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 曾瑜 熊锦琼
一、拓读入课,揭示诗题,理解题意
1.拓读一组诗句
师:看大屏幕,谁来读一读这些诗句?(出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生读第一句)
师:你的声音中透出自信。自信的孩子最美!
(生读第二句)
师:读得字正腔圆。不错!
(生读第三句,语速有些快。)
师:告诉大家一个读诗的小诀窍:可以慢一些读,读得悠扬一些。
(生读第四句)
师:真棒!大家一起读最后几句。
(生齐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诗句是谁写
的吗?
生:我知道,这几句是杜甫的诗句。
师:说对了!这些都是杜甫的诗句。对于杜甫,你们有哪些了解呢?
(生介绍,但信息比较零散,不够翔实。)
2.初識杜甫“杜诗”
师: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
人。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和诗仙李白合称“李杜”。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情真意切,往往让人感到一种忧伤的情怀。
3.入题解题读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的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同学们,谁来读一读课题?
(一生读)
师:不错,声音很响亮!诗题里的“闻”是什么意思?
生:“闻”是听的意思。
师:“官军”呢?
生:指朝廷的军队。
师:“河南河北”指哪里?
生:河南省、河北省。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河南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
师:没错!这里的“河南河北”指的是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而不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河南省、河北省。
师:那题目的意思就是——
生:诗人听到朝廷的军队收复了黄河南北的大片土地。
师:来,让我们把这胜利的消息告诉所
有人。
(生齐读课题)
二、关注难字,读准读通,熟读成诵
1.自由朗读
师:弄懂了题目的意思,现在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仔仔细细读上两遍。读第一遍的时候,要注意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把诗念得字正腔圆。读第二遍的时候,要注意把诗念通顺,注意停顿。
(生自由读诗)
2.读准读通
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出示全诗)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中有两个多音字,看他是不是都读准了。
(一生读)
师:读得不错,把两个多音字都读准了。老师纠正一个字音,“即”在这里读第二声,是立即的意思,要把它和“既然”的“既”区分开来。(出示:jí)
师:请你再读最后一句。
生: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请大家齐读最后一句。
(全班齐读)
师:在这首诗中,大家要特别注意两个词的读音。一个是“衣裳”,一个是“妻子”。首先我们来看“衣裳”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读——
生:衣裳(shánɡ)。
师:在古代汉语中,“衣”指衣服,“裳”
(chánɡ)指裙子。用“衣裳”来泛指我们身上穿的衣服。(出示“衣裳”的古义)请大家跟我读。
师:衣裳(chánɡ)。
生:衣裳(chánɡ)。
师:我们再来看“妻子”。在现代汉语中,“子”字作后缀读轻声,而在古代汉语中读第三声,指孩子。(出示“妻子”的古义)
生:妻子。
师:请大家齐读第一、二两句。
(生齐读)
3.读出节奏
师:谁还愿意读这首诗?其他同学注意听,特别注意他在读诗的时候是如何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
(一生读)
师:真好!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她在读“却看妻子愁何在”时是怎么停顿的?
生:她在“妻子”后面停顿了。
师:她把哪个字重读了?
生:愁。
师:读“漫卷诗书喜欲狂”,她又是怎样停顿的呢?
生:她在“诗书”的后面停顿了。
师:重读了哪个字?
生:“喜”。
师:好,我们就像她这样一起来试着读读第二句。
(全班齐读第二句)
师:你们看,这样读,就能读出诗的节奏来。
4.熟读背诵
师:但仅仅这样还不够,读诗重在背诵和积累。有没有信心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这首诗?
(学生面面相觑,有些为难。)
师:看来信心不足啊!到底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好,给你们一分钟,背会了就停下来。开始!
(生练习背诵,指名背诵后,全班齐背。)
师:我发现咱们六(2)的学生真是太厉害了!利用短短的时间不仅背得准确,而且流利。记忆力强的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
三、紧扣诗眼,互文参读,解诗悟情
1.了解背景知其史
师: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仅要熟读会背,更要读出诗中蕴含的情感。 要想真正理解这首诗,体会诗中的情感,就必须了解一段历史。大家知道这首诗是指哪一段历史吗?
生:“安史之乱”。
师:你能简单说一说吗?
生:“安史之乱”发生在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率15万大军在范阳起兵叛乱,占领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地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通过查找资料知道的。
师:还有补充的吗?
