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逻辑论析

2021-04-14 21:32耿茂城
大庆社会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格局发展

耿茂城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

(一) 以“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生产关系思想为理论指导

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是历史的本质关系,只有“生产”才能真正叙述清楚现实的运动关系。从历史发展的主体角度看,“生产关系”透视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成为主体客体化的过程。从生产的客体被消费的角度看,“消费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实现关系、过程关系,为“再生产”提供了客体主体化的新过程准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遵循 《资本论》 所述及的资本运动规律:“资本本质上是生产资本的,但只有生产剩余价值,它才生产资本。”[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资本逻辑”指明了资本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对剩余价值的追逐,决定着资本主义所固有的扩张性和掠夺性本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动着资本的全球流通,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日益为资本主义大生产方式所主导,这就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警示。

构建新发展格局正是对马克思“资本逻辑”下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运用。我国的现代化不可能单纯依靠国际大循环来实现,但也不能完全脱离国际大循环,必须面对全球化的发展大势,牢牢把握自身发展的根本基点,实现自身政治、经济的独立性、适应性和柔韧度;既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又注重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积极“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2]。只有畅通国内大循环,以国内市场流通为平台,通过“生产”环节满足消费需要,以此提升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又通过“消费”环节进一步放大市场机制,“再生产”过程得以展开,实现供给侧同需求侧有机衔接。只有积极利用国内国际双循环,开拓延伸国外市场空间,以此发挥资本流通的外溢效应,实现“以内为主、以内促外”的良性机制。

(二) 以争取和实现自身发展解放的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为理论把握

争取和实现自身发展解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质,自然也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要理论把握。马克思基于政治经济学分析,引申出“资产阶级的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3]这一政治进展的现实运动汇聚成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潮流,高度概括出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要义,也内在规定着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马克思曾用“卡夫丁峡谷”这一典故来比喻“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灾难”,指出:“土地公有制是俄国‘农村公社’的集体占有制的基础……它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4]围绕跨越“卡夫丁峡谷”何以可能及实现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从理论上印证了社会道路或制度选择的“非顺序性”,不失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理论泉养。

“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苦难”在当今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自由”和“民主”的西方偏见与疫情防控的严峻态势加剧了西方世界的诸多问题,发展停滞、增长乏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普遍的困扰。而作为东方发展中大国的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在复苏中提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呈现出“风云际会看东方”的制度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代表着中国人民根本利益,既是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原则遵循,又集中高扬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仰信心,有助于我们充分利用、吸收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有益思想文化成果,走出一条既能实现现代化、又能保持自身独特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当代国际共产主义作出积极示范。

(三) 以“新发展理念”这一中国化创新成果为理论贯彻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在理论上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体现了基于当代中国国情实际和建设实践的理论创新,是关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从基本内涵上看,“新发展理念”涵括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容要素,构成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理念钥匙,突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亟待补足的环节和现实任务。从发展阶段上看,“新发展理念”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通过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坚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统一,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从社会价值来看,“新发展理念”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政治、经济领域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强化理论宣传和思想动员,促进发展理念的社会认同。

新发展理念鲜明表达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要求,是“十四五”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5]83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必须依靠人民才能实现的现代化,自始至终就是“中国人民现代化”的实现过程。“新发展理念”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人民政治经济学”,是以实现全体人民都受惠的更高质量、更有水平、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成果为目标的,是朝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指向的。构建新发展格局既包含着发展目标的民生福祉,也肯定了“人民至上”的价值旨趣,寄托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愿景,彰显出站稳人民立场的理论必然。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

(一) 基于党和国家“战略机遇期”的判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6]2的研判。就国际环境来看,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但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受到冲击,一些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规则受到单方面消解,各种经济政治风险和挑战加剧。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预演,国际金融秩序、国际政治格局、能源体系结构面临深刻调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关系微妙难明,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特别是西方国家固有的“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观念卷土重来,全球发展极具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加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更加剧了全球大变局的演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就国内环境来看,当今的中国已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发展态势长期向好,政治经济社会基本面整体稳定,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着力在惠民生、补短板上下功夫,“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成效显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人民正实现着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我国正谱写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政治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但也须注意到,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改革发展已涉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进入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必须提升改革发展稳定的韧性和动力。

(二) 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观”的历史演进

社会的发展都是历史的过程,在思想上呈现为“发展观”的变迁。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民主新生政权面临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局面。毛泽东一针见血指出:“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7]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懈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之后又在实践中,相继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等发展观念和政策指导,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了“统筹兼顾 适当安排”的发展思想,强调“生产力发展了,人民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就增强了,社会主义制度就巩固了。”[8]178由此确立起“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发展战略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实施原则。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如何实现更好发展”的现实应答,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科学论断,将“发展问题”同“党的执政基础”结合起来,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9]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丰富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和谐发展”等具体发展观念,最后以“科学发展”一以贯之,将“发展观”提升到新水平。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升级化、纲领化、战略化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不断完善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更加注重当前社会发展的整体效能。

(三) 立足中国人民“小康路上”的新阶段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跨越世纪的奋斗。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就提出“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8]54党的十七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由此实现了全体人民从“总体”到“全面”的历史跨越。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崭新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定性阶段,中国人民在奔赴“小康路上”实现了由“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的历史奋进。党的十九大又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引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了进一步拓展,十九届五中全会更加突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导向,使“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有机衔接。

“十三五”时期,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化率、社会保障覆盖率等各项建设指标稳步推进,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业态蓬勃集聚,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高,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广大人民对于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日益高涨,中国人民“小康路上”的切实获得感极大增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10]2这一历史性的胜利,实现了我国从“奔赴小康”到大踏步“走在小康路上”的飞跃,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迈出了关键性一步,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逻辑

