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慧
2021年3月20日,“寻找隐匿的天才:薇薇安·迈尔”在今日美术馆开幕。为了展示薇薇安·迈尔的传奇人生,此次全面呈现薇薇安·迈尔最迷人也是最复杂的“自拍系列”。
于是展览现场无疑成为了姐妹们大型自拍现场,各路民间高手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被有意或无意安排的自拍角落。
“镜子和影子成为一场与自我的对话,也是通过对自己身体和镜头的控制,从视觉上宣布自己是谁,以及渴望成为谁。”我在展览现场发现,这也许就是自拍者内心深处的独白,也是自拍这一行为越来越被现代孤独人推崇和认可的原因。“我每次自拍,其实也是实在没有人帮我拍。于是被逼无奈之下,竟然发现比照镜子更能在自拍镜头中找到自己最美的角度。也是意外收获。”
薇薇安·迈尔则用自拍来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确立自己在某时某刻某地不容置疑的存在——一切有照片为证。这种不懈的寻找正是为了应对她边缘性的社会地位,因此她的自拍也多以影子、轮廓的形式出现,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安妮·莫林将之形容为“不在场的在场”(absent present)。薇薇安·迈尔总是从镜子里观看自己——刻画下自己的面庞,发型、肢体,衣裙、鞋帽、饰品,她所用的禄来双反相机或小型135 相机,揭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她也同时框取下所在的社会情景,她偏爱的鞋帽店橱窗,或者是她所服务的雇主家花园洋房,都给观众留下了认识她、理解她的视觉线索。
今日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联合策展人张然说:“通过薇薇安自拍影像,越加清晰地呈现出一个关心社会、热心生活、以旁观者的角色记录时代变迁的普通人……薇薇安是一个孤独的奇才——亦是众生,亦是她们,亦是我们。”
谈及薇薇安·迈尔的精神世界,艺术家彭薇坦言:“这次展览所有作品里都有薇薇安·迈尔自己。我觉得是自拍又不是自拍。她太孤立了,而这就是她要的孤立,她守护的孤立。借用墨西哥女艺术家弗里达的话:‘我画自己,因为我常孑然一身。薇薇安拍自己,正是因为她孑然一生。”
薇薇安·迈尔自拍的一生,也是其保姆与摄影师双重身份的一生。在世时,她为人所知的一面是忠实可靠且神秘的“玛丽亚”(《音乐之声》中的家庭教师),而从未示人的另一面是隐匿于镜头之后的摄影天才。
她,出生于美國,少年时跟随母亲居住于法国;成年后回到美国生活并工作,直至2009年离世。从上世纪50年代起,薇薇安·迈尔便开始了一面做保姆一面摄影的平凡一生。几十年里她辗转于中产家庭之间担任保姆,不知是天性使然还是家庭经历,她孤僻少言,但忠实可靠。对于雇主她所求甚少,但面试时她必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有足够的空间装下随身携带的200个行李箱。薇薇安曾说,她的一生就在一个个装满底片的行李箱中。2007年,芝加哥一名房屋中介、车库旧物收集狂兼业余历史学者约翰·马卢夫,在一场拍卖会上买了一箱以芝加哥街景为拍摄主题的底片,物主署名薇薇安·迈尔,但是网上完全没有这个人的资料。除了那些底片,薇薇安·迈尔仿佛不存于世。据约翰·马卢夫说,从夹在底片里的字条和收据,找到薇薇安·迈尔放在一间废弃储藏室里的更多箱子,也让马卢夫找出更多底片和数量众多的8毫米影片,包括更多的街拍照片与一位女性大量的自拍照。后经证实,这些自拍照都是薇薇安·迈尔本人。总数惊人的25万多张底片中,没有一张被冲洗出来过。但是通过这些资料,足以让马卢夫发现,薇薇安·迈尔生前是一位保姆。这段由其作品出发寻找薇薇安本人的过程,就被记录在2013年的纪录片《寻找薇薇安·迈尔》中。自2007年薇薇安·迈尔被发现以后,有关她的解读从未停歇。2010年,薇薇安的作品开始在欧美多个国家进行展出,无论走到哪里都成为热议话题。
“她的一生都在用保姆这个身份来隐藏她的摄影师身份。她故意拼错自己的名字、说蹩脚的英文,还声称自己的真实身份是间谍。”我只能说,“她真是一个天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