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往既无悔 未来亦可期
——李振国《 人生不仅仅是回忆》 读后

2021-04-14 21:32杨铁钢
大庆社会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振国故乡人生

杨铁钢

(大庆市教师发展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2)

分别两年后,最近又与李振国兄聚首了。结束时,振国兄将其新出版不久的第三部作品集 《人生不仅仅是回忆》 赠送给我。展读振国兄的 《人生不仅仅是回忆》:“从农家子弟到解放军战士,从布衣棉袜到四个兜干部装,从普通士兵到大校军官,从基层干部到军分区副政委”,再转业地方任副市级领导——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即使离开岗位,退休颐养,也仍未停止上进求索的努力:“像操作电脑一样:清空回收站,删除过期程序,增加新软件,加速度,从头开始。”如此的人生真可谓:已往既无悔,未来亦可期,成功、精彩!

(一)

成功、精彩的人生源自困厄的出身。人生如长河,故乡、母亲是源头。李振国上溯自我人生之源,以赤子之心、深情之笔抒写“最忆是故乡”。使我们看到了半个世纪前呼兰河边、里木店小镇的萧索、闭塞、落后、贫穷;感受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艰辛、困苦、努力、挣扎;更体验到了李振国一家闯关东背井离乡,求生存落脚异地的苦痛;父亲早逝,年轻母亲独撑门户抚养七子的艰难。“母亲一生没进过学堂读书,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而且一生很少使用过,大多时候被李任氏所替代。她老人家目之所及的阅历,艰难家事的经历,使她深深地懂得:‘文化对于子女成长的重要,要把子女培养成有文化的人。’”“为了不让五兄辍学,关键时刻母亲下了决心,撇家舍子外出做保姆,挣9元的工资当儿子的学费!”母亲“用自己的节俭和对命运艰苦的抗争鼓励我们,教育我们做人做事,要我们求上进,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正因为受这样的家世影响、有这样的母亲表率引领,使七个儿子个个早熟、懂事,争着抢着替母亲分担家务和忧愁,人人刻苦努力上进,创造出“一门七子皆才俊,手足兄弟 (李振国及其五兄李振魁) 两大校”的佳话、美谈。

成功、精彩的人生是自主选择的结果。成功的人生关键只有几步,每一步都需要有明确的认知和果决的选择,选择正确了,就可以获得成功和精彩。李振国执意参军,争取3年终于成功!这是有明确目的的自觉选择——从农民到战士:就个体人生而言,这是主观对客观的勇敢挑战,这是个人对社会的智慧探索,因此,这选择可谓化茧成蝶!这是李振国成功人生第一个关键的抉择,正是这一自主果决的抉择,才拥有了36载奋斗拼搏、不断进步成功的精彩军旅人生。2005年,军分区政委退休,任副政委的李振国与接任的机会擦肩而过,同时又面对着军分区取消副政委编制的改革现实。何去何从?“是留在部队,躺在熟悉的环境中混日子,度过工作中最后3年,还是敢于挑战,转业地方工作,迎接新的考验?痛苦的思索,艰难的选择!军人的本性,爱拼的脾气,使李振国在人生之路上再一次作出了正确的抉择:“脱下军装,走出军营,转业地方,闯出一片新天地。”正是这自主果决的抉择,使他走上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的岗位,进入到了经济建设的前沿阵地。善于学习,勇于担当,积极进取,攻坚克难,在改革开放的主战场上创造出了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同时也以7载岁月的拼搏为自己成功的人生再次增光添彩。