(生补充)
师:看来,大家对这一段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出示“安史之乱”的文字简介,同时配图片和背景音乐。)
师: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率领15万大军从范阳起兵叛乱,占领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地区。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景。
2.提炼文眼揭其旨
师:公元763年春天,这场灾难终于结束了。诗人听到失地收复、祖国统一的消息,心情怎样?
生:高兴、激动、兴奋……
师:诗中有一个词直接写出了这种心情,是
哪个词?
生:喜欲狂。
师:对,就是“喜欲狂”。这个词可是这首诗的诗眼。请大家把这个词圈起来。(板书:喜欲狂)
师:“喜欲狂”的意思就是——
生:高兴得快要发狂。
师:用现在的一个成语概括,就是——
生:欣喜若狂。
3.互文参读悟其情
师:杜甫可不是一般的诗人,他曾写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还写过这样的诗句:“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请大家默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思考、圈画,诗人是通过哪些生动形象的字、词,表现他内心的欣喜若狂的?
(生边读、边思、边圈画,然后全班交流。)
(1)拓读《春望》,悟“泪”之情。
师:大家都圈画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
生:我从“涕泪满衣裳”知道诗人高兴得都流下了眼泪。
师:这是什么样的泪水?
生:高兴的泪水。
师:一般人是用什么来表达内心的喜悦?
生:笑。
师:杜甫不愧是“诗圣”,果然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用“泪”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极度喜悦。泪越多,心越——
生:喜。
师:所以诗人又用了一个字——
生:满。
(师板书:满)
师:再读第一句,突出这个“满”字。
(生读第一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苦难的生活曾让诗人多次落泪。“安史之乱”不久,公元756年,杜甫从鄜州前往甘肃灵武投奔唐肃宗,途中被叛军抓获,押至长安,与家人天各一方,不知生死。他在《春望》中这样写——
(师出示《春望》节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指名读。)
师:诗人在长安街头看到了什么?
生:往日亭台楼阁、繁华一时的长安城如今破败不堪,一片废墟。
生:往日车水马龙、人喧马嘶的长安街头如今杂草丛生,荒无人烟。
师:长安城曾是唐朝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此时却杂草丛生。我们的学校会杂草丛生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的学校里有很多人。
师:长安城的人都到哪里去了?
生:被叛军杀死了。
生:许多人被饿死了。
师:同学们,诗人看到国家遭受的灾难,想到无数的老百姓家破人亡,死的死,逃的逃,想到以前热闹、繁华的长安城,他此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生:他的内心是悲凉的。
师:正因为此,本是鸟语花香的春天,我们的诗人却见花落泪,听鸟鸣揪心。他此时流的是怎样的泪水?
生:是伤心、痛苦的泪。
师:如今,叛乱平定的消息传来,我们的诗人怎能不欣喜若狂呢?请全体女生读第一句。
(师出示: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
衣裳。)
(女生齐读)
(2)拓读《百忧集行》,悟“愁”之意。
师: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作者“喜欲狂”?
生:我从“愁何在”感受到诗人的喜欲狂。因为妻子和孩子的忧愁都已经没有了。
师:妻子和孩子曾經有过怎样的忧愁?
生:为吃不饱而愁。
生:为居无定所而愁。
师:是啊!我们的诗人逃难到四川后,曾经这样写——
(师出示《百忧集行》节选: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指名读。)
师:孩子们为什么“叫怒”啊?
生:因为没饭吃。
师:再看看杜甫和他的妻子。
生:杜甫和他的妻子都是愁眉苦脸的。
师:“老妻睹我颜色同”,夫妻俩互相看看,都是愁眉不展。想一想,要是没有“安史之乱”,我们的诗人可能在——
生:诗人可能在一边喝酒,一边作诗。
师:可能在——
生:可能带着妻儿在花园里赏花。
师:可能在——
生:可能在享受大餐。
师:我们不谈他在作诗,也不谈他在饮酒、赏花、享受大餐,但作为一个官员,他至少会衣食无忧。可是,是什么让他和孩子连饭都没有吃的呢?
生:是“安史之乱”。
师:如今这一切的苦难都结束了,我们的诗人怎能不“喜欲狂”呢?
(师指名四个学生读诗第一、二句,两人为一轮,每人读一句。)
(3)拓读《述怀一首》,悟“纵”之喜。
师: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诗人的“喜欲狂”?
