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认同的伦理进路研究*

2021-04-15 01:53郑文宝
新疆社会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共同体伦理中华民族

郑文宝

内容提要: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研究进入“深层”和“铸牢”阶段,需要文化认同的深度参与。伦理认同作为文化认同要素之一,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从“现象界”推送至“本体界”层面,有利于挖掘各民族间的文化共性和情感共鸣,克服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危机。但是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研究不但学术上“本末”、“源流”界分意识不强,在现实生活中更有宗教认同、本民族认同高于共同体认同等认知障碍会对中华共同体伦理认同造成不良影响。这就需要在表征系统、观念系统等环节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提供条件保障,同时更需要从政治维度、经济维度、文化维度、社会维度等多重视角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铸造提供现实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是多途起源、多元发展的,在长期的融合发展历程中,促成了中华各民族以共同体的方式共存,这个多民族融合为一体的“中国现象”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存在,既非个人的主观臆断亦非人为建构,更不是任何人可以无视和抹杀的。新发展阶段中,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问题,经过初始阶段的基础性研究,目前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已经进入到了认同的“深层”阶段,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第2版。。作为一种文化要素,伦理认同应该与其他文化要素一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贡献。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的内涵分析

中华民族之所以被称作中华民族,其实是相较于其他国外民族而言的,如日耳曼民族、犹太民族等。所以,言及中华民族是需要将之放置于世界民族舞台的高度才可以的,而在世界民族舞台上有别于其他的民族传统,笔者认为中华民族是典型的“伦理型”民族。因此从这个视角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应是文化认同首推之意。

(一)伦理认同的涵义

在中国语境中,伦理常常与道德并议,但“伦”最早却没有道德意蕴,后来当“伦”应用到道德领域时便被赋予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之意,于是也便有了孟子著名的“五伦”说,至于伦与理连用为伦理一词则是在秦汉之际才出现,(2)张锡勤:《中国传统道德举要》,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页。通常具有“伦常”、“伦纪”的道德涵义。认同的本意就是承认、认可,《辞海》直接释义为“共同认可;一致同意”(3)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第1890页。。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认同往往还被赋予了情感和心理意蕴。因此,伦理认同的字面含义就是对道德规则的共同认可,其延拓涵义还可以包含情感上的接近、人格上的认可、价值上的相通等众多道德心理上的趋同或趋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不单单意指狭义上的对中华民族道德规则的认同,更包含对中华民族心理情感等方面认同的延拓涵义。

(二)伦理认同的建构逻辑

伦理认同不属于实物认同,隶属于抽象的道德情操、心理感受,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为人们不自觉的忽略,但是其作用直指行为主体的内心,一旦形成便拥有了信仰的力量,因此其认同力度远远大于作为“外部矛盾”而存在的实物认同。又因为伦理认同的抽象性和不可量化性,在建构时不容易直接成为实际工作的内容和目标,所以伦理认同经常处于一种尴尬境界:很重要但却经常被忽视;想建设却无从下手而流于形式。伦理认同的这种二难境界有点类似精神文明建设。简言之,伦理认同的建构需要依赖、依附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有形“器物”的建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现实性要素建设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伦理认同引导,便可在各项建设中培育出稳固而扎实的伦理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建设也是如此,需要在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共同体建设中涵养、濡化、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的价值判断

中华各民族的融合是一个自然过程,血统融合是民族融合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伦理文化的认同。伦理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精神密码,在当代亦是团结中华儿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基础,因此新发展阶段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具有重大意义。

(一)理论层面

中华民族共同体一直是近年学界热议话题,但从伦理认同视角进行探讨的还比较少见,伦理认同研究可以拓展、延伸着相关民族理论研究的边界和深度。

1.横向度打通学科研究壁垒

目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主要以民族学、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为主,这些学科均涉及各民族历史文化基因相似性的问题,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所以是共同体的基础条件,笔者认为文化基因研究却不仅属于民族学、人类学、政治学或历史学等学科,更属于伦理学学科范畴,而伦理学学科在这方面的研究出场尚不足够。因此,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的研究,实际上不但能够推动伦理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和丰富,更能够破除学科壁垒,有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研究中的各学科协同发展。

