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香 窦本港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济南 250103;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校园欺凌事件的频繁发生使许多学者开始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研究,而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两类群体,对旁观者的研究比较少。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旁观者是占绝大多数的在场者,他们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与行为,或者挺身而出制止欺凌行为,或者在一旁欢呼呐喊助推欺凌行为,或者冷漠观之而不做出任何反应……这些不同的旁观行为会直接影响到欺凌事件的走向。因此,聚焦校园欺凌旁观者群体并进行分类,分析他们对欺凌事件产生的影响,探寻影响旁观者行为的相关因素,提出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的干预策略,可以为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干预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校园欺凌事件的主体主要包括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旁观者往往被认为是那些在现场目睹事件的经过但没有直接“参与”事件的人,他们是被裹挟者或者局外人。但事实上,旁观者也是欺凌事件的知情者、目睹者和可能的干预者,是受欺凌事件影响并且其行为和态度容易产生变化的群体,他们的表现会直接影响欺凌事件的进程与走向。
按照间接参与的程度与外在表现的状态进行划分,校园欺凌旁观者大致可划分如下三种类型。
1.置身事外者
置身事外者是指在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时,将自己置身事外、不直接介入,而只是观望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欺凌事件的旁观者。这类旁观者在目睹校园欺凌行为时往往会选择无动于衷,成为在场的冷漠看客、看热闹者,他们或者选择在现场观看,或者选择悄悄离开。固然他们之中有看热闹的好事者,但并不能简单地认为他们对被欺凌者没有同情心,而是因为种种原因促使他们没有选择保护行为。置身事外者看似没有参与到欺凌行为当中去,但事实上欺凌事件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直接影响,比如产生恐惧、内疚等复杂的心理,而他们表现出来的无动于衷的态度和看客行为,也可能在无形中起到助推欺凌事态恶性发展的作用。
2.煽风点火者
煽风点火者指的是在校园欺凌事件中,与事件无关的旁观者转化为事件的鼓动者,他们主要通过煽动性的语言、姿势及行为鼓动欺凌者,从而助长欺凌者的嚣张气焰。这类旁观者的行为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与目的性,他们可能通过这种行为来宣泄自己内心的不满,或者来证明自己的影响力,或者通过一系列的举动去助推事件的发展,或者去刻意讨好欺凌者以免使自己成为下一个被欺凌者等。他们或者是在一旁欢呼呐喊为欺凌者助长势力的起哄者,或者是在欺凌者实施欺凌行为时及时为他们通风报信的放风者。这类旁观者的行为无疑对欺凌事件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也是欺凌者中的一员。
3.挺身而出者
挺身而出者指的是在遇到校园欺凌行为时,由事件无关的旁观者转化为挺身而出制止欺凌行为、保护被欺凌者,或者为被欺凌者提供安慰、帮助的“旁观者”。比如,他们会将校园欺凌的情况及时向学校老师和家长报告,在被欺凌者受到侵害后会主动去安慰被欺凌者,或者在遇到欺凌事件时直接采取相应的措施制止欺凌者的行为。这并不是因为这类旁观者对欺凌者没有畏惧感,而是当他们目睹校园欺凌行为时,内心强大的责任感和自我效能感以及对弱者的同情促使他们主动选择不再保持沉默,而是积极去协调、制止事态的进一步恶性发展。
这三种类型都是在欺凌事件发生过程中旁观者可能出现的分化,其与欺凌事件发生的现实情景、对欺凌事件的认知与理解、个体的心态与素质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校园欺凌不仅仅是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之间的不良互动,作为在场的旁观者也成为不同程度的参与者与受影响者,他们的态度与行为会直接影响欺凌事件的发展、欺凌行为持续的时间等。
1.旁观者会影响欺凌行为的持续时间
在一些校园欺凌案例中可以发现,煽风点火旁观者、冷漠且置之不理的旁观者会激发欺凌者的表现欲,延长欺凌行为实施的时间[1]。做出煽风点火行为的旁观者,看似处于旁观者的姿态,没有真正实施欺凌行为,但事实上他们已经以自己的言行与姿态表明了支持欺凌者的立场与态度;有的旁观者将自己置身事外,认为发生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根据时机离开欺凌发生的场所和环境,对欺凌行为选择无视的方式。实际上,只要是围观行为发生,就表现了对事件的关注,形成对欺凌者的无形支持氛围,这会激发欺凌者的表现欲望,可能延长欺凌行为的持续时间,使欺凌造成更为恶劣的影响。反之,如果旁观者做出积极的干预行为,则会有效地阻止校园欺凌事件恶化,缩短欺凌时间。
