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梅 龙柏林
内容提要:文章认为,以政治仪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文化基础和主流价值的现实需要。以政治仪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上可以通过政治仪式象征系统构筑民族记忆共同体、通过政治仪式互动结构建构民族情感共同体、通过政治仪式关系再生产机制形塑民族价值共同体。按照政治仪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可根据知-情-意的机制展开具体的实践,即通过塑造政治仪式符号以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知、传播政治仪式故事以建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推进政治仪式操演以塑造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信仰,进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第2版。,“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2)《习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人民日报》2020年9月27日第1版。,“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3)《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民日报》2021年3月6日第1版。等,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导。而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政治仪式是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行为主体,在程序、时间和空间上遵循与日常生活不同的规则,(4)王海洲:《政治仪式:权力生产和再生产的政治文化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页。融入政治历史传统、政治情感价值的动态实践,在唤醒历史记忆、凝聚情感能量、整合价值共识等方面作用独特,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然而,从目前学界研究成果来看,从政治仪式这一维度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成果并不多见。因此,选取政治仪式这个维度,探讨政治仪式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现实维度为何必要、在理论维度何以可能、在实践维度如何可能,对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价值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断侵蚀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文化基础和主流价值。我国党和政府举办的政治仪式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记忆、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嵌着中华民族主流价值,因而,以政治仪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应对当前错误思潮的现实需要。
历史虚无主义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一种具有严重危害性的社会思潮。习近平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5)《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人民日报》2021年2月21日第1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弘扬斗争精神,加大了对历史虚无主义公开揭露和批判力度。然而,历史虚无主义在受到公开抵制后,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重新寻找生存模式和入侵的突破口。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披戴学术外衣、文艺外衣和言论、舆论外衣,特别重视借助学术化、日常生活化、网络化来生成和传播,模糊和遮蔽其意识形态色彩,(6)关锋:《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新特点及其批判》,《山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不断地试图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否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消解历史真相。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正是聚焦“史”的维度活跃在中国意识形态场域,违背实事求是原则和客观全面的历史研究法,随意裁剪篡改历史,用无端的想象去杜撰历史,美化侵华战争,割裂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等,从而全盘否定中国的“四史”,扰乱人们的历史认知。第二,抹黑爱国英雄以解构历史记忆。当前任意否定、歪曲和戏谑革命领袖和英雄成为历史虚无主义解构中国历史的着力点。(7)龙柏林、李秋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红色记忆维度》,《新疆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美化反面人物、丑化正面人物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惯用伎俩,他们以所谓的“再评”历史为幌子,戏谑恶搞革命烈士、无限放大缺点而抹杀革命领袖和英雄历史功绩、随意捏造历史事实,企图解构真实的历史记忆。历史虚无主义所做的系列“动作”,无疑是想动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基础。政治仪式是历史的载体,其通过程式化的行为操演与动态性的社会实践方式唤醒历史记忆。我国的政治仪式承载着建党百年历史记忆、新中国成立70余年的国家记忆、40余年的改革开放记忆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记忆,这些记忆凝聚成中华民族的红色记忆,连接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政治仪式展演的过程也是通过具象的象征符号再现中华民族红色历史记忆的过程,以唤醒共同体成员的历史记忆来对抗遗忘与无知,使人们深刻认识到身份来源和未来去向,从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解构。