2.纵向度延拓民族理论深度

在中华民族的相关理论研究中,费孝通先生提出了著名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实质上蕴含“文化多元、政治一体”(4)郝亚明:《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之意蕴。在中华各民族客观多元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各个民族的整体性和一致性,理论侧重点是在强调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共性和利益一致性,关注的重点是“多元一体格局”中的“一体”而非“多元”。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强调发掘蕴含在各民族之中的共同意识、价值伦理,是纵向深度上的拓展,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从表象梳理推展至内在认同要素挖掘层面,契合中华民族理论的时代需求,助力中华民族的相关理论发展。

(二)现实层面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过程中,伦理认同不但在理论层面发挥着应有的学术功能,而且在现实层面从多元视角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基础。

1.认同视角:提供逻辑前提

在多民族国家里,会在原本复杂的个体认同与民族认同、个体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衍生认同错位问题。这种逻辑上的认同冲突往往导致现实性的认同危机,所以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问题对于多民族国家更为棘手。

认同主体的共同体理想塑造无疑是解决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关系问题的重要方案之一。理性的认同方案应遵从客观的认同逻辑展开。中华民族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将诸多历史民族融入到一个共有的文化体系内,促成了带有文化融合特质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出现,其重要根基是具有文化属性的伦理认同使得各民族实现了深度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才得以存续和发展,各民族才能够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当前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有助于推动各民族之间这种血脉联系和文化共识的巩固、深化,从而聚合出更为强大的现实力量,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发展视角:濡化精神内涵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区域在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相对落后。由于地处偏远,使得一些少数民族的观念、文化、习俗与现代生活存在较大疏离。在经济层面,从国家到地方都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作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巨大成绩。笔者认为,只有实现了文化心理的现代化,才能是真正的现代化。因此,推动一些少数民族群众观念的现代化是一项既有重大现实意义又比较艰巨的任务,而伦理认同恰恰就是完成这个任务的通融点。如果个体在心理上能够完全认同、融入中华民族价值体系,也就实现了现代化,现代化价值理念本就是中华民族价值理念应有之义。

3. 思维视角:协调利益认知方式

民族通常是以血缘、地缘、风俗文化等标识为界分的。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实为寻求这些客观差异之间的伦理共性。通过伦理共性的培养、认同将各民族凝聚起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实体认知深入人心。与实物认同不同,伦理认同与道德主体的心理认知和情感体验息息相关,而对当代社会人心理认知和情感体验影响最大的要素就是利益。利益无疑是最为关键的要素。事实上,民族关系多是围绕着利益问题展开的。在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间利益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引发民族间的摩擦,进而影响到共同体意识的塑造。

协调各民族利益关系的关键,在于认知各民族的特殊利益诉求,便涉及文化认知问题。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中,各民族间短暂的政治碰撞与摩擦并不妨碍经济文化的深度融合,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共性是客观存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研究的目的和途径,就是挖掘、凝练存在于各民族文化观念之内的价值共识,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 精神视角:构筑务实方案

利益协调是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主要手段,但并非唯一手段,还可通过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来应对共同体的解构风险。构筑精神家园属精神文明建设范畴,精神文明建设的“务虚”使得其现实成效转换率不高。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些工作没有物质的且具可操作性的支点可凭借。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的目标在于巩固、提升各民族之间的观念价值联系,促进相互认可与团结,使各民族认同共同伦理价值观念,而这个伦理价值观念可成为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抓手”,从而克服“务虚”而合力前行了。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的滞障因素

伦理认同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但是在理论和实践中,目前仍需要厘清一些问题和祛除一些障碍。