2.旁观者会影响欺凌事件的发展动态
校园欺凌中的欺凌者实施欺凌的动机之一就是获得表现欲与存在感,通过实施欺凌行为在同伴群体中得到较高的地位,满足自身的虚荣心,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存在感;或者是为了融入群体而不得不采取的跟随性欺凌行为。消极的旁观者行为会助长欺凌者的嚣张气焰,使得欺凌者做出更加恶劣的欺凌行为,给欺凌者与被欺凌者都造成更大的影响。如果旁观者做出积极的保护行为,那么就有可能在欺凌刚发生的时候就被有效地制止,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欺凌行为的强化。倘若做出积极行为的旁观者身份是在学生群体中有声望的班长、团支书或其他有能力干预欺凌行为的学生,那么欺凌行为就有可能被控制。
影响旁观者做出不同行为的因素有很多,不仅有个体因素还有群体因素。其中个体因素包括自我效能感、共情能力和责任推脱心理等;群体因素包括群体压力、学校和班级氛围、人际关系等。
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旁观者之所以旁观,与他们的自我认知有着直接的联系。
1.旁观者的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其行为选择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做出的推测与判断。当面对校园欺凌事件时,旁观者会对自身是否有能力去阻止校园欺凌行为有一个内在的评估,其依据就是在面对校园欺凌事件时的自我效能感。当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低,他们会选择置之不理和冷漠旁观的态度与行为,这是因为他们害怕或者预估自己能力不足,或者认为即使挺身而出也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相应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与伤害,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或者只是出于好奇看热闹。自我效能感低还可能使旁观者在欺凌者实施欺凌时进行煽风点火,倾向于欺凌者一方助推他们的欺凌行为,因为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被欺凌者;当旁观者的自我效能感较高,则会选择挺身而出制止欺凌行为,或者是在被欺凌者受到伤害时对他们进行安慰和帮助。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较高的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往往会扮演保护者的角色,自我效能感较低的旁观者通常扮演煽风点火者或置身事外者的角色。
2.旁观者的共情能力决定其参与欺凌事件的程度
共情,又称为同感、同理心,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概念。共情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可以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及其感受的一种能力。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旁观者所做出的选择取决于他们理解和同情被欺凌者的能力,如果旁观者对被欺凌者的遭遇和感受表示了很大程度上的同情,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采取自认为有效的方式去阻止欺凌行为,避免被欺凌者遭到更深的伤害;如果旁观者缺失同情心,或者有一定的同情心但是对自我能力评估不足,或者不知道如何处置,则可能采取助威式、冷漠式与逃离式的旁观行为。
3.旁观者的责任推脱心理直接影响其外在表现
旁观者群体的责任推脱会产生责任扩散效应,从而弱化旁观者个体的责任意识。责任扩散效应指的是当危险事件发生时,在场目击整个事件发生的人越多,每个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就相对减少,因为在场的每个人都会认为,帮助他人所获得的成功或赞赏、不帮助他人所获得的失败和谴责都会由所有目击的旁观者一起来承担。责任推脱是基于责任扩散效应下旁观者所产生的一种普遍心理活动。当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时,旁观者越多,旁观的个体就越会产生责任推脱心理,因为他们认为这么多人在场都没人介入,自己也只能围观了,即使有问题也是大家的问题。一旦旁观者产生这种责任推脱心理,就不会向被欺凌者伸出援助之手。在面对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时,旁观者的责任推脱心理越强,越会扮演置身事外的角色。责任推脱心理更强的旁观者会认为,被欺凌者受到欺凌是由于被欺凌者自身存在问题,于是他们就会在一旁起哄,成为煽风点火者,他们的行为不仅会助推欺凌行为的持续时间更长与程度更为强烈,而且也满足了自己的看戏心理。