当前,文化虚无主义突出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否定和虚无。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最大的变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8)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84/202102/t20210203_71364.htm。,这个网民数量激增的网络拟态环境已成为文化虚无主义悄然入侵的主要场域,以虚拟文化代替现实文化、以现代文化消蚀传统文化、以西方文化衡量中国文化(9)李春艳、刘旺旺:《当前中国文化虚无主义的网络表征及其治理》,《江汉论坛》2020年第12期。是其当前在网络场域展现的新样态。重新乔装打扮后的文化虚无主义不断地侵蚀着我国的文化建设阵地,破坏思想文化领域的生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础造成深度危害。马克思强调,“人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而是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70—471页。;习近平进一步明确强调,“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39页。。说明文化虚无主义否定和虚无历史文化的做法是根本错误的,并且需要坚决抵制。
文化通过仪式以象征方式得以展布。克利福德·格尔茨认为公开的仪式就是“文化表演”(12)〔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14年,第138页。,詹姆斯·W.凯瑞则认为仪式的传播是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13)〔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28页。。我国党和政府举办的政治仪式是生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环境中并融入了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仪式,这些政治仪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存储器,仪式的展演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呈现和共享过程,也是增强共同体成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感,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基础的过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化俗为礼的方式嵌入我国的政治仪式中,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文化聚合力。第一,政治仪式展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享过程。如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的政治仪式贯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等文化基因,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第二,政治仪式展演是中国革命文化的共享过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仪式凸显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仪式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这些仪式都共享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与人民大众在伟大革命实践中构建的伟大革命文化。第三,政治仪式展演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共享过程。2019年国庆阅兵仪式展演共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革创新精神、爱国主义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活动是改革开放精神文化的展演活动。因此,在我国的政治仪式展演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以共享和弘扬,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从而抵制文化虚无主义对中华民族文化基础的破坏。
尼采曾言“虚无主义意味着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14)〔德〕尼采:《权力意志》上卷,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399页。,尼采语境中“上帝之死”意味着最高价值的陨落,而在当前社会发展语境中,最高的“价值贬黜”意味着意义世界的萎缩和功利价值的独享。价值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的一种存在样态,侵蚀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使其成为现代文明深刻的精神危机。(15)刘宇、苏继月:《价值虚无主义:现代文明深刻的精神危机》,《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3期。而价值虚无主义的根源在于资本逻辑的强势入侵。马克思揭露资本逻辑下价值虚无化的本性,指出“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34、39页。,而对工人阶级来说,“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再没有什么社会意义了。他们都只是劳动工具”(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34、39页。,人成为工具性的存在,仅存价值虚无和精神虚无的躯壳。在资本逻辑和工具理性操纵下,社会不断地进行着高速的物质生产和消费,受困于物质枷锁的人们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感到迷茫,甚至遗忘生命自身的真正意义与价值。而在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转变的中国,同样面临着价值虚无主义的精神危机。“泛娱乐化”成为西方价值虚无主义者进行资本主义价值观念渗透和瓦解我国主流价值的重要手段,无价值的娱乐方式和无营养的娱乐内容将会使人们淹没在物化逻辑统治的世界中,陷入崇高信仰缺失、价值取向迷失的荒芜状态。这样,中华民族主流价值面临被冲击的危险。
