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关于民歌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学科内容愈加丰富,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囊括了语言学、翻译学、民俗学、社会学及音乐等多种学科。本文主要通过功能对等理论以部分中英互译国内外民歌为例,对民歌翻译的策略及原则进行深入分析,揭示民歌翻译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民歌翻译功能对等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7-0087-03
现如今,世界各国、各区域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愈发广泛,不同的民族音乐成为构建彼此了解的重要桥梁。民歌使人们能够深入感受其它国家、民族的文化之魅力,并且在文化艺术交流的过程中,人们的需求也从曲调聆听转变为深层挖掘其含义。翻译者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更好地阐述民歌作品,仅仅是简单的歌词和曲调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民歌翻译的地位变得愈发重要,也是世界文化艺术交流融合的重要途径。但是关于民歌翻译的研究存在一定的争议,未达成共识,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以及可靠的翻译原则和措施。
1.民歌翻译理论概述
民歌翻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因此对其理论进行判定较为困难,十分值得研究。
国外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对民歌翻译进行研究,提出了诸多功能理论,如审美功能、元语言功能等。语言学派过于重视原文文本的分析,保证原文和译文的等值。奈达对相关理论进行不断研究和完善,由动态对等发展为功能对等,也就是翻译的过程中不再过于重视语言文字表面的对应,而是注重译文与原文在功能方面的对等,体现其诸多功能,如信息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及行为功能等。将评估译文对错的依据转移到读者方面,译文和原文是否对等取决于读者,这也是民歌翻译理论的进步。
不同于国外,我国传统翻译理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注重翻译的美学价值。最早可体现在对佛经的翻译方面。近代很多翻译学家的理论都具备美学思想,例如严复的“信达雅”学说,对审美价值进行了概述。现代翻译学家则对其继续深入研究,提出翻译美学思想及相关原则,使我国翻译美学内容不断趋于完善。例如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中相关文章对翻译美学进行了深入阐述,毛贵荣《翻译美学》一书中根据相关案例进行英语与汉语的审美差异成因进行了全面分析,使读者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
2.民歌翻译原则与方式
不同于文学作品的翻译,歌曲的翻译也十分复杂,同样需要具备其原则和方式,翻译时不应该只追求一种艺术手法,常需要多种方式联合,并且原文和泽文在语法、语序以及修辞等多方面存在差异。为了确保其功能对等,不但需要将其思想内容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读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风格,体现其美学价值。
2.1音乐方面的对等
词和曲共同组成了民歌,歌词中音节与乐曲节拍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因此对民歌进行翻译需要保证乐曲的有效融合,对词进行翻译时还要配曲,中文汉字均为单音节词,一个字便是一个音节,英文则有所不同,有单音节词,也有双音节、多音节词,因此译文需要最大程度同原文保持对等。
民歌具有衬词和衬句的特点。歌词中的部分衬词具有修饰性,其作用仅为抒发作者情感或者填补空拍,可以不对其进行翻译,这样有助于保证音节的对等。例如“深不过呀那个黄土地,高不过个天”。其中“呀”、“那个”、高不过天中的“个”均为填补空拍、抒发情感的词语,可以不对其进行翻译,翻译为“It's not as deep as theloess,it's not as high as the sky.”同时翻译的过程中需要保留原文发音的方式,通过汉语拼音体现类似翻译,做到音译,使其更加生动,具有美学价值,营造歌曲的氛围。例如:把门开(哎咳哎咳呦)翻译为opens the door(aihai ai hai you)。将国外民歌翻译为中文也需要遵守音节对等原则,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音译、直译或者意译等。其中加拿大民歌《红河谷》,在世界范围内十分流行,本文以此为例进行分析,在翻译时需要确保中英文歌词音节的一致性,并且简洁流畅,体现其音韵美学价值。如We will miss your bright eyes and sweet smile翻譯为我们将怀念你的微笑。
2.2叠词与韵律方面的对等
民歌中含有大量的重叠词和韵律,十分生动和悦耳,具有非常好的表现力。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一种表层结构、深层结构的互文性联系,翻译的功能便是使二者结构关联,表层结构便是翻译作品物质存在的语音形式体现。
例如我国陕北地区民歌重叠词繁多,达到抒发情感的目的,同时具备一定的音律美和节奏美,翻译时需要防止原文关键信息的遗失,通过互文的方法做到功能方面的对等。比如说心心可以翻译为heart to heart,手拉手可以翻译为hand in hand等。歌词不同于文学作品的一些词汇,其本身具备独特的节奏和韵律,与诗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翻译的过程中还需要重视韵律的美学价值。翻译时首先需要传达原文的意美,其次则需要体现音美,最后则需要传达形美,保证三者兼具。民歌和诗歌主要的相似点体现在韵律的形式方面,多为AABA、ABAB以及AAAA等类型。
莲波通过诗经体对英文民歌《斯卡布罗集市》进行翻译,其翻译模式轰动一时,开创了一股模仿潮流,虽然使用的韵律格式有所不同,但是诗经体结构本身便具有非常高的美学价值,使原文更具艺术价值和文学韵味,并且每一乐句同原文音节数大致相同,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例如其将“She once was a true love ofmine”翻译为伊人曾在,与我相知。我国流行民歌《一对鸳鸯水上漂》的歌词韵律格式也为AA型,其中一二句同三四句末尾韵脚一致,译文也需要保留这一格式,达到契合。例如将“一对对那个鸳鸯水那上漂”翻译为“Aloving duck and drake paddle in a pond."等。
2.3修辞方面的对等
