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逋
2021年7月20日以来,河南遭遇大范围极端强降雨,多地发生洪涝灾害。郑州市小时降水和单日降水均已突破1951年建站以来的历史纪录。在这场举国同心的抗灾中,不仅涌现了许许多多感人事迹,也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向善的力量。
“翼龙”无人机
河南的暴雨致使部分区域通信中断,也无法让外界了解受灾的具体情况,而与此同时,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救助信息和寻人信息。就在所有人焦急万分,扩散求助信息的时候,有人收到了中国移动发来的短信:
米河镇的乡亲们,因暴雨致通信中断,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翼龍”无人机抵达你镇上空,可暂时恢复中国移动公网通信。受“翼龙”无人机滞空时间限制,公网恢复时间只有5小时,请尽快报告情况、联系家人。祝平安!
据应急管理部官方网站消息,2021年7月21日紧急调派“翼龙”无人机空中应急通信平台,跨区域长途飞行,历时4.5小时抵达河南省巩义市,18时21分进入米河镇通信中断区,利用“翼龙”无人机空中应急通信平台搭载成功移动公网基站。
“翼龙”无人机是由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制的一种中低空、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翼龙”系列自2005年开始研制、2007年首飞,距今已有14年,目前发展至第二代“翼龙”。其是航空工业为应急管理部打造的应急通信国家力量,可定向恢复50千米2的移动公网通信,建立覆盖1.5千米2的音视频通信网络。
据介绍,“翼龙”无人机具有航程远、留空时间长、承载能力大、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可在“断路、断电、断网”等极端灾害条件下,完成多谱段灾害现场探查、公/专网应急组网通信、应急物资投送等任务,并融入应急指挥体系,是我国应急救灾保障的新生力量。此外,在为受灾群众提供通信支持的同时,“翼龙”无人机还在途经的地区拍摄了大量的受灾情况图,为救援人员提供了重要的灾情信息。
“海豚1号”水面救生机器人
连日的暴雨也导致内涝严重,部分低洼地段水深近一米,该如何救援?为此,118台“海豚1号”水面救生机器人,于21日凌晨2时被送往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助力郑州开展救助工作。
“海豚1号”水面救生机器人是一款远程遥控操作的智能化救援设备,自重13千克,可随意抛投,航行速度3米/秒;拖拽力大,可承重150千克,同时拖拽3个成年人也毫无压力,最长遥控距离可达800米;遇到险情时,只需将救生机器人抛掷水面,即可快速、精准航行至落水人员身边,将其拖拽到安全区域,全过程救援人员无须下水,只要在岸边或船上遥控施救。
“龙吸水”应急排水抢险车
在积水严重的京广隧道,“龙吸水”应急排水抢险车派上了用场,在12个“龙吸水”点位,16台装备昼夜不停抢险抽排,终于使几乎漫过隧道顶端的积水水位逐渐下 降。
据介绍,“龙吸水”应急排水抢险车是城市排水的重要装备,因其工作范围大、流量大、机动灵活的特点,适用于城市道路公路隧道、无电源地区排水及消防应急供水防洪抢险。远程控制子母式“龙吸水”每小时最大可排3000米3积水并且可将积水排到2千米之外的地方,是治理城市内涝的神器。此外,该抢险车还能通过200米的遥控控制实现高速排水。
天地协同!卫星系统迅速投入救灾
灾情发生后,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第一时间获取了灾区卫星观测资料,为气象服务提供数据保障。在确保卫星安全的前提下,星地密切合作,于7月21日10点30分,紧急启动风云四号B星,快速成像仪高频次连续观测模式,将视野对准河南上空,实时监测河南雨势、雨情变化。
与此同时,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立即启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迅速成立应急小组,及时安排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高分三号、高分六号卫星,对灾区进行观测,为实时天气形势研判和后续灾情评估,提供高技术天基观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