政治仪式是一种整体性的价值系统,(18)王海洲:《政治仪式的权力策略——基于象征理论与实践的政治学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它借助特殊的时间节点、多维的象征符号、特殊意义的政治仪式场域、贴合主题的政治话语等传递和宣扬主导的政治价值,从而增强仪式参与者和仪式参观者对主导政治价值的认知、内化和传承。当前,我国党和政府举办的政治仪式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蕴,政治仪式的展演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和呈现的过程。我国党和政府举办的关于重要人物的政治仪式、关于重要历史事件的政治仪式、关于重大节日的政治仪式,如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仪式、建党纪念仪式、建国纪念仪式、抗日战争胜利纪念仪式、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仪式,这些仪式可以使参与者体悟到革命先辈为国家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社会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而作出的努力与牺牲,使人们明白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意义,从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价值意识,克服物化逻辑和“泛娱乐化”对人的控制,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抵制价值虚无主义对中华民族主流价值的消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根本上来说是多维度的,构筑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共同情感和共同价值则是其重要理论支撑。笔者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上可通过建构政治仪式象征系统构筑记忆共同体、互动结构构筑情感共同体、运用关系再生产机制构筑价值共同体。
丢失历史记忆的共同体是无根无源的群体,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必然是没有未来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是链接共同体成员以及构筑民族认同的基础。要撼动和解构一个共同体,必先使其历史记忆被遗忘、被消解。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唤起和巩固共同体成员共同的历史记忆,建构中华民族记忆共同体。仪式或者说政治仪式的重演特征对于“塑造社群记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特质”(19)〔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0页。,政治仪式具备构筑民族记忆共同体的现实可能性。而政治仪式何以能够以及通过何种逻辑塑造共同体记忆?这就需要寻找一个记忆表征逻辑。仪式与象征如影随形,政治仪式事实上是一个庞大的象征系统和体现社会规范的象征实践。因此,在政治仪式展演过程中,通过象征系统唤起和再现共同的记忆,经由政治仪式的重复性体验,最终实现共同记忆的刻写与传承。
政治仪式象征系统中的输入—输出结构是政治仪式系统中最为基础的构造,而象征通常被理解为象征物或象征符号。在政治仪式象征逻辑展开过程中,主要的输入内容包括政治仪式内含的历史文化环境、历史主体、历史事件以及政治仪式所要传递的政治价值信念等,即记忆信息。而“接收者”是政治仪式中的各种象征物或象征符号,它们在接收记忆信息后再次输出,实现记忆的人际传递和代际传递。由我国党和政府举办的政治仪式的象征系统主要包括视觉象征系统、听觉象征系统以及触觉体验象征系统,在这些象征系统中输入与我国特定政治仪式主题关联的记忆信息,在特定的时间、具体的空间将人们带入特定的历史场景,通过具体的象征物或象征符号输出记忆信息。具体来说,举办政治仪式的主体通过视觉象征系统复原历史场景,通过听觉象征系统激发历史想象,通过触觉象征系统体验和共享历史记忆。政治仪式象征系统在反复运作过程中不断唤起参与主体对历史的认知、历史想象和进行历史时空体验,不断对抗历史遗忘。借助象征系统不断地使参与主体明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要到哪里去”。习近平提出抗战纪念活动必将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留下深刻的集体记忆,(20)张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总结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会见筹办工作各方代表》,《人民日报》2015年9月17日第1版。而每一种政治仪式必将唤醒特定的历史记忆。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仪式唤起了当代的共同体成员对伟大抗战的记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仪式唤起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创伤记忆;国庆阅兵仪式唤起了中华民族独立自强的历史记忆。总之,通过象征系统使抽象记忆实现了具象化,使得历史记忆反复被唤醒和刻写,进而实现历史记忆的共享与代际传递,构筑民族记忆共同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共同情感来维系,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情感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然需要运用情感导引以营造情感共意空间,激发和唤起共同情感。政治仪式传递政治价值和沟通政治情感的过程实际上是仪式互动的过程,因此,政治仪式也是一种互动仪式。互动仪式可以促进群体团结和激发情感能量。(21)〔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87、85页。陈金龙提出,纪念活动是“表达政治主张、实施政治动员的重要契机”(22)陈金龙:《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385页。,以此为契机进行政治仪式的互动,动员并唤起共同情感以促进团结。我国党和政府举办的一些政治仪式唤起并传递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在重复的体验性的仪式互动中,激发着和带动着民族共同的情感,使得共同体成员因共同情感而团结,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政治仪式的互动结构主要包括仪式参与主体间的互动、仪式参与主体与仪式环境的互动及仪式参与主体与“自我”的互动三个维度。第一,参与主体间的互动,即“我”与他人的互动。在这种主体间的互动过程中,“我”与“他者”“发展出共同的关注焦点,并彼此相应感受到对方身体的微观节奏与情感”(23)〔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87、85页。,是主体间情感互动的过程。我国党和政府举办的系列政治仪式,其中的因果循环关联和反复循环的仪式互动,使得主体间共同的民族情感实现共享流通,个体情感受群体情感带动,增强人们对中华民族的归属和认同情感,促进中华民族情感共同体的建构。第二,仪式参与主体与仪式环境的互动,即“我”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马克思提出“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4页。,环境和人是互动建构的。政治仪式环境必然是政治仪式主导者在政治仪式筹策过程中嵌入了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观念的环境。在政治仪式互动过程中,充溢着主流价值的环境对人的思想情感发挥着重要的感染和带动作用。我们对环境的认识其实就是对物的“情感”和“意义”的认知,而“意义”的生产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是自我对物的象征,可以将其看作是互动建构。(25)刘伟兵、龙柏林:《仪式感如何生成——仪式发挥文化功能的运行机理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参与主体在政治仪式环境“情感”和“意义”不断生产和不断输出的过程,有意识或无意识间受到熏陶,进而凝聚和认同政治情感。我国党和政府举办的政治仪式,从仪式的环境布局、仪式物品陈列、仪式氛围的营造等方面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在人们与环境的互动中,建构情感共同体。第三,仪式参与主体与自我的互动,即“我”与“我”内心的互动。建构中华民族情感共同体,最为关键的是人的政治情感的内化。“我”作为仪式的参与主体,必然会受到政治仪式的主流情感价值的影响,这一情感价值在程式化的仪式操演中进入人的思维,在仪式主体与自我的互动过程中,在内心深处集聚激发政治情感。这种情感在共同体成员进行政治仪式互动过程中得到强化,促进民族情感共同体的建构。
