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娥
(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儿科 原阳453500)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可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疾病主要表现为干咳、发热、寒战等症状,若不采取有效治疗可出现重症肺炎,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安全[2]。临床上阿奇霉素为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首选药物。近年来,随着阿奇霉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及用药范围的扩大,其不良反应较多、治疗周期过长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因此,需要在治疗同时探讨更加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以此来提升治疗效果。氨溴特罗作为一种黏液溶解剂,被广泛应用于肺部感染治疗[3]。本研究旨在探讨氨溴特罗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01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0 例和对照组51 例。研究组男24 例,女 26 例;年龄 1~10 岁,平均(5.34±1.75)岁;病程 1~15 d,平均(5.36±2.22)d。对照组男 25 例,女 26 例;年龄 1~11 岁,平均(5.76±2.59)岁;病程1~14 d,平均(5.71±2.96)d。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4];患儿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伴先天性气道疾病患儿;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患儿;对本研究药物过敏的患儿。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退烧、吸氧、雾化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阿奇霉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0139),用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 稀释后,进行静脉缓慢滴注,使用5 d 后停药。口服阿奇霉素片(国药准字 H20160246)治疗,20 mg/kg,2 次 /d,连续服用10 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氨溴特罗口服溶液(国药准字H20040317),按照体质量用药:4~8 kg,2.5 ml/次;8~12 kg,5 ml/次;12~16 kg,7.5ml/次;16~22kg,10 ml/次;22~35 kg,15 ml/次,2 次 /d,连续服用 10 d。
1.4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咳嗽、啰音以及气促消失时间比较。(2)两组治疗前后炎症介质比较。在治疗前和治疗10 d 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的抗炎因子白介素-2(IL-2)及抗炎因子白介素 -4(IL-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儿体温恢复、咳嗽消失、啰音消失以及气促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表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组别 n 体温恢复时间 咳嗽消失时间 啰音消失时间 气促消失时间研究组对照组50 51 tP 3.51±1.37 4.73±1.27 4.643 0.000 5.22±1.14 6.77±1.64 5.505 0.000 7.15±1.89 9.24±1.91 5.527 0.000 5.91±1.88 7.26±1.72 3.767 0.001
2.2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IL-2、IL-4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0 d后,研究组IL-2 较对照组高,IL-4 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表2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n IL-2(μg/ml) IL-4(pg/ml)治疗前 研究组对照组50 51 tP治疗后 研究组对照组50 51 tP 3.35±0.79 3.37±0.80 0.126 0.900 8.34±1.16*6.24±1.03*9.625<0.001 46.55±6.41 46.53±6.47 0.016 0.988 26.44±4.31*34.10±5.22*8.033<0.001
支原体肺炎是由一种小型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病因较复杂[5]。支原体肺炎因其没细胞壁的特殊构造,使得大部分作用于细胞壁的药物失去疗效,进而导致靶向治疗难度大,治疗时间长[6]。患儿由于痰液不易咳出,导致痰液滞留,更易引发咳嗽和气促。临床治疗时应先确定感染类型,采取对症治疗,如高烧时,要进行补液,同时增加营养成分,以满足患儿生长发育的需求。IL-2 是趋化因子中的一种细胞因子,由活化T 细胞生成,具有多向性,促进淋巴细胞生长、增殖与分化,对机体的免疫应答和抗病毒感染有重要的指示作用。IL-4 由活化T 细胞产生,对于B 细胞、T 细胞、等细胞都有免疫调节作用。
临床上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大多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其和细菌内核糖体50 s 亚单位结合,从而影响转肽酶,抑制转肽过程,进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起到杀灭病原微生物、抗菌消炎的作用[7]。阿奇霉素是近年来临床上首选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通过与50 s 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阻止细菌转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在炎症细胞内发挥作用,具有渗透力强、半衰期更长等优点,有着良好的消炎作用[8]。但阿奇霉素使用周期较长,治疗效果不够理想。根据以往临床用药分析,长期使用阿奇霉素会对患儿产生胃肠道不适以及过敏等不良反应[8]。大量临床实践结果证明,口服中成药类制剂可明显提高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9]。氨溴特罗为选择性β 受体激动药,是由盐酸氨溴索和盐酸克伦特罗制成的中成药剂,可以促进浆液腺分泌,减少黏液的分泌,有显著扩张支气管的作用。还可以促进平滑肌的放松,增加肺部表面活性物质,以达到更好的排痰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体温恢复、咳嗽消失、啰音消失以及气促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可见使用氨溴特罗辅助阿奇霉素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有助于缩短各症状缓解时间,进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治疗时间过长导致的肝、肾功能损害,提高了治疗安全性。治疗10 d 后,研究组IL-2 较对照组高,IL-4 较对照组低,说明阿奇霉素以及氨溴特罗对小儿支原体肺炎可以降低炎症介质水平。氨溴特罗和阿奇霉素联合使用,一方面起到辅助化痰止咳的作用,同时又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的风险,加速患儿康复,效果更加理想[10]。综上所述,氨溴特罗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起着辅助治疗的效果,帮助患儿恢复正常体温,缩短患儿咳嗽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以及气促消失时间,治疗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