成功、精彩的人生是奋斗拼搏的结果。母亲、故乡赋予李振国宝贵的生命、苦涩的生活、正确的引导,部队、军营铸就了李振国军人的品格、拼搏的胆识、成功的人生。他深爱部队、军营,一干就是36载:“一下到连队,当了文书”“一封电报,召回去师部学习报务”“一个决定,调测地排工作”“一纸调令,到团部放映组”……面对频繁的调动和多样的工作,李振国都勇于面对、乐于担当,倾其所能,尽职尽责,“力争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无论做什么,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半点马虎。”在任省军区“宣传处长那几年,办公室里经常放着三样东西:方便面,棉大衣,洗漱包。加班时饿了,泡碗面充饥;困了,盖上棉大衣在沙发上睡一会儿;有任务了,带上洗漱包就出发。”凭着这样的干劲和作风,在1983年至1998年15个年头里,他跑遍了北疆3000多公里边防线上的所有连队,到过许许多多偏僻难至的关卡哨所,采访了大批戍边官兵,收获了丰富的感人素材,动情用心地提炼、再现、讴歌、礼赞戍边官兵顽强坚韧的意志,吃苦耐劳的品格,严肃认真的作风,奉献牺牲的精神。如此这般的努力和奋斗,使他在发掘、表现、赞美他人的成功、精彩的同时,成就了自己的成功、精彩的人生:“从普通士兵到大校军官,从基层干部到军分区副政委”。李振国将在部队中练就形成的好传统、好作风、好习惯带到地方、新的岗位上发扬光大:“李书记不愧是军队培养出来的干部,还真有两把刷子”。在最后告别社会工作岗位时,高新区特为他颁授“党建工作突出贡献奖”。

成功、精彩的人生是自我完善的结果。“人世间的艰辛使我从懂事起,在幼小的心灵里,就暗暗地下决心,好好读书,到外面闯荡一个不一样的人生。”这是人生的自觉。唯有这样的自觉,才有使自我人生成功、精彩的可能。“文革”期间高考不再,破灭了李振国上大学的梦想,但他告诫自己求学不成,不能不要求上进,更不能随波逐流、自暴自弃。要发奋,要努力:“利用农休时间,学写毛笔字,写板书,写大字块,写标语口号,出墙报,出黑板报”;“冬天‘猫冬’的时候,我要求自己阅读书籍……练习着给报社电台广播站写些稿件”;参军入伍,在工作繁重、家无住房的境况下,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更为了提高工作本领,挤时间、拼体能参加党政干部班学习,实至名归地获得大专文凭;转业到地方,为了尽快、更好地适应新的岗位、工作,充分利用到任前的3个月空闲时间,“多次到书店,选择一些建筑、企业管理、招商引资、经济工作方面的书籍,坐下来认真学习、阅读、思考,记了些笔记,作了一些功课。报到后,在很短的时间里,我逐个走访调研了机关、直属单位、派驻机构和事业单位。”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努力、作为,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赢得了同事下属的赞誉、上级领导的认可:“振国同志到地方后,对高新区了解得很多,掌握了不少情况,满口经济语言,转变挺快,适应挺快。”李振国就是这样始终如一地坚持学知识、长本领、完善自我,力争使自己拥有更好的品德、更高的素质、更强的能力,在承担每一项任务、开展每一项工作时,都能将自我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不留遗憾。

(二)

读罢 《人生不仅仅是回忆》,了解了李振国成长历程,怎能不为他的成功、精彩人生叫好?!同时,我们也一定会形成这样的认知:李振国在 《人生不仅仅是回忆》 中,不单向世人回忆述说了自己过往成功、精彩的人生,更借此揭示出了成就成功、精彩人生的密码、规律,从而使我们在为他的人生点赞、叫好的同时,思索人与人生、反省自我人生,这也正是《人生不仅仅是回忆》思想认识价值之所在。

何为人生?就个体而言,人生就是个人生活存在的经历。是什么决定和导致了人生的千姿百态和丰富多彩?要而言之,这由主、客观两方面的境况差异使然。李振国人生之初的客观条件——家庭状况、社会环境显然是极不理想的。这样的客观存在,使李振国“从懂事起,在幼小的心灵里,就暗暗地下决心,好好读书,走出农村,到外面闯荡一个不一样的人生。”这是一种可贵的人生自觉,正是这样的人生自觉才使他能执着地寻找机会,果断地进行选择,由此改变自我的人生走向,也因此获得改变个人命运的可能。李振国深知这仅仅是可能,要把可能变为现实,还必须发奋努力,完善自我: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以优良的德行赢得认可,用作为的实绩体现价值。这是超越客观局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这也必然使自我人生的状态发生由被动地适应到主动地发展的质的变化与飞跃,最终创造、拥有成功、精彩的人生。

