的媒体对该赛事的不重视,造成了该项目的普及性在群众中并不高。在国外以健身、挑战为主要目的和倡导的公开水域游泳活动,因此许多民众将挑战极限的思想代入其中,更加高涨了群众的热情。从另外一方面说,因为媒体大多数针对的是游泳、篮球、足球等运动大项进行直播和宣传,也导致了一些人逐渐对该项目丧失了热情。
图十四 赛事的宣传力度
1.通过调查发现公开水域游泳项目业余参与者年龄段普遍偏大,年龄段偏小的人群参与度不高。
2.参赛者大多参加游泳运动多年,并有一定的参加公开水域比赛的经验,但大部分参赛选手都是非专业出身,说明该项目门槛较低,适合长期锻炼的大众。
3.公开水域比赛对游泳爱好者的吸引力较大,并有奖金激励、参赛地较好的人文环境以及热烈的比赛氛围,通过比赛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业余游泳爱好者的交流环境。
4.我国群众公开水域游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比赛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比赛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比赛数量少、媒体对该项目的宣传力度不都大、后勤保障不到位等多个方面。
1.在自然条件合适的地区,应利用我国充足、优秀的后备人才资源,把公开水域游泳培纳入至选修课甚至是必修课中目标,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公开水域人才的增长,同时也能增加学生对求生技能的熟练。
2.公开水域近年来受众较广,对于爱好者们应该建立相应的俱乐部。并应可配备专业指导教练,利用假期等时间对公开水域爱好者做相应的技术训练和比赛指导。
3.媒体应对赛事进行积极的宣传,通过赛事转播,官方公众号等进行多方面的宣传,同时加大对赛事的重视程度。
4.在比赛中加强对运动员的安全保障,除了配备救生员、救生船以外,对每一名参赛选手进行多方位的跟踪,以此保证各个参赛者的安全。
5.比赛也应增加数量、质量和规模,可增设接力赛、横渡赛、强度赛、铁人赛、畅游活动等,也可按照运动员运动水平进行分组比赛,调动业余选手的参赛积极性。
6.加强我国的公开水域赛事管理人员培养,并提高后勤保障水平,提高保障人员素质,在赛事中制定有针对性并健全的保障机制,保证赛事的完整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