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农民工返乡创业已成为农村劳动力流动新现象,一大批熟悉市场需求、掌握生产技能、拥有经营经验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农村的发展增添了新活力,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但在当前形势下,农民工返乡创业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支持政策不完善。在税费减免、用地保障等一系列要素保障上,还缺乏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二是平台建设不到位。创业场地不足,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滞后,没有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专门基地。三是资金扶持不及时。贷款需求满足率低,几乎没有专门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信贷产品。四是创业氛围不浓厚。在政策宣传、氛围营造等方面还有欠缺,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的社会氛围还不是十分浓厚。针对以上问题,对进一步推进我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完善扶持政策。在落实好返乡创业各项政策措施的同时,结合各地实际,制定返乡创业资金、土地、厂房租金和用水、用电、用气、用暖等优惠支持政策,降低创业成本,让返乡创业更具感召力和吸引力。二是提升行政效率。成立综合服务中心,整合部门职能,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精简审批事项,缩短事项办理时限,为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办证、办照、登记等业务提供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全力打造农民工创业的“绿色通道”。三是解除后顾之忧。要多措并举,把发展教育卫生事业与推进返乡创业结合起来、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推进返乡创业结合起来、把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与推进返乡创业结合起来,切实解除返乡创业农民工后顾之忧。
一是打造项目平台。广泛征集创业项目,建立创业项目库,将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发展县域经济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特色农业项目。二是打造孵化平台。在现有各类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创业孵化基地的基础上,整合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为进入园区的农民工提供初创期孵化服务。三是打造服务平台。依托基层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创业服务平台,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项目信息、开业指导、创业担保、政策咨询等服务,提高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贴息范围和金额,由市、县财政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设立创业扶持基金,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发展。二是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改进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结合我省各地实际,推出一批适合农民工返乡创业需求的信贷产品,加强对农民工创业的信贷支持。三是加大税费减免力度。降低创业准入门槛,对初创企业免除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降低创业成本;完善返乡创业园水、电优惠补贴政策,引导农民工利用闲置土地、厂房、农村撤并的中小学校舍等进行创业。
一是强化舆论支持。通过组织创业宣传团、创业成果展示等多种活动,大力宣传返乡创业优惠政策,进一步弘扬创业精神,激发创业热情,在全社会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浓厚氛围。二是强化榜样力量。加强对优秀返乡创业农民工奖励扶持力度,使一批外出务工人员成为返乡创业之星,让他们在政治上受尊重,精神上得荣誉,社会上有地位,形成“雁归效应”。三是强化创业培训。整合人社、教育、农业等资源,提高返乡人员在识别创业机遇、创业项目、创业风险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扶上马、送一程”,让他们少走弯路、不走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