仪式参与的主体是政治仪式最重要的内置之一,实现仪式主体关系的再生产是政治仪式关系再生产的关键环节。政治仪式关系再生产逻辑的展开路径是政治仪式主导者通过举办政治仪式活动,将政治仪式所蕴含的政治价值内化为人的内在关系规定性,从而实现人的主体关系再生产。正如大卫·科泽提出:经由仪式,使得“我们相信所见到的秩序并非出自我们自身(文化)之手,而是为这个永恒的世界自身所有”(26)〔美〕大卫·科泽:《仪式、政治与权力》,王海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98页。。在政治仪式重复的程式化操演中,其所蕴含的政治价值易为参与主体确信是现实生活自然自有的价值,这是价值内化后的心理呈现。政治仪式中的“阈限”是值得关注的维度。政治仪式在阈限时期遵循着社会主流规则,发挥着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但并不意味着整体不发生任何变动。实际上,在政治仪式阈限时期内,重点是“过渡”环节。这种“过渡”是一种过程、一种生成,甚至是一种转换,(27)〔英〕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赵玉燕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24、63页。仪式所作用的主体状态在政治仪式的阈限阶段中生成并发生转换,“我”成为仪式价值主导下的仪式主体。具体来讲,仪式所作用的主体是处于其日常生活以及特定社会环境生态中的主体。在阈限阶段,仪式所作用的主体暂时与日常生活状态以及一定社会环境生态分离,进入到新的时空场域和新的环境生态,游走于日常世界与政治仪式下的意识形态世界之间,面对陌生的“他者”,在感性的对象性活动中与“他者”进行互动,实现观念与价值的生产和再生产,从而建构新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新自我”的关系。在跨越阈限阶段后,参与主体会带着在阈限阶段接收到的政治价值理念进入到日常生活状态和社会交往中。而政治仪式反复的流动性体验推动着人们对仪式所传递的价值形成认同和信仰。
笔者认为,政治仪式关系再生产逻辑是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共识的重要理论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共同体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以及对这种共同价值认同和信仰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共同体。中华民族价值共同体形成的关键是共同体价值主体的共同价值的塑造。我国党和政府举办的政治仪式是蕴含着传递着中华民族主流价值的对象性活动。经由政治仪式的阈限前、阈限期以及阈限后的过程,仪式所作用的主体实现了由仪式角色到生活角色的相互转换。吸收并内化了中华民族主流价值的“新的主体”不断生成,新的主体关系不断生产,外化为守护中华民族主流价值的具体行动,促成中华民族价值共同体的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
理论是产生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思想体系,遵循政治仪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在知—情—意的逻辑机制进行具体实践,以知为始,化知为情,化情为信。以强化共同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正确认知为先导,不断增强对共同体的情感认同,构筑并铸牢对共同体的价值信仰。
仪式符号是建构“知”之框架的重要载体。政治仪式符号是遵循政治仪式象征逻辑的意识形态“图腾”,其功能表现为“使不能直接被感觉到的信仰、观念、价值、情感和精神气质变得可见、可听、可触摸”(28)〔英〕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赵玉燕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24、63页。。要展现作为抽象概念范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历史记忆,就要建构多维政治仪式符号言说系统。借助可见、可听、可触的符号载体,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发展的隐性内在逻辑转换为显性的符号象征,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价值通过具象的载体呈现。通过具象符号架构起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框架,在共同体成员心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政治仪式符号系统是一个包含视觉、听觉、触觉的多元的符号系统。第一,透过视觉符号传递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影像”。政治仪式中的视觉符号包括雕塑、颜色、数字、图像、影像等符号,这些视觉符号具有形象的直观性、价值隐喻性的特征,能够突破时空限制而实现对历史记忆的具象表达和传递。我国政治仪式中的视觉符号是传递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历史记忆的重要叙事符号。如201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仪式展现着“家破人亡”、“最后一滴奶”、“逃难”等雕塑、密布着300000、1937.12.13—1938.1等黑色数字符号,透过这些冲击感强烈的视觉符号,让人们铭记南京大屠杀对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历史创伤。第二,通过听觉符号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历史想象”。仪式中的听觉符号主要是指仪式的执行者和参与者“各种念诵和唱诵所发出的‘人声’以及运用的乐器、法器和其他物件所发出的‘器声’”(29)曹本冶:《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34页。。听觉符号是一种能够唤醒集体记忆的感性表达和听觉叙事方式,是意义表征与空间想象的符号体系。物声与人声的结合,可以促使共同体成员在二者协同作用下进行“历史想象”。