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贫困定向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4-13 23:42王韦翔吴勇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7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思政

王韦翔 吴勇

[摘要]深度贫困县紧缺专业大学本科生免费定向班培养计划是四川省多个单位联合出台的教育扶贫政策,拟为贫困县培养急缺专业大学生,为地方发展注入高尖力量。实践证明,在定向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存在课程设置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理想信念缺失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精准扶贫教育扶贫定向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成都工业学院校级科研课题项目(项目编号:2020SZ014);四川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专项)重点课题(项目编号:CJSFZ20-0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7-0047-02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大学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部分会选择回生源地就业,是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的后备军。

近年来,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步伐,政府出台了诸多新的政策,四川省于2018年出台《深度贫困县紧缺专业大学生免费定向培养计划》,专门针对四川省三州一市深度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一批具有家国情怀愿意为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作贡献、能够适应地区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作为非民族类高校,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可推进民族地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创新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多样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已然发生了变化。除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其自身成长的具体环境和文化的特殊性,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理想、世界观等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和特点,也决定了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一、定向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概况

成都工业学院定向培养少数民族学生22人,甘孜州7人、凉山州9人、阿坝州5人,乐山市1人,其中藏族11人、彝族9人和羌族2人,所有学生均来自金阳县等21个深度贫困县。为了贯彻落实《深度贫困县紧缺专业大学本科生免费定向班培养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制定了专门针对定向培育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定向班)人才培养方案》。为了加强少数民族定向培育学生的管理,为定向班配备了一名具有本专业博士学位的班主任和两名少数民族专兼职辅导员。为满足定向班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引导各民族学生不断强化“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定向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学风建设的立足点,坚持学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对定向培养学生更需要给予正确的、积极的、持续的思想指导。倡导“三全育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班会等形式结合定向培养学生的特殊性,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定向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发展,进而培养

一批少數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合理制定教学大纲,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根据定向培养学生的实际情况,专门制定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定向班)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深度贫困县人才培养需要和特点,构建了“6+1+1”的特色课程体系,以强化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了由“验证实验、综合实验、工程素质训练、实习、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外科技活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和第二课堂”等模块组成的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支撑定向班毕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2.重视班级团建工作,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依托校团委确定的“民族型特色团支部”这个平台,基于当下的政治热点,结合定向班特有的“民族性”,定向班定期开展特色团日活动,鼓励学生展示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加强了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学习,既完成了传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使命,也推进了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与发展,还坚定了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自信,牢固树立了民族荣誉感与自豪感,进而强化与巩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3.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强化民族团结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通过“文化共享校园行”系列活动,要求定向培养学生站上讲堂,分享自己民族的“活文化”,并通过调研与分析,形成调研报告。这对于定向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不仅起到了民族团结的教育,也让学生明白了本民族文化传承的迫切性,也是一个锻炼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平台。

三、定向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作为非民族高校,民族理论与政策教育严重缺失

国家一直以来始终重视民族工作,实施了各级各类民族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认识,形成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景象。但作为民族地区的非民族类高校,一直以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教育较为缺失,导致许多大学生对于民族政策的不理解,甚至导致一些不愉快事件的发生。比如:普通学生认为少数民族学生是因为国家高考加分,才能考上大学,而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考上的。从心里面就瞧不起民族学生,从而引起不必要的争端。这就是民族地区非民族类高校未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相关课程而导致的现象。

2第一课堂思政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思政课程“辅课化”

目前,大部分高校思政课程由专任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来承担教学任务。除了思政教研室专任教师外,大部分辅导员、行政人员本科及研究生学生的专业与思政相关的并不多,导致第一课堂思政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显现出思政课程“辅课化”。

3理想信念教育不足,学习成效较低

深度贫困县紧缺专业免费定向培养大学生入学前签订就业协议,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又因定向培育学生是单线录取,高考分数较普通学生低,学习基础较差,基于两个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较差。除了极少数学生,大部分学生不参加任何学科竞赛、创新创小业比赛、学术科研项目等。在学生干部经历方面,定向培育学生也只有极少数学生在学生组织中担任职务。基于以上几点,定向培育学生大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足,学习成效低,个人综合素质相较于普通学生差。

四、定向培育少數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1.面向少数民族学生开设《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民族高校必修的课程之一。该课程对学生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提高民族理论素质和民族政策水平,培养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人才具有巨大的意义。成都工业学院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4%,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既可以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本民族及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也可以让汉族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对营造一个多民族团结友爱的校园环境有一定的良好作用,更是维护祖国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富裕的基础。

2加强思政课程建设,促进思政课程“金课化”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应该加强思政课程建设,促进思政课程“金课化”的同时,推动“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要实现思政课程“金课化”和“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首先要强化师资力量。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就要引进人才,强化师资队伍,形成一支有梯队的教学研究型师资团队,才能走出思政课程“辅课化”的局面,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3.发挥“朋辈榜样”的引领作用,增强定向培育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动力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说教模式不能完全适用于00后大学生,为增强定向培育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动力,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深度贫困县紧缺专业定向人才的培养,通过举办学习分享会、考研分享会以及优秀学生红榜展示等形式树立典型,发挥“朋辈榜样”的引领作用。开展“榜样示范、朋辈互助”活动对定向培养学生健康成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励学生努力进取,向榜样看齐,发掘白身潜力,加强校园精神建设。

总之,在定向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要结合民族学生的特性,结合民族文化,开展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做好定向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为就业单位培养综合素质较强的定向培养学生。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缺席的对话——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J].读书.1990.10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12371.cn/2017/10/27/ARTI1509103656574313.shtml.2017-10-18.

作者简介:

王韦翔(1989年-),男,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吴勇(1980年-),男,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思政
我们的民族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