(一)理论问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至今尚未有成熟的解释框架和研究范式。目前相关研究多纵向聚焦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涵义、意义、路径等问题,横向聚焦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少数民族对共同体的认同等主题,而对于共同体文化认同的元伦理研究议题却鲜有涉及,而文化认同才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5)习近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阶段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民日报》2021年2月6日第1版。。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不应只“停留在问题研究的‘现象界’,应该回归到‘伦理界’的抽象研究,否则便是‘本’‘末’倒置、‘源’‘流’混淆”(6)郑文宝:《从“形下”到“形上”:工程伦理研究范式的转移》,《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各自学科视角出发对相关问题进行理论阐释,也有部分学者借鉴国外族群认同理论和文化整合理论来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但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包含中华民族伦理认同在内的本身特点出发的原创的解释框架还非常少见,(7)姜永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困境及心理学研究进路》,《广西民族研究》2019年第3期。细节性的建构方案更是处处留白。目前无论是在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框架,都面临着尚需突破的观念、逻辑、范式等理论困境。

(二)现实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建构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克服现实生活中各种客观障碍。这些现实障碍,既有源自共同体内部诸如各民族文化发展差异性所导致的现实障碍,也有来自共同体外部诸如对中华民族历史和“存在”的偏执性认知所造成的现实障碍。

1.文化层面

中华民族构成多元、民族众多,不同民族都具有独特的文化样态,且其地域分布和生活方式也都具有各自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秉承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精髓,通过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各民族完全平等的多民族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但由于各民族的信仰、文字、风俗、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多差异,民族界分意识仍然较为突出,有时会产生隔阂和纠纷,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的建设。

2. 发展层面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已经实现了全方位的长足发展,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仍然不能得到充分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9页。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影响着共同体伦理认同的建构。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人口稀疏、自然环境独特的特点,在经济发展上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较大。现实利益层面的不平衡不充分易引发一些少数民族在心理上出现认知偏差,会加大社会分化、地区分化,导致对共同体的情感认同的削弱。

3.历史层面

在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过程中,各种“虚无主义”通过解构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文化、一体发展等途径,侵蚀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尤以“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为最。

伦理认同是价值认同、情感认同,但并非虚幻认同。共同体的历史存在是其前提、条件和基础。“历史虚无主义”以唯心主义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否定中华民族的历史存在,比如有人认为元、清与中国并非同义词,而是超越了“中国”的帝国,(9)〔美〕罗友枝:《最后的皇朝:清代宫廷社会史》,罗卫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2—12页。这抽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的历史基石。“民族虚无主义”往往通过否认各民族独特历史和文化的存在进而否定民族差别存在,进而否认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具体性存在;而针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虚无主义”并不否认各民族的实体性存在,而是刻意突出各民族的实体性存在,凸显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肢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为中华民族只是“想象的共同体”(10)〔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7页。,并非真实的共同体。

4.存在层面

东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差异便是东方文明重视整体、西方文明强调个体。这本是不同地域在发展过程中诞生出的适合自身发展的价值认知,却因近代西方文明的强势崛起,并凭借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向世界排他性地兜售自身的价值观,严重削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构筑。

进入信息社会之后,不同民族间的接触日益频繁,人们通过频密的社会交往深刻地认识到世界是多元的、文化和价值观也是多元的。中华文明强调多元的同时更重视差异之下的同一。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地就宗教、少数民族、人权等问题对中华民族进行解构分化。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的基本要件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只有当一些必要条件得到满足之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的基础最终才能够真正实现。

(一)认同前提:表征系统的完善

人类的交往和认知是以符号为基础的。不同族群之间有着不同的符号系统,即每个民族都是有着自己的符号系统作为标识的。中华民族对内而言,由56个民族构成,以各民族都认可的共性符号为纽带连接着56个民族构成;对外而言,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代表着中国56个民族,相较于世界上其他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符号系统。本文言及中华民族共同体主要是对内而言,而在中华民族内部共性的符号系统是以静默、潜隐的方式存在着的,而“文化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创造和使用符号的能力”(11)〔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6页。,换言之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伦理认同,取决于中华民族创造和使用符号的能力。

中华民族由多个民族构成,作为整体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太容易自觉自发地在日常生活中被激发提炼出来,前文有述中华民族意识是在近代中国面临亡国危机时才为国人所认识到,也是在那次东西碰撞的西学东渐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符号系统才逐渐凸显、明晰起来。经过百年发展,中华民族符号系统已经逐渐完善,通过符号系统可以感受、体悟符号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情感,正向催生国内各民族群众产生更为强烈的中华民族归属感和伦理认同感。时至今日,随着国力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心得到空前的提升,因此也对中华民族的符号系统表现出极大的认可、认同,目前急需对中华民族符号系统进一步梳理,使其更加明晰。

