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根信
[摘要]新时代基础教育变革对高中阶段的课堂教学组织提出了新的挑战,此时如何发挥学生兴趣进行有效的教学则是当下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度探索的迫切任务。信息技术作为高中教育的组成内容之一,其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在培育学生信息素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所以,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也获得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对此,文章中分析了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对提升教学效率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7-0073-02
目前,社会在科技的推动之下正朝着新的阶段发展,当下信息技术的广泛化应用,深刻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及学习方式。高中生处于信息时代之下,必然离不开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与应用,所以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上,这就需要突出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普及,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然而,当下西部县域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面仍然存在效率低、方法旧等现象,影响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这就需要教师完善自身信息技术知识框架,革新教学观念,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此来增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因素
其一,教学观念滞后。从高中时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析来看,此时高中生的三观及身心发展明显与小学和初中时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高中作为高中生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为经过多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以及生活经验,且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然而学生的思想尚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这就需要教师做好相应的引领工作。然而,由于很多高中学校的教师受高考的影响,过分关注语、数、外等成绩,却忽视了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育。
其二,教学方法单一。现阶段教师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及方法必然难以符合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上,用讲授为主的单一化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既难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还难以调动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必然难以获得理想教学成效,甚至会限制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提升,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
其三,评价方式片面。目前,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大多数学生都渴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获得多种方式的评价,被老师和同学肯定,但是当前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并没有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作品等方面的反馈,而是依旧以考试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效,这样的评价方式必然难以为教学工作的改进提供科学的指导。
(二)学生因素
其一,学生基础较差。目前,素质教育的实施与落实,使得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得到了重视,然而因为应试思想的普遍存在,尤其在以高考为主要教学任务的高中,很多师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缺乏重视。同时,由于小学、初中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比较缺乏,学生并没有具备较好的信息技术基础,这对于高中生的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必然会产生不利影响。
其二,学生缺乏兴趣。从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开展的角度分析来看,很多学校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不够重视,课程量不够。高二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这种思想也影响了高中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仅停留在应付考试上,在平时忙于高考各科的学习任务,并没有利用过多的时间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同时,由于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课时比较少,很多学生虽然开始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是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上的困难、以及学校软硬件等因素影响,很多学生产生了消极思想。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一)立足學生需求,活跃课堂氛围
对于知识的学习,必然离不开兴趣的指引,对于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则需要从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着手。以往课堂教学效率偏差的原因在于教师仅是教授了学生知识和怎样做的道理,并没有将这样做的原因告诉学生,学生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在这种被动的学习下学生既不会对学习产生需求和兴趣,还会使得课堂教学流于形式,自然难以获得较高的效果。所以,当前对于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从课堂内容、教学形式、多媒体应用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变,以此来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产生学习需求。首先,对于课堂内容的选择,需要符合高中生的生活实际以及生活经验,确保能够在学生的情感上产生共鸣:其次,对于课堂形式的选择,需要选择全新的信息知识呈现载体,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讲解为辅,以高中生感兴趣、易接受的动画、图片、视频等方式来讲解知识,或者向学生抛出感兴趣的问题,促使学生在思考探究之后能够回归到对课堂内容的探求,以此来使得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之下实现高效的学习。
(二)理论结合实践,发掘学科精髓
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分析来看,其本质特点就是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在学习上也应该以应用为旨、实践为主,但是目前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以理论知识居多,很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一般是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内容,对于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够重视,自然难以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效。因此,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这一问题,则需要教师从创新教学方法这一方面着手,以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来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理解和应用信息技术知识,以此来增加信息技术教学的实用性。比如,对于“计算机的资源管理器”这一知识点的讲解,既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操作时间,还需要以此知识点进行拓展,设计具有层次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亲身操作、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掌握资源管理器的相应操作技能,以此来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创建网络平台,提升学习能力
新时期教育背景之下,立足网络环境开展教学活动,既是对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举措。首先,运用微视频拓展学习空间。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深刻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近些年来微课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有效改善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运用网络平台来拓宽学生学习的途径和空间,制作相应的学习视频对课堂重点知识进行展示,并将学习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这样既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微视频,还能够方便学生在课后观看和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关键。比如,对于《Photoshop图像设计与加工》这一课知识的讲解,教师便可以设计一个主题,并将操作过程及步骤制作成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供学生反复学习。其次,构建问答系统拓宽互动空间。针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特点,教师可以在微视频网络平台上建设问答模块,为学生提供线上讨论平台,通过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来提升学习效率。通过设计问答模块,学生能够在讨论区对信息技术知识应用方法进行讨论,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效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四)强化教学引导,完善评价方式
因为传统教育模式种种弊端的存在,限制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方法方面,大多数教师依旧是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准则,忽视了学生平时表现、课堂操作、实践作品等方面的评价,并没有突出信息技术学科实践性的特点。这样的评价比较片面,难以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以科学的评价作为教学工作优化改进的依据,自然教学效果不高。因此,对于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开展,则需要教师合理运用综合性的评价方式来鼓励学生,以积极的评价诱导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因为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时间有限,且需要面对的学生比较多,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十分关键。同时,在课堂教学期间,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来开展教学评价工作,以此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另外,对于高中生的评价,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以及成果,鼓励学生将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程序、制作的模型等参加校内外比赛,以此来确保学生能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实施与推动之下,我国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呈现出崭新的气象,尤其是当前教育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此时必须关注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由于现阶段影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比较多,且很多是教师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开创崭新的信息技术教学之路。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既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还需要关注学生兴趣与个性的发挥,在减少学生与知识距离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教学,以此来实现培育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張国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2021(36):59
[2]李宁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1(25):56-57.
[3]许婵.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试题与研究,2021(18):39-40.
[4]刘斯博.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1(5):89+91.
[5]李运财.提升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1):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