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升我省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能力,省政协党组将“推动社区街道居家养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列为年度专题协商计划,由葛会波、苏银增副主席牵头,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具体负责,并从2020 年3 月份起开始各项准备工作,组成专题调研组,走访省直相关部门,查阅有关资料,先后赴石家庄、秦皇岛、廊坊、邢台、邯郸、张家口等6 个市、30 余个县(区),听取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情况介绍,深入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等养老服务场所,与部分养老服务企业、社会组织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座谈。为借鉴外省(市)先进经验,分别赴上海市、江西省进行了学习考察。同时,委托石家庄市、唐山市政协开展了联合调研,为开好专题协商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9 月22 日,省政协召开“推动社区街道居家养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专题协商会议,葛会波、苏银增出席会议并讲话。部分省政协委员、有关民主党派人士,专家学者及康养企业代表和省直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委员们充分发表意见建议,厅局负责同志介绍了有关情况,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负责同志主动倡议政协委员积极参与我省养老服务市场建设,做大做强河北养老市场主体。通过充分协商交流,凝聚了共识,达到了预期效果。
大家一致认为,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体系建设当作大事要事来抓,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王东峰书记、许勤省长亲自谋划部署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连续3 年将社区和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列入20 项民心工程,制定了《河北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先后出台了《河北省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河北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法律和政策文件,构建起我省养老服务工作的四梁八柱。省级养老体系建设资金从每年2.6 亿元增至每年3.6亿元;建成居家养老服务设施2358家,服务覆盖90%的城市街道;1500 多家养老机构实现医疗服务全覆盖,初步满足了老年人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同时,在调研和协商的过程中,委员们也发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和短板:一是社区居家养老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我省人口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截至2019年底,全省60 岁以上老年人达1518 万,占总人口比例的20%,高于全国平均1.9 个百分点。据预测,到2035年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30%以上,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将会快速增长。社区居家养老作为养老服务中最为重要的方式,需引起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并加大投入以满足老年人的社区居家养老需求。二是社区居家养老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仍存在一些体制和政策障碍,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监管薄弱,相关服务机构水平不高、服务不到位;大部分地方政府尚未制定专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无法按照人均不低于0.1 平方米规划标准将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难以有效保障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建设用地供给及相应政策落实。三是社区居家养老统筹协调体制不畅。社区居家养老保障工作涉及民政、卫健、人社、财政、消防、税务、市场监管等众多部门。各部门分头负责,规定众多、标准林立,有互为前提现象,对相关政策的理解、调整和落实也难以做到协调一致和同步推进。四是社区居家养老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我省绝大多数(约占96%)老年人选择居家和社区养老,极少部分(约占4%)老人选择入住养老机构。一直以来,项目、资金、补贴、政策等方面多侧重支持养老机构建设发展,用于社区和居家的很少,造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匮乏。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矛盾更加突出。五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护理人员缺乏是一大突出问题,特别是受福利待遇及职业发展前景制约,很难吸引到足够数量具备资质的专业医师和护士。同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多为“4050”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和职业背景,整体服务水平不高,制约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委员们建议:在人口快速老龄化和养老需求急剧增长的形势下,建立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的社区居家养老,是最基本、最现实、最普遍、最为人民群众接受的养老方式,需要把推动社区街道居家养老,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和举措。
坚持顶层设计和实践创新相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促进社区街道居家养老事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议设立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牵头,办公室可设在省民政厅,各市相应建立养老工作协调机制,统筹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加强各责任单位的沟通协调。二是强化规划引领。加快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特别是各市应借助编制“十四五”规划契机,加快制定出台本地社区居家养老专项规划,以规划为引领,落实土地政策,深化“9073”养老服务格局,完善供给、保障、支撑、评估、监管体系建设。三是强化政府引导。突出政府在社区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的责任,发挥政府在规划指导、政策扶持、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标准制定、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切实改善社区街道居家养老工作发展环境。
加大对社会力量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的扶持力度,降低准入门槛,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实现从“政府为主”向“政府兜底”转变。一是壮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制定更加宽松、优惠的财政补贴、税费减免、土地使用等政策措施,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并创新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主体,有效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二是壮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全面统筹使用好各级财政养老资金,加强中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企业的培育、筛选和储备,特别是重点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初创期企业,加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孵化力度。三是壮大社区居家养老龙头企业。养老服务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小而散的企业无法长久生存,必须走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子。应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连锁经营、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向规模化、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加快形成一批专业服务能力强、综合效益明显、可持续发展的知名品牌龙头企业。
以社区改造为载体,整合周边养老服务资源,通过资源、功能嵌入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一是推进社区适老设施建设改造。将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及养老、医疗等设施建设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内容,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完善养老服务设施;新建小区按要求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二是推进社区老年护理站建设。依托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社区老年护理站,为居家失能老人、大病康复期的老年人开展上门照护服务,特别是探索将家庭医生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促进社区居家健康养老工作有序规范开展。三是推进社区老年助餐点建设。依托居家养老服务定点餐厅和社区周边现有餐馆,合理设置“老人中央厨房”,专门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卫生营养的助餐送餐等服务。
坚持以老年人实际需求为导向,提升标准,拓展服务,强化管理,努力为老人提供优质高效、形式多样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一是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标准化。深化社区居家养老标准化建设,对服务对象、服务标准、服务机构、服务人员等制定规范、明确要求,并完善服务评估和行业监督制度,对服务机构、内容、人员和质量等实施全过程监控,努力构建涵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服务质量控制、运行管理及服务评价与改进的标准体系。二是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精准化。依托“互联网+”,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覆盖省、市、区、街道、社区“五位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对老年人信息进行个性化追踪,为精准分类服务提供有效支撑。三是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通过招生、收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扶持,鼓励相关院校设立养老管理与服务等专业,增加招生规模。建立健全社区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制度,定期对现有社区街道居家服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加大社区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改善专职服务人员的工资待遇,增强职业的荣誉感和队伍的稳定性。
坚持统筹社会各类资源,引导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研发,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积极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的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一是探索深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通过共同缴费的方式筹集资金,为失能人员的生活照料以及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费用保障,有效解决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等所需费用问题。上海、山东及我省巨鹿县等地的实践表明,推进长期护理险不仅不会增加医保基金负担,反而能够节省医保基金,有利于推进分级诊疗、缓解医疗压力,更有利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二是探索深化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站、护理院、门诊部等,向养老机构、社区托养机构和老人家庭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建立机构护理、社区护理、居家护理相结合的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体系,使卫生医疗服务资源能在养老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中的医疗需求。三是探索深化特殊困难老人养老服务制度。探索建立社区居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对城乡特困老人以及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高龄、重残、失独、空巢(留守)等老年人进行信息普查,开展康复护理、家政等养老服务,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推动社区街道居家养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克服许多困难、解决许多难题,更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下一步,省政协将继续立足职能、双向发力,进一步为推动社区街道居家养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凝聚智慧和力量。一是继续在搭建平台上下功夫。充分了解社会各界各方面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和诉求,积极为社区街道居家养老工作搭建直接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平台,认真收集和梳理各方提出的真知灼见、意见建议。同时,通过专题报告、政协提案、社情民意等多种形式持续替他们发声,加强与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推动意见建议转化落实。二是继续在建言资政上下功夫。进一步组织引导政协委员和党派团体,围绕我省社区街道居家养老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专题协商、民主监督,积极为我省社区街道居家养老工作建言献策。
三是继续在凝聚共识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和党派团体代表性强、联系面广的优势,加强政策宣传,不断深化共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社区街道居家养老工作的积极性,不断凝聚起工作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