(二)认同基础:整体观念的憬悟

民族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群体意识,是民族共同心理的现实表征。民族伦理认同除了需要民族符号的成功确立这个外部条件之外,还需要群体成员的民族共同体意识觉醒这个内部条件来满足,而且只有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觉醒了,全民族有了整体性的民族观念,民族符号的外部条件才能发挥作用。从人类各民族发展进程历史来看,如果各民族依旧相互与世隔绝式地独立存在和发展、依旧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没有接触和了解,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不可能产生的。

事实上,“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1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页。,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提供了可能和契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页。,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为共同体的伦理认同打通了认知、情感、意志通道:在认知层面,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旦形成,就会建构起理性的民族符号认知系统;在情感层面,民族意识一旦形成,就会促使共同体的成员极度认可民族利益、传统以及所有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民族符号,反感伤害民族共同体一切利益的行为;在意志层面,共同体意识一旦形成就会推动共同体的目标、欲望、意图和行动的现实性甚至是象征性地达成。这些认知、情感、意志层面的凝聚功能无疑是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所需要的。

(三)认同保障:民族国家的有机跟进

在当今社会,民族共同体之间多以国家为中间介质展开交往,较少以原生态的个体民族为单位进行交往。因此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看似是文化问题,其实与政治息息相关。

在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政治条件之间有这样的一个规律:当一个民族共同体受到外部威胁或干扰时,该共同体的意识便会愈发清晰。需要注意的是,民族国家的建立为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确立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因为民族共同体的不安全感只是激发了民族成员的共同体伦理需求,这种共同体需求属于激情类的情感伦理,并不是经过理性思考的成熟范式,所以当民族共同体的危机解除之后就面临一个如何为因危机产生的激情伦理的巩固和持续的问题。中华民族共同体就面临着这样的现实问题,近代以来的民族危机催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共同体意识诞生,但是当民族危机成功解除之后,救亡时产生的共同体意识如何持续下去就是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了,这也是今日和平年代重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原因之一。

在伦理认同视域下,民族危机只是激发了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着产生、巩固、定型等几个阶段,民族的不安全感只是促使民族共同体意识开了头,随之则需要拥有民族安全感才有可能冷静下来对民族共同体进行理性思考。就本文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而言,现时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则由民族安全感和自豪感来提供。今日世界矛盾冲突不断,但是所有中国人都能够清晰地意识到,我们的民族国家是安全的,这就给今日中国人提供了可以骄傲的民族情感基础,同时更为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民族伦理思考提供着空间和条件,因此今日中国已经完全具备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的政治条件。

(四)认同关键:利益的保障

利益是人类活动的核心驱动因素。民族之间利益协调不好势必会影响甚至会损害业已形成的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确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不同民族之所以能够团结在一起,共同地去建立一个国家,这绝非偶然,而是在各个民族之间必然性地存在着共同的利益诉求,这推动着不同民族最后走进共同体。但是,利益诉求也是伴随着时间变化或环境改变而不断地变化,所以各民族的利益诉求在民族国家建立之后往往也会变化,各民族间也会因为这种利益诉求的变化在一体性方面变得逐渐松散,从而影响到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这就需要及时回应和满足民族个体的利益。

民族利益的保障是全面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提高生产力水平,满足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促使民族个体成员之间的利益达成一种互利共生状态,这种状态需要加快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及聚居地区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往来互联互通、顺畅流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自始至终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所以当前中国同样地具备了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的利益条件。

五、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的实践维度

认同障碍的厘清、认同条件的满足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建构提供了可能,可能性变成现实性需要跟进切实有效的现实手段。