民歌中蕴含着丰富的修辞方式,例如比喻、夸张以及赋比兴等,十分常见。其中最为常见的夸张修辞方式,例如通过数次将对人或物的描述夸大或缩小,达到深化情感的目的,使其具备强烈的节奏感和修辞性,可通过直译或者意泽的方式进行翻译细。例如对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进行翻译时,翻译者将“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哎”翻译为“And on the99 bends are99 boats.”等。又比如陕北民歌《想哥哥》中将“三年两年忘不了你”翻译为“AndI'll keep thinking of you forever.”其中《黄河船夫曲》总通过“九十九”这一夸张修辞方式表达船只数量繁多,虽然有些夸张,但是能够将船只布满港湾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并且“九十九”也是叠词的一种,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和旋律感,能够体现翻译效果,所以选择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想哥哥》中通过数字“三年两年”来表达时间短暂,但是通过深入了解能够感受到女子对情郎的一种思念之情,所以通过直译的方式将其翻译为“fovever'”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助于体现原文的真实意境。
赋比兴则是中国诗词曲中特有的一种修辞手法,最早出现于《诗经》中。使用其他语言翻译这类修辞方式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分析两种语言的特点,在不对语言文化信息造成损害的基础上,保证原文和译文功能对等。信天游常见句式结构多为上句起兴,下句抒情或者叙事。例如民歌《蓝花花》中歌词先通过青线线、蓝线线色彩进行起兴,引出后句的蓝花花,使读者联想到美丽动人的姑娘,翻译时务必要突出色彩“blue”,通过颜色的对比体现事物的美好,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如“青线线的蓝线线,蓝格莹莹的彩”翻译为“Blue thread dark and lightlook ever the best..”。比兴主要指兴中有比,不但需要在上句起兴,并且上句和下句之间还需要具备形象的类比。《这么好的妹妹见不上面》两句歌词中上句起兴,通过“辫子”引出下句的“妹妹”,通过相似的关系和句式進行类比,译文同样适用相同结构,突出这一对比,表达小伙子对姑娘真挚的感情。“这么长的辫子探探不上天,这么好的妹子见不上面”翻译为:What a long olait,.why it cannotreach up the sky,What a lovely girl,why I've got nochance to see.
2.4方言土语和文化因素
民歌是民间文化艺术的集中体现形式,所以民歌中蕴含大量的方言土语,并且这些语言通常具备丰富的文化色彩及地域特色,对其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全面综合性分析多项因素,如实际语境、读者接受程度、思维习惯等,切实达到艺术审美的效果。
为了防止因为文化差异因素引发的交流方面及理解方面的障碍,翻译人员需要尊重译语文化的主流价值观,探索两种文化在互文性方面的关系,通过归化的方式进行翻译。例如我国陕北民歌《连心肉》中有一句这么唱到:你是我哥哥的连心肉。在中国文化中,“连心肉”多用来形容被疼爱的人,因此可以将其翻译为“the appleof eye'”,也就是英语中掌上明珠的含义,虽然表述存在不同,但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国陕北民歌《揽工调》中有一句这样唱道:真是一个呀丧呀丧门神,“丧门神”指的是主管死亡丧葬的凶神,具有不祥的含义,在中国鬼神文化中具有特色,翻译者可以通过归化策略将其翻译为“a black cat'”,因为在西方文化中黑猫表示不详,会带来厄运,因此也具备异曲同工之妙。对民歌中蕴含的民俗文化进行翻译可能无法体现两种语言功能的对等和互文性联系,因为需要加强对读者的引导,使其逐渐了解源语文化的特点,也就是通过异化的策略,体现源语文化的特点,最大程度保留民歌本来的韵味和特色。例如“扭秧歌”是我国发展历史悠久、至今仍广泛流传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对其进行翻译,可将其翻译为“Yangge''或者“Yangge dance”;“阳婆婆”是陕北地区的一种关于太阳的特有说法,可将其翻译为“TheGrammy sun”,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亲切感,同时有助于表达一种愉悦美好的感情。了解陕北文化的人都知道“蓝花花”并不是一种花,在传说中指的是一名美丽勇敢的姑娘,因此可以将“蓝花花”翻译为“Blue Blossom”,通过异化的策略不但能够让读者深入了解其具体含义,同时也会在读者脑海中生成一幅幅画面,不仅最大程度上保留民歌的韵味,同时兼具一定的审美价值。
3.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随着世界文化艺术交流的广泛推进,民歌翻译显得愈加重要,通过功能对等理论为民歌翻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民歌翻译中的多种方法也需要遵守功能对等的原则,体现文化和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杨洋.“一带一路”战略语境下中国民歌的翻译——以河南民歌的歌词为例[J].北方音乐,2020(18):224-225.
[2]李丛森,李刚.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乌拉特民歌汉英翻译初探——以王宏印《鸿雁》英译本为例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4):154-155.
[3]谷峰翻译伦理视域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探析——以徽州民歌的英译为例[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3)102-104,112.
[4]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34.
[5]黄琼,蔡吉燕.布依民歌英文翻译方法及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上),2018(10):118-119,124.
[6]欧秋耘.文化走出去倡议下的湖北民歌歌词翻译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4(11):120-124.
作者简介:
肖敏(1982年8月-),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外国教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