生:我从“漫卷”这个词感受到诗人的喜欲狂。因为杜甫是一位诗人,应该是惜书如命的,可他却胡乱地卷起了诗书。
师:你理解得真好!诗人就是通过这一反常的“漫卷”把自己内心的狂喜表达得淋漓尽致。
生:我从“放歌、纵酒”感受到了。因为放歌是尽情地歌唱,纵酒是放纵地喝酒,表达了诗人极度的喜悦。
师:是啊,这恰好应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千杯万盏也不醉”这句话!其实诗人也曾有过狼狈不堪的时候。
(师出示《述怀一首》节选: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指名读。)
师:同学们,此时的杜甫蓬头垢面,衣不蔽体,脚穿麻鞋,跪倒在肃宗面前,你觉得杜甫像什么?
生:像乞丐。
生:像流浪汉。
生:像逃难的,狼狈不堪。
师:是什么让杜甫狼狈不堪?是什么让杜甫被抓到长安城后担惊受怕?
生:是“安史之乱”。
师:如今祖国统一的消息传来,我们的诗人怎能不放歌纵酒呢?请全体男生读——
(师出示古诗第三句,男生读。)
(4)拓读《恨别》,悟“喜”之心。
师: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诗人的“喜欲狂”?
生:我从“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感受到了作者喜欲狂的心情。因为作者刚刚听说这个消息就已经想好了回家的路线。
师:老师这里有一份唐朝的地图,你们
看——(出示唐朝地图)
师:巴峡、巫峡在现在的重庆境内,襄阳在湖北,洛阳在河南。诗人还乡,要经过三省一市,真可谓山一程,水一程,千里迢迢。这里有诗为证——
(师出示《恨别》节选: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断老江边。指名读。)
师:诗人离家多远?
生:四千里。
师:但此时四千里在作者眼里远吗?
生:不远。
师:从哪里看出来不远?
生: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李白说“千里江陵一日还”,而杜甫想的是四千里洛阳——
生:一日还。
师:是他的船比别人的走得快吗?
生:不是。
师:是因为他的马比别人的跑得快吗?
生:不是。
师:那是什么?
生:是因为他回家的心情急切。
生:是因为他归心似箭。
师:好一个归心似箭!请坐在第一列的同学读最后一句,读出这种归心似箭的心情。
(生读)
师:因为心情急切,所以语速要快一些,请你们再读。
(生再读)
师:心中想着自己的家人,所以再远也不远了。请第二、三列的同学读。
(生读)
师:初闻喜讯,心情愉快了,这四千里又算得了什么?请大家都来读。
(生齐读)
4.赋形还原得其法
师:同学们,全诗共56个字,字字都流露着喜悦。谁愿意读全诗,把诗人初闻喜讯时狂喜极乐的心情表现出来?
(一生读,语速上缺乏变化。)
师:同学们,我们在读诗的时候,除了要读出诗的节奏,有时候还要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在语速上有一些变化。谁再来读?
(一生读,语速上明显有变化。)
师:你很聪明,一下子就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这首诗,每一句都是一幅画面,从“初闻涕泪满衣裳”你看到了什么?“漫卷诗书喜欲狂”又让你看到什么?请通过你们的朗读,读出这些画面来。谁来试一试?
(一生读,摇头晃脑的,读得有滋有味。)
师:此时的诗人已经高兴得就快要发狂了。
放开嗓门,咱们和诗人一起尽情高歌吧!
(全班齐读)
师:你们看,边读边想象画面,就能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读。
(全班齐读)
四、由诗及人,回扣组诗,升华认识
师:同学们,杜甫是一个苦难的诗人,他更是一位人民的诗人。尤其是“安史之乱”的八年间,他把目光投向苦难的百姓,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老百姓的安危。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些诗句。
(师出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生齊读诗句)
师:从这一句句的诗中,你能感受到杜甫是一个怎样的诗人?
生:他关心人民疾苦,心系天下苍生。
生: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嫉恶如仇。
师:说得好啊!正因为杜甫时刻关心百姓的疾苦,关注国家的安危,所以当他听到失地收复,祖国统一的好消息时,一气呵成,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来,让我们像诗人一样,畅快淋漓地齐诵这首诗吧!
