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晋
由于高职院校近几年生源较广,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虽然《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中,严格要求体育设施在高等院校的建设中不得小于院校的建设一定比例。但据调研当前院校在实际建设中,体育设施的建设速度仍然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增长速度的。再加上原有体育设施的损耗量,体育器材更新速度早已不能满足高职体育人的使用量。恰逢物联网技术和高校体育教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这就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水平的再一次提升。虽然大众传播媒介逐渐现代化、多样化,但高校的体育器材的更新始终跟不上当今科技的发展。学生在校与在社会上应用的高新技术产生强烈的反差,直接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导致一些创意性的教学方案无法实施。
众所周知,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刚经历了压力强大的高考,大学生总体表现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思维活跃、创造性强,并善于应用手机和电脑获取知识,从网络学习新东西了解新事物。而高职体育教学受学校体育运行环境和师资力量的影响,教学方法常常沿用老思想、老教材,在长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三个基本”思路是根深蒂固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还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仍然是高职院体育教学手段中的主要手段,但讲解和示范的方式方法不可拘泥于传统的“死灌输”的以运行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无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体育兴趣的建立,传统的“死灌输”与高职体育教学“锻炼身体素质,培养体育爱好”的思想相违背。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参加体育运动的地位,学生常常感觉到离不开老师,无法在课余时间继续运用技能的学习和体育锻炼,不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据社会调查结果说明“热情开放、充满活力”是当代大学生的普遍特点。但是,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只有在自己熟悉的人、熟悉的环境下较热情、能言善辩。在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下表现的不合群,很高傲,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身体素质的全面掌握更是需要进一步的熟悉。况且在体育教学中往往是在运动场较空旷的环境中体育大而化之的教学,在不了解学生个体特征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突出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导致心肺功能强的更强,肌力量不足的还是不足,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均衡发展,提高身体的整体素质。
物联网即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广泛连接,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智能感知、识别和管理。对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主要是应用物与人的智能感知,例如通过传感器收集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身体机能参数,通过收集到的运动参数评价学生个体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等。各类信息的基础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通讯传输,广泛应用于传感器、互联网、计算机的通信技术,再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人们提供智能的物联网。综合考虑高职体育的发展都离不开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的发展必然成为高职体育教学的又一助力。将物联网引用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物联网的优势,在保障学生个人隐私和生活自由的前提下应用好物联网,服务于高职体育教学。
通过文献调研收集有关物联网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深入了解最前沿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与理念,重点调查传感器的发现状。同时引用数据分析,研究国内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手段实用现状,统计分析高职大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希望和体育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影响,针对性引用物联网最先进的实用技术,探索“物物互联”迎合高职体育教学。
就当代大学生对是否有必要定期做身体检查的调查数据显示,20%的大学生定期进行了身体检查,没有提前预防疾病的习惯,很少有同学会考虑不良的运动习惯会导致病痛,有80%的大学生没有进行定期身体检查。而在群体调查中表现为所有学生都拥有手机,且几乎手机时刻在手边随身携带,只有10%的学生认为手机无足轻重,几乎70%的同学认为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脱离手机。对于根据自身身体状态制定锻炼计划的只占调研总数40%,只有极少部分制定了运动计划,并按坚持按计划参加运动。有一半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是随意的参加体育锻炼。大部分同学是看心情,看天气安排自己的体育锻炼。
综上所述,可以判定大多数大学生不太注意身体健康,没有系统的锻炼身体的习惯,60%的学生都是“手机控”和“电脑控”,说明大多数同学是需要引导关注健康的,而且需要有人科学的引导大学生们健康体育。高职院校在职老师在是有义务有能力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在借助“物物互联”的物联网可以利用手机记录学生的运动状态,判断个人的每天的运动量,由校园的“一卡通”记录了学生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由校园大数据系统统计分析每个学生的在身体状态,可能出现的身体不良状态,通过体育教师的专业判断,给出合理建议。正确引导学生健康体育。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最终目的即培养学生有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具有一定的学习新运动的能力。体育人能够在生命中的不同时期,不同生活环境中主动参加体育活动,要求具有一定自我体育的分析和学习的能力,并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的从事体育运动。学校体育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基础,大学生在专业体育教师的引导下提高身体素质,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学会自主学习锻炼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对某项体育运动的兴趣的培养,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有较好的自我体育意识。
据调查,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单一的,综合统计可知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主要有兴趣爱好、减肥、缓解学习压力,总体上主要是因为兴趣、爱好的占43%,主要目的为了健身的占38%,同时也是为了缓解压力占40%。其中女生更关注身体体型,在运动中的主要目的瘦身占36%,而在男生当中关注健身的占40.6%,兴趣爱好占53%。参加运动有缓解压力目的的占48%。
表1 大学生参加运动的动力
由表1可以看出兴趣爱好参加运动的比例并不高,要想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有必要注重、参与过程指导、反馈总结,如此才能达到解放之目的。而建立实时物联网,让大家都参与到运动中来,使学生的运动指数可以通过物联网与大家分享,并形成排名,激励同学们的好胜心理。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平台,让体育运动本身吸引学生。当今体育活动中可以依靠高速摄像机、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迅速而准确的捕捉到活动者每个动作每个部位的运动轨迹和速度,通过物联网收集传感器所捕捉到的信息,再由手机或电脑及时反馈给运动者,为运动者带来愉跃感,提高运动者对该运动的兴趣。
高校体育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功能,还有一部分功能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和研究竞技体育技能、技巧和战术的功能。在竞技体育中准确的找到运动员的动作技术细节,有针对性的制定训练方案是高效的提高训练水平的主要手段。传感器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几十年促使传感器品种高达3万余种,使物联网的辐射范围大幅度增加。高精度的多元化的传感器技术加入到了物联网中,让物联网走近了普通高校中,让更多的老师可以借助于传感器获取每个运动员的运动细节。找出被动肌群、固定肌群更好的找到运动员技术缺点,指导运动员做专项训练,快速解决运动技术难题;还能快速了解运动员身体状态的化学和生物传感器,在对运动员最小伤害的程度下获得第一手的运动员身体参数,根据训练效果针对性的调整学生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表2 传感器的分类
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运动素质,实现“终身体育”任重而道远。物联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为体育教育提供了高速发展的机遇,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确立终身体育思想提供了技术支持。应用物联网多感知多维度的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针对性的应用传感器和大数据系统相结合,在今后体育锻炼教学中,建立校院级的物联网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让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既有个性化又有多样化,同学们可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提高体育能力,增进学生健康,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运动习惯,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学习运动能力,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最终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