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以青岛市图书馆为例

2021-04-14 18:55:31
卷宗 2021年20期
关键词:办证青岛市馆藏

刘 燕

(青岛市图书馆,山东 青岛 266034)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各类新媒体和阅读软件为代表的数字阅读产品不断出现,以电子产品和阅读类app进行的数字阅读和智慧阅读成为新的潮流。面对新的技术环境,公共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面临新挑战。作为市民的知识中心和阅读中心,公共图书馆应积极采取新的服务理念,利用新的智慧化服务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能。

2 新技术环境下青岛市图书馆的阵地服务

2.1 智能预约入馆

为方便市民了解图书馆的开放情况和读者接待情况,青岛市图书馆通过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开通了入馆预约通道,读者到馆之前,提前在“青岛市图书馆”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实名预约,凭预约信息和“山东省电子健康通行码”并按照相关要求即可入馆阅读。为方便老年人和残障读者,还开辟了现场预约渠道,65岁以上老年读者、残障读者凭二代身份证经过实名登记、体温检测合格后即可正常入馆。以上措施,在充分发挥智能技术的基础上,也满足了特殊群体的入馆需求。

2.2 智能办证服务

为提升图书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青岛市图书馆自2014年起引入了自助办证机,同时推出了自助办证服务。读者在办理借阅证时,只需将身份证放到感应区,并按照屏幕提示选择借书证类型、输入手机号码、将押金放入“入钞口”,就可以完成办证全部手续。智能办证服务的推出,解决了广大读者办理借阅证时的等候和排队问题,提高了图书馆办证服务效率。

2.3 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

为提升图书馆服务效率,发挥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让市民更好地享受智能化的服务,青岛市图书馆在2014年投入100余万资金建设了山东省首个集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于一体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该24小时自助图书馆装有先进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拥有自助借还、视频监控、安全门禁等一体的设施设备,配备图书2万余册、期刊80余类供读者自助选择。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推出,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时间,方便了市民借阅

3 新技术环境下青岛市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

3.1 数字资源建设

为提升新技术条件下的图书馆服务能力,青岛市图书馆还大力建设数字资源。目前,青岛市图书馆馆藏数据库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文期刊、QQ阅读等40余个数据库,可访问容量达380TB;其中电子图书数量达到130万余册,内容涉及经济、教育、科技、农业等多个门类;视频20万部,音频60万条;馆藏电子期刊达3万6千余种,报纸1千余种、期刊论文达1.6亿篇、硕博论文900万本,国家标准5万多条,以上数据库可以通过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方式访问。

3.2 数字资源推广和宣传

为提升数字资源利用率,青岛市图书馆通过网站、微信、微博,以及报纸、网络等媒体对馆藏数字资源进行宣传,年发布各类宣传稿件150余篇次;此外,为推广数字资源,青岛市图书馆还制作了“云上青图·慧农卡”,赠送给平度市部分农村村民,并向当地村民传授数字资源利用的相关知识与技巧,以文化扶贫的方式,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1]。此外,还为企业复工量身定制了“云上青图——数字资源阅读卡”,为企业提供信息跟踪服务和精准信息推送服务,并辅导企业员工利用数字资源。

3.3 数字资源利用效果

2020年,青岛市图书馆官方网站访问量69万余次,网站发文503篇;数字资源馆外访问平台点击量2972万次,同比增长397%;移动图书馆点击量1571万次,同比增长28%;移动图书馆app下载量3.4万余次;电视图书馆视频模块播放量超10万次,同比增长95%;青岛图书馆数字化联盟平台访问1.7万人次,同比增长210%;云上青图微信端数据库登陆次数3万余人次;远程文献传递1575篇,同比增长5%[2]。

4 青岛市图书馆的创新服务

4.1 加强区域合作,提升服务水平

为加强胶东经济圈市级公共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胶东经济圈文化旅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在胶东五市文化和旅游局、山东省图书馆指导下,青岛市图书馆与烟台图书馆、潍坊市图书馆、威海市图书馆、日照市图书馆,在开放共赢、协作共进、创新共建、惠民共享原则的基础上,共同制定签署《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市级公共图书馆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胶东五市公共图书馆联盟”。联盟成立后,各馆将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馆藏特色资源对接、学术研究交流、阅读推广活动、业务人员素质提升以及宣传推介等方面深入合作,共同提升服务水平。

4.2 流程再造,提升服务效能

为提升服务效能,2020年闭馆期间,青岛市图书馆将原本分开设置的报纸阅览室与期刊阅览室阅览功能进行了合并,对报刊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整合,进一步理顺了报刊借阅流程,节省了人员,方便了读者;在闭馆期间,青岛市图书馆还对中文外借室一线书库、阅览部二线书库近40万册图书进行了优化调整和回溯建库扫码,按种次号合并整理、重新梳理排序,进一步完善了一线和二线书库数据库,为恢复开放后的图书管理和读者的文献查阅打下了良好基础。

4.3 开发珍贵文献,加大精品馆藏推介力度

为提升自身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青岛市图书馆加强了对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建国前文献的梳理和研究力度,创建了《旧外文文献经典馆藏推介》专栏,每月一期,共推介了《露亚经济调查丛书》、《儒学圣地曲阜和邹县》等7种旧日文和旧德文精品馆藏;在线上新推出《楮墨芸香》古籍专栏,以新颖的视角解读古籍,目前已推出12期,内容涉及藏书、书院、印刷术、传统节日等古代历史文化知识,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5 结束语

未来,随着移动技术和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此,公共图书馆必须在做好基础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引入新的服务理念和新的服务技术,并通过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创新,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猜你喜欢
办证青岛市馆藏
馆藏
现代装饰(2022年6期)2022-12-17 01:07:32
观山海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艺术品鉴(2019年11期)2019-12-27 09:06:18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 08:51:10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关于青岛市地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考
江西建材(2018年2期)2018-04-14 08:00:20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中国卫生(2016年8期)2016-11-12 13:26:50
100%
中华儿女(2015年10期)2015-06-22 14:50:36
武松打虎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文物春秋(2014年2期)2014-12-24 21: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