无论旁观者表现出何种态度与选择何种行为,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是欺凌事件的亲历者:他们目睹了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这不仅会给他们感官上产生冲击,而且也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心理感受,所以他们不可能立即从欺凌事件中抽离而不受任何影响,选择的态度与立场只是内在自我权衡的结果而已。
校园欺凌的旁观行为往往受同伴群体的直接影响,是一种寻求安全感与归属感的盲从行为选择。
1.同伴群体压力会直接影响旁观者的行为表现
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旁观者之所以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与行为,很多情况下是源于群体的压力。在许多真实的校园欺凌案件中,一些煽风点火者就是协助欺凌者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他们有时也不是出于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做出这些行为,而是因为与欺凌者是朋友,所以才会选择煽风点火、协同欺凌。处于青春期早期的个体都非常重视友谊,他们愿意为好朋友“两肋插刀”;同时,他们融入同伴群体的意愿强烈,希望得到群体认可,而不是被排斥或者被孤立,因为一旦被孤立,个体就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欺凌的目标。迫于这种压力,他们会选择与同伴群体一致的行为,如果和欺凌者是朋友,他们会选择协同欺凌,采取煽风点火的行为;如果和被欺凌者是朋友,他们会选择挺身而出与欺凌者对抗,或者打电话给老师、朋友从而保护被欺凌者。
2.群体关系及其氛围是影响旁观者行为反应的重要因素
校园欺凌事件多发生在学校以及其合理的辐射范围之内,旁观者与同伴、老师之间的关系会影响其在目睹校园欺凌时所做出的行为选择。同伴和老师支持水平较高的学生更有可能在校园欺凌事件中表现出积极的旁观者行为,因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比较强,他们会认为自己有能力去帮助被欺凌者。如果旁观者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并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可能就会带动周围的旁观者,使更多的旁观者采取相应的积极行为。即当旁观者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时,他们更倾向于做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夸奖,就往往会挺身而出帮助被欺凌者,扮演保护者的角色;当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比较紧张的时候,旁观者为了引起他们的关注,就有可能做煽风点火者甚至帮助欺凌者一起实施欺凌行为。
学校风气和班级的氛围会直接影响旁观者的行为。如果一个学校的纪律散乱,学习风气不良,一些学生就很有可能受到影响,成为滋生欺凌行为的欺凌者,或者是校园欺凌的助推者、参与者。如果一所学校的风气积极向上、纪律优良,学生会受到良好氛围的影响,相关的欺凌事件就会减少,即使出现了欺凌事件,选择积极旁观者行为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与学校风气相比,班级氛围对旁观者行为产生的影响更为直接,如果班级里时有欺凌行为产生,班级氛围往往是冰冷的、浮躁的,学生之间的关系往往处于紧张与矛盾的状态,缺乏应有的关爱与团结。当欺凌行为发生时,其他学生自然会表现出漠视的态度与行为,或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观念,即使有旁观者想要挺身而出制止欺凌行为,他们也会害怕自己成为整个班级中的“异形”,成为下一个被欺凌的对象。
一般的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策略表现为:预防的重点是防欺凌教育,而干预的重点对象是欺凌者与被欺凌者,旁观者往往被忽略。因此,对旁观者的影响策略是有效预防与干预校园欺凌的重要方面。
笔者认为,引用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或者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直接介入,可以形成常态性、针对性的引导与影响策略,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自护意识,形成团结互助的观念,做积极的旁观者,把这种方式作为传统校园欺凌策略的有效补充或创新模式,能够形成更为有效的预防与干预机制。因为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助人自助”,具体表现为尊重、接纳、自决、个别化等工作伦理原则。