(全班齐背)
五、谈话总结,由人及诗,引向更深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吟诵了一首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了解了一段历史,体会到了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课后,希望同学们走近杜甫,走进杜诗,从诗中去感受一个与祖国、与人民同悲、同喜,同呼吸、共命运的诗圣杜甫。
【评析】
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其难有三: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大,加之学生的阅历浅,他们很难与诗人真正地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此为一难;古诗行文言简意丰,精练含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诗意空间往往难以把握,导致古诗教学或仅仅停留于诗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这种浅尝辄止的层面,无暇顾及诗的文化底蕴,或斜走偏锋,把诗文教得一寸宽十米深,成为文学鉴赏、思想教育、审美欣赏等,此为二难;因了上述两难,古诗教学的模式还相对比较陈旧和保守,尽管时下有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但古诗教学却是涛声依旧,难有突破,此为三难。
怎样解决以上“三难”,创一个“言丰意丰”的场,架一座跨越时空的桥,带学生走进古诗、走近诗人、触摸诗心、与诗人共情?我们的看法是,还是要“读”。所谓“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现”。朗读,肯定是打通古诗要义的一个最有效,也是最便利的方法。在张老师的课堂上,我们不仅能看到传统意义上大家都在用的一些朗读方法,如范读、对读、轮读、赛读、诵读、齐读、个人读等,感受到读诗的形式很多,还能看到不同目标引领下朗读的层次。比如初读阶段,只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熟读阶段,要求读好节奏、读得有板有眼;品读阶段,要求赋形还原、切己体察、知人论世、读透读深、读出诗心等。体现了朗读目标的分层落实、螺旋式上升。
在这节课中,最亮眼的还不是以上之“读”(指的是读的形式和层次),而是更为精彩的是以下之“读”(主要指对读的创新设计),真正体现了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对古诗这种特殊文体教学的思考,对“读”与古诗教学的深度融合的宝贵探索(包括读什么、怎么读)。
一、因学施教,把诗读活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说:“不要在学生会的地方滔滔不绝,不会的地方学生才需要帮助。”张老师在揭题释义、借助注释熟读诗篇的环节设计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解题时,教材中出现的注释不教,主要教学生不会的,或强调学生容易弄错的;熟读时,学生能通过注释和工具书弄懂的也不教,而是把学生不会的、容易古今混淆的“衣裳”“妻子”专门挑出来,不仅进行了读音的教学,还进行了古今义的对比,可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在第三环节解诗悟情处,对品读悟读的落实也是取“主”舍“次”、抓“难”放“易”,挑“泪”“愁”“纵”等关键词眼,通过互文参读、导读、引读等跨越时空的界限,打通情感的通道,带学生入情入境,在一次次情真意切的朗读中品悲喜、品愁乐、体诗心、悟诗情,真正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从全诗的教学来看,张老师遵循了因学施教的原则,摒弃了串讲,不仅关注了读准、读通、读顺,更是在读熟(以背诵为目标)、读通(这里指通透)、读透上下了大量功夫,达到了读活的效果。
二、理出文眼,把诗读薄
王崧舟老师说:“读薄,就是要读出这首诗的核心、灵魂、精髓;就是要一针见血、一语道破、一言以蔽之……读薄,就像剥竹笋一样,把笋衣从外到里一层一层地剥去,一直剥到那又嫩又香的笋芽为止。”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一共56个字,已经够薄了,那诗歌的“笋芽”在哪里?张老师带着学生,首先从诗题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当诗人听到失地收复、祖国统一的消息,心情怎样”,然后直指“诗中有一个词直接写出了这种心情,是哪个词”,学生通过梳理迅速找到“喜欲狂”。用现在的一个成语描述“喜欲狂”就是“欣喜若狂”,若继续往薄里读就可以浓缩为“喜”。“喜欲狂”就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笋芽”。
张老师用找文眼的方法,教会学生把一首56个字的诗成功读成了3个字“喜欲狂”,让学生看到了“笋芽”。“喜欲狂”牵一发而动全身,张老师紧扣这3个字全面着力,对全首诗抽丝剥茧,通过一句一句地理,一层一层地“剥”,让学生深切领悟到该诗的诗心、诗情都隐藏在“喜欲狂”这3个字里,都可以由“喜欲狂”这个通过读薄找到的“笋芽”“一针见血”地“一语道破、一言以蔽之”,“喜欲狂”就是这首诗的核心、灵魂、精髓。
