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啸飞
(作者为省政协研究室四级调研员)
通过近期的学习,我再次重温了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探索前进所经受的曲折考验、取得的光辉成就,感触最深的是这一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比如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劳模精神等。这些精神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也为新时代年轻干部实干兴邦,继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篇章提供了前行动力。
一、弘扬伟大精神,就要扣好对党忠诚的第一粒扣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着一穷二白的局面,毛泽东同志曾经感慨,我们除了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这样严峻的局势下,全国人民在党的引领下,以大无畏的英勇气概,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孕育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这些精神的内核,本质是对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继承和发扬,是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于年轻干部来说,对党忠诚是第一位的标准,如果信仰上不坚定,对党的事业缺乏忠诚,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既不清醒、也没定力,那也就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突出成就。学习好这些伟大精神,就要把讲忠诚、讲政治刻在心里、融入灵魂,切实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党叫去哪就去哪,党叫干啥就干啥,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到一言一行中,真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二、弘扬伟大精神,就要敢挑攻坚克难的担子。在北大荒,13 万复转官兵和20 万支边青年,顶风冒雪,战天斗地,扎根北疆、建设北疆,使之成为举世闻名的“北大仓”。在大庆,石油工人以“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迈情怀,“五把铁锹闹革命”,建成年产600 吨的大油田,为国家甩掉“贫油”的帽子。在大西北,国防科技届的创业者们在设备和技术条件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自力更生,不懈奋斗,攻克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一干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研制出“两弹一星”,成功打破美、苏核垄断、核讹诈,展现出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的强大意志。对于年轻干部来讲,要想成长成才,必须经历成长的阵痛,唯有“乘风破浪”,方能“行稳致远”。弘扬这些精神,就要牢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担当,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把困难当作成长的“助推器”,把挑战当作成长的“磨刀石”,用实干和实绩彰显担当,牢记初心,不负使命。
三、弘扬伟大精神,就要打牢干事创业的底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在很多行业实现了从0到1 的突破,有些甚至走到了世界前列。其中,一大批优秀人才,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为两弹一星、大庆油田、红旗渠等奇迹的诞生,作出了杰出贡献。对年轻干部来讲,最大的危机是素质的危机,最大的挑战是能力的挑战,最大的恐慌是本领的恐慌。传承好这些伟大精神,就要接好事业发展的接力棒,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以过硬本领让组织放心、让干部服气、让群众满意。我们要对照“七种能力”,找短板找差距,把学习作为立身之基,把能力作为事业之本,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工作能力,不断增强干事本领,以真本事、高素质打牢干事创业的底子。
四、弘扬伟大精神,就要常照清正廉洁的镜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焦裕禄纪念园时指出,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用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对于年轻干部来讲,做好“清”字文章,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清正廉洁都是必修课。践行这些伟大精神,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切实按规矩干事、按程序办事。要时刻检视自己,校正行为偏差,算好“人生账”“法纪帐”“良心账”,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确保行得稳,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