(一)文化维度:守正固本与开拓创新

“对于任何一种共同体而言,共同体文化的价值就在于凝聚共同体成员的认同意识。”(14)宋瑞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根基》,《内蒙古日报》2017年12月4日第9版。文化价值的一致性不但能够促使共同体成员认可、接受共同体的实体性存在,更能够为共同体保持活力提供精神动力。传统社会中,中国各民族文化价值的一致性体现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历史上虽然没有明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表达,却有着丰富的思想积淀和价值遵循。“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种名”(15)刘晴波主编:《杨度集》(一),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72页。,“孔子之作春秋,治天下也,非治一国也”(16)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春秋中国夷狄辨序》,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48页。,历史上各民族在接触、交融和碰撞过程中,将隶属于自己的次级共同体文化解构、分化,同时在民族文化共性基础上重新整合着整体性的一级文化共同体。

当代民族之间从文化接触到文化整合或交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文化接触中有意识地挖掘不同族群的文化共性,通过彼此契合的、为各个民族所共同遵从的仁义礼智信、孝廉勤俭恕等积极文化因子引导实现不同族群文化整合,最终形成共性文化,进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和文化认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底线原则是既反对大汉族主义又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因为民族文化是不分优劣高下的、也是存在文化共性的,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是对民族文化的错误解读,非常不利于文化融合与发展,更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伦理的塑造和发展。

(二)社会维度:对内求同与对外感召

一般意义上,共同体可以分为两个基本类型:一种是地缘共同体;一种是情感共同体。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族群众多,这两个类型的共同体都普遍地存在着,在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认真区别对待。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尊重这种地缘性共同体系列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在认可其个性特点的社会存在基础上,积极引导、构建具有普适性的社会存在。“普适性的价值观念是氏族、民族、国家等各种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共同精神动力,用共同体意识去打破以民族为客体的情感认同,再造无数个现代社会的基本单位”(17)杨鹍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与实践》,《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这样能够真正推动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进程。对于以海外华人族群状态存在的情感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建设中一方面需要对内促进国家快速发展,当国家实力强大时自然会对海外华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海外华人也会因为自己是中华儿女而真正感到自豪和骄傲,也就自然而然地推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海外伦理认同;另一方面需要弘扬叶落归根的情感因素,用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感召海外华人来认同中华民族,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

(三)经济维度:彼此互助与共同发展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逻辑,民族关系的实质是一种群体层面上的社会关系,是以次级族群为单位的族群之间的生产关系。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制度体系中,对各民族的身份权利和经济地位给予了恰当归位与认可,中华民族共同体也因为这种经济维度的合理定性而得到了稳固和发展,曾经一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民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日益拉大,在经济差距拉大的同时中华民族的整体性情感认同在经济利益落差面前变得敏感而脆弱。

目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似乎因为经济差异问题而影响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问题已经不复存在,其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18)习近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阶段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实性的经济问题一定会引发情绪、心理等认知层面的问题出现,体现在民族共同体方面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欠佳、认同质疑,也就进而影响到了各民族之间的伦理一致性的情感体悟和道德认知。这就需要国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各地区的不平衡不充分,在最大可能地缩小各民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的同时,推动各民族地区的经济融合发展,而经济上的融合发展绝对不止于经济层面,其实经济上的融合比任何一种融合更能推动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因为经济融合会带来情感上的接近、道德上的互谅,推动各民族之间伦理内容和道德模式的融合,促使各民族之间的伦理道德趋同化发展,促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

(四)政治维度:政党认同和国家认同

当代民族国家多以政党领导为依托,政党认同直接关联国家认同,二者都会直接影响到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政党认同和国家认同实质上便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认可、支持和拥护。事实上,当代中国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伦理认同,也是在中国共产党为各民族人民全心全意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

目前我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19)习近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阶段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共产党作为各族人民的先锋队,坚持为广大人民谋福利的根本宗旨,在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时选好用好基层干部,加强党的廉政建设,树立起良好的政治形象,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尤其是在经济上要带领各族人民长足发展,消除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保障各族人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得到满足,推动各民族成员对我国党和国家的认可、认同。

总之,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认同的塑造方法多样,但“厘清障碍→提供条件→铸牢路径”是基本的建构逻辑,需要遵循道德建设规律进行显性和隐性的多重路径建设,只有这样有了伦理要素参与建设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才会更加稳固而有效。

猜你喜欢
共同体伦理中华民族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