采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专业督导等直接与间接服务方法,协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他们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尤其是同理心与共情能力的培养,建构学校和谐友好的人际支持氛围,同时促进与家庭、社区之间联动关系的建构,寻求个别化和生活化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健康人格,引导学生学习顺应未来生活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有利于建构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净化校园风气,形成良好的学风。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欺凌中旁观者群体主要是从事前预防、事中迅速识别以及事后及时干预三个方面,形成一种固定的预防和干预模式,促进学校、家庭和社区三者之间的有机联动,达到促使旁观者行为由消极向积极转变的目的。
发生欺凌前的预防是日常性校园欺凌预防工作,主要表现为日常性教育、相关支持网络建设以及相应制度的制定与落实等。
1.开展反校园欺凌主题讲座
在校园欺凌事件没发生时,学生皆可能是潜在的旁观者。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整合心理咨询教师等扮演教育者和倡导者的角色,在学校范围内开展以“反校园欺凌”为主题的讲座,对学生进行反欺凌教育,深化其对校园欺凌危害的认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欺凌行为是对道德的违背,是对公序良俗的破坏[2]。只有让学生全面认识到欺凌行为对欺凌者、被欺凌者与旁观者三方的危害,才能增加他们做出积极行为的可能,达成反欺凌的共识,从而提升旁观者干预校园欺凌事件的能力。
2.开展反校园欺凌训练
学校社会工作者要教授学生在遇到欺凌事件时,作为旁观者如何采用合理处理方式进行回应,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角色训练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具有评估欺凌事件性质的意识与能力;了解与辨别遇到欺凌事件时的处置方式,如果遇到危险性不大的欺凌事件,譬如语言欺凌,则可以直接采用协调的方式,但要注意不能激化矛盾,要“巧妙地”帮助被欺凌者;如果遇到危险性较大的欺凌事件,要具有自护意识,不能贸然挺身而出,要及时向家长或者老师求助,必要时可以报警,从而提高他们作为积极旁观者的意识与能力。
3.搭建校园反欺凌支持网络
学校社会工作者要将学校、家长和社区的相关资源链接和协调起来,真正形成“三方联动”机制,定期对学校校园安全环境进行评估,为随时发现并遏制欺凌事件的苗头做准备[3]。时刻注意协调任意两方之间的关系,不断在现有的反欺凌网络中更新资源,使“三方联动”真正处于动态的不断更新的过程中[4]。在学生中建构小组或班级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协助学校建立反欺凌的班、年级、学校三级联动体系与机制,明确预防校园欺凌的程序与报告系统,让学生知道当遇到校园欺凌事件时,如何按照规范的程序启动报告程序与及时形成支持性小组的方式,形成迅速反应机制。
4.建立旁观者干预欺凌事件的奖惩制度
建立有关旁观者干预欺凌事件的奖惩制度,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旁观者群体积极干预欺凌事件的概率。学校社会工作者应该积极建议学校建构相应的奖惩制度,并与教师、学生干部、家长以及社区工作者一起协助落实。有关奖惩制度应该明确:学校禁止校园欺凌行为,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学校将对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进行相应处罚;对消极旁观者,比如煽风点火强化欺凌行为、事先知情不上报、冷眼旁观的学生根据程度进行处置批评;对做出积极干预行为或者提前知情并及时上报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和奖励;明确举报欺凌行为并不是告密,而是受学校保护的正义行为,明确对上报学生打击报复的欺凌者会严加处理。这种奖惩制度只是手段,主要是倡导与强化学生做校园欺凌的积极预防与干预者。
在欺凌发生时,学校社会工作者等要立即做出反应,启动校园反欺凌网络响应机制,除了对被欺凌者与欺凌者进行积极干预外,不要忽视对旁观者的介入,要根据旁观者的不同表现进行针对性地介入。
具体做法是:迅速识别出不同类型的旁观者,针对不同类型的旁观者采取不同举措。第一时间疏散消极旁观者,防止欺凌事件恶化[5],并根据其反应程度进行针对性的跟进处置。对主动反映欺凌行为与实施保护行为的积极旁观者进行保护,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对欺凌事件的煽风点火者应作为欺凌参与者进行处置,需要进一步的个案辅导跟进;其他消极旁观者即置身事外者则是后续跟进介入的干预对象,可以在事后采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的介入服务,从而促使其行为转向积极。
在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整合心理咨询教师等资源,针对消极旁观者及其家庭、社区等进行跟进服务。
1.提升消极旁观者的共情能力和自我效能感
