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经济发展优势区域识别

2021-04-13 05:51丁晓健鄢萍萍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1年4期
关键词:优势区域分析

杜 鹏,孙 亮,王 利,裴 倩,丁晓健,鄢萍萍

(辽宁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116029)

受区位优势、资源禀赋、要素吸引能力、发展路径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我国区域发展速度和质量空间不均衡现象较为普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议题。2019 年8 月26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五次会议,主要研究了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问题[1]。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区域发展的主基调[2],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3],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之外的地区,则注重培育新的增长极和经济发展优势区域[4]。

经济增长不均衡现象在国外相关研究中已被普遍认同。创新能力强的行业部门首先集中形成增长极[5]。少数创新地区成为中心区,而其他发展较慢区域成为边缘区,二者之间存在资源和技术等方面联系,区域间差异在初期出现[6]。梯度差异会产生不均衡,中低梯度地区接受高梯度扩散才能赢得发展的机会[7]。“发展是一连串不均衡的锁链”,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就是不均衡增长[8]。“核心—边缘”模型验证了市场接近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产生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作用较为明显[9]。国内对于优势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竞争力方面。对于国家层面的优势界定更多侧重内涵特征分析,对于竞争力方面研究则倾向城市和竞争力分析,如基于长三角地级市综合竞争力分析区域新的比较优势[10],研究惠州海洋经济在珠三角地区的优势地位等[11]。更多基于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政府政策、要素水平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12],注重经济发展优势分析,而对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关注相对较少。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人居环境研究[13]、旅游资源非优区判别[14]、国土空间优化分区类型划分[15]、粮食安全自然区位优势[16]、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17]等方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优势区域识别研究并不多见。

辽宁省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批老工业基地之一,省内各地凭借优势条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区域空间差异越发明显。本文以辽宁省为研究区域,利用统计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对该省经济发展优势区域进行识别分析,以期为该省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域概况

辽宁省位于南临黄海、渤海,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个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辽宁省工业基础雄厚,且海岸线长,沿海港口优势明显。按照主体功能区类型划分,具有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保护区等类型区域。山地和辽西丘陵地区生态优势突出,生态安全重要性较高,沈大国家自主示范区、大连金普新区国家级新区、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大连片区、营口片区)等政策优势较为突出。辽宁省拥有全国百强县3个,全省100 个县市区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基本公共服务、居民生活水平、环境容量压力和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等区域间差异明显。

图1 辽宁省区位和夜间灯光指数

1.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本文基于2017 年行政区划,以辽宁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编制的1 ∶120 万辽宁省地图为基础,并结合各地市地图,提取研究区各县级单元空间边界数据。综合考虑区位临近、空间联系和飞地区域特殊性等,本文将普兰店区、鲅鱼圈区、弓长岭区、大洼区作为独立单元,将清河门区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合并,清河区与开原市合并,其他地级市的市辖区分别合并,最终将100 个县市区归并为59 个研究单元。地理空间数据统一采用投影坐标系WGS-1984-UTM-51N。

本文数据主要来自于2018 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辽宁省统计年鉴》和各地市、县区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国家知识产权局门户网站。园区、口岸、岸线等位置数据来自中国开发区网站和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等政府发布的文件资料;DEM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夜间灯光数据采用NPP/VIIRS,数据来源于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对夜间灯光数据采用投影坐标变换,重采样、掩膜提取等方式分区统计年度数据,对政策性指标按照等级和文件说明进行主观赋权。为了消除不同量纲和“正、负指标”的影响,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将数据统一为[0,100]区间。

2 研究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2.1 主成分分析

经济发展优势是综合性问题,需要对其发展历程、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势等区域要素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对优势区域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可以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多要素进行降维,以分析出解释变量主成分和综合评价情况,从而识别出优势区域。

2.2 热点分析

热点分析可识别不同空间区域冷、热点区[18],在优势区域识别过程中,可借助热点分析方法,分析区域所处状态,进而有助于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类型界定。计算公式为:

式中,Gi表示对于每一个空间单元i,在距离d的范围内与每个空间单元j 的相关程度;wij表示基于距离d范围内的空间相邻权重矩阵。经标准化处理,得到计算公式[18]:

式中,E(Gi)和VAR(Gi)表示Gi数学期望值和变异系数。若Z(Gi)显著且为正值,表明单元i 周围值较高,属于热点区;若Z(Gi)显著且为负值,表明单元i周围值较低,属于冷点区。

2.3 近邻分析

1954 年,生态学家Clark P J和Evans F C提出了最近邻分析法[19],Pinder D A和Ebdon D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分析方法[20,21],被认为可以适用于任何形式点的空间分布度量。本文借鉴以上学者的分析思路,在区位条件距离测算过程中运用近邻分析方法,按区域范围某一要素宽度与高度间的较大值与100 比值来确定搜索半径,并确定其距离最近的要素,计算出距离。

