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礼节中,拜和揖是不同的。凡“拜”必先跪坐。《说文解字》中说:“跪,拜也。”也就是说,跪是用以行拜礼的,因为古人席地而坐,直起身来作“长跪”姿态,才能行拜礼。“揖”是拱手礼,在古代它是不必跪的。《汉书·周勃传》中记载:“天子至中营,将军亚夫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说明揖和拜是有显著区别的,它们各用于不同场合,拜比揖的礼节更重。古代跪拜礼中的“空首”礼,是下跪后两手拱合,俯头至手与心平。因为头不至地而至手,所以称为“空首”,也称为“拜手”, 简称为“拜”。“空首”礼是古时一种常见的礼节,平时行一次“空首”礼,也称作“拜”;有时为了表示更加尊敬而行两次“空首”礼,就称为“再拜”。
我国古代早期,掌管军事的官职叫司马。那时国家军队数量并不多,天子只有六军(每军1.25万人),诸侯最多不超过三军。各军的统帅叫卿,卿以下叫大夫(师),大夫以下叫士。到了春秋时期,诸侯为了扩大势力范围,不断增加兵力,因此,大国诸侯常常拥有三军以上的兵力,但编制上只有三军,只能设三卿,于是就把扩充军的统帅称作“将军”,意为将领一军。以后军队数量越来越多,将军也就越来越多了。作战时军队由一人统率,因此,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负责全盘指挥。到了汉代,军队数量更多,单设一位“大将军”也管不过来了,于是又出现了“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级别。以后,各朝将军的名称虽不尽相同,但将军分成许多级别这一原则却是相同的。
民间所忌讳的“王八”,指的就是乌龟,因为“王八”即乌龟的别名。为什么乌龟又叫王八呢?这只要读一读《史记·龟策列传》就明白了。根据远古时代三皇五帝以“神龟”和蓍草卜筮的传说,将“神龟”分为8种。每一种都有一个名称,第八种名为“王龟”,于是后人便将这列在第8位的“王龟”简称为“王八”。久而久之,“王八”也就成了乌龟的别称,人们也常将乌龟与“王八”放在一起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