成功、精彩的人生是自主选择的结果;成功、精彩的人生是奋斗拼搏的结果;成功、精彩的人生是自我完善的结果!这就是李振国以其近70载的人生证明了的人生规律,这也是 《人生不仅仅是回忆》 揭示出的成就成功、精彩人生的基因密码。

(三)

李振国的 《人生不仅仅是回忆》 不但为读者展示出了他近70载成功、精彩的人生,揭示出了成功、精彩的人生的一般规律和基因密码,还运用不同的笔法创造出了多样的文体,呈现出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人生不仅仅是回忆》 由“最忆是故乡”“难忘军旅情”“解甲再挑战”“求索无止境”4部分组成。从表现的具体内容及其内在联系上看,前3部分可为一个单元,即人生回忆录。第4部分是作者在离开社会工作岗位后的游历活动,对所见、所感、所思的叙述、描写、抒发的作品汇辑。因此,这一部分从内容上看,与此前的回忆有内在顺联的关系;从文体上看,又相对并列独自成编。而4个部分总汇为一,便赋予整部作品一种结构变换、笔法多样、不同文体交融的风貌,因而可圈可点。

“当年,是那样急着逃离农村,离开故乡,外出闯荡,看看世界是什么样!如今,又想着法的找理由回故乡,如愿心中的思念和向往!几回回梦里回故乡,一回回回到故乡,每次都在寻找点什么,一次次又感到失望。”这是 《人生不仅仅是回忆 (第一部) 最忆是故乡》 的卷头语:诗一般的语言,深情地抒发,洗练、精确地表达出了幼年离乡之急切,老来思乡之深愁和回乡有喜忧的普遍共同的人生况味。仅此一段文字,足以代表整个第一部的笔法、格调;凭此一段文字,我们也足可领略李振国为人情怀、为文功力。

“难忘军旅情”“解甲再挑战”是 《人生不仅仅是回忆》 的核心和重点。作者以纯熟老道的叙述笔法回忆自己36载军旅生涯和7载地方工作经历:奋斗的足迹、成功的喜悦、精彩的表现自然展露,历历在目动心感人。特别是能将时代的风云、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工作的转换、他人的影响与自我的人生巧妙穿插、相互映衬,形象生动地呈现出了个体人生的立体性、差异性以及人生主、客体相互制约、影响性,蕴涵、挥发出浓厚的人生哲理意味。

个体人生成功、精彩与否,主要是通过担当社会公职、完成工作任务获取、验证的。但也不可忽视在离职退休后自我的追求与修为。从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个性的角度而言,这最后一段的人生努力与作为似乎更能彰显个体特质和生命本真。捧读 《人生不仅仅是回忆》 的第4部分,深为李振国“求索无止境”的奋发所感染,同时也深切地认识到他无止境的求索又确是必然的选择而为:36载军旅人生铸就而成的红色基因底色、英雄情结决定了李振国退而不休,“重走红军长征路”“寻找红色情结地”“走近南疆保卫战”;农家子弟的出身、领导干部的视野使李振国无论在什么岗位、做什么工作、任什么官阶都难以释怀对农民、农村、农业的牵挂与关注,也正是这样的情怀,使他一回回回故乡去寻找,又使他“踏遍华夏十名村”去考察;自幼爱学习、喜阅读,长期从事宣传报道工作,使李振国较早形成并持之以恒地坚守“品位的文化自觉”,于是入川达鲁进苏抵浙遍寻人文名胜、还要“探访海南那些事”。53篇游记、报道、特写,不能说篇篇佳构,但整体看确做到了真情实感,题材丰富,形象生动,笔法多样,体裁性强。

李振国不但是文字写作的多面手,还是摄影界的行家里手,发表的作品难以计数,曾出版大型精美的摄影专集 《印象》。如此的才能在 《人生不仅仅是回忆》 中也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从而使整部作品集又具备了以文为主、按需配图、精选巧排、图文并茂的品质特色。

猜你喜欢
振国故乡人生
故乡的牵挂
走在故乡
爱在拉萨
我和继父13年
Enhanced spin-dependent thermopower in a double-quantum-dot sandwiched between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es∗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我和继父的13年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