例如,在建国70周年阅兵过程中,习近平发表主题演讲中声音的魅力,伴随着播放《义勇军进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红旗颂》《歌唱祖国》等歌曲,把在场仪式主体与场外共享仪式过程个体的记忆拉回到中华民族的革命史、奋斗史和发展史中去,激发和强化人们的历史想象和历史认知。第三,借助触觉符号“体验”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触觉符号是通过人的肢体感觉来触摸历史和接收历史信息的重要符号,触摸符号可以给人创造一种真实的历史“体验感”。总之,充分发挥符号系统在形塑历史认知中的价值,塑造政治仪式符号系统对于强化共同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故事是不同生活背景和文化背景中个体的“黏合剂”,具有建构身份意识和情感认同的功能。政治仪式往往镶嵌着故事的印迹,诉说着一个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政治仪式中的故事不仅传递着过往的历史记忆,还诠释着人们自身所属群体身份及其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政治仪式传播是通过一定媒介,遵循政治仪式互动逻辑而延展仪式时空,并进行仪式故事叙事,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30)〔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丁未译,第28页。政治仪式的传播过程,也是政治仪式故事的传播过程。情景化的故事叙事能够为社会成员间的沟通提供共享的情感空间,以故事唤醒特定情感,建构并维系着意义性、容纳性的情感世界。因而传播政治仪式故事是化“知”为“情”的重要环节。
习近平多次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28页。。我国的政治仪式故事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百年的故事、新中国成立70余年的故事、改革开放40余年的故事,内嵌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故事,这些“中国故事”是凝聚中国人集体记忆与集体情感的故事,能够在情感上触及共同体成员的内心世界。以情感的逻辑演绎政治仪式故事,通过情绪带动和情感渲染,使仪式参与者或参观者产生情绪反应和心灵震撼。第一,语言是政治仪式故事传播必要的“设备”。列宁强调“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手段”(32)《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70页。。作为一种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的语言交际活动,主题演讲使语言的“交际”价值得以充分彰显,而情感沟通和情感生产是语言交际价值的重要维度。为讲述仪式中主旨故事,在政治仪式中常常设置了政治人物的主题演讲环节。这种在集合群体中产生的仪式行为,必定“激发、维持和重塑群体中的某些心理状态”(33)〔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1页。。在政治仪式中,特殊时空表征着仪式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场域,主题演讲和特殊时空协同演绎着特定仪式中的故事,加之仪式现场气氛的渲染,带动着特定情感,增进情感认同。第二,网络科技是政治仪式故事传播的重要媒介。当前网络媒介所架构的拟态环境打破了以往时空的局限,使社会成员获得直接或间接参与政治仪式的平等机会,“倾听”仪式中的“中国故事”。这些由个体故事汇聚而成的主旨故事不断强化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和认同,激发着人们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传播好政治仪式故事,建构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情感基础。
仪式操演过程是化“情”为“信”的过程。政治仪式操演是遵循政治仪式关系再生产逻辑的动态实践。政治仪式过程涵盖了精神层面的政治投入及其产出的具体情况,信仰是政治精神主要构成元素。“仪式是一种操演语言”(34)〔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第66页。,“仪式只为维护信仰的生命力服务的”(35)〔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第518页。,在仪式关系再生产逻辑展开过程中,仪式主体在特定的仪式时空中进行仪式操演,仪式参与者的情感流露及其共享与感召也会渐次增强,“新的自我”、“新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雏形亦会渐次出现,被情感激发的个人价值观念逐渐演变为某个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共享内容。在重复性和持续性的政治仪式操演中,这种价值观念不断得到强化,进而凝聚成为共同体成员的共同价值信仰。
政治仪式是政治价值传递和凝聚政治价值信仰的重要载体。政治仪式操演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着“信仰在场”和“价值呈现”的作用。我国党和政府举办的政治仪式是中华民族主流价值内容与仪式形式高度统一的活动。在政治仪式操演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主流价值通过政治仪式对参与者施以浸润而得以宣扬,参与仪式操演的主体剥离了异质性社会群体身份,个人意识在仪式中被聚合,经过反复操演不断在精神层面凝聚起对中华民族共同价值的信仰。在我国历史上,国家祭祀一直是最重要的政治仪式。“国之大事,在祀与戎。”2014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仪式包括奏唱国歌—默哀(警报1分钟)—敬献花圈—宣读《和平宣言》—揭幕国家公祭鼎—习近平主题演讲—撞响和平钟、放飞和平鸽等环节。公祭仪式为仪式参与主体提供了阈限空间,在阈限中,仪式的参与主体与仪式的“他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回溯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和创伤记忆。经由体验的复述,共同体成员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进行“想象性体验”,深切体悟祖国成长的艰辛并担负起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责大任。(36)龙柏林、李秋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红色记忆维度》。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政治仪式的操演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政治仪式过程中,政治仪式操演不仅能唤起作为仪式参与主体的共同体成员对中华民族的集体情感,也在不断影响、固化共同体成员的身体惯习,不断强化着共同体成员对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热爱、对社会共同价值的认同,汇聚着共同体成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凝聚着共同体成员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