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心理情景剧的方法,鼓励或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角色互换,体验被欺凌者所处的情境,感受被欺凌者内心的世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一些旁观者做出消极行为时被欺凌者内心的失落和无奈,明确消极旁观者的行为对整个欺凌事件走向的影响。这种角色扮演方法的合理运用,可有效提升消极旁观者的共情能力。
可以帮助消极旁观者进行一系列的训练,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如可以进行自我肯定练习,引导学生从自己过往的成功经历中获得自信;进行针对性的干预训练,即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情景模拟,引导他们在模拟训练中获得和练习具体的干预操作技术,增强练习过程中的体验感、现场感[6],并且可以将积极旁观者的行为迁移到现实情景中去,从而使他们提升自我效能感。总之,学校社会工作者与心理咨询教师要及时跟进心理疏导,消除学生对校园欺凌的恐惧,鼓励他们学会自我保护并采取正确的行为反抗暴力。
2.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氛围
首先,要创建安全的校园环境。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监控等多媒体设备,约束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构建一个全方位无死角的安全校园。其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预防与干预校园欺凌的教育和培训,为教师提供相关支持,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鼓励开展以反校园欺凌为主题的班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倡导教师关爱、公平对待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最后,建立开放的心理咨询场所和社会工作站,随时处理与解决学生存在的个别心理问题、学生之间的矛盾等,对特殊问题要进行个案处置与管理。
3.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联动机制
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扮演连接、联动媒介与角色,促使学校、家庭和社区两两之间、三者之间形成长久的互动与联动关系,以利于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及时向学校预防校园欺凌小组反馈相关信息,形成抑制欺凌事件发生的良好支持系统。
在校园欺凌事件发生之后,学校社会工作者除了在学校促进旁观者进行调整与改变之外,还要根据现实情况主动联系消极旁观者的家庭,甚至是所在社区中能够对之产生影响的相关人员,形成联动帮扶支持系统。针对消极旁观行为严重的学生,社会工作者应和教师、社区工作者以及家长一起对其联合辅导、共同帮扶,这样会使服务效果更加显著[7]。学校社会工作者要定期组织教师与家长、社区工作者沟通消极旁观学生在家里和社区的表现情况,并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促进学校、社区、家庭之间多元互动,形成联合行动机制,以有效促进旁观者的消极行为向积极行为转变。
结语:校园欺凌是全球性的青少年社会问题,是处在特殊成长期的青少年容易出现的交往矛盾与冲突的外在表现。预防与干预校园欺凌事件,需要关注欺凌事件的旁观者,因为他们是干预欺凌事件发生、持续与恶化的主体,也是做好自护、建构相互支持关系的主体,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人生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到干预行为的选择,影响到校园的安全、友好与和谐。但旁观者并不是固定的人群,因为欺凌事件具有偶发性的特点,任何一个学生都可能成为某一个欺凌事件的旁观者,当他们真正成为旁观者时,是选择做积极的旁观者还是消极的旁观者,与他们是否接受过相关的教育与培训有着直接的关系。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学校要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制度,对教职工、学生等开展防欺凌教育与培训,而且也对社会工作者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出了专业服务内容的具体要求。因此,社会工作者对欺凌旁观者进行专业辅导与支持,或者发挥社会工作在预防校园欺凌事件中对旁观者介入的作用,将成为未来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的重要手段与方式。与此同时,政策倡导、自护能力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等间接方法与个案辅导、小组活动、社区工作等直接方法的有机结合,将会更好地培育更多的挺身而出者,从而形成有效的预防干预校园欺凌事件的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