三、互文拓读,把诗读厚
互文拓读,就是当前文本关涉过往文本,两者之间“相互敞开、相互接纳、相互包容、相互滋养”的过程,形成一种言说的张力和场域,创造一种更广阔的话语空间,使文本解读与对话获得更具品质的深度与广度。所谓读厚,就是把这首诗生发开去,拓展开去,扩充开去,链接开去……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教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领悟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段爱、那颗心、那种味?张老师通过在课前、课中、课尾拓读一组诗文,采用互文参读之法,引导学生追述诗人苦难的历程,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又借一诗一回扣之力,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人物的形象丰满起来,真正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此为读厚。
1.拓在诗篇开读处,读厚铺陈。
开课伊始,张老师集中出示了从杜甫的其他诗中节选出的诗句,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等,基本遵循由短到长、由易到难、由熟到生的原则,一句一句地点读。张老师为什么要单选这些古詩呢?为什么又要单选这些古诗中的诗句呢?我想原因在于所有诗句皆出自杜甫之手,多数反映了杜诗的风格,且多数诗句写在“安史之乱”,是对历史的记录,是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集中体现,与即将学习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既一脉相承、有许多共同之处,又在行文风格上迥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张老师的评语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此处的拓读意在两点:一是为了了解学情(所以对学生出现的读不准、读不顺等情况只做纠正,不做纠缠,对怎样读诗做了一点浅显的指导),二是为接下来引出诗人杜甫做知识铺陈。意虽简,但导引却是“四两拨千斤”。张老师看似随意,实则匠心点拨和导引,古诗、慢一点、杜甫、沉郁顿挫、淡淡的忧伤,便开始在课堂中弥散,真可谓“课未上而情已萌动”。
2.拓在诗词涵泳处,读厚“境”“情”“意”“心”。
在理出文眼、解诗悟情的环节,张老师从“喜欲狂”出发,采用一句链一首、一首一回扣的程式,展开对“喜欲狂”的互文拓读。苏轼云:“诗词以一字见工拙。”其实,诗句也体现了“一字”的精妙,教师要在这些精妙的诗词处涵泳体悟,进入诗境,悟出诗心和诗情。
以第一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教学为例。杜甫忽闻“剑外收蓟北”,他的反应是“涕泪满衣裳”。张老师问:从哪里看出来“喜”?一曰“泪”,一曰“满”。张老师敏锐地发现此“泪”有深意,于是用“泪”解“泪”、以“泪”衬“泪”。她引入《春望》一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引导学生对比参读悟出:在破败的长安城,看到昔日繁华的长安城如今一片废墟、荒无人烟,老百姓逃的逃、抓的抓、杀的杀、饿死的饿死,那是悲凉的泪,伤心的泪,无助的泪,痛苦的泪!对比之下,如今叛乱平定的消息传来,此刻的诗人泪满衣裳,这是喜悦的泪啊!如此拓读,学生犹如站在了诗人的面前,进入到了诗人的内心,看到了他真实真切的想法,可谓读到了诗人的心里去了。此为拓读“泪”,读厚“境”。
如何读懂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仅靠对文字字面的咀嚼是远远不够的。当平面的诗句通过赋形还原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通过切己还原成一段段感人的旋律,通过联想、象征还原成一面面精神世界的镜子,学生才能真正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悲诗人所悲、喜诗人所喜,喷涌而出、一泻千里。古诗教学,就应该像张老师这样,把诗教厚。
3.拓在课堂收尾处,读厚“诗”“人”。
一首诗的背后,总是站着一位诗人和这位诗人所有的诗。在课堂尾声,张老师重新回扣课前出示过的一组诗句,把“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一对李白评价的诗句从组诗中删除,从认识一位苦难的诗人、认识一位人民的诗人的角度出发,把历史定格在“安史之乱”,把目光投向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将组诗与“生平第一首快诗”进行对比参读,继续加深学生对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体悟。并提出课后要求:走近杜甫,走进杜诗,去全面感受一个与祖国、与人民同悲、同喜,同呼吸、共命运的诗圣杜甫。这一由诗及人、由人及诗的引导,读厚的不仅是诗,更是站在诗后的诗人。
(作者单位:湖北荆州市荆州实验小学/湖北监利市教学研究室/湖北荆州市沙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