2.4 B- S- P识别框架及不同类型阈值确定

区域经济发展优势需要综合经济、社会、环境等多要素,在综合评价基础上确定其发展的比较优势,进而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区域总体情况。综合考量“过去—现在—未来”(Past- Present- Future)时间维度主要体现在3 个方面,即区域过去的发展状态、区域现在的承载能力、区域未来的发展潜力。本文基于P- P- F 时间维度分析思路,提出经济发展优势区域识别的B - S - P 框架(Basic - Support - Potential),对于任一空间单元i(i =1,2,...,59),设定经济发展优势Ai的计算方法:

式中,Ai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优势水平;Bi反映了发展基础优势水平;Si反映了承载能力优势水平;Pi反映了发展潜力优势水平。

发展基础优势是区域发展状态和实力的集中体现,是主要的动力来源。承载能力优势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对要素集聚引起的人口集聚、资源减少等诸多问题所能承受的范围,是经济发展优势评价的重要方面,区位条件优越、创新能力强、政策导向突出的区域更有利于潜力发挥。B- S- P框架内三大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需要将其视为一个综合系统,结合经济转型升级和“双循环”发展思路,注重类型区域发展策略调整,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合理高效集聚,形成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

分级和分类标准是识别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重要依据。本文突出反映“优势”基本特征,并综合自然间断点分类等方法,借鉴“黄金分割”原理作为优选方法在多领域中应用[22-24],将其作为划定优势区域识别临界阈值的分级标准。对于各单元PCA 分析结论按照临界阈值,将排名38.2%之前的单元界定为该项优势区域,将排名38.2%之后的单元划分为弱势区域。进而根据B - S - P 单系统内的优势等级,采用叠加分析、热点分析等方法,确定优势区域分类标准。将发展基础、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均为强优势区域的单元界定为A 类强综合优势区域,其中两项属强优势区域的单元界定为B 类强专项优势区域,并根据其优势区域方向的不同,细分为B- S优势区域、B - P 优势区域、S - P 优势区域等3 种亚类。仅一项属强优势区域的单元界定为C 类弱专项优势区域,并根据其优势区域方向不同,细分为基础优势区域、承载优势区、潜力优势区域等3 种亚类。3 项均为弱优势区域的单元界定为D 类弱综合优势区域。

2.5 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依据经济发展优势区内涵与特征,借鉴相关研究文献,指标选择遵循反映综合特征、科学合理、可获得可量化等原则,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优先、产业多元化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资源要素合理集聚、创新增长惯性和国家省市政策等方面,以B- S- P基本框架为基础,构建了涵盖3 大类12 项内容的指标体系,选取29 个具体指标识别经济发展优势区域(表1)。

表1 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

(续表1 )

3 实证分析

本文在对指标数据标准化基础上进行了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KMO 检验值均在0.5 以上,且Bartlett球形检验伴随概率为0,符合PCA 分析条件。分别对发展基础、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维度进行PCA分析,根据方差累计贡献率超过85%确定公因子,提取4 个主成分,计算各单元综合得分并归一化处理为相应综合指数。按照分级标准对各单元单项优势进行分析,利用热点分析和叠加分析技术,结合分类标准对各单元进行综合优势识别。

3.1 单维度优势区空间特征

发展基础优势总体空间异质性较为明显。在空间上,形成辽宁省中南部以“沈阳—大连”一线为主轴的空间集聚状态,呈现沈阳、营口、大连市区为核心的3 个高值集聚区域。在行政层级上,各市辖区为主要载体,其中沈阳、大连等地市所属县级单元和海城市、大石桥市具有明显的基础优势。总体上,发展基础优势区域主要集中于沈大沿线发展相对较快的区域,热点区主要为沈阳和大连市区,次级热点区域主要为营口、辽阳等县市区,冷点区主要集中在辽宁西部,以建昌为中心,周边喀左、凌源等县市形成冷点区域。热点区域得益于开发较早较快,经济综合现状较好,工业基础相对较为雄厚,人口集聚能力相对较高,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人均收入水平处于全省前列,发展基础优势较为明显。分散分布的主要为各市辖区,其吸纳要素能力较强,处于小区域增长核心地位,在发展优势方面明显强于周边县市。

图2 2017 年辽宁省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热点分析

承载能力优势空间多极化状态较为明显。在空间上,主要集中于中部平原区域和辽东半岛,西部则呈现分散分布的主要趋势。在行政层级上,各市辖区为主要载体,占有较大比例,其中大连、营口—鞍山交界区域,沈阳、本溪—沈阳、抚州市区,锦州—葫芦岛市区成为承载能力较强的优势集中区。而县级单元主要以大连市所属县市和海城市、大石桥市优势较为明显。承载能力优势区域空间分布仍以沈大沿线区域较为明显。热点区主要为沈阳和大连市区县市。热点区域基础设施、社会服务水平相对较高,土地资源和地形要素限制相对较少,道路交通条件相对较为便利,环境综合质量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区域承载能力优势较为突出。

