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可能性”教学策略
——以《摸棋子游戏》为例

2021-04-14 18:55刘建昕
卷宗 2021年20期
关键词:棋子概率情况

刘建昕

(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北京 10008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于此相呼应的是统计与概率领域在数学教育中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与统计内容相比较,小学阶段对于概率的研究案例较少。

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核心是“数据分析观念”,2011版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1]。可见对于不确定性事件的研究,是有助于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的。对于可能性的研究也是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对于概率的研究,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推理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上述分析,笔者以北师大版六年级总复习“可能性”的内容为例,设计了“摸棋子”游戏课例研究,总结了关于小学概率教学的经验和策略。

1 基于结果,推理情况,发展素养

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常规的教学概率问题的思路是:通过事件的结果进行分析,但对于同一结果背后的“情况”不同这一点却常被忽略。

教学过程中,笔者出示摸棋子游戏规则:每人秘密的在手中藏1枚或2枚旗子;试着猜出所有人手中棋子的总数,猜对算赢。请学生独立思考,将获胜策略写在纸上。学生思考后,开始游戏:3人一组,每组玩10次。将猜测结果、实际出现的情况记录。

游戏过后,同学们发现只出现了3、4、5、6四种结果。

师:如果有在游戏中猜了7,那么你会对他说什么?

学生:猜7一定不正确。因为每人最多只能藏2枚棋子,每组只有3个人,2,所以最多是6枚棋子。

师:如果有在游戏中猜了2,那么你会对他说什么?

学生:猜2肯定不正确。因为每人最少要藏1枚棋子,不能不藏,三个人,最少要有3枚棋子。

师:那么也就是说,只能出现3、4、5、6四种结果。也就是说我们猜的时候只要从3、4、5、6里挑一个就好了?

生:我觉得是的,要正确只能看运气了。

生:我们认为会出现4种结果,那么出现每种结果的可能性应当是25%,所以选谁都是一样的。

生:我认为这4种结果的可能性是不同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发现:3出现的可能性为12.5%;4和5出现的可能性为37.5%;6出现的可能性为12.5%。

通过再次思考学生发现4、5出现的可能性大,3、6出现的可能性小。

现实生活中的随机现象很复杂,有的随机事件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如:抛硬币;也有一些随机事件结果的可能性是不相等的,如:抛啤酒瓶盖;本节课的设计针对第三种随机事件,即:相同结果的对应情况不同。如:摸棋子游戏中的结果4,就有3种不同的情况:情况1,第一个人藏1枚,第二个人藏1枚,第三个人藏2枚;情况2,第一个人藏1枚,第二个人藏2枚,第三个人藏1枚;情况3,第一个人藏2枚,第二个人藏1枚,第三个人藏1枚。很多时候我们把注意力盯在结果上,并没有注意到每种结果背后可能有不同的情况。因此也就有了学生们在本节课中的争议:每种结果的可能性到底是不是相等的,是不是25%?有了争议后,教师并没有进行评判,而是请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他们完全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2 从重运算,到重数据分析,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

课程标准中关于随机现象的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阶段对于可能性的研究,课标中并不要求用数据来刻画可能性的大小。而是注重活动体验,在体验中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在足够多的数据情况下,发现一些规律。在“摸棋子”游戏这节课上,虽然学生用了25%、等数据来描述某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但这是学生的自然生成,并不是教学刻意追求。相反,笔者设计了多个环节,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数据分析过程。

环节一:记录自己每次猜的数和每次出现的正确结果。

环节二:汇报自己正确的次数。

环节三:观察小组内三个人学习单上记录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环节四:汇报每组3、4、5、6四种结果分别出现的次数,并用电脑直接汇总并生成条形图。

课堂中教师让学生经历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游戏中产生的数据是含有大量信息的,正是通过前面的设计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数据上,并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结果4、5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大。进而使学生体会到数据的作用。

3 抓住已知,注重依据,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一般用“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来描述。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一般用“可能发生”来描述。但是在不确定现象中往往也有确定的因素。而不确定现象中的确定因素往往会被我们忽略。如果能够抓住并利用好不确定现象中的确定因素,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学生发现结果4、5出现的可能性大之后。教师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到底猜4还是猜5呢?能否让自己猜对的可能性更大些呢?

生:我认为可以根据自己手中棋子的情况而定。我们可以确定自己手里是1颗还是2颗棋子。如果自己手里是1颗棋子,那么6这个结果就肯定不会出现了。可能出现的情况是:1-1-1;1-1-2;1-2-1;1-2-2,结果是3对应1种情况,结果是4对应2种情况,结果是5对应1种情况。也就是说,当自己手中是1颗棋子猜4的正确率最高。

生:当自己手中是2颗棋的时候,猜5的正确率最高。

师:同学的分析非常精彩,如果说一开始我们进行游戏,大家是在猜测结果的话。如果再玩你们认为你是……

生:推测结果

师:猜测和推测一字之差有什么不同吗?

生:推测是有理有据的。猜测更是凭感觉。

师:是什么让我从猜测到推测了呢?

生:是数学。

师:如果我们能够抓住不确定中的确定因素,再加上合理的分析,就可以提升我们成功率。

在“摸棋子”游戏这节课上,学生们从随意猜,到发现4、5出现的可能性大,再到依据自己的情况,提升猜对可能性的分析。学生们从主观判断—猜测,慢慢的过渡到了重分析、讲依据的判断—推测。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了数学的作用,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概率教学的路径多样,笔者尝试了其中的一种。概率教学活动的设计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随机现象,也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发展推理能力的好机会。

猜你喜欢
棋子概率情况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棋子多少颗
摆棋子
有趣的棋子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