(一) 党的领导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新时代中国最重大的政治原则。实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目标,内在规定着要发挥党的领导,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政治要素,从政治上保证了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方向。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需要党扎实统筹全局、放眼长远的领导水平,深化对国内市场建设改革的政策部署,落实好党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机制、市场体系、产业体系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强大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加充分发挥好党的全面领导作用,确保新发展阶段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稳步前进。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11]77构建新发展格局,既包含“新发展”的实践特质,又具有“格局建构”的实践特色,要体现党领导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不断完善。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基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机衔接,为实现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建成“现代化强国”的“新两步走”战略强基固本。具体来看,要围绕“发展”问题作出顶层设计,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深刻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按照我国经济社会“五年规划”的发展战略,围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攻目标,服务好经济领域建设、改革开放事业、生态文明进展、民生福祉水平和国家治理效能,充分发挥党的民主集中优势,坚持广泛统筹和反复研讨,保证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 国情实际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现实依据

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最大的实际。作决策、施战略、抓落实,必须坚持从国情实际出发,既不能逾越发展阶段,也不能固守成规、迟滞僵化。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立足我国现实国情、把握当前发展阶段、统揽经济社会实际、结合当前发展大势所作出的战略决策,顺应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长远要求。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条件是要有优而强的国内市场和充分的要素资源,统筹好经济内循环中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投资等各环节联系,明确建设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亟待努力的方向和领域,不断强化对当前发展中面临情况和问题的关注、分析、研判与解决,坚持从现实中巧抓机遇、扬长补短,争取形成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协同。

习近平强调:“要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5]79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综合把握客观依据和具体实际,体现出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首先面向国内,要充分释放我国市场的生产动力、消费潜力、增长空间,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要统筹巩固发展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要促进要素资源融通、产业比例协调与供需结构协同。其次面向国际,要积极完善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制,优化国际投融资方式;要增强吸引、利用外资和防风险的能力,注重完善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增强我国出口贸易的竞争力。最后综合来看,基于“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逻辑,要由传统发展模式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由依赖型对外开放向国内主导型对外开放转变,实现向引导预期、科学调控、确保稳健的安全发展转变。

(三) 群众路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社会基础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群众路线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和传统,成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人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总结,是满足人民生产生活新需求、响应人民健康安全新期待的重要政策指引,内在规定着人民的广泛参与。要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自觉了解群众的发展诉求和发展权益,坚持以人民所盼、人民所望、人民所需为实践出发点,着力在惠民生、促改革、谋发展上下功夫;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生产热情和消费热情,依靠他们主体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要积极在群众中问计询策,更好汇聚民力、聚焦民心、发挥民智,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把人民群众的经验智慧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全过程。

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服务民生的实践目标,也是服务民生的实践举措,必须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日益丰富的需求。从新发展格局的有机组成来看,“国内大循环”关乎群众的政治自信和生产生活的向好基础,“国际国内双循环”关乎群众的国际化需求实际,“全面促进消费”关乎民生经济的持续发展,“拓展投资空间”关乎市场活力和吸引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经济体系优化,扶持新兴高端产业,注重创新创造和智能智造,注重产业主体自身的“造血”与“回暖”,推动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和政治、社会效益;要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进展,真正顺应人民对健康、美丽、平安和数字化的发展需求,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更广阔的实践舞台、更丰富的实践机遇、更光明的实践前景。

(四) 改革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政策依循

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法宝,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策依循。改革推动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制的调整与优化,使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更加鲜明,市场经济更加凸显活力和效率。推动实现发展结果的高质量、市场体系的高标准、要素配置的高效率,必须深化改革,“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6]8,依托改革调整生产关系结构,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有机互促。开放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前提,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以内促外”,这“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12]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有利于保持政治定力、激活国内市场,又能进一步辐射国外,创造和利用世界共同发展的良好机遇,实现内外畅通的良好局面。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改革开放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要求,必须在建设实践中不断厚植发展优势。我国国内消费空间和增长潜力巨大,这是发展的长期基础优势;我国经济体系和产业架构加速优化,这是国内大市场的资源要素优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宏观调控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进一步清晰,这是我国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和市场活力的体制优势。这些优势合力推动着我国改革开放行稳致远。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营造区域协同、产业兴盛、人才兴旺的“整体格局”;要着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强化“宏观调控”的导向功能;要深化对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对外开放规律的认识,既有效利用市场,又科学规范市场,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五) 科学思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方法支撑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有机环节,需要实践全过程确立科学的思维方法。从实践部署上看,必须强化战略思维和历史思维。要在政策部署中做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深刻把握和分析现实,能够以科学的大历史观审视过去、把握现在、谋划未来,对实现新发展保持清醒认识。从实践举措上看,必须坚持创新思维和系统思维。既要把“创新驱动”作为贯穿事业发展和建设实践的始终,又能看到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内部与外部、应然与实然的协调统一,抓住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性。从实践考核上看,必须守牢底线思维。要落实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的工作遵循,在国内外复杂的发展环境中,积极作最充分的准备。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综合上述思维方法,不断拓宽相关发展思路和实施框架。第一,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杜绝急于求成、草率行事、敷衍塞责的思想行为,以“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推进发展任务。第二,要增强“创新”这一战略支撑,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6]5-6为抓手,加快形成“战略矩阵”和“创新阵营”。第三,要统筹协调国内发展与世界发展,综合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政策协调与工作协同等关系,形成系统的实践方法论。第四,要坚决守牢发展过程中的政治方向和安全底线,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扎实“办好我们自己的事”。

猜你喜欢
格局发展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新媒体格局下纸媒如何迎来自己的春天
小人物的大格局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