发展潜力优势空间集聚趋势较为显著。在空间上,主要为中北部平原和辽东半岛南部,形成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的两个极核,潜力优势区空间集聚显著。在行政层级上,沈阳及其邻接县市区、大连主要县区等单元具有明显的潜力优势。总体上,发展潜力优势区域主要集中于中部城市群和辽东半岛等区域,热点区主要为沈阳和大连市区,次级热点区域主要为沈阳周边县市及抚顺辽阳等市辖区。热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较好,金融投资水平相对较高,增长惯性较为突出,区位条件优势较为明显,同时政策平台优势发挥重要作用,尤其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区域性发展政策推动效果较显著。如沈阳推进辽宁中部城市群建设等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周边区域发展潜力。在国家自贸区政策的积极影响下,营口市区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3.2 三维度优势区综合特征

在单维度优势分析基础上,对研究区各单元进行三维度优势综合分析发现,空间集聚特征较为显著。从分布总体特征看,基本形成以沈大沿线为轴线,强优势区主要沿线集中布局,弱优势区集中在沿线两侧的辽东低山和辽西丘陵地区,形成集中—分散相结合的空间格局。从热点区域来看,主要形成了以沈阳市区、大连市区、营口市区为核心的3 个一级热点区,也是强优势单元集聚核心区,形成“三核辐射”的基本格局。次级热点区主要在辽北区域集聚,与沈阳形成较为典型的中心—外围结构,其他热点区主要为市辖区,插花式分散分布于辽东和辽西生态屏障区内部。从行政层级看,强综合区主要为沈阳、大连、营口市区及其邻近市辖区,强专项优势区主要为其他地级市市辖区、沈阳、大连所属县市和全国百强县,弱专项优势区主要集中分布于沈阳东北部,区域受空间邻近性政策影响较为显著。弱综合区域主要为辽宁省内生态安全重要性较强的辽东和辽西大部分县市区单元。

4 结论、建议与讨论

4.1 结论

本文在对经济发展优势区域内涵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多要素综合作用的优势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B- S- P优势区域识别框架,构建了用于识别优势区的指标体系,确定了分级和分类阈值标准,并基于2017 年辽宁省经济、社会、夜间灯光等数据,综合运用PCA、热点分析、近邻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单维度和多维度优势区域进行了识别,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异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①优势区域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各单元发展优势具有明显的差异,发展基础优势明显的区域主要为各市辖区及沈大沿线主要县市;承载能力优势明显的区域主要以各市辖区为主体;发展潜力优势较明显的区域主要为沈阳及邻近市辖区、大连市辖区、营口市辖区等区域。②优势区域分布空间集聚特征较为显著。优势区域呈现较为典型的空间集聚特征,形成以沈大轴线为中心的“一轴两翼—三核辐射”空间集聚格局,强弱优势区的中心—外围结构特征较为明显。③优势区域要素集聚能力存在着差异。各单元在经济综合水平、人口集聚能力、设施服务水平、资源供给、道路交通条件、环境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增长惯性、区位优势和政策平台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也是区域间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

4.2 建议

为了促进各自比较优势的发挥,引导资源要素有序合理流动,发挥区域性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形成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在对经济发展优势识别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优势区域呈现的主要特征,对相应类型区域提出以下针对性的建议:

对于沈阳、大连、营口市辖区等强综合优势区域而言,在发展基础、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作为辽宁省未来发展的引领区域和承载经济的攻坚力量,在经济综合发展能力较强、承载能力较好的基础之上,持续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将科技创新、金融投资、增长惯性等发展潜力优势与发展基础、承载能力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集聚和规模效益,带动辽宁省周边区域高质量发展。

对于强专项区域而言,在发展策略方面要认清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优势补齐短板,发展基础弱势区域要持续增强人口集聚能力,大力发展现代产业和服务业,努力提升经济综合实力;承载能力弱势区域要改善社会环境综合质量,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为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发展提供坚实的承载基础;发展潜力弱势区域要努力吸引金融投资,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提升经济增长惯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增长动能。在此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发挥现有专项优势,实现专项优势“1 +1 >2”的效果,并积极承接人口和产业转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打造区域新的增长点。

对于弱专项区域而言,其发展绝对优势跟其他区域相比虽然相对较弱,但就自身发展而言存在特色优势,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强对科技创新等的培育力度,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努力为辽宁省的发展提供广阔腹地。

对于弱综合区域而言,与周边区域相比,区域发展优势较弱,主要集中在东部低山丘陵区和西部科尔沁沙地前缘,地形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但从全省生态格局来看,这些区域生态安全重要性较高,同时部分属于沿边区域,生态保护和维护沿边区域安全意义更为重要。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可围绕其他优势区域发展,适当疏解人口。

4.3 讨论

本文的实证分析对研究区指定相应发展策略和其他区域识别经济发展优势区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由于社会经济活动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等特点,发展优势也会发生动态变化,因此需要根据优势区域类型动态变化适时调整发展策略。对长时间序列优势区域变化的研究及其影响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将是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优势区域分析
分割区域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矮的优势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画与话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区域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