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者,在于审时度势谋划长远

2021-04-15 01:18总编辑
人民交通 2021年6期
关键词:功成谋划经济体制

总编辑

“凡谋之道,周密为宝”。洋洋7万余字,“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注定会再次引起世界瞩目。

五年,复又五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这样跨越七十年历史云烟持续编制系列“五年规划”——为天下先而一以贯之!这也难怪被西方学者视为观察并解读“中国之治”的独特密码。

“为了加速国家建设,除应动员全国力量,集中全国人力和财力以赴外,必须加强国家建设的计划工作,使大规模建设能在正确的计划指导下进行,避免可能发生的盲目性。”1952年1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中这样强调。文治武功,建立新中国大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是智慧的,故而彼时也是审慎的、清醒的。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始于1953年,正式公布于1955年的“一五”计划,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就此评价道:“‘一五’计划相当成功。就是同50年代大多数新独立的、人均年增长率为2.5%左右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经验也是成功的。”

作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六五”计划更趋于完备。其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已然拉开,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终于到来了。

“十一五”则是由“五年计划”变为“五年规划”的开始,意味着从传统计划经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如今,“十四五”规划更是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而经济体制的升级,乃是国家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就曾强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

庄子曰,“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更何况,“五年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指示,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编制一个五年规划通常需要10个步骤,历时三年。“十四五”规划的准备工作则是从2018年8月开始的,这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

横向而言,注重了全面性、协同性。5大类20项重要指标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十四五”规划可谓包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毕竟,综合平衡是发展计划的基本原则。值得一提的是,“十四五”规划与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存在内容上的一种观照。与其他中央文件的互鉴与呼应是“中国式”规划的一个特色,也是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的体现。

纵向而言,注重了阶段性、延续性。“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既要综合考量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还要兼顾与“十三五”规划的衔接性。前一个“五年规划”的答卷,无疑是后一个规划的参照。大国伟业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而是取得一个个阶段性胜利后的事业延续。

显然,一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关乎国家未来,也关系个人生活。“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曾这样讲道。

在这个春天,“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可谓谋划长远;新征程的号角声中,英雄的人民已经从当下出发。

猜你喜欢
功成谋划经济体制
强化责任勇担当 统筹谋划抓落实
“功成在谁”不重要 “功成有我”方可贵
“功成必定有我”显担当
“功成必定有我”显担当
谋划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考
谋划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