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抗战史的文章,有时见到河北省“之光县”地名,这个县名源于革命先烈李之光。原之光县地域在今保定市清苑区东部、高阳县西部一带。
李之光(1908-1939),安新县老河头村人,原名致光。他毕业于保定志存中学,193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为人正直,富有正义感。入党前在本县五区任国民党政府区长,协助我党地下组织做了大量革命工作。1934 年继续在安新县委领导下工作,因目标暴露,保属特委派他到高阳县西部开辟新区,后又被派往北平、天津、石家庄等地做秘密工作。1936 年赴延安参加党中央召开的白区工作会议,他向中央汇报工作后受到毛泽东的当面称赞。1937 年又被分配到绥远,任绥远特委书记。1939 年,从晋察冀边区党校调任冀中区公安局局长,同年病逝于武强县。鉴于他对革命作出的杰出贡献,抗战时冀中即设立了之光县,后撤销建制。
(李之光履历摘自《可爱的河北》)
晋剧又称“中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历史悠久。但在100 多年前,须生这个行当都是由男演员饰演,至20 世纪20 年代初,才出现了第一位女须生(女演员扮演的须生)。她叫丁果仙,河北省束鹿县(今辛集市)人,早在20 世纪20 年代中期就有“晋剧须生大王”之称而名扬中外。
丁果仙(1909-1972)3 岁丧父,4 岁时被卖给太原一个丁姓人家。她7 岁学戏,13 岁登台,专工须生,她塑造的雍容大度的唐王,狂放不羁的李白,足智多谋的孔明,古道热肠的宋士杰,被誉为晋剧白须青衫角色和官衣纱帽角色中的“三绝”。1952 年,她主演的《打金枝》(饰唐王)和《蝴蝶杯》(饰田云山)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荣获一等奖。1955 年,《打金枝》拍成电影。她是晋剧“丁派”艺术创始人。
(摘自王德彰著《谈戏说史》)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郑风》里的诗句,曹操后来引用此语,表达求贤若渴的期望。但在《诗经》里,这首诗表达的含义,很久以来却一直被解释为年轻女子思慕情郎的故事,说那个男子一身青色的服装和玉佩都深深印入女子的心灵,女子每天都在思念他,诗的结尾说:“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是后人的误读,它其实是一首批评乱世废弃学校教育的诗。那个时期的学子都穿青色领子的服装,“青青子衿”一般被用作指代学生,因此那首诗歌表达的是老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在诗中,老师对不来上学的孩子叹气:“看你轻佻又放荡,没事就去城阙上逛,要知一天不见礼乐,如同荒废三个月一样!”这里“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不是情人相思,而是老师强调礼乐不能荒废。东周时期对礼乐极为看重,尤其希望年轻的学子们学好礼乐。今人不知,却想当然地把这首忧思学生荒废学业的诗当作情人相思的诗,真是谬中有趣!总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本不是指情郎,而是指学子!
(摘自《文史博览》曾昭安/文)
“不管三七二十一”是现在人们常用的一句口头语,意思是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这个口头语为何不说其他两个数相乘呢?因为原始时期的人,没有数学意识,他们只能像小孩儿一样,扳着手指头计数。一个人有两只手,一只手有五个手指,两只手有十个手指,因此,对“二、五、十”这3 个数特便特别熟悉。
口语中的“一五一十”,就和以手计数有关。五减二得三,五加二得七,于是在他们的意识中,三便成了少数,七便成了多数,又因为数三只要一只手,比较容易;数七要两只手,比较困难,从而形成了这样的观念:三象征吉利,七象征凶险。
经过代代相传,逐渐流传开一句俗语:“不管三七”,意即不管多少,不管好歹。后人又加上了三七的乘积,这个俗语就成了“不管三七二十一”。
(摘自《百科知识》 李莉/文)
读报刊,常见有的作者在列举事项时,这样写道:“首先,××××××。其次,××××××。再次,××××××……”这里将副词“再次”用作“第三”是不对的,应改为“第三”。
“首先”是指示代词,列举事项时用于“第一”;“其次”也是指示代词,列举事项时用于“第二”,这是对的。但“再次”指的是第二次,又一次,如说,“他在评比中再次获奖”。另外,还有的列举事项时将“第三”写为“再则”或“再者”,也是不对的。“再则”和“再者”是同义词,表示更进一步或另外列举原因,也非指“第三”。
(史 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